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内毒素在环境中广泛存在着并且对人类的健康构成重要威胁,而国内外环境内毒素的标准尚不统一完善,也没有一种快速且适宜现场实时监测的检测方法。广大学者需致力于研究实时、快速、灵敏的新检测方法,以保护人类健康及公共卫生安全。

  • 标签: 内毒素 环境 检测技术 脂多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耳道昆虫异物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外耳道昆虫异物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异物均成功取出,2例昆虫导致的鼓膜穿孔在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后均愈合。结论外耳道昆虫异物的急诊处理要求较高,合理而正规的治疗方法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 标签: 外耳道 昆虫 异物
  • 简介:摘要总结一例肉毒素中毒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是呼吸道护理,心理护理。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提供对应的护理措施,同时加强功能锻炼、营养支持,患者住院天数26天,康复出院。

  • 标签: 肉毒素中毒 呼吸道护理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内毒素检测过程中的相关因素,有效避免干扰,确保实验结果正确。方法对不同时间、不同模式下提取的20例透析液、透析用水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pH值在6.5-7.0时,内毒素阳性对照管能正常显示阳性。pH值超过此范围时,内毒素阳性对照管出现假阴性。残余过氧乙酸≤0.5mg/L时,内毒素阳性对照管能正常显示阳性。过氧乙酸>0.5时,内毒素阳性对照管出现假阴性。结论规范血透用水、血透液检测,重视各项指标的监测对血液的净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内毒素 过氧乙酸 pH值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乌拉地尔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检验方法,用鲎试剂对乌拉地尔注射液进行干扰实验,确立乌拉地尔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结果乌拉地尔注射液稀释浓度至0.2mg•ml-1后对鲎试剂无干扰作用,用标示灵敏度0.5EU•mL-1的鲎试剂检查实验有效。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可用于检查乌拉地尔注射液中的内毒素

  • 标签: 乌拉地尔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干扰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中赭曲霉毒素A(OTA)的有效检测方法。方法对部分中药饮片进行抽样、甲醇提取,再经免疫亲和柱滤过后应用高效液相一荧光检测法进行测定并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按拟定检测方法测定后表明,OTA标准样本及供试样本的质量浓度(0.5~20ng/ml)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且r大于0.9999;加样回收率为65%~108%,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235ug/kg,定量限为2ug/kg。结论应用该检测方法测定中药材中赭曲霉毒素A含量,具有操作相对简单、结果准确可靠等优点,可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药 赭曲霉毒素A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对血小板数量变化及骨髓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总体表面积(TBSA)20%Ⅲ度烧伤合并内毒素(1μg/g体重)腹腔注射后动物模型,观察1周内小鼠外周血小板数量的变化并使用骨髓细胞原位凋亡检测(TUNEL)法观察骨髓细胞凋亡。结果烧伤合并内毒素注射后12h内,血小板数量略增多,3~7天血小板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烧伤合并内毒素组3天内骨髓细胞凋亡严重,骨髓凋亡率高于对照组,烧伤注射后早期,可见较多的凋亡阳性细胞。结论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早期就出现骨髓凋亡严重,外周血小板减少,与单烧组、单注组比较,具有抑制出现时间早、程度重、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 标签: 烧伤 内毒素血症 骨髓 血小板
  • 简介:摘要肉毒毒素作为肉毒杆菌条件下形成的一类毒素,其致死率极高。通过对我国肉毒毒素相关病理报告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我国肉毒毒素聚集地主要集中在新疆一带,其毒素发生率极高。另外,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人口流动性也不断得到增大,这也使得肉毒毒素并发范围呈现逐年扩展趋势,以往中毒几率较少的地区也开始出现肉毒毒素中毒病例。临床研究表明,肉毒毒素致毒原因主要还是以人们日常饮食为主,其中豆制品是最直接因素。尽管肉毒毒素致死性极强,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其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分析肉毒毒素在我国的分布特征极其医学应用价值,为日后的研究性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肉毒杆菌 肉毒毒素 中毒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面肌痉挛患者在使用A型肉毒毒素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改变。方法对66例面肌痉挛患者在注射前和注射后一个月分别应用精神卫生症状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精神卫生症状量表评定焦虑评分19.7±12.5,抑郁评分34.9±10.1。治疗后焦虑和抑郁评分为10.5±9.1和28.0±4.6,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A型肉毒毒素对面肌痉挛患者的心理评分有显著地改善。

  • 标签: 面肌痉挛 A型肉毒毒素 精神卫生症状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A型肉毒毒素在治疗复发腋臭上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自2014年2月—2016年10月期间接受过A型肉毒毒素注射的复发腋臭患者62例,观察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62例患者中有治愈57例(91.9%),显效4例(6.5%),有效1例(1.6%),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所有患者均无皮肤感染、肌肉无力、皮下血肿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法对于复发腋臭能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值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腋臭 复发 A型肉毒毒素
  • 简介:摘要中国药典2005年版未规定检查维生素C原料药中的细菌内毒素1,而新版药典2015年版要求检查该原料的细菌内毒素2。方法每1mg维生素C综合含毒素的量应小于0.02EU。此方法中的碳酸钠适量,是要让操作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加量,为此,我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来摸索碳酸钠所加量的真实值。结果供试品称量为0.5g碳酸钠取0.2g,能保证较好的试验结果。结论该批原料药维生素C细菌内毒素符合规定。

  • 标签: 原料药 细菌内毒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饮酒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有何影响进行试验研究。方法进行取样研究,我们在按饮酒时间后,按照时间段来分,在0-12小时、12-24小时、分为两个不同的组进行比较。A组(0-12H)100组数据,B组200组,还有没有饮酒的患者300人,结果采用数据进行统计。结果饮酒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有很大的影响。结论饮酒时间离近,皮试的结果阳性率比饮酒时间越长相比就高。

  • 标签: 饮酒时间 破伤风抗毒素 皮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面肌痉挛患者66例,随机分组后33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33例给予A型肉毒毒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8%和93.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2%和6.1%,组间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面肌痉挛患者采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可快速消除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面肌痉挛 A型肉毒毒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田基黄对内毒素血症引起的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对Wister大鼠用不同剂量的田基黄水煎剂和联苯双酯进行灌胃,1次/d,连续7d。于最后一次给药1小时后,尾静脉注射内毒素(LPS)5mg/kg。1次/d,连续7d。于最后一次给药1小时后,空白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余各组尾静脉注射LPS5mg/kg。最后用药24小时后取材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和生化指标变化。结果田基黄能减轻LPS引起肝组织病理损伤并能明显抑制LPS引起的小鼠血清ALT活性的升高,抑制NO,TNF-α和IL-6的过量分泌。结论田基黄对内毒素引起的肝损伤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 标签: 田基黄 内毒素 肝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A型肉毒毒素治疗上面部动力性皱纹的浓度和效果研究。方法对我院治疗的78例上面部动力性皱纹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查看与分析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2年3月—2013年4月,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配78例患者为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注射浓度为50U/ml,对照组注射浓度为25U/ml,观察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浓度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43%和对照组总有效率94.8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面部动力性皱纹患者除皱高浓度的A型肉毒毒素治疗效果更加,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少,大面积除皱低可使用低浓度的A型肉毒毒素,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A型肉毒毒素 上面部动力性除皱 浓度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伊立替康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采用2个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伊立替康注射液进行研究。结果本品稀释20倍以后,可消除对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凝集反应的干扰;按拟定标准检验,采用2个厂家的鲎试剂分别对3批伊立替康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其结果和家兔热原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结论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对伊立替康注射液进行热原检查。

  • 标签: 伊立替康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检查 干扰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