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联体环境下贫困地区贫困户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模式。方法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巴洞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高血压29人,对其开展医联体高血压管理,将其作为管理组。同时取2017年3月之前贫困户高血压29人,给予常规护理,将其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高血压疾病控制率;开始干预至血压达标的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生存质量不同维度评分;高血压疾病认知程度、遵医行为评分。结果管理组高血压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组开始干预至血压达标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存质量不同维度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管理组生存质量不同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血压疾病认知程度、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联体环境下贫困地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模式开展效果确切,可提升患者高血压疾病认知程度、遵医行为,促进血压达标,有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水平,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医联体环境 贫困地区贫困户 高血压患者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后产妇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我院产科于2015年5月—2016年7月间接收的92例待产产妇,按照分娩方式不同划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46例,研究组自愿选择自然分娩,常规组自愿选择剖宫产方式,评价两组患者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例(10.87%),低于常规组15例(32.61%),(χ2=13.890,P<0.05)。研究组患者产后第1日、第2日、第3日疼痛评分结果均优于常规组,(t=12.419、17.803、16.385,P<0.05)。结论自然分娩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剖宫产后低。

  • 标签: 剖宫产 自然分娩 并发症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调查成都地区不同年龄层的养老负担、家庭养老资源及家庭支持情况。方法在成都不同小区内对不同年龄层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874名接受调查,青年组有2.10±1.278名老人。中年组有1.50±0.863名老人。老年组有0.34±0.629名老人。老年人中,13.4%日常支持、11.1%医疗支持、13.2%经济支持、18.1%情感支持低于需求。结论现下的老年人拥有较为优渥的家庭养老资源,但不同程度短缺;人们最难提供日常支持,老人更需情感支持。

  • 标签: 养老负担 养老支持 家庭养老资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北海地区孕期妇女TORCH感染结果的调查,了解北海地区孕妇TORCH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方法,对北海地区某医院产科门诊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的1745例孕妇采集血清,对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ubella)、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Ⅰ和Ⅱ型(HSV-Ⅰ和HSV-Ⅱ)IgG抗体和IgM抗体以及巨细胞病毒和弓形虫IgG抗体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北海地区TOX、RUBELLA、CMV、HSV-Ⅰ和HSV-Ⅱ、的IgG阳性率分别为11.35%、79.71%、86.42%、86.19%、9.17%,TOX、Rubella、CMV、特异性抗体IgM在妊娠状态下的阳性率分别为1.03%、0.63%、1.15%。结论北海地区孕妇TORCH感染总体阳性率较高,TOXIgG阳性孕妇近期内感染占有较高比例,必须引起重视,CMVIgG阳性孕妇主要为远期感染。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可减少出生缺陷,做好TORCH检查,提高孕妇优生优育保健指导,减少出生缺陷。

  • 标签: TORCH 化学发光法 孕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彝族地区护理人员对医院护理管理的满意状况,分析彝族地区医院护理管理问题的原因,为彝族地区医院护理管理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自制问卷调查四川省凉山州彝族自治州16所医院(3所三级医院,8所二级甲等医院和5所二级乙等医院)的163名护士的基本情况、工作满意度、医院管理主要关心问题3方面内容。结果不同年龄(F=5.37,P=0.01)、文化程度(F=5.28,P=0.01)、工龄(F=11.72,P=0.00)和职称(F=66.31,P=0.00)的护理人员,其满意程度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满意状况6个维度(收入、工作时间、工作排班安排、个人晋升空间、学历教育资助、退休福利和养老保险)具体得分也要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人员对医院管理关注的3个问题(地理环境、民族差异、人才因素)构成差异显著(P<0.05)。结论彝簇地区医院护理管理问题复杂,人口学因素对护理管理满意度程度有一定影响,不同护理人员所关注的问题差别明显,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并制定相关制度,加强护理管理,增加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归属感。

