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重视护理价值的综合评价,为适应社区护理发展的需要,社区护理的评价方法和指标应用方面仍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社区护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推动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和评价的规范化,增强护理评价的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通过对社区护理现存的问题及发展方向的研究,对社区护理进行综合评价

  • 标签: 社区护理 现存问题 发展方向 综合评价
  • 简介:摘要线粒体一直被认为是细胞能量生产和代谢工厂,正常的线粒体功能是维持器官的正常功能和细胞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需要高能量代谢的骨骼肌和心肌尤为重要。线粒体相关疾病的形成及其分子生物学诊断需要临床和实验室的检测。线粒体疾病的基因双重性,多器官系统特征以及广泛的可识别表型是目前临床诊断所面临的挑战。为了克服这些临床诊断障碍,实验室对线粒体多方面的评价可以提供相对充足的证据,包括血液学,组织化学分析手段,神经影像分析,刺激实验检测,组织和细胞的酶学分析以及DNA检测(MancusoM.,2009)。本文就线粒体的功能性评价方法作以下综述,为临床线粒体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可行的方法学手段。

  • 标签: 线粒体 呼吸链 功能 评价
  • 简介:摘要剖宫产在伦理学上有着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尊重原则与公正原则,这实际上说的就是医患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现实中的医患关系存在着诸多的不合理,它们需要进行改造调整,以适应社会现实发展的客观需要。要做出良好的调整,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剖宫产的医患关系进行正确的评价,只有在严肃科学地评价分析基础之上才能够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才会符合人类社会与医学发展的需要。

  • 标签: 剖宫产 医患关系 评价分析
  • 简介: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保障血站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血站人力资源管理起步晚,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通过对我国血站人力资源现状的分析,强调从人员的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薪酬、绩效等方面着手,完善人力资源的管理,促进血站发展。

  • 标签: 血站 人力资源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黄芩为常用中药,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考察了陕西近3年产黄芩的品质,旨在为陕产黄芩的开发应用及GAP标准化种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采用HPLC法,以黄芩苷含量为指标,评价陕西产黄芩的质量。结果127批样品黄芩苷平均测定值14.02%,最高21.27%,最低6.33%。药材样品根部外观性状与生长环境有关一定的关系。结论近3年,陕产黄芩质量稳定,127批样品中仅一批不合格,该质量评价对规范陕西黄芩种植、应用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黄芩 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氟化泡沫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方法对防城区区直幼儿园4-5岁儿童采取氟化泡沫护齿防龋,每年2次,每次1~4分钟。并设立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于2004年和2005年新龋发生率分别为3.95%和1.8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54%5.24%,P<0.01。结论氟化泡沫护齿能使儿童龋齿发生率显著下降,且操作简便、安全,值得推使用氟化泡沫的实验组儿童较对照组儿童龋病发病明显减少,氟化泡沫在我区对儿童的龋病预防是有效的。结论使用氟化泡沫的实验组儿童较对照组儿童龋病患病明显减少。氟化泡沫在防城区对儿童的龋病预防是有效的。

  • 标签: 氟化泡沫 乳牙 龋病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为蛹虫草安全性评价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进行急性毒性、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Ames试验和大鼠30d喂养试验。结果蛹虫草对雌、雄小鼠和雌、雄大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该样品LD50>10.0g/kg?BW,属实际无毒物质;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等三项遗传毒性试验检测均为阴性;30天喂养试验3个剂量组大鼠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蛹虫草属实际无毒级;未见潜在致突变作用;对大鼠30d喂养试验,未见其对受试动物有毒性损害作用。

  • 标签: 蛹虫草 毒理实验 安全性评价
  • 简介:摘要通过对骨科住院病人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使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和护理转变为主动采取预防措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健康教育 骨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饮食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实施干预措施。方法2009年5月~2010年1月对我市常住户籍儿童的抚养人进行抽查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存在不良饮食行为问题的儿童进行干预。结果本文入组研究的儿童进食频率最高的食物依次是米饭、蛋类、蔬菜和水果;仅50.82%(370/728)的儿童表现为不挑食或偶尔挑食;91.76%(668/728)的儿童除正餐外还进食各类零食,其中61.68%(449/728)的儿童主要以水果为主;62.77%(457/728)的儿童可以做到在固定的位置上进餐,不随便离席,但边看电视边用餐及边玩边吃的行为较为普遍。52.34%(381/728)的儿童在幼儿园里进餐比在家里表现好,有19.78%(144/728)的儿童经常在家长的带领下外出餐厅进餐。针对上述不同饮食行为问题;经过9个月的积极干预及随访,干预组9项饮食行为问题的综合评分由(19.73±0.12)分明显下降到(14.31±0.22)分(P<0.05)。而对照组的9项饮食行问题的综合评分在T0~T4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P>0.05)。另外,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在T1~T4各时间点的9项饮食行为问题的综合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P<0.05)。结论合理的饮食行为干预可改善儿童的不良饮食行为,交互式干预模式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有效干预方法。

