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BNP在呼吸困难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于57例呼吸困难患者采用免疫分析法测定BNP,同时完善心脏彩超(计算EF值)、胸片、指脉氧浓度监测等检查,比较组间BNP水平和EF值。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BNP水平明显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NP水平亦偏高。结论进一步证实BNP是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有效指标,有助于早期判断病情,对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的极大帮助。

  • 标签: BNP呼吸困难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细辛脑本品主要成分为α-细辛脑,是中药石菖蒲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平喘、止咳、祛痰、镇静、解痉、抗惊厥等作用,可治疗各类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咳嗽、咳痰、喘息等。但在治疗过程中,少数成年人可产生轻微副反应,如口干、头晕、恶心、胃部不适、心慌及便秘等,罕见休克。据统计6岁以下儿童在应用细辛脑注射剂时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例较其他年龄段的比例明显增高,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呼吸困难等,故6岁以下儿童慎用细辛脑注射剂。现报道成年人因静滴细辛脑注射液致呼吸困难一例。

  • 标签: 细辛脑 静滴 呼吸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呼吸科门诊非器质性呼吸困难的发生率以及临床表现。方法调查分析在我院呼吸科门诊自2015年3月—2016年5月间诉呼吸困难而就诊的648例患者,给予第一次以呼吸困难就诊或在辗转多家医疗机构就诊但不能确定病因的呼吸困难患者问卷调查,形式有Nijmegen症状学问卷以及阿森斯失眠量表(AIS)的自我评估调查两种方式,抽取分析临床症状,整理患者对呼吸困难的自我表述。结果648例患者中有602例能确定病因,占92.90%,有46例非器质性疾病患者,占比8.10%。非器质性呼吸困难患者多以“堵胸口”“提不上来”“胸口不舒服”“胸口有压迫”“呼吸吃力”等词汇自我表述。分析显示,这些基本有压力大、焦虑或抑郁症状、失眠等现象,给予他们抗焦虑、镇静安眠治疗后,症状很快减轻。结论要正确认识和诊断非器质性呼吸困难,减少和避免误诊,给予合理治疗措施,使患者尽早摆脱病症。

  • 标签: 非器质性呼吸困难 临床表现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Ⅰ检测在小儿心源性呼吸困难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中的临床研究。方法将2011年7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心源性呼吸困难患儿(为各种源因所致的心力衰竭)50例作为观察组A;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儿50例作为观察组B;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心源性组、非心源性组、对照组的Nt-proBNP水平及心肌肌钙蛋白Ⅰ给予测定。结果观察组A的Nt-proBNP水平、心肌肌钙蛋白Ⅰ阳性率显著高于观察组B,即P<0.05,表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A的Nt-proBNP水平、心肌肌钙蛋白Ⅰ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即P<0.05,表明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B的Nt-proBNP水平、心肌肌钙蛋白Ⅰ阳性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应用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Ⅰ对小儿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小儿呼吸困难鉴别诊断的敏感指标。

  • 标签: Nt-proBNP 心肌肌钙蛋白Ⅰ 心源性呼吸困难 非心源性呼吸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B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入院至东华医院新生儿科,不同病因合并有呼吸困难的新生儿、早产儿患儿62例,使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对治疗1h和24h后血气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2例患儿中24小时后有效55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8.7%。有效55例中,治疗24h后临床症状如气促、呼吸困难、紫绀等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使用方便、无须插管、副作用小,可对新生儿及早产儿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困难提供有效的呼吸支持,可减少或避免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带来的风险和开支。

