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宫颈扩张作为促宫颈成熟的机械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宫颈成熟。本文从单在放置的护理观察、注意事项、异常情况护理方面阐述,促进球引产的成功率,减轻孕妇的不适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阴道分娩,保证母婴安全。

  • 标签: 球囊 初产妇 引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COOK宫颈扩张促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乌苏巿人民医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有引产指征,宫颈评分≤4分的孕妇200例,同等条件下自愿选择COOK宫颈扩张引产的100例为观察组,选择缩宫素引产10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引产方式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放置12小时后宫颈评分、阴道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差异。结论COOK宫颈扩张促宫颈成熟引产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COOK宫颈扩张球囊 缩宫素 促宫颈成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导管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30例分娩孕妇,按照孕妇住院的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实行双导管,经机械性的作用以内、外两侧挤压宫颈管促宫颈成熟;对照组给予地诺前列酮栓,经阴道后穹隆放置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对比两组宫颈Bishop改善评分、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宫颈Bishop改善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分娩方式和第一产程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导管应用于足月的妊娠宫颈成熟中,引产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深入推广。

  • 标签: 双球囊导管 促宫颈成熟 引产效果
  • 简介:摘要外周动脉疾病(PAD)是常容易被忽视的疾病,其发生往往影响人们的生活。外科血运重建曾经是唯一可行的策略,但在近些年随着医疗的发展,腔内治疗因其恢复时间短和低死亡率而盛行。但腔内手术也有限制因素,如高再狭窄率,远期通畅率低。同时病变常跨越关节,使支架使用也有局限。因此药物涂层(DCB)已被引入治疗PAD以提高血管内通畅率,由于其方便使用和不留痕迹的概念,它们在血管专科医生中很受欢迎。

  • 标签: 药涂球囊 外周动脉疾病 股腘动脉 膝下动脉 支架再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支架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32例产后子宫出血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2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应用子宫支架进行止血处理,对照组应用宫腔纱布填塞进行止血处理,对比两组方法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时间、术后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术中出血量以及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红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其术后1一个月宫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子宫切除率以及止血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支架对产后出血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控制子宫出血量,提高了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球囊子宫支架 产后出血 止血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双、米索前列醇用于促宫颈成熟中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8例引产孕产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观察组采取双促宫颈成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宫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引产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用于促宫颈成熟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宫颈评分,值得全方位推广应用。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双球囊 促宫颈成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32例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手术配合的经验。方法采用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3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2例椎体肿瘤,总结手术全程中的手术护士配合的经验及要点,包括术前访视,器械准备,手术体位的摆放,术中生命体征的严密监测,术中操作的配合等。结论娴熟的手术配合,细致的护理是手术安全可靠的保障。

  • 标签: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应用于中晚期高危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共收治的50例中晚期高危妊娠妇女,宫颈成熟度Bishop评分小于4分在其引产中应用双,观察引产效果。促宫颈成熟插入宫颈后,子宫放置于宫颈内口并充液,宫颈-阴道放置于宫颈外口并充液(每一个充入80ml生理盐水)。充液后的对宫颈能产生一种渐进式的扩张力。促宫颈成熟在使用12小时后被取出,宫颈成熟度被再次评估,随后根据产科标准选择分娩方式。结果宫颈扩张均能提高宫颈Bishop评分,平均的改善度为4.6分(从引产前2.0分到取出球后6.6分)。从放置至胎儿娩出的平均时间为21±2.3h;10例加用人工破膜引产成功,15例加用小剂量催产素引产成功。结论1.对于中晚期高危妊娠患者,尤其是孕周还早、胎儿存活率或有肝肾严重损害者,双引产的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2.取出促宫颈成熟后能顺利实施引产。3.同已报道的其他引产方法相比,在宫颈条件不佳的产妇中使用该方法的剖宫产率是最低的。