  • 标签: 儿童 饮食行为 问题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胃溃疡患者护理的应用与实施效果。方法将120例胃溃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入院7天后,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疼痛程度,出院前评价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程度(1~4)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SCL-90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针对胃溃疡患者实施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有效地消除了患者的不良心理认知,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胃溃疡 心理护理 疼痛干预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开展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800名入院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通过采取责任护士相对固定的排班模式,拓展护理服务内容,实行母婴床旁护理,健康教育制度化,个体化,简化护理文件书写。结果增加了护患沟通,密切了护患关系,增强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提升了护士专业价值,提高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提高了产妇及家属他们自我护理和新生儿照护的能力,将良好的母婴照护延续到家里,增加了病人的满意度,患者、医生及护士的满意度分别由原来的93.73%、90.25%、88.65%,上升到现在的98.46%、94.77%、92.32,生活护理时间由8.27%上升到18.25%,护理书写时间由14.65%下降到9.29%。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提高了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促进了护理事业的发展。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 效果评价 满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患儿应用术前访视的效果评价,以证实术前访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将访视组的150例患儿与非访视组150例患儿在病人满意度﹑患儿及家属心理精神的反应﹑配合手术完成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通过两组的比较证实了术前访视,可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效果,提高病人对手术室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增强患儿及家属的依从性,更好的配合手术。结论对手术患儿应用术前访视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整体护理服务的重要举措,改善护患关系,提高病人满意度的有效措施。关键词手术患儿访视效果评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妇科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工作及早发现营养不良、治疗疾病提出建议,促进妇科住院病人的康复。方法对妇科住院病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采用体质指数、主观全面评价方法等对病人进行营养评价。结果体质指数评价营养不良4.9%,正常47.3%,营养过剩47.8%;营养状况不同,组间总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总淋巴细胞计数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病人间营养状况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全面评价轻至中度营养不良31.3%,正常68.75%;营养状况不同,组间总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不同疾病种类的病人间营养状况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住院病人中营养不良问题仍存在,营养状况与年龄、疾病种类有关,对病人开展营养知识健康教育,能促进疾病的营养治疗。

  • 标签: 妇科 住院病人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糖耐量异常(IGT)患者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依照1999年WHO关于IGT的诊断标准,选取本中心辖区内IGT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设立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社区综合干预措施,观察干预前后一系列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P<0.05),对照组的以上指标前后无统计学差异。干预组糖尿病(DM)发生率为2.4%,而对照组的DM发生率为20%,两组转归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实施社区综合干预可明显改善IGT患者糖、脂代谢,从而降低此类人群DM的发病率。

  • 标签: 糖耐量异常 社区干预 脂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识别、分析该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本次评价采用检查表法对该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厂址选择、总体布局(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及设备布局)、生产工艺、厂房设计、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按照相应的补充措施补充完善后,均可符合国家标准。结论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煤炭开采属于职业危害严重的项目,判定该煤矿为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严重的建设项目。

  • 标签: 煤矿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深化医疗卫生资源管理,改善医患关系,走医患同福之路。方法运用《卫生部现代医院职业院长EMBA课程》理论,开展医院现代管理思想实验。结果在改善医患关系的同时,提升了医院管理,并获得了系列绩效、荣誉和长足的发展。讨论上层管理靠权力,下层管理靠魅力的新观点对深化医院资源管理与理想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资源 管理 效益
  • 简介:摘要我国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工作起步较晚,目前当务之急是尽快制定系统的法律法规,并结合新的监管体制来有效的控制药品上市后的风险,进一步保障广大公众的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上市后再评价 法律法规制度 监管体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产房中实施风险管理,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风险实施前(2009年1—12月)与实施后(2010年1—12月)的产房医疗综合质量(包括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会阴二度裂伤,剖宫产率,产时子痫发生率等)、投诉、产妇及家属满意度等客观数据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质量明显提高,投诉与护理缺陷明显减少,产妇及家属满意度达95%甚至100%,与实施风险管理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后,提高了护士风险管理意识和抗风险技能,减少和消除了护理风险对母婴的危害,确保了母婴安全。

  • 标签: 产房 护理风险 管理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