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踝关节力量训练是踝关节损伤后重要的康复治疗内容,也是增强专项运动能力的重要手段。目前踝关节训练方法少,训练设备不能满足踝关节多自由度的训练,因此利用球面运动特点设计一种多自由度的踝关节训练器材,提高训练效果。方法踝关节训练器由球形槽、动作球、液压装置、脚踏板等机构组成,以可调液压施加摩擦为阻力,从而符合踝关节运动特点,可多维度训练踝关节肌肉力量。结果与结论踝关节训练器符合踝关节运动解剖特点,可全面训练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力量,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 标签: 踝关节 训练器材 球面运动 多维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存在的职业安全危害因素的分析,制定有效可行的防护措施。方法根据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遇到或可能遇到的危害因素,制订并落实规范化的防护措施。结果通过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和标准预防的教育,加强锐利器械损伤防护和处理,规范操作规程,增强了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降低了职业危害的发生。结论减少职业危害因素,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是保证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关键。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安全防护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基本情况和危险因素,为职业暴露防范措施的制定与干预提供有效的数据。方法根据2013—2014年我院上报的职业暴露报告表,回顾分析了66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基本情况和危险因素。结果两年共报告职业暴露66例,暴露源多为乙肝患者,暴露者中护士占42.42%,医生占36.36%,暴露地点主要在病房及手术室。结论加强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教育,做好标准预防,规范操作规程是防范职业暴露,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有效措施。

  • 标签: 职业暴露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护士对职业伤害的认识,加强自我防护意识,认识职业暴露对自身带来的危害,达到有效预防的目的。方法提通过近3年皮肤科护士针刺伤的调查分析原因。结果护理人员防护意识淡薄,缺乏标准预防知识,缺乏相应防护措施,操作流程不规范,对废弃物处理不当,工作年限短,社会心理因素,针对以上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暴露规章制度。结论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心理辅导,提高适应能力,年轻护士对针刺伤的感染危险性的认识不深,认为没什么,临床部分护士对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掌握不够,加强年轻护士的培训。定期开展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教育的培训,贴宣传海报、发放小册子等形式,使护理人员护理人员深刻认识到血源性传染疾病职业暴露的危害,提高防护技能和意识,减少锐器伤。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X线诊断检查中的放射防护的效果。方法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从来我院接受X线诊断的儿童患者中抽取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放射防护,实验组的患者给予改革后的防护。对比两组的效果以及家属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的家属对放射防护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接受X射线诊断检查时,应该注意加强放射防护,减少X线对儿童的不必要伤害。

  • 标签: 儿童 X线诊断 放射防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110例妇科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55例观察组和55例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服务,对观察组进行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64%,对照组为14.5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经调查,观察组获得的总满意度为96.36%,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对妇科肿瘤术后患者进行预防深静脉血栓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获得的满意度较高,可推广。

  • 标签: 妇科肿瘤 针对性护理 预防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阐述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预防护理措施,提出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重点是加强对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风险评估、完善环境和防跌倒措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预见性护理和加强老年专科护士的培养,使更多的老年住院患者免受跌倒的伤害和影响。

  • 标签: 跌倒 老年住院患者 危险因素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相应的防护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30名供应室护理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问题展开调查分析,并且总结防护方法。结果本组供应室护理人员发生的职业暴露问题中,出现紫外线暴露损伤者26例,出现利器刺伤者25例,出现噪音暴露损伤者15例,出现烫伤者12例,出现化学消毒剂暴露损伤者10例,出现污染血液暴露损伤者10例,利器刺伤和紫外线暴露损伤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等,其中以发生紫外线暴露损伤和利器刺伤的频次最高,因此院方需要重视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采用合理防护措施,以保障护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 标签: 供应室护理 职业暴露 防护方法
  • 简介:摘要美同疾病控制中心公布1987年,美国12000名医护工作者感染HBV。由此可见,我们应强化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培训,以促进职业安全,使职业暴露的发生率降至最低。本文就门诊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现状,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因素对护士的影响,探讨职业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门诊 手术室护士 职业暴露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县医护人员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暴露发生的经过、上报流程、危险程度评估和处理措施做初步分析,探讨暴露后如何实施最佳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对我县2009—2013年两所县医院发生的5例医护员HIV职业暴露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护人员在发生HIV职业暴露后心理都比较恐慌,担心与害怕被感染,上报疾控中心后及时给予有效的指导及使用抗病毒逆转1暴露后预防措施(PEP)的实施,跟踪3个月至1年的临床医学观察后,未发现1例感染者。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属高风险职业,在医疗护理操作中极易发生HIV职业暴露,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制定一系列完善的防护措施,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艾滋病 医护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因素以及护理措施。对2014年下半年我院收治的60例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此病症的诱因除药物因素外,还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季节气候的变化、心理等因素。结论对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病人采取积极正确的护理措施,能够很好的增加治愈率、减少复发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护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老年住院患者意外跌倒、坠床常见危险因素的总结,并提出相应防护措施。方法我科于2013年6月建立跌倒、坠床的防护措施,包括防范意识的教育,注意科内环境安全,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加强家属宣教及陪护等。结果护理人员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意识增强,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有效降低和消除跌倒、坠床的危险,确保老年住院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

  • 标签: 老年住院患者 跌倒 坠床 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方法将50只雄性小鼠分成5组,分别为正常组(照射后不处理),模型组(灌注生理盐水),给药组(不同浓度给药量)以一定实验条件为基础,测定小鼠血清中白细胞外周血,脾脏SOD,小鼠质量和30d后存活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给药组SOD活性比模型组与正常组要低,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组小鼠存活数量比模型组小鼠明显较多,P<0.05。从对外周白细胞影响数量上来看,模型组和正常组相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照射8天后模型组和正常组相比,P<0.05。照射8天后,模型组与各个剂量组相比,P<0.05。结论复方中草药汤剂对辐射有着较强的防护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复方中草药制剂 小鼠 防辐射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麻醉科工作人员职业防护现状与对策。方法对60名麻醉科在职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职业危害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结果麻醉科工作人员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可分为生物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中消毒剂、麻醉机呼出气是主要危险因素,生物因素中呛咳分泌物接触是主要危险因素,物理因素中锐器割伤以及电损伤的危险性较高。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调查结果均不足40%。结论麻醉科工作人员职业危险因素较多,故强化工作人员的工作规范性、改善工作环境,并加强科室内的安全管理教育力度以及安全管理制度的实行力度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麻醉科 职业防护 危险因素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