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吡拉西坦联合甘露醇注射液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明确诊断的10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20%甘露醇联合吡拉西坦注射液进行脱水治疗,吡拉西坦连用20d,甘露醇连用8d。对照组患者连用20%甘露醇8d。两组患者均于入院时、治疗8d、20d时行颅脑CT检查,计算两组患者脑水肿体积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脑水肿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d、20d时,观察组患者脑水肿体积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露醇联合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能有效减轻水肿,降低颅内压,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吡拉西坦 甘露醇 脑出血 脑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后继发性严重脑水肿临床治疗。方法选取脑出血后有严重脑水肿继发患者40例,均为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均采用高压氧,钙离子阻滞剂等治疗。结果本次选取的脑出血后有严重脑水肿继发的患者,痊愈28例,占70%,生活基本自理,水肿消退;10例好转,占25%,肢体肌力改善,水肿减轻;恶化后放弃治疗1例,占2.5%,死亡1例,占2.5%。死亡的病例脑出血>50ml,观察水肿,消退不明显,有肾功能衰竭出现,进而引发死亡。相较治疗前,治疗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后继发严重脑水肿发病率高,预后差。采取综合干预方案治疗脑出血继发严重脑水肿效果值得肯定,能显著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脑出血 继发严重脑水肿 特征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吡拉西坦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按照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加用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肿体积和水肿体积,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前的改良Rankin量表评估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肿体积和水肿体积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均P<0.05);观察组的改良Rankin量表评估结果≥3分的占23.44%,显著低于对照组(43.75%)(P<0.05)。结论吡拉西坦可有效减轻出血性脑卒中后脑水肿,对出血性脑卒中的病情以及患者的预后有改善作用。

  • 标签: 吡拉西坦 出血性脑卒中 脑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抽吸配合尿激酶引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60例观察组和60例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立体血肿抽吸治疗,同时采用尿激酶50kU实施引流治疗;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包括采用药物实施降压治疗、营养神经以及提高脑部代谢等。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第1、2、4周后血肿周围水肿消失情况以及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患者治疗第1、2、4周后,血肿周围水肿体积,观察组分别为(8.7±1.6)、(7.12±1.8)、(5.6±0.8)ml,对照组分别为(16.7±2.9)、(14.8±1.7)、(6.5±1.3)ml。两组治疗1、2周后水肿消失体积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4周后水肿消失体积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1、2、4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出血伴发脑水肿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抽吸配合尿激酶引流能够使血肿周围水肿出现显著下降,使患者的预后情况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提升。

  • 标签: 脑出血 脑水肿 立体定向抽吸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持续腰大池引流与甘露醇在治疗出血后中重度脑水肿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排除术后脑疝风险、完成脱水疗程的神经外科髙颅压患者,其中持续腰大池引流组(后简称腰池引流组)40例和甘露醇组40例,观察查两组患者脑水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腰池引流组的平均甘露醇使用量为1.24±0.3L,甘露醇组平均甘露醇使用量为8.76±2.38L;前者平均降颅压时间10.2±3.36d,后者为19.7±4.11d;前者平均清除血性脑脊液时间为5.2±2.12d,后者为9.6±3.25d,P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中,低血容量发生例数,前者为0例,后者为11例;急性肾功能损害发生例数,前者为0例,后者为8例;急性心衰发生例数,前者为1例,后者为5例;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颅压发生例数前者为4例,后者为3例;颅内感染发生例数,前者为0例,后者为0例,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出血后中重度脑水肿的效果显著,并发症少。

  • 标签: 持续腰大池引流 甘露醇 脑出血 脑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解决脑出血患者的便秘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护理疗效的观察。结果经过半年的实验发现,实验组的患者便秘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结论综合性的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便秘问题有很好的作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脑出血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塞后脑出血的临床治疗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4年3月—2015年3月以来收治的82例脑梗塞后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给予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对照组(40例,给予细孔钻颅血肿引流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治疗时间(55.9±6.8)min与术后病情恢复时间(5.3±1.4)d分别低于对照组(79.3±9.5min、8.6±1.7d),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52%)明显低于对照组(22.50%),有明显差异(X2=16.021,P=0.012<0.05)。结论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能够有效治疗脑梗塞后脑出血,缩短手术治疗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脑梗塞 脑出血 溶栓治疗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脑出血患者局部脑血流、脑水肿及不同时间用药临床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7例,按简单数字法分为A、B、C组,每组29例,A组采用常规治疗,B组于发病后12h内应用尼莫地平治疗,C组于发病后5日内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比较3组原发病灶缺血体积、水肿体积、功能缺损评分等改善情况。结果B组、C组原发病灶缺血体积、水肿体积、功能缺损评分等改善均显著优于A组(P<0.05);B组功能缺损评分改善优于C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及早应用尼莫地平,能有效改善患者局部脑血流、脑水肿状况,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尼莫地平 局部脑血流 脑水肿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黄减轻急性脑出血脑水肿的作用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大黄组及对照组,模型组及大黄组采用立体定向注射自体无肝素动脉血法制作大鼠急性脑出血模型,大黄组给予大黄注射液干预,比较各组大鼠第1、3、5、7天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及伊文思蓝含量。结果模型组1天神经功能缺损下降,3天下降到最低点;大黄组与模型组相比,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脑组织含水量在第1天开始上升(P<0.01),3天达到高峰;大黄组在1、3、5、7天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建模后第1天模型组大鼠的EB含量最高,其次是大黄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此后两组大鼠EB含量逐渐下降,第7天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黄改善脑出血大鼠脑水肿,其可能通过改善血脑屏障损伤发挥作用。

