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我院论文发表情况。方法针对我院2005-2011年医技人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通过excel表格对7年间年发表的科技论文进行整理统计。结果对发表论文人员的学科、职称、学历情况进行分析,归纳这些数据的分布情况。结论医院论文发表的质量和数量居有上升趋势,部分重点科室优势明显,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在发表数量和质量上占主要地位。

  • 标签: 科技论文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男护生作为护理学员中的异性学生,在护理技能教学中体现出了特有的情感和对操作的理解,由于男护生人数少,往往在实做中表现出腼腆和不自信。针对此我们加大了对其自信心的培养和职业水准教育,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护技教学 男护生 自信心 培养
  • 简介:摘要手足口病是以婴幼儿及学龄儿童为高发人群的一种传播性疾病,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健康及生活质量。为了进一步保障患儿的身体健康,加强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非常重要。鉴于此,本文主要对手足口病的控模式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最大限度地控制手足口病的发展。

  • 标签: 手足口病 预防 控制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基层医院院内感染的控对策。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6月到2011年5月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探讨分析。结果住院患者220例中,院内感染的有60例(27.3%),ICU患者的有98例,发生院内感染的有73例(74.5%)。结论我院要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控制医院感染现象的发生。

  • 标签: 基层医院 医院感染 防控对策
  • 简介:摘要手足口病是目前各国常见的临床疾病,主要通过飞沫、粪便等隐形途径进行传播,重症患者会引发“无菌性脑膜炎”、心肌炎和肺水肿等并发症。目前针对手足口的疫苗还在研制阶段,手足口病的控办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避免与手足口病患者接触,把传播途径切断。

  • 标签: 手足口病 防控办法 传染病防控
  • 简介:摘要分析产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类型,探讨产科医院感染控方法。

  • 标签: 产科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流行病发病特征以及流行病的发病趋势,来探讨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方法采用了流行病学的研究控制方法,主要分析了禽流感的发病情况和病态发展的案例,来总结禽流感的控策略。结果2003年12月26日到2005年11月27日,亚洲的多个国家患禽流感流行病人数有130例,死亡67例,病死率已经大于50%。结论禽流感传染病病毒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为了控制病毒感染,控已经成为了流行病的重点工作。

  • 标签: 流行病 禽流感 流行病特点 防控策略
  • 简介:摘要肺结核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传播,肺结核感染到发病,潜伏期较长,很难鉴定是院内感染还是社区感染,作为综合医院,如何有效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是医院控的重要内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的管理至关重要,针对三要素做好控,既可以保证患者安全,也保证医务人员安全。本文重点介绍综合性医院对肺结核的院内防控措施与有效手段,医务人员合理指引、安排患者就诊,同时使用专业的防护设备,对环境物体表面进行有效消毒工作,多部门协助,做好院内肺结核的交叉感染控工作。

  • 标签: 综合医院 肺结核 院内感染 感染防控
  • 简介:摘要通过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建立医疗废物管理体系,规范医疗废物处置流程,加强培训,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管理意识和参与意识,加强质量控制与监督,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医疗废物 规范管理 医院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目前尚无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近年来该病疫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因此,采用社区综合干预的措施对预防控制手足口病,降低手足口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意义重大。

  • 标签: 手足口病 社区 综合干预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加强对门诊输液室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医院感染控管理,强化质量控制。结果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医院及上级质量标准要求。结论控管理是规范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及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门诊输液室 医院感染 防控管理
  • 简介:摘要制作一种足下垂垫,可调节长度,充分考虑到病人卧床时足跟与床尾的间距,病床床尾有无床挡;护士方便观察病人足趾末梢的颜色、温度以及足背动脉搏动;更有利于病人更换卧位,减少骶尾部压疮的发生。可调节足下垂垫由支架和垫两部分组成,使用时置放于床尾,根据病人的身高相应调节长度,让足底与垫充分接触,防止脱节现象,又便于观察足底末梢循环,易于保暖,充分起到防止足下垂,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可调节 防足下垂垫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梅毒的感染因素以及疾病控措施,降低梅毒发病率,促进患者健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我妇幼保健院治疗的梅毒患者共122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明确本组梅毒患者发现途径,感染因素,总结疾病控对策。结果本组122例梅毒患者中,经婚检发现75例,经孕产期保健发现22例,经妇科检查发现15例,经其他途径发现10例;包括潜伏性、先天性、显性及神经性梅毒患者各90例、16例、10例以及6例。该疾病感染因素主要包括梅毒螺旋体感染、母婴垂直传播、高危人群高危性行为等,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婚检产检工作等。结论梅毒患者感染因素较多,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开展梅毒控措施,降低梅毒发病率。

  • 标签: 梅毒 感染因素 防控对策
  • 简介:摘要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口腔疾病,以及内分泌、肾脏、骨骼、神经等疾病。慢性病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类疾病,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及心理因素是造成多种慢性病的三大行为危险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对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所带来的危害日趋严重1-2。对慢性病患者进行系统管理是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方案的一项主要任务,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最为理想的方法,切实落在每个人身上3。

  • 标签: 社区 慢性病防控管理 策略
  • 简介:摘要中医治未病是预防保健的重要的方法,其理论基础雄厚,经验丰富,简单易学,效果明显。中医保健养生是通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已达到延年益寿目的。

  • 标签: 中医治未病 保健养生方法
  • 简介:摘要疾病是人体生物组织和生物特性发生了异常变化,是生命活动发生障碍的过程。疾病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时称为常见病或多发病。近年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急剧增多,成为严重危害人群生活和生命质量的社会问题;传染病仍是另一类威胁人群健康的重要疾病,为此,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传染病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当务之急。本文主要分析乡镇医院如何加强疾病控能力建设。

  • 标签: 乡镇医院疾病防控建设
  • 简介:摘要我国艾滋病高流行区中四川凉山州是艾工作开展难度较大的重点山区之一,这主要与凉山州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传统文化、性习俗、卫生经济状况等因素有关。深入了解凉山地区艾工作现状与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艾效果,降低凉山地区艾滋病感染率。

  • 标签: 凉山州 艾滋病 防控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黄芪桂五物汤与西药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展开分析,并根据不同的治疗手法,将其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25例。A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黄芪桂五物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DPN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72.0%,显著低于B组的92.0%(P<0.05),两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黄芪桂五物汤与西药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值得积极推广运用。

  • 标签: 黄芪桂技五物汤 西药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复方芪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芪颗粒中的药材防风、苦参、黄柏的成分进行定性鉴别;并应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成分的含量。结果利用薄层色谱鉴别可检测出药材防风、苦参、黄柏的成分。同时测定制剂中黄芩苷成分在0.55~4.4u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2.9%,RSD=1.9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作为复方芪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复方芪防颗粒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薄层扫描法 黄芩苷
  • 简介:摘要2014年延吉市麻疹疫情与历年相比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 标签: 麻疹 免疫 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