  • 标签: 彝簇地区 护理管理 医院管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绵阳地区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与亚型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5至2017年至绵阳中心医院就诊的患者及体健女性22649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23型常见宫颈HPV亚型。结果检测22649例样本,HPV阳性率为28.52%,最常见的低危型HPV为HPV81、43和42,而最为常见的高危型HPV则是HPV52、16与58。HPV多重感染亦很常见,发生率为9.31%,占HPV感染者的32.65%。结论HPV检测对于防治女性宫颈上皮病变及宫颈癌具有重要的作用。临床工作中,推荐使用HPV筛查对患者进行分流。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 亚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自然分娩产妇施以全程心理护理工作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62例自然分娩产妇作为实验对象;所有自然分娩患者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自然分娩护理期间施以基础护理;观察组自然分娩护理期间施以全程心理护理;最终对自然分娩成功率差异、施以母乳喂养成功率差异以及产后出血表现差异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自然分娩成功率(96.77%)同对照组自然分娩产妇(70.97%)比较,获得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87.10%)同对照组自然分娩产妇(61.29%)比较,获得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同对照组自然分娩产妇比较,获得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开展自然分娩产妇护理工作期间应用全程心理护理模式,对于自然分娩率成功率的提高、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提高以及产后出血的减少均可以做出保证,从而优化自然分娩产妇的预后质量。

  • 标签: 自然分娩 全程心理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严格抽选2016年8月—2017年10月我院产科收治240例住院待产产妇,依据产妇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助产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第一产程时间与产后2h出血量。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达81.67%,有22例因无法忍受疼痛或产科指征而中转剖宫产,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62.50%,有45例中转剖宫产,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为(7.13±1.59)h,产后2h出血量为(184.50±46.78)m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心理护理有利于产程顺利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关注和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助产士 心理护理 自然分娩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心理护理用于促进自然分娩中的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接收的110例欲行自然分娩的产妇,按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助产士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第一产程用时及分娩后出血量间存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明显高于对照组,第一产程用时及分娩后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在上述各项指标中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方面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助产士 心理护理 自然分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在对南充地区继续医学教育现状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基础上,提出应尽量均衡整个医疗卫生行业的继续医学教育资源,多为基层特别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学习机会等建议。同时,医疗卫生机构应做到继续医学教育学习机会均等,特别是中级和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应鼓励外出培训、进修。

  • 标签: 南充地区 继续医学教育 调查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从苏北地区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现状入手,对于养老机构和养老照护服务提供中的不足之处,探讨养老机构的养老服务内容和质量,为相关部门应对当前养老的各种现实情况、推动机构养老服务下一步发展提供建议。

  • 标签: 机构养老 老龄人口 供给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并降低剖宫产率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重点选取了我院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间收治的产妇共120例作为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患者各有60例,分析不同护理干预下产妇的自然分娩情况及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新模式有助于提升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上应用并推广。

  • 标签: 产科护理新模式 自然分娩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于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以此时段内收治的80例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各40例,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以产科护理新模式为观察组,分析产科护理新模式的价值所在,并对比两组的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两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65.0%,对照组为50.0%,剖宫产率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剖宫产率为35.0%,对照组为42.5%,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产科分娩患者,采取产科护理新模式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剖宫产率,增加自然分娩率,改善母婴结局,效果显著,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 标签: 产科护理新模式 自然分娩 剖宫产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早、中、晚期血清维生素A、E水平,评价妊娠期维生素的营养状况,指导孕妇妊娠期合理补充维生素。方法收集2015年11月—2017年3月乐山地区妊娠妇女妊娠早、中、晚期血清样本8424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血清维生素A、E的浓度,并与正常人群血清维生素A、E的浓度作比较。结果妊娠早、中、晚期血清维生素A检测值分别为(0.40±0.09)mg/L、(0.41±0.09)mg/L、(0.36±0.14)mg/L,总体异常率占22.27%,以缺乏为主要表现(21.82%)。缺乏率妊娠早期占11.05%,妊娠晚期占29.45%,以妊娠晚期为主;妊娠早、中、晚期血清维生素E检测值分别为(12.36±3.16)mg/L、(14.04±3.49)mg/L、(19.31±5.21)mg/L,总体异常率占24.95%,以过量为主要表现(24.93%)。妊娠早期异常率最低(1.80%),随着孕周增加,维生素E异常率也逐渐增加,妊娠晚期达到最高(38.16%),为维生素E过量。结论妊娠各期血清维生素A、E水平不同,妊娠晚期维生素A缺乏,而妊娠晚期维生素E则存在过量情况,因此重视孕期维生素A、E水平监测,合理正确补充,对保障母婴安全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维生素A 维生素E 妊娠 孕期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率、母婴结局以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62例住院待产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患者31例,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采取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式对自然分娩率、母婴结局以及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综合护理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护理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产后出血量少,排尿不畅发生率低,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护理组产妇的护理质量评分高,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促进产程进展,增强产妇自然分娩信心,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母婴结局,降低产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帮助产妇产后顺利康复,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推广应用。

