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脑卒中康复期间常规康复疗法和运动康复疗法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平均分为常规康复组和运动康复组,对比两组康复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身体运动功能。结果三个月后的随访结果显示运动康复组患者的两项评分均高于常规康复组(P<0.05)。结论脑卒中康复治疗患者接受运动康复治疗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与身体平衡功能。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治疗 运动康复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与西医疗法对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文章所选择的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一共68例,纳入的时间为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将其中以常规西药治疗的3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甲组,以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的34例为乙组,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治疗优效、治疗有效及治疗无效的病例,对本次疗效实施比较。结果乙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06%较甲组82.35%高,差异较为显著,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症状改善的时间较甲组短,P<0.05,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的治疗,使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效果优于西医疗法,能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可推广。

  • 标签: 中医综合疗法 西医疗法 乙肝后肝硬化腹水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溶栓后介入疗法(PCI)与直接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观察组患者行溶栓后PCI治疗,对照组患者行直接PCI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前,两组患者TIMI3级血流与开通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TIMI3级血流与开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LVEF为(61.2±3.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9.5±3.6)%、LVEDD为(42.7±3.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0.9±3.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后PCI治疗对AMI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介入疗法 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禁食疗法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方案。方法统计2009年2月—2017年4月期间入住我科行禁食疗法的178例病案,对其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汇总分析。结果8年时间内我科收治禁食疗法患者共178例,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在本次分析中其不良反应主要以饥饿感、疲劳感、乏力感最为多见,极少出现低血糖反应。结论禁食疗法在中国的运用及改良经三代探索实践,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依从性提高,疗效显著。

  • 标签: 禁食疗法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艾灸疗法在晚期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住的60例晚期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考组,每组各30例,参考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采用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增添艾灸疗法,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及存活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参考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0%,多于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6.6%,研究组患者的病死率为10.0%低于参考组患者的病死率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肿瘤患者的护理中采用艾灸疗法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情况及死亡率。

  • 标签: 艾灸疗法 晚期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对于肩周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68例肩周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4例采用体外冲击波疗法。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物理因子疗法。对肩周炎患者的治疗结局进行总结。结果观察组34例肩周炎患者治疗后肩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表等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肩周炎可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以及降低疼痛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肩关节功能评分 体外冲击波疗法 ShockMaster500 肩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就慢性胃炎治疗中不同西药联合疗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在我门诊部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作为研究对象,然后根据临床治疗不同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使用左氧氟沙星+奥硝唑+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则给予阿莫西林+甲硝唑+西咪替丁治疗,随后通过比较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来判断何组临床效果更优。结论治疗结束并经统计分析可知,实验组40例慢性胃炎患者以95%(38/40)总有效率、5%(2/40)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5%(29/40)和22.5%(9/4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针对慢性胃炎治疗上采用左氧氟沙星+奥硝唑+奥美拉唑等西药联合治疗不但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应用。

  • 标签: 慢性胃炎 不同西药联合疗法 左氧氟沙星 奥美拉唑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分泌失调不孕症综合疗法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内分泌失调不孕症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基础治疗均为口服枸橼酸氯米芬片,研究组加用肌内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比两组治疗后性激素指标;优势卵泡出现情况;妊娠率。结果两组治疗前性激素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性激素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势卵泡出现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后妊娠率分别为20%(6/30)、50%(1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可以改善内分泌失调不孕症患者体内激素水平,提高妊娠率。

  • 标签: 内分泌失调 不孕症 综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对患者焦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60名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按照电脑随机分号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人数共计30名,实施常规性护理方式结合药物治疗,观察组人数30名,实施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治疗情况。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及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通过实施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方式后,整体负面情绪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当前阶段来看,针对焦虑症患者来说,通过实施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情绪指标,未来可在精神科实施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方式。

