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治探讨,进一步了解AIH的发病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本科室收治的1例自身免疫性肝炎病例资料,包括患者个人资料、临床症状特点、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肝穿刺活检报告、治疗过程、转归等完整资料。结果经分析研究得出该病例诊治过程符合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治标准。讨论自身免疫性肝炎是免疫异常导致的肝脏炎症性疾病,临床特点无明显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可发现多种自身抗体存在,确诊需依靠肝穿刺活检,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目前该病确诊率仍较低,需不断提升对此病的认识。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炎 临床特点 肝活检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血清自身抗体及生化指标联合检测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血清自身抗体及生化指标联合检测两组人员抗核抗体(AN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抗可溶性感抗原抗体(SLA)、抗平滑肌抗体(SMA)等自身抗体和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血清球蛋白(GLB)等肝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自身抗体ANA和SMA的阳性率分别为88.0%、16.0%;观察组患者的AST、ALT、ALP、GGT、TB、GLB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炎血清自身抗体及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的准确率、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清自身抗体 生化指标 自身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其血清中表现出的自身抗体等相关的免疫学指标,并且分析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17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临床选择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所有患者的ANA(抗核抗体)、AMA(抗线粒体抗体)以及SMA(抗平滑肌抗体)实施检测。此外对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相关抗体实施检测。结果AIH患者、PBC患者以及HBsAg(+)患者在自身抗体检测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任何一种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抗体谱均表现出一定的特征性,对此针对自身抗体实施检测,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诊断以及鉴别表现出显著的价值。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病 血清 自身抗体 免疫学指标 临床意义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5-15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5期
  • 机构:欧盟委员会已批准生物技术巨头新基公司的重磅口服药物Otezla用于2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用于对其他系统疗法包括环孢素、甲氨蝶呤或补骨脂素紫外线疗法治疗无响应、有禁忌或不耐受的中度至重度慢性斑块型银屑病成人患者的治疗;作为单药或联合其他疾病修饰抗风湿药物用于对先前DMARD疗法响应不足或已经不能耐受的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成人患者的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测量与评估大鼠慢性移植肾病中自身免疫反应的致病强度。方法使用F344、Lewis大鼠分别为供受体建立经典慢性移植肾肾病模型(CAN组)。改良CAN模型保留受体一侧自体健肾建立自体肾损害观测模型(AI组)。使用正常Lewis大鼠建立肾单纯缺血再灌注模型(IR组)。以Lewis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并同系CAN大鼠脾细胞过继模型为AR组。以Lewis大鼠自体肾移植作为对照(Syn组)。动态监测各组模型生存曲线、蛋白尿水平动态变化。40周检测自体肾肾小球硬化指数(GSI)。结果CAN组蛋白尿水平在肾移植后第6周开始上升,第32周上升至(1.72±0.06)g/mmol。其存活率第57天为85.7%,第94天为42.9%,至260天为0。AI和IR组蛋白尿水平至40周维持正常(<0.05g/mmol)。而AR组在第18周出现蛋白尿水平异常(0.18±0.03)g/mmol,其后持续缓慢上升至40周为(0.23±0.04)g/mmol。该组第97天存活率为80%保持至第280天。第40周检查AR组自体肾GSI为(1.24±0.16)。结论大鼠肾移植继发自身免疫40周致肾功能轻度异常,但肾小球硬化面积已达25%。

