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双频指数(BIS)监测的护理,体会BIS在患者病情观察中的作用。方法将BIS监测的4个电极,分别放置于前额中心,鼻上(两内眦连线)5cm,太阳穴区(眼角和发线之间),一侧眉弓平行上部,连接电极传感器与BIS模块后,显示数值及波形。结果均顺利完成BIS监测。结论BIS可以作为麻醉镇静和深度的监测指标,也可作为监测代谢的指标,BIS使用人群广泛,操作简便,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和直观性。

  • 标签: 脑电双频指数(BIS) 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脑电图对癫痫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临床确诊的癫痫患者的AEEG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EEG与EEG的异常率及痫样放电检出率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AEEG对癫痫灶的定位,癫痫的分类及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癫痫 动态脑电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了40例前列腺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护理。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护理重点为行为干预,包括常规护理、生活方式管理、膀胱训练、盆底肌训练等措施,缓解了术后尿急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膀胱过度活动症 行为干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养血清颗粒治疗供血不足头痛头晕等疗效.方法108例患者均给予养血清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连服3周,观察治疗前后头痛、头晕变化,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治疗前后颅内动脉变化。结果养血清颗粒治疗供血不足头痛、头晕有效率达91.7℅,能双向调节供血不足患者的脑部血流异常,减少血流速度的不对称性。结论养血清颗粒能有效调节供血不足引起的脑部血流异常,显著改善头痛、头晕等症状。

  • 标签: 养血清脑颗粒脑供血不足TCD头痛头晕
  • 简介:摘要本文对65例肝炎后肝硬化出现昏迷前期症状和进入昏迷状态的观察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通过对肝硬化患者病情严密观察,及早发现昏迷前期症状,及时清除诱因,合理用药,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阻断肝昏迷进展,降低病死率,从而提高疗效,促进病人康复。

  • 标签: 肝性脑病 临床观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挫伤在临床上是脑外科常见的一种急性病。其特点为起病突然、变化快、病情重、有较高的致残率及死亡率,并发症多。且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及时有效的临床护理在挫裂伤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脑挫伤护理临床康复
  • 简介:摘要总结了85例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和护理体会,包括康复运动功能训练和智力语言功能训练、家庭指导训练、日常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认为早期有针对性的做好脑瘫患儿的综合康复措施和护理,采用医院康复结合家庭训练相配合,是促进患儿早日康复,使患儿最大程度地回归家庭和社会。

  • 标签: 小儿 脑性瘫痪 康复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程度。方法通过运用多种方法对动脉硬化的诊断及脑电图异常的程度及其分布与正常人对照,并经x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VD程度越重,脑电图异常越明显。重度动脉硬化脑电图均异常,以中度和重度异常为主;中度动脉硬化93%脑电图异常,以轻、中度异常为主;轻度动脉硬化78%脑电图异常,以轻度常为主。结论在临床上脑电图可以用来作为帮助判断动脉硬化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并可以评价动脉硬化疗效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脑动脉硬化 脑电图 功能缺失
  • 简介:摘要利钠肽是一种由心肌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其在人体全身及局部生理效应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及试验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利钠肽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脑卒中、急性冠脉综合症、肾功能不全、心源性哮喘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中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进一步了解利钠肽的功能,本文对利钠肽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脑利钠肽 诊断 治疗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额叶挫裂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6月以来我科收治的56例额叶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6例患者保守治疗27例,手术治疗29例,根据G0S评分标准恢复良好38例(67.9%),中残8例(14.3%),重残3例5.4%),植物生存1例(1.8%),死亡6例(10.7%)。结论额叶挫裂伤患者,早期病情多较轻,但病情变化快,可突发加重,严密的病情观察,动态CT复查,早期及时的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残率及死亡率。

  • 标签: 额叶脑挫裂伤 诊治 手术时机
  • 简介:摘要高频刀在外科手术中的广泛使用加速了手术进程,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或避免手术中出血。因此它具有切口齐,止血彻底,节省时间等优点。由于刀频率高,有效面积小,电流量密度大,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引起意外损伤,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因此,正确地掌握高频刀在手术中的安全应用对于提高手术质量,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高频电刀 安全使用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心肌肽肽,用于质量控制。方法用C18色谱柱,甲醇水(1090)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波长254nm,测量5批心肌肽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结果共九个色谱峰,保留时间的批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5%。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心肌肽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心肌肽 肽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重型颅脑(SHI)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探索进行有效的呼吸干预的措施,为成功治疗重型颅脑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2011年1-12月重型伤患者118例随机两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呼吸干预方法,实验组实施优化调整后的呼吸干预措施。结果比较两组患者血气分析和生命体征指标,实验组好转时段明显缩短。结论及时适时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呼吸干预治疗措施是成功救治重型伤患者的关键。

  • 标签: 重型脑伤 呼吸干预 血气分析 生命体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具体手术方法。方法选取脑出血手术治疗后有神经功能障碍同时需要行颅骨修补的患者3例,在颅骨修补的同时打开硬脑膜,将患者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诱导培养生成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到原手术区软化灶与正常组织交界处靠近皮层动脉处和软化灶的中央部位并行颅骨修补,术后对患者进行肌力、肌张力测定和头颅MRI检查。结果接受治疗的3例患者语言功能和偏瘫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都得到好转,尤其是偏瘫肢体肌张力增高症状改善明显,行干细胞移植患者颅脑MRI图像也提示软化灶有缩小,未见干细胞移植区有细胞“成瘤”样征象。结论自体干细胞移植是安全、有效的。但是,本组病例还存在标本数较小、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改善不能排除由于颅骨修补后颅腔物理环境稳定对恢复的有益作用和移植入脑损伤区的自体神经干细胞存活后与周围组织形成的关系无法提供组织学依据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自体干细胞 脑移植 靶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住院治疗的736例患有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的病例,回顾性研究病人的临床资料、治疗手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736例病人共有782个动脉瘤,完全栓塞者有534个,占68.28%;栓塞95%者174个,占22.25%;栓塞90%者44个,占5.63%;<80%者30个,占3.84%。454例病人手术后3个月至1年给予MRA复查、122例给予DSA检查,其中有160例患者失访,36例患者复发,24例给予二次手术治疗。有42个动脉瘤在进行介入栓塞的手术过程中出现破裂出血,其中14例在手术后进行复查CT发现血肿较大,故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8例给予动脉瘤夹闭术及血肿清除术。疗效(GOS分级)V级(良好)586例,占79.62%;IV级(中残)136例,占18.48%;III与Ⅱ级(重残)14例,占1.90%;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可以预防动脉瘤再次发生破裂出血,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脑血管瘤 介人治疗 微弹簧圈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性瘫痪语言障碍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小儿脑瘫语言障碍采用语音训练、听理解训练、口语表达治疗。结果经康复训练治疗年龄越小,疗效高,总有效率85%。结论通过对小儿脑瘫言语障碍患者合理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早治疗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儿脑性瘫痪 语言障碍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为肝性病的防治提供临床参考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感染科200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肝硬化并肝性病患者56例。56例均符合肝性病诊断标准。均给予六合氨基酸治疗。结果六合氨基酸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促进清醒。结论六合氨基酸治疗肝性病效优价廉,值得基层医疗推广应用。

  • 标签: 六合氨基酸 肝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