  • 标签: 大黄 脑出血 脑水肿 血脑屏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术期应用抑肽酶减少脑肿瘤手术出血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68例择期手术的患者,将其平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术前12h到术后手术后24h均连续用林格氏液进行静滴,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抑肽酶进行静滴。结果经过试验发现试验组的脑水肿以及出血量减轻情况都要对对照组显著,并且两组相比较脑水肿出血量有极其显著的差异。结论围术期对患者采用抑肽酶静滴可以有效的减少脑肿瘤手术的出血量以及脑水肿情况,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值得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抑肽酶 脑肿瘤手术 出血及脑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尼莫地平在保护脑出血后脑损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一些探讨。方法举例某院的脑出血患者有60例,该院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应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进行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对疗效进行评比。结果该院的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前者的各项调查指标都具有一定的优势。结论在保护脑出血后脑损害中应用尼莫地平可以使患者的脑水肿有所减轻并对神经细胞起到保护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患者的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有所减轻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

  • 标签: 尼莫地平 脑出血 后脑损害 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5例发病6h内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可能引发脑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85例患者中17例继发ICH,其中7例为HI,10例为PH,8例发生SCIH,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水平下降,肢体无力症状加重以及血压增高。通过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发现溶栓前ESS评分、心房纤颤以及CT早期缺血改变是继发ICH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与患者的溶栓前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T早期缺血改变以及心房纤颤具有密切相关性。

  • 标签: 溶栓治疗 脑梗死 脑出血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围术期采用抑肽酶减少脑肿瘤手术出血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抽调72例择期手术治疗的脑瘤患者,均分为两组,甲组单独采用林格氏液静滴治疗,乙组采用等剂量林格氏液与抑肽酶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乙组患者的出血量以及脑水肿程度均有明显减少,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采用抑肽酶治疗,可有效减少脑肿瘤手术出血以及脑水肿发生,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围术期 抑肽酶 脑肿瘤 脑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应用延续护理对其自理能力产生的影响。方法将92例脑出血患者分为比照组(n=46)、研究组(n=46),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同时接受延续护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比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应用延续护理可提升其自理能力。

  • 标签: 延续护理 脑出血 自理能力
  • 简介:摘要铁离子参与脑出血(ICH)后脑损伤,其机制包括脑水肿、氧化损伤及细胞调亡等,铁螯合剂通过螯合铁作用清除脑内超载铁离子、自由基,减少氧活性物质(ROS)及炎症介质,抑制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从而促进损伤脑组织的神经功能恢复,保护脑组织。

  • 标签: 铁离子 铁螯合剂 炎症介质 过氧化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术后严重脑水肿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105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颅脑术后严重脑水肿者5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其GCS评分及HAMD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颅脑术后严重脑水肿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有利于保障其生命安全。

  • 标签: 颅脑手术 脑水肿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烧伤患者急性脑水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于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烧伤并急性脑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过程中给予吸氧、抗感染、脱水等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发现,12例患者均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结论对于烧伤并急性脑水肿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能够明显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烧伤 脑水肿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手术后发生严重脑水肿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颅脑手术后严重脑水肿患者意识清醒所需时间、护理满意率、GCS评分结果变化情况(护理前、护理后)。结果经相应方法护理后两组GCS均较之前有所上升,研究组GCS评分改善效果较优(P<0.05);研究组意识清醒所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71.11%)显著高于对照组(28.89%)(P<0.05)。结论对颅脑手术后严重脑水肿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结合护理干预的综合性临床护理措施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 标签: 颅脑手术 严重脑水肿 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