  • 标签: 认知行为 药物治疗 焦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面部烧伤患儿采用湿润暴露疗法,探究在临床中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于2015年1月-2018年12月选取面部烧伤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应用磺胺嘧啶银干燥暴露疗法展开治疗,观察组患儿应用湿润暴露疗法展开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愈合时间和疼痛时间以及创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愈合时间和疼痛时间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较,观察组患儿显著较短(P<0.05);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儿的创面感染率为8.00%(4例),对照组患儿的创面感染率为22.00%(11例),观察组患儿的创面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6.775,P<0.05)。结论小儿面部烧伤患儿采用湿润暴露疗法效果显著,缩短了患儿的愈合时间和疼痛时间,同时降低了创面感染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湿润暴露疗法 小儿面部烧伤 磺胺嘧啶银干燥暴露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蜡疗联合中药离子导入疗法对于痹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痹症患者80例,治疗组给予蜡疗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离子导入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疼痛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5%,对照组为65%,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蜡疗联合中药离子导入疗法对痹症有着较好的减轻疼痛,值得运用。

  • 标签: 蜡疗 中药离子导入 痹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推拿综合康复疗法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临床。方法选取于2017年4月-2018年5月本院所收治患有脑卒中疾病的病患96例为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该96例病患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48例病患。干预组采取针灸推拿与康复运动联合疗法,常规组则为单纯性的康复运动疗法。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病患在接受康复治疗后WHOQOL一100、Bl、FNIA等各项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指标评分,略占据一定临床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疾病康复治疗来说,采取针灸推拿与康复运动联合疗法,能改善病患各项的运动功能,促进病患各项运动功能早日恢复至正常状态。

  • 标签: 针灸推拿 康复疗法 改善 脑卒中 运动功能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SET)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月本院接治的颈椎病患者96例。应用计算机随机排列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施悬吊运动疗法的48例患者为实验组,实施推拿疗法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同时调查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70.83%和治疗总有效率为77.08%,显著低于实验组的93.75%、9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悬吊运动疗法应用于颈椎病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明显优于推拿疗法,治疗总有效率和满意度均较高,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悬吊运动疗法 颈椎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效果。方法对象为本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共108例,均于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治疗,每组各54例,比较两组疗效及再感染率。结果观察组用药14d、治疗1个月和6个月,阳性率分别为5.56%、5.56%、7.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37%、24.07%、31.4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的20.37%(P<0.05)。结论采用四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可确保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且降低再感染率。

  • 标签: 四联疗法 益生菌 幽门螺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意念疗法在脑梗死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予以康复锻炼治疗,观察组46例则予以康复锻炼联合运动意念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肢体功能改善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卒中量表、运动功能评定表、巴氏指数。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肢体功能改善的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卒中量表、运动功能评定表、巴氏指数无显著差异,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卒中量表、运动功能评定表、巴氏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康复锻炼联合运动意念疗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卒中量表、运动功能评定表、巴氏指数,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运动意念疗法 脑梗死病人 应用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温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效果。方法在2017年3月—2018年5月期间,选取78例于泸州市中医医院就诊的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探究组患者接受温针灸疗法,参照组患者则使用电针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前与治疗两周后,两组患者肢体痉挛性偏瘫状态Ashworth评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四周后,探究组患者机体痉挛性偏瘫状态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疗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针灸治疗 脑卒中 痉挛性偏瘫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方法将19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5例。对照组采用针刺和神经电刺激治疗仪治疗等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微波治疗、康复训练综合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功能、疼痛、水肿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47%,对照组7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明显改善肢体功能、疼痛、水肿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针刺,肩手综合征,神经电刺激治疗仪治疗法,微波治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糖尿病足患者应用湿性愈合方式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64例,均为2013年6月-2018年6月间收治,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常规治疗+湿性愈合疗法)。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湿性愈合疗法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中,能够获得良好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足 湿性愈合疗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推拿治疗经验。方法通过对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病例分析,梳理和总结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结果总结出一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完整手法,其中痊愈占75%,明显好转占20%,无效占5%,发现疗效较高,且不易复发。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在精确诊断的基础上,通过推拿辩证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诊断 推拿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