  • 标签: 慢性移植肾病 自身免疫 病理
  • 简介:摘要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病因往往较多不明,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一直怀疑脑炎是自身免疫性的,如急性传播的脑脊髓炎,近几年才报告了自身免疫性脑炎是抗体介导的异常免疫反应所导致的临床脑炎1。自身免疫性脑炎没有年龄限制,在儿童和成人中(尤其女性多见)均可发病,但基于成年人神经系统表现相比,儿童更倾向于精神病学症状,包括发育退化,脾气暴躁,乱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等。许多情情况下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和自身抗体阴性结果的反馈,往往会被大家诊断为“病毒性脑炎”。其诊断标准目前太依赖于抗体检查和对免疫治疗的反应又可能会延误诊断2,3。本文对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脑炎 诊断和治疗 自身免疫性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ALD)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对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病的19例患者行肝脏穿刺病理检查并行HE染色、嗜银染色、结合标志性CD138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组织内CD138阳性细胞数量、比例、分布状况及病理性特点。结果19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中,单纯AH6例,占31.58%;单纯PBC11例,占57.89%;AH-PBC重叠综合征2例,占10.53%,女性14例,病理以慢性肝炎为特点,肝功能以ALP及γ-GT升高显著,CD138免疫组化染色ALD浆细胞数为(7.4±5.1)个/HP,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浆细胞数为(3.1±1.9)个/HP,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诊断ALD时,浆细胞数目增多有参考意义。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病 临床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病与病毒性肝病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检测的诊断应用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ANA、ASMA、AMA),免疫印迹法(抗AMA-M2抗体、抗LC-1抗体、抗SLA/LP抗体、抗SSA/Ro52抗体)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和病毒性肝病中出现的自身抗体,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91份血清中自身抗体阳性358例,阳性率22.5%,ANA阳性226例,阳性率14.20%;ASMA阳性26例,阳性率1.63%;AMA阳性63例,阳性率3.96%;抗AMA-M2抗体阳性50例,阳性率3.14%;抗LC-1抗体阳性3例,阳性率0.19%;抗LKM-1抗体阳性1例,阳性率0.06%;抗SLA/LP抗体阳性1例,阳性率0.06%;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AIH32例,阳性率2.01%;诊断PBC61例3.83%;诊断PSC0例。抗核抗体滴度,在自身免疫性肝病以高滴度≥1320水平出现为主,而病毒性肝病以低滴度<1100为主。总体免疫性肝病自身抗体阳性率59.1%,明显高于病毒性肝病10.3%。另外6例患者出现AMA-M2抗体与抗LC-1抗体合并阳性,2例抗LKM-1抗体和LC-1抗体合并阳性,表明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肝病之间有重叠现象。结论自身抗体的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和病毒性肝病的临床鉴别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自身抗体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自身免疫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对150例自身免疫病患者进行抗核抗体、抗双联DNA抗体和抗ENA抗体谱检测。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身抗体阳性率ANA为83.4%,抗ds-DNA为61.2%,nRNP为48%,Sm51.7%,SS-A为41.5%,SS-B为21.2%。风湿病阳性率ANA为25.6%,SS-A为10.4%,SS-B为11.3%。其它自身免疫病患者ANA为64.5%,抗ds-DNA为4.8%,nRNP为15.6%,Sm9.5%,SS-A为7.8%,SS-B为16.9%,Scl-70为2.4%,Jo-1为2.1%。结论自身抗体的联合检测,对自身免疫病患者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多种自身抗体 联合检测 自身免疫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对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科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4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通过护理,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线粒体AST(m-AST)在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选取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24例,非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24例以及健康对照组人群24例,在入院前及入院后2周采集所选人群的血液标本,检测血清m-AST水平并比较。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炎组及非自身免疫性肝炎组的m-AST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周测定自身免疫性肝炎组及非自身免疫性肝炎组患者的m-AST水平,提示两组患者的m-AST水平均较入院时有所降低,但自身免疫性肝炎组患者m-AST水平降低无非自身免疫性肝炎组明显,差异均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ST是评估肝细胞坏死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有判定病情的进展及预后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线粒体AST 自身免疫性干预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脑炎(AE)临床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类型分为抗NMDA脑炎、抗VGKC脑炎和边缘叶脑炎各15例,观察不同脑炎类型对应的鉴别特点。结果抗NMDA脑炎与抗VGKC脑炎患者的肿瘤相关性、性别、辅助检查、临床表现特点、脑脊液、免疫肿瘤效果、磁共振检查等多方面差异均较显著;边缘叶脑炎相关联疾病类型较多,对具体疾病类型诊断没有确切特异性,需结合多方面实施区别诊断。结论抗NMDA脑炎与抗VGKC脑炎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对于两者的区别诊断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另外包括边缘叶脑炎在内的多种自身免疫性脑炎还是需要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相结合进行诊断与治疗。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脑炎(AE) 诊断 抗NMDA脑炎 抗VGKC脑炎 边缘叶脑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免疫印迹法检测抗ENA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进行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72例,分别是13例PM/DM、14例RA、22例SLE、7例MCTD、16例SS。入院后采集患者3mL不抗凝血送检。测定是分别选择免疫斑点及免疫印迹法,分析检测技术对上述六种疾病中抗ENA抗体检出率。结果72例患者中有59例(81.94%)为1种以上ENA抗体阳性;针对抗ENA抗体的检出率,两组检测技术检出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相较于免疫斑点技术,免疫印迹法的检出率显著较高(P<0.05)。结论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ENA抗体,对其筛查有关键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自身免疫性疾病 诊断价值 免疫印迹法 ENA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分析在肝功能异常患者中采用自身抗体检测对患者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疗有效性。方法此次研究样本选取本院肝功能异常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与病毒性肝炎患者,选取本院100例院肝功能异常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与100例单纯病毒性肝炎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对患者的抗核抗体(ANA)、抗平滑细胞抗体(SM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进行检测,并且对所有患者的检测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其中在100例院肝功能异常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中,抗核抗体阳性率为46.0%、抗平滑细胞抗体(SMA)阳性率为30.0%、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率为35.0%、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率为41.0%;在100例单纯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抗核抗体阳性率为10.0%、抗平滑细胞抗体(SMA)阳性率为0、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率为23.0%、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率为4.0%,肝功能异常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阳性率明显较高,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此次研究证实,对于肝功能异常自身免疫性肝病而言采用自身抗体检测,有利于肝病的检出,并且能够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指导意见,为有效诊断方式。

