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折脱位急性中央脊髓损伤治疗方法。方法32例急性中央颈脊髓损伤患者,上肢17例,四肢15例。入院后行颅骨牵引、制动、脱水。20例行手术治疗,12例行非手术治疗。结果32例患者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29例患者伤后3月-18月获随访,未见手术并发症发生,神经功能(ASIA法分类)均获1~2级的恢复。23例患者工作,生活可自理,颈椎MRI复查,14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脊髓空洞影像学表现。结论对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椎管内梗阻的急性中央脊髓损伤(水肿)宜采用非手术治疗。对脊髓的持续存在致压物或颈椎失稳的中央脊髓损伤患者应及时行手术减压,重建颈椎稳定性。对脊髓前方致压物患者采用经颈前路手术治疗,对颈椎管广泛狭窄宜采用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对颈胸交界处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宜采用内固定。

  • 标签: 脊髓损伤 颈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红花蜂花粉多糖(PBPC)对荷S180肉瘤小鼠的肿瘤抑制作用。方法通过建立小鼠S180肉瘤模型,观察PBPC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及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用ELISA法测定荷瘤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以50,100,150mg?kg-1剂量的PBPC灌胃给药,连续14d,能明显抑制小鼠S180肉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6.99%、41.78%与49.32%。PBPC对小鼠的免疫器官具有保护作用,PBPC100,150mg?kg-1的剂量能明显增加荷瘤小鼠的胸腺和脾腺指数。另外,PBPC50,100,150mg?kg-1剂量组均能使荷瘤小鼠血清TNF-α显著升高,TNF-α含量分别为314.62,357.34与363.42pg.L-1。结论PBPC能明显抑制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增加荷瘤小鼠的胸腺和脾腺指数及血清TNF-α含量。提示PBPC促进荷瘤小鼠血清TNF-α的分泌从而引起肿瘤的坏死,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的途径之一。

  • 标签: 红花蜂花粉多糖(PBPC) S180荷瘤小鼠 抗肿瘤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妈富隆治疗排卵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分号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间诊治的50例排卵功血患者均分为两组,对单号组患者采用妈富隆治疗(观察组),对双号组患者采用妇康片治疗(对照组),对比观察二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96.00%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0.00%,二者差异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0%(P<0.05);在完全止血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为(20.03±5.13)小时,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3.35±5.83)小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妈富隆治疗排卵功血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而且还能有效减少完全止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妈富隆 无排卵型功血 妇康片 完全止血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通气治疗COPD、Ⅱ呼衰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30例COPD、Ⅱ呼衰患者应用创通气治疗,患者出院时PaCO2明显低于入院时paCO2,临床征状改善明显。结果无创通气可有效降低COPD、Ⅱ呼衰患者的PaCO2,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COPD Ⅱ型呼衰 无创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溃疡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我科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对30例溃疡糖尿病足的护理,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科学护理。结果30例溃疡糖尿病足患者,半年内只有1例出现足部溃疡。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科学护理是提高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截肢致残风险的关键。

  • 标签: 糖尿病足 预防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一氧化氮合酶(NOS)是催化、生成NO的关键酶,通过观察排卵功血患者子宫内膜诱导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来探讨NO在排卵功血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4年12月排卵功血各增生病理类型的存档蜡块70例和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10例。iNOS及eNOS的表达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eNOS在正常增生期宫内膜中表达较弱,功血组各病理类型eNOS表达高于正常增生期宫内膜,并且eNOS的表达程度按照增生期到单纯、复杂、不典型增生顺序呈渐行性增强。iNOS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中几乎不表达,功血组各病理类型中iNOS表达均高于正常增生期内膜,iNOS的染色强度从增生期到单纯、复杂增生呈渐行性减弱,而从复杂到不典型增生染色强度增强,不典型增生的强度稍高于增生期。结论eNOS可以表达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而iNOS在增生期内膜几乎不表达;iNOS及eNOS在功血各病理类型中,表达均高于正常,由此所导致的NO水平的增高,很可能在排卵功血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无排卵型功血 功血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BiPAP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7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81例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BiPAP创通气治疗,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41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B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性护理,观察其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pH值、PaCO2、PaO2、SaO2数值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H值、SaO2、PaO2值与治疗前有显著升高,PaCO2显著降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而B两组患者在治疗前pH值、PaCO2、PaO2、SaO2数值比较差异性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BiPAP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BiPAP无创通气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路手术治疗急性骨折脱位颈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04年-2009年已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及后路单开门侧块内固定手术的38例急性骨折脱位颈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患者展开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手术后,根据ASIA残损分级标准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11例A级患者术后,5例恢复至B级,4例恢复至C级,2例恢复至E级。10例B级术后,8例恢复至C级,2例恢复至E级。10例C级术后,5例恢复至D级,5例恢复至E级。7例D级术后,7例恢复至E级。结论急性骨折脱位颈髓损伤患者采取适当手术治疗疗效较佳,并发症少,稳定性好,患者康复满意。

