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糖尿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80例2型糖尿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诊断糖尿的阳性率高于单一检测。结论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检测应用于糖尿的筛查诊断中,能够明显提高阳性检测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糖尿病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含量检测对提高妊娠期糖尿筛查效果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以2017年3月-2018年5月间在我院筛查出的41例妊娠期糖尿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做检查的41位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空腹血糖值,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筛查效果。结果研究组孕妇血清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7.10±0.81)%明显高于对照组(5.23±0.66)%,差异显著(t=11.4599,P<0.05)。且该组孕妇的空腹血糖值(6.15±0.69)mmol/L较对照组(4.32±0.58)mmol/L升高,差异有显著性(t=12.9996,P<0.05)。空腹血糖检测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于妊娠期糖尿筛查准确性分别为78.05%、92.68%,差异不显著(χ2=3.514,P=0.061)。两种检测联合,筛查准确率可达100%。讨论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检测对于妊娠期糖尿患者的筛查效果(准确性)较空腹血糖检测佳,两种检测方法联合可以明显提高筛查效果,提高结果稳定性,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检测 妊娠期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生菌对Ⅱ型糖尿患者血糖控制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102例确诊Ⅱ型糖尿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益生菌组(n=53)和对照组(n=49);益生菌组每日在常规糖尿治疗基础上加用益生菌制剂,实验室检测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并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脂联素的水平。结果益生菌组的FMN、GLU的情况经干预后均好于对照组,HbA1c也优于对照组,益生菌组经干预后TNF-α血清浓度显著下降,而脂联素血清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补充治疗有助于血糖控制情况的好转。

  • 标签: 益生菌 Ⅱ型糖尿病 炎症因子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期糖尿血糖指标及早期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我院2015年8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妊娠期糖尿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早期综合性护理,对比各组患者的血糖指标。结果干预4周、8周时,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早期综合性护理可以改善妊娠期糖尿患者的血糖指标,有助于保障母婴健康生命安全。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早期护理 血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清单在老年糖尿住院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型糖尿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5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方式教会患者自我血糖监测,观察组将血糖监测的关键环节设计成清单,责任护士按照清单逐项教会患者。比较两组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对血糖监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78.2%,满意度89.1%,观察组对血糖监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为98.2%,满意度96.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清单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的教育,提高了患者对血糖监测相关知识的掌握,提升了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清单 老年糖尿病 自我血糖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护理小组在糖尿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3月我院内分泌科接收的100例糖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临床护理办法,观察组则由抽调相关医护人员组成的糖尿护理小组实施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和焦虑抑郁情况,以及实施培训后的护理小组的护理质量。结果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血糖、焦虑与抑郁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实施护理之后两组患者血糖等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血糖等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护理小组在糖尿人临床护理中具有很大的作用,不仅可以使患者血糖等各项指标得到明显改善,还能大幅度提高护理质量从而为糖尿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 标签: 糖尿病 护理小组 临床护理 作用研究
  • 简介:摘要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我国人口数据显示,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比例预计将超过30%,其中20%以上的老年人是糖尿患者。糖尿心肌(diabeticcardiomyopathy,DCM)在糖尿患者中发病率达16.9%,其致死率和致残率分别约为18%和22%。目前认为DCM是独立于高血压、冠心病等其他心脏疾病的主要糖尿心血管并发症之一,是一种前期隐匿的亚临床时期,后期为舒张、收缩功能障碍导致心力衰竭的临床时期。有研究预测,心血管并发症将占糖尿死亡原因的75%以上。临床上糖尿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常常被忽略糖尿心肌的可能,因此,正确诊断鉴别糖尿心肌,对疾病治疗及早期预防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心肌病 诊断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2型糖尿患者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监控,从而对低血糖的发生达到预防的目的。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2型糖尿患者,根据对患者血糖监测方法的不同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由25例患者所构成。观察组患者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进行监测,而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的血糖监测系统进行监测,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饭后两小时的血糖水平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对两组患者的低血糖的发生率进行研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饭后两小时的血糖水平(mmol/L)分别为(5.06±0.46)、(7.56±1.96),而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饭后两小时的血糖水平(mmol/L)分别为(7.52±0.98)、(10.32±2.6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的发生率为8.0%(2/25),对照组患者的低血糖的发生率为24.0%(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患者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进行监测,可以帮助患者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2型糖尿病 低血糖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也相当丰富,由此造成了糖尿的发病率直线飙升。研究表明,如果人们适当的改变生活饮食方式,是可以降低糖尿发病率的。适当的中医药干预,对降低高危人群的糖尿发病率具有现实意义。众所周知,糖尿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它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糖尿患者是需要终身治疗的。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教育 要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胱抑素C(CysC)在糖尿糖尿肾病诊断中的表达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Ⅱ型糖尿患者141例。分为糖尿组(57例)糖尿肾病组(84例)。另选取同期51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HbA1C、ACR、CysC水平并进行组间分析。结果糖尿组、糖尿肾病组HbA1C、ACR、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bA1C、ACR、CysC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均较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HbA1C、ACR、CysC在糖尿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HbAC1 ACR CysC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患者的血糖检验结果。方法将本医院2016年3月—2018年10月30例妊娠期糖尿患者纳入实验组,选取同时期30例正常妊娠孕妇纳入对照组,对两组均开展血糖检验,比较两组血糖检验结果。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检测值、服糖1小时后血糖检测值、服糖2小时后血糖检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关血糖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患者的血糖检测值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孕妇,需要加强干预,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患者的血糖水平。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检验 空腹血糖
  • 简介:摘要糖尿病程长者,会出现许多并发症,比如糖尿肾病、糖尿足、视网膜病变等,其中在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糖尿性膀胱(diabeticcystopathy,DCP)。糖尿患者中合并DCP的比例高达80%以上。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学者结合不同的治疗方法,对DCP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一些进展。本文以DCP的病因治疗进展为基础,概括当前研究现状,辨析现有治疗方法的优势、不足异同点,并指出DCP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DCP治疗提供思路。

