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现代科技及制药工艺的不断发展,阿莫西林这一常见抗菌药物,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制作生产工艺,主要采用的工艺包括化学法及酶法,酶法应用范围目前虽低于化学法,但是其工艺优势较高,因此酶法制阿莫西林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在阿莫西林的工艺设计过程中不断提升其生产效率可促进其生产,本研究结合阿莫西林酶法工艺,在酶法制作工艺优化过程中,充分发挥该工艺生产的特点,对阿莫西林的酶法生产工艺进行了探索。

  • 标签: 阿莫西林 酶法 工艺优化 药物制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胃漂浮微球。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挥发法制,从乙醇和二氯甲烷的比例、温度、增塑剂的使用量等方面考察了其浮率及含量释放。结果最终采用106的油相比例。外水相40℃,增塑剂0.2g,所得微球浮率良好,24h后,仍有90%以上的微球上浮,12h后,释药达到全部药量80%。结论该微球重现性好,浮率高,释药性能等符合实验设计目的。

  • 标签: 胃漂浮 微球 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益NX颗粒外观均匀性,改善生产环境。方法以益NX颗粒为模型药,将其药材细粉与辅料使用流化床制粒干燥机混合后,按一定频率喷入浸膏制粒。结论工艺切实可行,制粒过程顺利,粒度均匀,生产环境大大改善。

  • 标签: 颗粒剂 流化床 乙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离心法制对冷沉淀凝血因子(冷沉淀)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站2016年及2017年的120袋冷沉淀制品,按照制备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袋。对照组按照传统离心法制冷沉淀,实验组按照改良离心法制冷沉淀,测定两种制备方法中凝血因子Ⅷ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传统离心法制的冷沉淀的合格率达到96.67%,改良离心法制的冷沉淀合格率为98.33%,二者合格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凝血因子Ⅷ含量与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用改良离心法制冷沉淀,其凝血因子Ⅷ和纤维蛋白原含量较高,可提高冷沉淀制备质量。

  • 标签: 改良离心法 冷沉淀 凝血因子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传统手工法和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质量抽检结果差异。方法对传统手工法(2016年9月—2017年9月制备)和自动法(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制备)两种方法制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进行质量抽检,按照国家质量标准计算合格率,对两种方法在容量、血比容、血红蛋白含量、储存期末溶血率等项目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工法和自动法制的去白细胞县浮红细胞容量合格率分别为92.3%、92.3%,血红蛋白含量合格率分别为100%、100%,血比容合格率分别为75%、94%,储存期末溶血率的合格率分别为100%、100%.血比容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项目检测合格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自动成分分离机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质量比传统手工法高,应推广使用全自动血液分离机。

  • 标签: 全自动血液分离机 手工法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质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方法制的1型肺炎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生化及免疫学特性。方法采用胺还原法以及溴化氰活化法分别对结合物进行制备,并采取生化以及免疫学检测的方式对其进行检测。结果相对于胺还原法制造出来的结合物,利用溴化氰活化法具有较高的高分子结合物含量以及较高的结合率,与此同时,免疫小鼠产生的抗体提高的也十分明显。结论相对于胺还原法制造出来的结合物,利用溴化氰活化法对1型肺炎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疫苗进行制备要优。

  • 标签: 溴化氰活化法 胺还原法 结合疫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功能性便秘临床常见,常规治法思路局限,不能很好地解决临床中的问题。本文从燥湿角度论治便秘,借鉴清代名医黄元御的经验,并立足临床实践。平调燥湿法,适合老年人的体质特点,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效果较好。