  • 标签: 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 新生儿 呼吸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科医生对于突发性呼吸困难的处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抢救的10例突发性呼吸困难的患者,对其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进行抢救之后,10例患者中9例治愈,有1例抢救无效,最后死亡。结论早期的诊断,以及快速有效的处理,可以提高对于突发性呼吸困难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突发性呼吸困难 全科医生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困难一直是临床医生急救、麻醉中最具挑战性的工作,其处理与医疗安全和质量密切相关。毕业后困难的培训一直是急救、麻醉一线临床医生最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就毕业后困难培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毕业后 困难气道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晚期肺癌患者呼吸困难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我院接收的100例晚期肺癌患者分成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的50例晚期肺癌患者与对照组的50例晚期肺癌患者同时进行正规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的50例晚期肺癌患者同时进行护理干预治疗,而对照组的50例晚期肺癌患者则进行传统的护理治疗。结果观察组的50例晚期肺癌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值要比对照组的50例晚期肺癌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值高很多,而且观察组的50例晚期肺癌患者的抑郁量表要比对照组的50例晚期肺癌患者低很多,两组数据差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晚期肺癌患者的呼吸困难具有明显的效果,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晚期肺癌患者的不良情绪,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干预非常值得晚期肺癌的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晚期肺癌 呼吸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患者呼吸困难的肺部超声影像及图像状况。方法回顾性讨论78例患者(呼吸困难),均为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住院患者,给予床旁肺部超声检查,分析超声图像和影像,进而得出结论。结果78例患者接受超声检查后,1例气胸,8例膈肌功能异常,30例肺实变,39例胸腔积液,其余为非肺源性呼吸困难。按照临床诊断和影像学结果,1例气胸,占比为1.28%,8例膈肌功能异常,占比为10.26%,30例肺实变,占比为38.46%,39例胸腔积液占比例50%。结论ICU呼吸困难患者,可考虑给予床旁超声影像方式进行检查,此检查方式快捷、有效、准确到位、无痛苦、价格便宜,尤其是针对基层医院需外出检查、且受限的ICU呼吸困难患者其应用价值和诊断意义更大,对治疗的指导意义也十分重要。

  • 标签: 肺部超声 呼吸困难 ICU 图像 影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与病因,为临床医生对呼吸困难患儿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诊治的88例呼吸困难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肺炎患儿60例(68.18%);非肺炎呼吸困难28例(31.82%),其中非肺源性呼吸困难又以喉部有异物感5例(5.68%),支气管炎患者5例(5.68%)二者居多。结论引起小儿呼吸困难以重症肺炎为主,临床需要详细体格检查,询问病史,同时结合辅助检查,明确诊断。

  • 标签: 呼吸困难 临床 儿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NP对于临床鉴别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的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5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24例呼吸困难的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其中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患者有65例,肺源性呼吸困难的患者50例。65例中NYHA心功能2级的患者有21例,3级的有23例,4级的有21例,其中16例患有扩张型心肌病,26例为高血压所导致的心衰,22例患有冠心病。59例肺源性呼吸困难的患者中有9例患有肺炎,25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5例患有支气管哮喘患,这59例患者心功能检查都是正常的。运用干式快速免疫荧光法定量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再分别对NYHA2级、3级、4级患者进行测定。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组的检测结果为(921±401)pg/ml,肺源性呼吸困难组的检测结果为(64±15)pg/ml。分别测定NYHA2级、3级、4级患者血浆BNP水平,检测结果分别为(262±155)pg/ml,(564±194)pg/ml,(1102±157)pg/ml。结论两组检测结果相比心源性呼吸困难组的检测结果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浆BNP水平随着心功能的减退而升高。BNP水平测定不但可以帮助判断呼吸困难患者是肺源性的还是心源性的,还可以帮助了解心衰患者的病情进展,适合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BNP 呼吸困难 鉴别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6例呼吸困难的新生儿,所有患儿均使用简易鼻塞式CPAP进行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儿综合性的临床护理,并回顾性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36例患儿中,33例患儿出院,1例患儿中途放弃治疗,2例转院治疗,所有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新生儿呼吸困难采用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时,实施精心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治愈率,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简易鼻塞式 新生儿呼吸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并发呼吸困难的诊断、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012年间我院甲状腺外科手术治疗并发呼吸梗阻15例病历资料。结果15例呼吸梗阻病历中,术中气管痉挛2例,术后气管痉挛1例,术后血肿压迫6例,气管软化1例,喉头水肿1例,双侧喉返神经损伤2例,痰液阻塞2例,因处理及时、有效,无1例死亡。结论术前充分准备,积极纠正呼吸疾病,手术规范操作,术后认真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正确处理并发症是治疗的关键。