  • 标签: 糖尿病性膀胱病 病因 治疗
  • 简介:摘要糖尿病程长者,会出现许多并发症,比如糖尿肾病、糖尿足、视网膜病变等,其中在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糖尿性膀胱(diabeticcystopathy,DCP)。糖尿患者中合并DCP的比例高达80%以上。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学者结合不同的治疗方法,对DCP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一些进展。本文以DCP的病因治疗进展为基础,概括当前研究现状,辨析现有治疗方法的优势、不足异同点,并指出DCP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DCP治疗提供思路。

  • 标签: 糖尿病性膀胱病 病因 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人的饮食越来越不节制,导致出现了很多疾病,其中就有糖尿肾病。糖尿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糖尿肾病的治疗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到目前为止,临床上的糖尿肾病的治疗受到广泛的关注,最为理想化的降血糖、降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应用,糖脂代谢异常的调节和低蛋白饮食等情况的产生,当糖尿肾病发展到末期的时候,血液的透析和肾移植就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了,随着对糖尿肾病发病的不断的深入研究,不断的发现更多的新的治疗方法,该文对糖尿肾病的治疗现状和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Ⅱ型糖尿患者的血清脂蛋白(a)和糖尿肾病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9月收治的100例Ⅱ型糖尿患者,检测血清Lp(a)水平,以血清Lp(a)含量递增分布30%,60%,90%作为临界点分为四组,分别对其与糖尿并发肾病的关联性进行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通过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法,校正性别、年龄、血红蛋白A1c、BMI值、病程、吸烟、饮酒、血脂异常、高血压、中风和冠心病等参数的差异进行校正,计算各组的校正OR值95%CI。结果高水平的血清Lp(a)与糖尿并发肾病正相关血清脂蛋白(a)水平分别在≤80,81~191,192~443和≥400mg/l区间内的患者中,校正后的OR(95%CI)分别为1(参照),1.68(1.47~2.02),1.82(1.49~2.18)和2.65(2.33~3.12)(P<0.05)。结论Ⅱ型糖尿患者的血清Lp(a)水平与糖尿肾病的发病呈正相关。

  • 标签: Ⅱ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血清脂蛋白(a) 独立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变化。结果护理前,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分别为(10.25±1.23)、(13.56±1.20)mmol/L;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分别为(11.15±1.03)、(13.85±1.60)mmol/L,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分别为(5.63±1.25)、(7.86±1.35)mmol/L,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分别为(7.38±1.06)、(12.35±1.26)mmol/L,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对糖尿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糖尿病患者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12例2型糖尿患者纳入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56)以及对照组(n=56)。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运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2hPBG以及FBG水平。结果经过干预后,两组患者2hPBG以及FBG水平存在一定程度下降,但研究组水平更低(P<0.05)。结论在2型糖尿患者治疗期间通过运动护理干预有利于稳定患者血糖水平,起到辅助治疗作用,进一步控制患者病情发展。

  • 标签: 运动护理干预 2型糖尿病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患者早期预防糖尿足的心理体验、应对方式实施情况进行探究,总结经验,为其制定切合实际的护理干预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以保证患者机体健康。方法以我院12例住院糖尿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现象学分析法,对其开展半结构式深入访问,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具体情况。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被访者对糖尿足预防认识不足;被访者承受较大的压力;病人角色改变的意识。结论在糖尿治疗过程中,患者缺乏糖尿足早期预防的知识,心理承受压力大,医护人员应该加强与患者交流,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支持与帮助,提供有效护理措施帮助患者积极预防糖尿足的发生。

  • 标签: 糖尿病足 心理体验 早期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糖尿合并高血压性心脏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2017年5月—2018年5月糖尿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综合化护理组则采取综合化护理干预。结果综合化护理组糖尿合并高血压性心脏控制率、血糖达标的时间、血压达标的时间、心功能改善两级时间、空腹血糖监测值、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值、糖化血红蛋白监测值、心功能指标和血压指标均比常规护理组好(P<0.05)。综合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综合化护理干预对于糖尿合并高血压性心脏效果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和血压、心功能,缩短治疗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

  • 标签: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 护理效果 观察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接收的115例冠心病合并糖尿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接收的107例非糖尿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基本情况,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的危险因素,并对比两组患者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患病率较对照组高,提示高血压是引发冠心病合并糖尿的主要危险因素;观察组TC、TG、LDL-C水平较对照组高,且HDL-C水平较对照组低;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是诱发冠心病合并糖尿的危险因素,冠心病合并糖尿患者血脂水平异常程度较非糖尿冠心病患者来说更为严重,临床中需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针对治疗。

  • 标签: 冠心病 糖尿病 危险因素 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