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方式在儿童核磁共振检查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来我院接受核磁共振检查的儿童病患12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GE公司生产的超导磁共振成像扫描设备,对儿童病患进行检查,依照接受检查部位的不同,时间在15.5~30min不等。针对儿童的年龄,对其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对4岁以上儿童注射镇定药物,护士主要利用综合干预的方式,令其配合检查,对于4岁以下的病患,医护人员要对其使用镇定剂。对所有病患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工作。结果所有病患均完成检查,图像清晰,无阴影出现,从医学影像资料中均能发现病灶。结论利用有效护理方式,能够增加患儿的配合核磁共振检查程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核磁共振 心理护理 药物护理 特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核磁共振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3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检查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保证图像的清晰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核磁共振增强扫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与核磁共振(MRI)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价值。方法将我院接诊的5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皆采取CT与MRI诊断,对比分析临床诊断结果。结果56例患者共计累及髓关节,MRI确诊率明显高于CT诊断(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患者采取核磁共振诊断确诊率更高,而且分期更准确,值得借鉴。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CT 核磁共振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在核磁共振(MRI)影像中的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提高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确诊的准确率。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4年4月,于我院进行就诊的2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每位研究对象的核磁共振影像学表现。结果20例患者半月板损伤处有46处,其中I级损伤6例,II级损伤12例,III级损伤28例,并经过手术及关节镜进行证实,MRI的诊断半月板损伤处44处,准确率为(44/46)95.65%。结论MRI影像学科显示不同损伤级别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提高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确诊率较为有效的检查方法。

  • 标签: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核磁共振(MRI)影像 诊断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7例经手术证实为前列腺癌的患者,术前均进行MRI检查,其中18例行增强扫描,扫描序列主要包括轴位T1加权成像,轴位、矢状位、冠状位脂肪抑制T2加权成像,轴位DWI弥散成像,增强轴位、矢状位、冠状位脂肪抑制T1加权成像。将MRI检查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增强MRI检查中病灶均被发现,80%的病灶发生在外周带。结论磁共振成像检查对前列腺癌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标签: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增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I)在膝骨关节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回顾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诊治的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关节镜检查,实验组采用核磁共振扫描面成像检查,比较两组检出率及有效率。结果入选患者中12例副韧带损伤、断裂,18例半月板裂痕性损伤,13例骨挫伤,1例肌腱损伤,1例腘肌腱损伤,1例滑膜炎。实验组对于副韧带损伤、断裂、半月板裂痕性损伤以及骨挫伤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扫描诊断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确诊率,清晰的显示病变部位,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核磁共振(MRI) 膝骨关节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采取螺旋CT(MS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接诊的肝小静脉闭塞病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皆予以MSCT与MRI诊断,总结分析诊断结果。结果两种诊断方式皆显示20例患者的肝脏均有明显体积增大与大量肝腹水;动态增强扫描显示动脉期出现不均匀强化。结论肝小静脉闭塞病采取MSCT与MRI诊断各有优势,但若能充分结合二者实施综合诊断,则可明显提高诊断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肝小静脉闭塞病 螺旋CT 核磁共振成像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产前超声与核磁共振在胎儿腹部囊性包块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产前胎儿腹部囊性包块诊断的孕妇共计210例,产前同时进行核磁共振与超声波检查,选择其中的187例因为引产尸体经过解剖被证实或者出生后临床确诊的确有腹部囊性包块存在的胎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产前超声与核磁共振检查,分别对比分析对胎儿腹部囊性包块诊断的情况。结果超声波在诊断消化系统部位囊性包块、泌尿系统部位囊性包块、生殖系统部位囊性包块、其他部位囊性包块方面的正确率显著低于核磁共振诊断的正确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利用超声与核磁共振在诊断胎儿腹部囊性包块中,虽然核磁共振在诊断胎儿腹部囊性包块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但都存在各自的优劣势,从便捷性、费用底出发,临床上可将超声波诊断作为首先,当难以诊断时,可借助核磁共振的方法作为补充性的检查,进而做出明确的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对膝关节外伤性骨挫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对X或CT线检查为阴性的65例骨挫伤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分析。结论对于X或CT线检查为阴性的膝关节外伤且仍有临床症状病人中,磁共振成像中脂肪抑制序列对膝关节外伤性骨挫伤有较高的敏感性,优于T1WI及T2WI,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西门子永磁0.2T核磁共振仪诊断急性关节韧带损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确诊收治的34例膝关节韧带急性损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低场磁核共振(MRI)成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低场磁永磁0.2T核磁共振仪成像技术操作简单、方便易行,能够向临床提供真实、准确的影像诊断资料,不仅如此,其对急性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有100%灵敏度,为临床诊断提高了最科学、理想、可靠的依据。结论西门子低场磁永磁0.2T核磁共振仪在急性关节炎韧带损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效果显著,能够准确提供患者的影像诊断资料,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西门子低场磁永磁0.2T核磁共振 急性关节炎韧带损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肛瘘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7例临床诊断为肛瘘的患者进行MRI检查,分析肛瘘的MRI表现,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17例患者共显示瘘管32条,外口23个,内口18个,肛周脓肿3个。肛瘘分型为括约肌间型9例,经括约肌型6例,括约肌上型1例,括约肌外型1例。手术共检出瘘管34个,内口24个,外口23个,脓肿3个。MRI检查对瘘管、内口、外口,肛周脓肿显示的准确率分别为94.1%、75%、100%、100%。结论MRI对肛瘘术前准确分型及手术方式选择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MRI应作为肛瘘患者术前重要的检查手段。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肛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8例正常者与46例胰胆管病变者,均给予MRCP检查,对比两组效果。结果正常者胰胆管解剖结构显示清晰;胰胆管病变者,MRCP能显示各种病变影像学特征,总诊断符合率达86.96%(40/46),胰胆管梗阻程度判断与定位诊断准确性达100%(39/39),定性诊断准确性达82.05%(32/39)。结论MRCP检查成功率高,胰胆管显示清晰,可应用在各种胰胆管病变的临床诊断,准确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临床应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Ulrich高压注射器在磁共振增强中的应用体会,探讨其在磁共振检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行MRI增强检查的患者3539例,其中男1841例,女1698例,年龄8-86岁。因静脉留置针易于操作和固定1,故受检者均采用20-22G密闭式留置针行手臂静脉穿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2159例采用德国UlrichMississippi(XD2000)造影剂注射器,注射模式生理盐水-对比剂—生理盐水。B组1380例采用老式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射模式对比剂—生理盐水。两组都根据检查部位及病人体重,设置流速、流量、剂量及注射时间。结果A组2例因留置针塑料卡未打开,高压注射器停止注射,打开卡关后继续注射,2例少量生理盐水外渗,高压注射器停止注射,重新穿刺后再注射,都获得了满意图像。B组有5例药液外渗,3例留置针塑料卡未打开,注射时留置针针头破裂,重新注射后顺利完成检查,图像满意。结论Ulrich高压注射器能精确的调节造影剂的注射速度、注射剂量,灵敏度高,准备时间短,排气快,优化了工作流程,减少了病人等候时间,减少药液用量,减少病人的费用。因此熟练掌握Ulrich高压注射器使用性能、操作技巧和各项护理,能提高影像质量,增加病变诊断率。同时也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高压注射器 磁共振 增强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2例先天性子宫畸形的磁共振检查,及超声检查的临床资料,将检查结果同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将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磁共振的诊断准确率为97.62%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85.71%。结论磁共振能够清晰的显示出子宫外部的形状、具体轮廓以及子宫内部的宫腔结构,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检查子宫畸形的最佳方法。