  • 标签: 无骨折脱位型 颈髓损伤 前路减压植骨 后路单开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科养荣胶囊联合炔诺酮治疗排卵功血的效果。方法试验对象我院近2年收治的83例排卵功血患者。患者分组方法分层随机化方法。83例患者分为组1和组2两个组别。组1予以炔诺酮治疗;组2予以妇科养荣胶囊联合炔诺酮治疗。观察指标(1)病情改善率;(2)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经期天数、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1)组2相比于组1病情改善率更高,P<0.05;(2)治疗前两组经期天数、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水平相似,P>0.05;治疗后组2相比于组1经期天数、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妇科养荣胶囊联合炔诺酮治疗排卵功血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月经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妇科养荣胶囊 炔诺酮 无排卵型功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6例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一组给予创正压通气(简称A组),另一组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创正压通气(简称B组)。观察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APACHEⅡ评分、体温、住院天数、创正压通气吸气压数值、气管插管率、死亡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PaCO2都随时间延长而下降,但B组的PaCO2下降较A组快,均值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PaO2在24h和第2d高于A组(P<0.05);两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体温和APACHEⅡ评分在24h中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呼吸频率、IPAP均值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归方面,B组的气管插管率、住院时间低于A组(P<0.05),两组不良发生率统计学差异。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呼衰患者可以较单纯创正压通气治疗更快地降低患者的血气二氧化碳分压,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气管插管率。

  • 标签: 支气管肺泡灌洗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90例COPD并发Ⅱ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平喘、祛痰和低浓度氧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NIPPV治疗。观察两组治疗6小时后动脉血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结果治疗组动脉血pH、PaO2、PaCO2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仅PaO2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动脉血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改善不显著。结论NIPPV在纠正呼吸性酸中毒、提高PaO2,降低PaCO2方面疗效显著,是治疗COPD并发Ⅱ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Ⅱ型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创呼吸机在治疗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以及推广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本医院在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之间收治的50例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BiPAP创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正压通气治疗其呼吸衰竭,在治疗结束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主要的指标包括动脉血PH,PaO2,PaCO2等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采用创呼吸机对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之后患者的PH,PaO2均有升高,同时PaCO2有下降,患者反应良好。结论创呼吸机对于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是较为明显的,并且不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并发症少,患者接受程度高。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天花粉、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2012年12月48例剖宫产瘢痕妊娠经天花粉、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疗效。结果48例患者,39例成功,成功率81.25%,3例破裂,6例疗程结束后血β-HCG未降至正常而行手术治疗。结论天花粉、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是有效的,安全的,而且费用低,风险小,可供同行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呼吸机纠正COPD患者严重呼吸衰竭的护理要点。方法对使用创呼吸机救治10例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10例患者效果良好,患者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得到改善,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结论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的效果显著,加强治疗中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COPD 呼吸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E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通气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加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并个体化给予呼吸兴奋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h、24h、72h、7d的血气分析结果的pH值、PaCO2及PaO2的变化。及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压;并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两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pH值,PaO2,PaCO2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BiPAP呼吸机创正压通气治疗能显著降低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分析和临床症状,疗效确切,且不增加住院费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II型呼吸衰竭 BiPAP呼吸机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OPD并发Ⅱ呼吸衰竭采用创呼吸机辅助治疗临床观察。方法按照随机分类法将我院2013年01月-2014年12月间诊治的60例COPD并发Ⅱ呼吸衰竭患者均分为两组,对单号组患者进行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观察组),对双号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对比观察二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动脉血气氧分压、动脉血气二氧化碳分压及心率方面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创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并发Ⅱ呼吸衰竭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氧分压、动脉血气二氧化碳分压及心率情况,而且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动脉血气氧分压 动脉血气二氧化碳分压 心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BiPAP呼吸机进行NIPPV。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和动脉血气情况。结果治疗后7d治疗组血气指标PaO2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创性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Ⅱ型呼吸衰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天花粉蛋白在采用不同注射方法引起局部肌肉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将120例接受天花粉蛋白的深部肌肉注射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56例和改良组64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肌肉注射法,而改良组采用改良式Z肌肉注射法配合留置气泡技术。2组患者在年龄、病种、注射部位及注射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观察采用2种注射方法引起患者局部红肿范围及疼痛程度,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采用常规肌肉注射法引起局部肌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改良组,结果两者比较差异明显(p<0.01)。结论改良式Z肌肉注射法配合留置气泡技术能减轻肌肉组织受刺激程度,减少患者的痛苦,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天花粉蛋白 肌肉注射 不良反应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