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护生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将护理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的重要阶段,是将护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时期,护理是一门特殊的职业,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我们任何一次操作的失误都可能会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危及到生命。所以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护生带教方法及途径,为提高护生实习质量。

  • 标签: 护生 提高 实习质量 途径
  • 简介:摘要流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流行快、危害大,范围大,进而给社会和人们造成极大的麻烦。结合相关资料,人们一直致力于流行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的研究中。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多,传染病早已超越了某个局限地区或国家,甚至向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例前些年SARS人们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本篇文章着重研究分析了流行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途径

  • 标签: 流行传染病 预防 控制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流行传染病的预防以及控制流行传染病的控制途径。方法选择干预前某地区健康成年人6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患者300例。观察组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对照组实施普通的控制管理。比较两组人员流行病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结核、乙肝、其他流行传染病的发病率为(3.33%)、(1.00%)、(4.00%)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结核、乙肝、其他流行传染病的发病率为(42.00%)、(30.67%)、(33.00%)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结核、乙肝、其他流行传染病进行预防控制管理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并且能降低传染病的发生率,这项控制管理值得广泛推荐与运用。

  • 标签: 流行传染病 控制途径 预防
  • 简介:摘要疾控中心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同时对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均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改革也得以不断深入。同时,也对疾控中心的财务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快解决财务管理问题是保证疾控中心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当前疾控中心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提高疾控中心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够为疾控中心提供部分理论和实践经验,促进其健康发展。

  • 标签: 疾控中心 财务管理 对策
  • 简介:摘要一个护士长的素质和能力决定其的工作能力和团队的运转效力,也与医院对病人的护理质量息息相关。时刻总结自身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找出提高的途径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护士长 素质 能力 提高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促进医院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从药品说明书缺乏医院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活动有违《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及影响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提高的角度,论述药品库房缓解说明书缺乏的重要性。结果《处方管理办法》规定药品说明书在医院处方开具和处方调剂的作用,由于相关管理机构及医院管理者没有为医生和药师建立说明书获得的合法途径,导致其职业活动中药品说明书缺乏,而可能制约了医院安全有效用药水平的提高。医院药品库房与药品生产商和供应商的相互关系,为建立医院获得说明书的途径提供了便利性。结论建立药品库房获得药品说明书的途径对促进医院用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药品库房 药品说明书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浅静脉近端方式给药,对照组给予深静脉局部穿刺方式给药,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30.0%)(P<0.05)。结论给予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浅静脉近端给药方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给药途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现代护理模式要求护士具备良好的护理技术更要具备心理的、人文科学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护理学生的人文关怀知识符合基础护理学自身的需要,也是国家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需求,更是高等护理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护理学础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核心课程,是培养护理学生的人文关怀知识的重要载体,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倡导和实践人文关怀。

  • 标签: 基础护理 人文关怀 护理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究地塞米松两种给药途径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了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结膜下地塞米松注射治疗,39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地塞米松雾化吸入给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几率(5.1%)显著低于对照组(2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7.4%)显著高于对照组(76.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感觉舒适、并发症少,可临床推广研究。

  • 标签: 地塞米松 给药途径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途径的延续护理干预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出院的83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多途径的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情况。结果观察组遵医嘱换液、合理饮食、加强手部卫生、生活行为及定时复诊等方面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途径的延续护理干预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 标签: 延续护理干预 居家 腹膜透析 依从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滴虫性阴道炎患者,观察选择甲硝唑以及替硝唑不同给药途径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2014年7月—2015年2月滴虫性阴道炎门诊患者120例。根据用药途径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四组。分为A1组(甲硝唑口服组30例)与A2组(甲硝唑外用组30例)以及B1组(替硝唑口服组30例)与B2组(替硝唑外用组30例)。对比所有阴道炎患者完成治疗后在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四组阴道炎患者完成1周的治疗后,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A1组以及B1组高于A2组以及B2组患者(P<0.05);在不良反应出现概率方面,A1组以及B1组出现的概率较高,并且A1组高于B1组患者(P<0.05)。A2组以及B2组未表现出显著的不良反应(P>0.05)。结论针对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临床选择口服甲硝唑以及替硝唑制剂进行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疗效,安全性相对较高,而外用治疗有效率较低,但不良反应出现概率最少,患者表现出较高的治疗依从性。

  • 标签: 甲硝唑 替硝唑 不同给药途径 滴虫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5月到2013年1月期间于我院儿科收治哮喘患儿共8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口服盐酸氨溴索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的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采用口服盐酸氨溴索的对照组的83.7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各项组要症状的基本消失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比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氨溴索的雾化吸入给药途径治疗小儿哮喘的治疗效果优于口服盐酸氨溴索的给药途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小儿哮喘 不同给药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eLRP)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对2012年6月-2015年4月由同一术者实施eLRP的31例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1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病例。手术时间为150~410min,平均为(200±80)min;术中出血量为420-1100ml,平均为(500±220)ml,术中输血3例,术后引流时间平均5天,尿管拔出时间平均14天。术后病理结果切缘阳性2例。Gleason评分≤6分的患者11例,Gleason评分7分的患者15例,Gleason评分≥8分的患者5例。2例术后轻度尿失禁,1例直肠损伤,3例术后生化复发。结论eLRP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方法之一,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主要微创手段。其创伤小,出血少,可缩短患者恢复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腹腔镜 腹膜外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给药途径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从而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式1。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不同给药途径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症状共4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予以皮下注射,观察组予以静脉注射。所有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3个月内,分别进行3次空腹抽血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以及红细胞计数(RBC),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不同给药途径产生的副作用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上述不同给药途径后,Hb、Hct、RBC指标均明显上升,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时,可以采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无论采用静脉注射还是皮下注射的给药途径,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提高预后质量,但是相比而言,采用静脉注射更具有安全性,并获得了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减轻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给药途径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血液透析 贫血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