  • 标签: 先天性 子宫畸形 磁共振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45例脑胶质瘤患者MRI影像征象与临床术后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就诊45例脑胶质瘤患者,结合手术所见解剖学情况及病理检验结果,综合分析影像学资料与后期临床所见及病理结果的验证关系。结果本组45例患者确诊率100%,并对手术方式及路径的选择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结论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脑胶质瘤进行诊断,预警及确诊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快速场回波技术(FFE)在急性脑出血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均接受CT、常规MRI及FFE序列检查。结果患者经FFET2WI技术诊断,表现为均质极低信号,边缘清晰,或表现为边缘清晰的低信号,环内部为略高信号,或者是低信号区域内存在呈混杂小斑点状高信号,清晰显示出血病灶区域。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采取FFET2WI技术诊断,可明确患者颅内损伤情况,效果显著。

  • 标签: 磁共振快速场回波技术 急性脑出血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肝脏三维容积超快速LAVA(LiverAcquisitionwithVolumeAcceleration,LAVA)序列对女性盆腔内血管进行动态增强扫描显示,评估对盆腔病变诊断的意义。方法使用GE公司3.0超导磁共振对40例女性患者行盆腔动态增强检查并作成像质量评价。结果患者行盆腔动态增强效果满意,血管清晰,病灶明确。其中26例患者经手术证实病变与LAVA增强检查结果完全符合,15例患者与磁共振常规增强扫描诊断符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VA序列动态增强能良好地显示女性盆腔内各血管及其与盆腔病灶的关系,并且对临床手术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盆腔血管 动态增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采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60例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分别采用磁共振平扫成像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两种方式判断分期,与手术后的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平扫成像诊断的灵敏度(73.33%)、I期的诊断准确率(25例,41.67%)明显低于磁共振加权扩散成像灵敏度(98.33%)、I期诊断准确率(45例,75.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加权扩散成像的Ⅱ期诊断准确率也有明显的提高。结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中采用3.0T扩散加权成像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脑部血管畸形患者,观察选择MRI磁敏感成像(SWI)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2月脑部血管畸形患者28例。针对所有患者临床分别实施T1WI检查、T2WI检查、3DTOF检查、SWI检查以及增强扫描。将最终SWI检查结果同常规MRI检查结果实施临床对比。结果在所有患者中,表现为动静脉畸形的患者15例,表现为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6例,表现为脑静脉畸形的患者5例,表现出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患者2例。通过SWI检查,针对所有的畸形病变可以进行充分显示,主要包括患者表现出较小的畸形病灶,但是无法将患者表现出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进行全部显示,通过3DTOF方法可以对患者所表现出较大的脑动静脉畸形进行充分显示。通过不同MRI检查技术针对海绵状血管瘤以及脑静脉畸形实施检查,最终发现在临床检出率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以SWI获得的临床检出率最高。但是针对动静脉畸形以及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在临床检出率方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脑血管畸形表现较小的患者选择SWI技术进行检测,表现出显著的优势,针对患者的脑血管病变可以进行充分显示,并且配合MR序列对患者进行检测,最终针对患者表现出每种类型的脑血管畸形情况可以进行准确诊断。

  • 标签: 磁共振磁敏感成像技术 脑部血管畸形 临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