  • 标签: 功能性便秘 老年 平调燥湿法 中医
  • 简介:摘要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蒸蒸日上,这就要求在护理方面有高品质的服务,随着人们从认识法律到懂法律,大众的法律意识在逐步的提高,渐渐的加强,这就对院方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好的管理及提高护理质量。护理行业是具有高责任,高风险的行业。患者自行维权的意识越来越强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责任和风险也随之增加,如果危险因素没有被认识、防范,将对医院,对患者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 标签: 护患纠纷 法制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苦木栓的制备工艺。方法对苦木药材进行提取和粉碎,得到苦木浸膏粉;选择SUPPOCIRENCX型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为基质,对润滑剂涂抹方式、注模温度和冷却时间进行考察研究。结果最终确定了苦木栓的成型工艺将润滑剂均匀涂抹在栓剂模具上,于50℃下溶解基质约三分之二取出,搅拌至完全溶解,再于40℃下加入苦木浸膏粉,搅拌均匀后,注入己均匀涂抹好润滑油的栓模中(模具温度约为15℃),室温冷却30min。结论此苦木栓剂成型工艺稳定性较好,可为后续苦木栓剂的中试放大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苦木 提取 苦木栓 制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伤洗剂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该制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骨伤洗剂中的挥发油,以挥发油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时间、加水倍量、浸泡时间、药材规格对骨伤洗剂挥发油提取工艺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浓缩工艺。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一个临床处方药材55g加水8倍量,浸泡2h,提取2h,回流提取一次,水提液过滤后浓缩至100ml,加入0.2%苯甲酸钠,放置12h除杂,加入0.06%聚山梨酯80增溶的挥发油蒸馏液,即得。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可为骨伤洗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骨伤洗剂 挥发油 制备工艺
  • 简介:摘要中医膏方是按中医理论的组方大法,在辨证的基础上,结合服用膏方者的治疗和保健的需求,组成一个适宜于熬制膏剂的方子,经一定工艺加工成膏剂,统称之为膏方。定制中医膏方因人而异,一人一方,量身订做。中药膏方一般分外用及内服两种,外用的膏药及内服的膏滋。通过论述膏滋的制备及其适应人群能使大家对这一中医传统特色剂型更多了解方便日常生活使用。

  • 标签: 膏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中药配伍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加味白头翁汤(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车前草、白花蛇草等)随症加减,配和西药抗生素治疗本病32例。并设西药抗生素类为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6.88%。对照组治愈率75%。两组治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之功效。

  • 标签: 急性肾盂肾炎中医药疗法 清热利湿法
  • 简介:摘要高尿酸血症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随着中医在该病治疗中的深入研究,利湿法在该病治疗中的效果逐渐突显,获得了广大患者和医者的共同认可。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来中医利湿法治疗高尿酸血症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

  • 标签:
  • 简介:摘要骨科贴膏属于中药复方制剂,处方中主要含大黄、黄柏、乳香、没药等中药材,临床主要应用于各类骨病的治疗,例如骨折、抵达伤痛以及强劲壮骨等,具有良好疗效,本文是在中医中药理论的指导之下,利用现代药剂制备工艺和方法,对骨科贴膏的制备工艺以及其质量标准进行研究。

  • 标签: 骨科贴膏 制备 质量研究
  • 简介:摘要加强成分血液制备冷链管理,预防采供血冷链系统断裂,消除成分血液质量安全隐患,使成分血液制备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建立成分血液制备冷链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确保成分血液质量,保障用血安全。

  • 标签: 成分血液 制备 冷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柱层析方法建立一种纯化制备药用蛋黄油的工艺。方法以酸值、过氧化值、胆固醇含量和得率为主要指标,对中性氧化铝吸附蛋黄油工艺进行正交优化。结果经过正交优化后确定其优化工艺条件为与原料等量的氧化铝,41的柱径比,4倍的正己烷洗脱体积。纯化后的精制蛋黄油的酸值降低至0.2,过氧化值降低至1.0,胆固醇含量降低至0.5%,同时具有90%以上的得率。结论氧化铝柱层析吸附对纯化制备药用蛋黄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蛋黄油 纯化 柱层析 氧化铝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连翘煮散颗粒制备工艺。方法以颗粒成型性、滤过性、干膏收率和连翘酯苷A含量等为指标,优化连翘煮散颗粒的药材粉末粒度、润湿剂用量、干燥时间等因素,以吸湿性试验及临界相对湿度(CRH)为指标考察连翘煮散颗粒制备、储存的湿度要求。结果制定了连翘煮散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将连翘粉碎成中粉,按0.225mL/g均匀喷水充分润湿混匀,采用挤出法制成型,60℃干燥60min,取出,整粒,包装即得。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易行、稳定可靠。

  • 标签: 连翘 煮散颗粒 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