  • 标签: 甲状腺手术治疗 呼吸道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围手术期发生呼吸困难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08年2月到2013年10月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中围手术期呼吸困难的41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其中带气管套管出院5例,3例1年后顺利拔管,1例行全喉切除气管造瘘。结论积极采取个体化预防护理措施及抢救方法,可以有效的预防或及时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

  • 标签: 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 围手术期 呼吸困难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可尼可视喉镜应用于困难插管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015年8月—2017年8月39例困难插管插管病人,使用视可尼可视喉镜进行气管插管的病人选取为A组。采用普通喉镜进行选取为B组。记录两组气管插管成功耗时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插管次数、成功率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并发症情况。结果插管耗时比较A组较B组耗时少(P<0.05)。A组插管的一次成功率和总成功率均高于B组的一次成功率和总成功率(P<0.05)。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并发症情况比较,A组损伤的并发症发生率较B组低(P<0.05)。结论视可尼可视喉镜应用于困难较普通喉镜插管需要的时间短、创伤小,简单有效

  • 标签: 视可尼可视喉镜 困难气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支镜在困难插管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处理的困难插管患儿18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成氯胺酮组7例和七氟醚组11例,对两组的插管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及插管时间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最终插管成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七氟烷麻醉经纤支镜插管处理小儿困难,插管成功率高。

  • 标签: 纤支镜 困难气道插管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在体外循环或非体外循环下实施的心脏手术,对心肺功能都有较大影响。术后早期呼吸与循环功能尚不稳定,需用机械通气辅助以减轻呼吸做功,减轻心脏负担,保证全身氧的需求,防止二氧化碳的蓄积,顺利渡过术后早期危险期,因此,呼吸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心脏直视术后人工患者的呼吸管理方法,拔管后的护理以及怎样预防肺部并发症。方法对21例心脏直视术后人工病人的呼吸管理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21例患者中20例无并发症顺利拔管,1例并发肺部感染。结论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机体提供氧和排出二氧化碳,该系统任何环节的功能障碍均会影响气体交换,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心外科治疗的临床业已证实,呼吸系统功能对手术是否能获得最终的成功有绝对的重要作用。心脏术后病人早期呼吸功能极不稳定,做好呼吸机管道的管理和人工护理以及拔管后护理是十分重要的。肺不张和肺部感染是心脏术后较常见的主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之一,积极有效的预防和科学的护理可杜绝此并发症,以达到预防肺部感染、窒息、呼吸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从而增强护理工作的预见性和科学性,心外科护士应熟练掌握呼吸系统术后护理。

  • 标签: 心脏直视术 人工气道 呼吸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损伤膈神经移位术患者全麻苏醒后自主呼吸困难撤机拔管的对策。方法对115例接受臂丛神经根损伤膈神经移位术患者中5例术后不能及时撤机拔管需机械通气治疗患者进行双相正压通气(BiPaP)模式辅助通气、自主呼吸锻炼等方法积极治疗。结果4例患者分别在1~5天撤机拔管,1例患者气管切开呼吸机持续辅助通气,经152天后各项拔管条件达标后拔除气管导管。结论臂丛神经损伤膈神经移位术对患者呼吸功能有不同程度影响,绝大部分均能术毕后及时恢复自主呼吸撤机拔管,小部分通过合适机械通气模式和呼吸肌锻炼在数天内撤机拔管,仅1例需较长时间机械通气,经152天呼吸支持后撤机拔管。

  • 标签: 膈神经移位 呼吸困难 撤机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