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卡式血这一输血技术在临床的实际工作中具有应用及其价值。方法随机抽取50例患者的血进行卡式血,在同等情况下在选用抗球蛋白法血法进行再次血,对比两组结果。结果在本次对比试验过程中得出,有49例结果完全相符,符合度占98%,有1例结果不符,假阳性率占2%。结论卡式血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是一种值得继续推广的输血技术。

  • 标签: 卡式配血 优点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一质控在医院三质控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以产科为研究对象,收集信息管理系统中有关产科一护理质控的信息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将质控检查标准项目的条数与其扣分频次进行平均,通过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产科病区一护理质控组在医院三护理质控体系中效果显著。结论我科一质控的做法达到有效管理科室、有效改进护理质量、有效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有效减少产科医疗护理纠纷的目的。

  • 标签: 质量管理 一级质控 三级质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疏肝化瘀解毒法组成的中药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就诊的乙型病毒型肝炎患者40例,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15例。2组患者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后均给予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对症治疗,在基础治疗上,治疗组患者均给予疏肝化瘀解毒法组成的中药复方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拉米夫定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而病毒应答情况及HBV-DNA定量改善情况不如对照组患者,治疗后,2组患者的肝功能比较无明显差异。讨论疏肝化瘀解毒法组成的中药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疏肝化瘀解毒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液中心的护理安全隐患及管理措施。方法对液中心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结果提高了护理质量,规范液中心操作技术,减少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率。结论通过对液中心的护理安全管理,从而达到质量管理目的。

  • 标签: 配液中心 护理安全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Ⅲ产前超声检查的重要性及临床意义。方法统计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进行Ⅲ产前超声检查的胎儿畸形检出率,与我院2013年1月至12月未进行Ⅲ产前超声检查的胎儿畸形检出率相比较。结果2013年1月至12月胎儿畸形检出率为1.4%,2017年1月至12月我院进行Ⅲ产前超声检查共1732例,其中畸形病例39例,畸形检出率为2.3%。结论进行胎儿Ⅲ产前超声检查可有效提高胎儿畸形检出率,降低缺陷患儿的出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Ⅲ级 产前超声检查 胎儿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病区有疑问的医嘱进行记录统计整理与分析。方法选用2017年7月-2018年6月记录的病区疑问医嘱进行存在疑问问题的分类整理与分析,其中医嘱来源覆盖了我院所有发来静中心的各个病区。结果存在疑问的医嘱共216份,经反馈给病区医生修正医嘱211份,占疑问医嘱97.68%;其余5份医生根据实际病情需要坚持原用药方案。其中存在疑问问题有溶媒选择不当、用药途径不适宜、用药时间不适宜、浓度不适宜、滴注时间不符合要求、配伍禁忌等。结论病区医嘱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临床药师审核医嘱可有效预防用药差错,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不良反应或差错的发生。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 疑问医嘱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冲质量的管理体系。方法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冲工作环节中常见问题并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进一步保证了药物配置质量,提高了用药安全性。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提高了静脉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 冲配质量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中心实施细节管理对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静中心自2018年10月以来开展细节管理,进行细节管理的作为观察组,未接受细节管理的作为对照组,观察开展细节管理半年后,两组的工作质量,并分析细节管理对静中心工作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工作人员业务评分为95.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1分,相关科室满意度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静中心实施细节管理,可有效提升静中心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提升相关科室对静中心工作的认可度,促进院内和谐。

  • 标签: 静配中心 细节管理 管理质量 工作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了保证静中心的输液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本文从药师审核处方、排药及复核、配置及复核和包装复核输液成品等多个环节进行分析,探讨加强静中心工作质量的方法。

  • 标签: 静配中心 质量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中心洁净管理的措施。方法从四个方面对静中心的洁净管理进行探讨。结果静中心的洁净管理需要从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物流管理、环境管理等方面综合实施,提高静中心的洁净度,降低污染,提高输液质量。结论静中心的洁净管理工作可以提高静脉用药的安全和质量。

  • 标签: 静配中心 洁净管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情况,使“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更加规范,为管理“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做参考。方法首先对临床用药数据进行处理,筛选出医院使用数量及使用金额分别排名第一位的两种抗菌药物,再结合医院病例抽查系统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该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问题。

  • 标签: 特殊使用级 抗菌药物 临床使用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本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医院感染的特点及查找危险因素,同时改进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本院2014年、2015年某日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等指标的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2014年和2015年某日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4.4%、3.9%;医院感染现患率前2位的科室依次是呼吸科、结核科。结论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全面了解了本院医院感染现状,提高了医务人员感染防控意识,为进一步制定并实施预防和控制感染措施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调查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临床疑难血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7年6月的40例输血病例中疑难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数据归纳分析其中导致疑难血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关的对策。结果ABO血型抗原减弱的原因占比最高,远远超过其他因素,比较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疑难血困难问题主要集中在抗A、抗B抗体减弱,自身冷抗体,ABO血型抗原减弱,不规则抗体等方面,只有将这些因素加以解决才能保证血的正常有效。

  • 标签: 自身冷抗体 临床疑难配血 不规则抗体 原因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柱凝胶法交叉血不合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用微柱凝胶法对本院输血患者进行交叉血。结果4826例血检出阳性31例占0.64%,其中假阳性27例占阳性例数87.1%,真阳性4例占阳性例数12.9%。结论微柱凝胶法血灵敏度高,但易引起假阳性,交叉血前要注意标本充分抗凝及离心。一些恶性肿瘤及血液性疾病也可能出现同型交叉型不合,应根据不同病因去除影响交叉血不合的因素,以确保输血安全。

  • 标签: 微柱凝胶法 交叉配血不合 安全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微柱凝集技术交叉血不合的凝集情况。方法使用强生全自动血系统应用微柱凝集技术进行交叉血试验,对微柱凝集技术法血不合的标本,用试管法做间接抗人球蛋白血试验验证,并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筛查和鉴定等血清学辅助检查。结果血不合的种类主要有IgM、IgG类血型不规则抗体引起的特异性凝集(14/75,18.7%);自身抗体及冷凝集素等所致的非特异性凝集(61/75,81.3%)。结论熟练掌握血型血清学专业技术,正确分析血不合的种类,能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及时性。

  • 标签: 交叉配血不合 自身抗体 不规则抗体 微柱凝集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前检查交叉血不合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选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输血前出现交叉血不合的患者66例,对这66例患者出现交叉血不合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导致患者出现交叉血不合的原因主要是服用药物、ABO系统以及自身免疫病等。结论在输血中,最好进行自身血的交叉使用,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并发症,能够避免交叉血中存在着的不安全问题。

  • 标签: 交叉配血不合 分析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微柱凝胶法(MGT)进行交叉血,凝聚胺介质试验(MPT)作对照,通过检测受、供者血液间有无不相配合的抗原、抗体成分,分析确定交叉血不合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保证临床患者输血的安全,预防输血反应的发生。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