  • 标签: 高危妊娠 双球囊 引产 效果
  • 简介:摘要研究COOK宫颈扩张用于延期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初产妇延期妊娠伴宫颈不成熟1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A组106例为COOK组,采用COOK促宫颈成熟后再静滴缩宫素引产,B组78例为缩宫素组,静滴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并引产。两组孕妇在年龄、孕次、头盆评分、宫颈成熟度评分方面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果A组引产成功率为79.25%,B组引产成功率56.41%,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在产后出血、宫颈裂伤、产后生殖道感染、新生儿窒息等方面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OOK用于延期妊娠促宫颈成熟疗效高,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COOK球囊 延期妊娠 促宫颈成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临时性颈动脉阻断实验(temporaryballoonocclusion,TBO)监测的护理方法及护理要点。方法分析和总结22例接受单侧临时性颈动脉阻断实验病人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22例单侧TBO病人中阴性16例,阳性6例。在阻断实验中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术前心理疏导护理,术中默契配合,并严密观察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神经体征,术后宣教与监护,对TBO顺利完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颈动脉 临时性球囊阻断实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扩张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3—10月在我院足月妊娠孕妇,观察组45例使用宫颈扩张引产,对照组45例使用缩宫素引产,比较两组促宫颈成熟前后的宫颈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的有效率、阴道分娩率及感染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促宫颈成熟后的宫颈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有效率、阴道分娩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扩张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效果较缩宫素更好,阴道分娩率比缩宫素高,而且未增加感染风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产方式。

  • 标签: 宫颈扩张球囊 促宫颈成熟 足月妊娠 引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临时性颈动脉阻断实验(temporaryballoonocclusion,TBO)监测的护理方法及护理要点。方法分析和总结22例接受单侧临时性颈动脉阻断实验病人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22例单侧TBO病人中阴性16例,阳性6例。在阻断实验中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术前心理疏导护理,术中默契配合,并严密观察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神经体征,术后宣教与监护,对TBO顺利完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颈动脉 临时性球囊阻断实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扩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10月收治的需计划分娩的产妇,经知情同意后选择宫颈扩张促进宫颈成熟后引产的产妇35例为实验组。35例产妇使用缩宫素引产作为对照组,对比宫颈成熟度和引产成功率。结果对照组产妇引产后宫颈的成熟度为62.9%、成功率为57.1%,实验组产妇引产后宫颈的成熟度为88.6%、成功率为80.O%,明显高于对照组引产后宫颈成熟度、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颈扩张,有效地促进宫颈成熟和提高引产成功率,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经济的引产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球囊 引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OOK宫颈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优越性。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12月我院住院分娩100例足月妊娠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COOK宫颈联合催产素静滴,对照组单用催产素静滴,对比两组促进宫颈成熟效果、引产效果及母儿结局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诱发临产时间分别为14.8±3.6h和30.4±6.2h,总产程时间分别为8.6±2.0h和19.2±1.0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分别为90%和52%,剖宫产率分别为10%和44%,引产成功率分别为90%和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产后盆腔感染、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OK宫颈有效促进宫颈成熟,其联合催产素静滴引产成功率明显升高,且不增加产后盆腔感染及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引产方法。

  • 标签: COOK宫颈扩张球囊 催产素 引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导尿管压迫宫腔,用于产后宫体下段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3月-2016年8月的40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压迫宫腔下段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子宫下段出血患者均成功保留子宫,无一例发生子宫切除及术后感染。结论导尿管压迫用于子宫下段出血,尤其是边缘性前置胎盘出血活跃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后 球囊压迫 导尿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体压缩骨折术前、术后实施整体护理,使患者功能恢复最佳程度。方法将2014年3月至今本科室对6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对69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患者进行术前充分准备,心理护理及体位指导,术后并且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病例69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2~48小时疼痛明显缓解,甚至完全消失,术后X线透视骨水泥填充好,无泄漏,术后24小时下地行走,疼痛明显好转或消失。有15例因有背部疼痛,辅以TDP等理疗,疼痛渐缓解,住院时间为3~15天,有3例患者因内科疾病转相应科室继续治疗,所有患者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椎体成形术具有能使患者在短期内缓解疼痛,增加椎体强度及刚度、纠正后凸畸形,避免因压缩骨折致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等优点。然而,充分的术前准备、细致周到的心理护理及手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有效的康复锻炼,可以提高疗效和病人的满意度。

  • 标签: 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COOK双对于足月初产妇引产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足月孕妇3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0例。观察组采用COOK双导管促宫颈成熟,对照组使用缩宫素促宫颈成熟。记录两组产妇干预前后孕宫颈bishop评分改善情况、干预后阴道分娩及剖宫产比例,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窒息率、产后感染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种干预方式对宫颈成熟评分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bishop评分6.86±0.68分高于对照组的5.11±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阴道分娩比例为82.0%,高于对照组的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有17例因子宫收缩过强改行剖宫产手术,观察组为5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导管是一种对于足月初产妇而言,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安全方式。

  • 标签: 双球囊导管 引产 足月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