  • 标签: 肝功能异常 自身抗体检测 自身免疫性肝病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白介素17(IL-17)是新发现的炎症细胞因子.它是由一种新的CD4+T细胞亚群Th17细胞高水平分泌,IL-17与其受体结合后通过信号转导介导炎症性反应,在多种自身免疫疾病和炎性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

  • 标签: Th17细胞 白介素17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简介:摘要代谢组学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学科,通过对生物样品的代谢谱图分析,揭示机体的生理状态,探讨疾病致病机制和发展进程。本文主要是对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组学研究的文献综述,并对其发展作一个展望。

  • 标签: 代谢组学 自身免疫性疾病 生物标记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抗核抗体谱的检测及评价ANA谱在诊断AID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进行抗核抗体测定。结果抗核抗体谱中抗SSA和抗Ro-52阳性率最高,阳性率分别为24%和21%,自身免疫性疾病组中抗核抗体谱阳性率的分析显示SLE、RA、SS、MCTD、PBC组阳性率最高的自身抗体分别是抗Sm、抗SSA、抗SSA、抗nRNP/sm、M-2抗体。结论ANA谱检测能提高AID的检出率,有助于准确的判断特异性抗体,对AID的诊断、病情监测、预后判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临床检测中应采用多种自身抗体的联合检测,以提高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率。

  • 标签: 自身免疫性疾病 ANA谱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国汉族人白癜风伴发自身免疫疾病与家族遗传关系。方法选取我院1000例汉族白癜风伴发免疫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00例有家族病史的患者为A组,500例没有家族病史的患者为B组,收集患者资料及家族病史资料,分析汉族人白癜风伴发自身免疫疾病与遗传关系。结果有家族病史的A组患者发病平均年龄(20.14±8.68)岁比没有家族病史的B组平均发病年龄(29.17±10.41)早,A组皮肤病变时间(59.16±21.77)月比B组(43.64±25.83)月长,A组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伴发率高于B组;白癜风伴发自身免疫疾病最多的是甲状腺疾病。结论白癜风有多基因遗传病遗传特征,有家族遗传病的患者发病年龄更早,而且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更高;白癜风患者伴发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多的是甲状腺疾病。

  • 标签: 白癜风 伴发自身免疫疾病 中国汉族人 遗传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腹部影像学改变特征。方法根据2008亚洲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总结本院2010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20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CT和MRI影像学资料。其中行CT检查有16例,MRI检查有13例,同时进行CT检查和MRI检查有9例。结果胰腺弥漫肿大者13例(65%),局限肿块型5例(25%),混合型2例(10%)。CT平扫病变有16例,呈等密度13例(81.25%),稍低密度3例(18.75%)。MRI检查中DWI序列信号升高有17例(85.00%)。病变周围呈包壳样结构占14例(70.00%)。胰管轻度扩张6例(30.00%)。胰管形态不规则6例(30.00%)。胆道系统受累13例(65.00%);肾脏受累4例(20.00%);腹膜后纤维化1例(5.00%)。淋巴结肿大患者2例(10.00%)。结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腹部有特殊影像学改变特征。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CT检查 MRI检查
  • 简介:摘要重症肌无力患者通常会并发一定类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这一现象正在逐步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密切关注,本文围绕重症肌无力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治进展展开了简要分析。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自身免疫病 诊断 治疗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