  • 标签: 围产期 综合护理干预 自然分娩率 母婴结局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胎头位置异常自然分娩率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在进行活动前先对产房中存在的护理缺陷进行调查,成立质量控制小组,确立提高胎头位置异常自然分娩率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胎头位置异常产妇自然分娩率低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胎头位置异常自然分娩率低原因查检表和落实整改措施。结果胎头位置异常自然分娩率由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的30.6%提高至实施后的84.48%,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改善后对患者、科室、医院均有较大的影响。结论运用持续的品管圈活动能优质高效的对胎头位置异常的产妇进行合理规范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了其自然分娩率。

  • 标签: 品管圈 胎头位置异常 自然分娩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了解布隆迪地区口腔科就诊儿童的疾病构成。方法搜集2016年6月—2018年3月在穆邦达中布友好医院就诊的口腔疾病患儿基本资料、疾病情况及家庭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就诊高峰为5~7岁,牙髓病最多,其次为龋病,第三为乳牙滞留和根尖周病;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不同,疾病构成不同。结论布隆迪地区患儿口腔疾病以牙髓炎、龋病较多,良好的教育及稳定的家庭收入影响口腔疾病的构成,需要加强口腔知识宣教及预防措施。

  • 标签: 布隆迪 儿童 口腔疾病 构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海岛地区高血压与非高血压者中医体质特点。方法2018年1—6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海岛地区常住居民进行调查,最后筛选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6例以及健康对照组200例。采用中医体质量表对研究对象中医体质进行调查,比较高血压组与对照组体质分布。结果156例高血压病患者中,阴虚质37例,痰湿质32例,气虚质27例,平和质23例,气郁质17例,阳虚质9例,湿热质6例,血瘀质3例,特禀质2例。其中阴虚质占23.7%,痰湿质占20.5%,气虚质占17.3%,是主要的三类体质。健康对照组以气虚质比例最高,占22.5%,其次为气郁质,湿热质、特禀质、血瘀质。高血压组阴虚质、痰湿质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湿热质、血瘀质、特禀质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虚质、平和质、气郁质、阳虚质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岛地区高血压病患者与非高血压这中医体质特点存在显著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掌握高血压病易感体质,对预防、诊断、辨证论治均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海岛地区 高血压 非高血压 中医体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分析中6项红细胞参数(RBC、Hb、MCH、MCV、MCHC、RDW-CV)与地贫基因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地贫基因,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分析,比较不同地贫基因突变类型间血常规参数的差异。结果α-地贫组、β-地贫组及αβ复合组三组的6项红细胞参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β-地贫组MCV、MCH及MCHC及αβ复合组MCV下降幅度超过α-地贫组(P<0.05);基因型CD41-42(-TCTT)、CD17A>T、IVS2-654C>T及αα/-SEA的6项红细胞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前三种基因型MCV、MCH及RDW-CV变化的幅度较其他基因型明显(P<0.05)。结论MCV、MCH及RDW-CV结果与基因表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临床医师在进行地贫遗传咨询时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对于地贫防控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基因型 红细胞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海地区医院分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基因型。方法采用CLSI推荐的表型确证实验来收集产ESBLs大肠埃希菌(173株),提取质粒DNA;分别用TEM、SHV、CTX-M-1、CTX-M-2和CTX-M-9扩增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后在Genbank数据库进行比对确定基因型。结果检出9种ESBLs基因型,检出比例较高的是CTX-M型(100株)和TEM(55株),检出CTX-M型亚型以CTX-M-14、CTX-M-55、CTX-M-15为主。其中单一基因型占总检测菌株数的50.29%,两种及两种以上基因型占20.23%。结论(1)青海地区ESBLs大肠埃希菌的主要基因型是CTX-M型和TEM型。TEM、CTX-M-14和CTX-M-55是本地区主要流行的ESBL基因型。(2)同时携带两种及两种以上耐药基因菌株占总检测菌株数的20.23%,提示多重耐药基因菌株比例较高,需引起临床的重视。

  • 标签: 超广谱&beta -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菌 基因型 青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