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脂肪乳对布比卡因致大鼠心脏毒性的治疗效果。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只,A组为布比卡因致心脏骤停组,B组为布比卡因致心脏骤停,脂肪乳复苏组。20%的盐酸氯胺酮100mg/kg麻醉,将大鼠固定,气管插管,颈总动脉穿刺,机械通气,股静脉穿刺,之后于股静脉注10mg/kg0.5%盐酸布比卡因致心脏骤停。随后立即A组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5ml/kg,B组股静脉注射15ml/kg20%脂肪乳,对两组大鼠行人工心肺。实验过程中连续监测大鼠的心电、血压、心率。结果A组心肺复苏全部失败,B组复苏成功6只,成功率为50%,脂肪乳组成功率高(P<0.05)。结论脂肪乳剂能降低布比卡因对心脏的毒性

  • 标签: 局部麻醉药 布比卡因 心脏骤停 脂肪乳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麻应用于儿外全麻术后镇痛的安全性有效性问题。方法选择具备清楚表述能力,年龄>=5岁的儿童40例,手术均为表浅外科手术,麻醉方法为全身麻醉,药物为芬太尼、丙泊酚、肌松药组合,术后给予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记录苏醒时间、术后疼痛分级、副作用、伤口恢复情况,分析局麻用于儿科全麻术后镇痛的安全性有效性。结果儿科全麻术后局麻镇痛40例患儿均获得满意苏醒,镇痛效果确切并且不影响伤口愈合。结论局麻用于儿科全麻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低、不影响伤口恢复,安全可靠,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局麻药 儿外手术 全身麻醉 术后镇痛 伤口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局部麻醉药联合及不同局部麻醉药浓度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麻醉效果,以指导临床,提高完善阻滞麻醉技术水平。方法收集我院治疗的200例在手外科行臂丛神经阻滞用药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一组采用0.375%罗哌卡因+1.5%氯普鲁卡因的混合液;二组采用1%利多卡因;三组采用0.5%罗哌卡因;四组采用0.37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的混合液,观察4组患者阻滞中的麻醉效果,包括起效快慢、阻滞时间长短和毒性反应大小影响。结果4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镇痛维持时间一组明显长于其他组(P<0.05),阻滞完全时间、麻醉效果优良率及不良反应发生均相似(P>0.05)。结论本研究采用了不同局部麻醉药联合及不同局部麻醉药浓度的方法,总结出0.375%罗哌卡因+1.5%氯普鲁卡因的混合液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起效快、阻滞时间长,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术中镇痛效果好。

  • 标签: 局麻药 联合 不同浓度 作用 毒性反应
  • 简介:摘要氢吗啡酮镇痛效果好,在临床应用广泛,复合局麻用于神经阻滞可明显增强麻醉效果,延长镇痛持续时间,本文旨在探讨氢吗啡酮应用于神经阻滞以及其他方面的优势。

  • 标签: 氢吗啡酮 局麻药 周围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局麻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8例上肢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研究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局麻,研究组在局麻基础上复合地佐辛,对比观察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和痛觉消失时间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两组镇痛持续时间对比,研究组明显长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麻醉后,研究组3h、4h、7h静息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在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地佐辛复合局麻,能延长痛觉阻滞时间,具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 标签: 臂丛神经阻滞 地佐辛 局麻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浓度局麻椎管阻滞在潜伏期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择了我院所收的孕产妇100例,将患者以分娩镇痛时机分为潜伏期镇痛组(观察组)与活跃期镇痛组(对照组),各组患者50例;两组患者均选择腰硬联合阻滞,详细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运动阻滞情况、产妇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宫缩素使用情况等。结果两组孕产妇分娩中的生命体征稳定,观察组孕产妇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产程潜伏期以低浓度局麻椎管阻滞达到镇痛效果,临床效果良好确切,可有效缩短孕产妇潜伏期时间。

  • 标签: 分娩 潜伏期 活跃期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麻醉科,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进一步加强麻醉药品的安全管理,使用好麻醉药品。结果通过加强规范管理,最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降低管理漏洞,严防流入非法渠道。结论麻醉药品管理必须规范化,法制化,良好的管理模式是实现管理好麻醉药品。

  • 标签: 麻醉药品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局麻手术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480例局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价病人的焦虑程度,并记录两组病人疼痛程度分级情况及血压、心率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程度和疼痛度明显减轻,患者满意度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舒缓患者的紧张情绪,有效减轻局麻手术病人的术前焦虑和术中疼痛,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使局麻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舒适护理 局部麻醉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浸润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年来进行215例甲状腺手术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15例手术中有186例在局麻下顺利完成。结论大部分甲状腺手术都可在局麻下完成。

  • 标签: 局麻 甲状腺手术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天麻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进行研究,进一步对天麻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作为流动相,色谱柱的柱温保持在30℃,流速设定在1毫升每分钟,色谱柱的检测过程中波长为21纳米。结果产地不同的天麻有着相似的成分和种类,但是不同的是其相对含量和绝对含量有所不同。天麻样品的相关系数和夹角的余弦系数与其产地以及采收时间有着一定的联系。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法能够为天麻药材质量的控制提供鉴别依据,值得深层次挖掘研究。

  • 标签: 天麻药材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局麻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肱骨小头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和优点。方法肱骨小头软骨损伤患者5例,均行局麻下小切口手术显露肱骨小头软骨损伤区,切除增生滑膜,取出脱落软骨,修整软骨面缺损区并行微骨折治疗。结果5例病人均得到随访,随访5-22个月,中位数14个月。切口一期愈合,关节疼痛缓解,活动度改善,参照Mayo肘关节活动能力评分优1例,良3例,中1例。结论局麻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肱骨小头软骨损伤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活动度、恢复肘关节功能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简单、并发症少、适用基层医院开展等优点。

  • 标签: 局麻 肘损伤 肱骨小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局麻联合静脉麻醉行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选择足月妊娠,因头盆不称、臀位、珍贵儿、无胎儿宫内窘迫需行剖宫产而有椎管内麻醉禁忌症的孕妇,即行局部麻醉加静脉麻醉。结果产妇术中血压、心率较平稳,血氧饱和度正常,疼痛轻,新生儿的评分及术后产妇肠蠕动恢复良好。结论局部麻醉联合静脉麻醉行剖宫产手术安全有效,对减少单独局部麻醉的痛苦和静脉全身麻醉造成的新生儿窒息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局部麻醉 静脉麻醉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瑜伽冥想音乐对乳腺局麻手术病人精神心理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手术室接受局麻手术的100例乳腺良性肿物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前20~30分钟对其实施瑜伽冥想音乐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其术前和术后焦虑程度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术后SAS评分降低(P<0.05);术前、术中、术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的变化也比对照组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瑜伽冥想音乐显著缓解乳腺局麻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 标签: 瑜伽冥想音乐 乳腺良性肿物 局麻手术 心理状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在剖宫产CSEA中运用不同剂量的布比卡因来对比麻醉效果并得到最安全可靠的剂量。方法选取我院剖宫产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通过在CSEA中运用不同剂量的布比卡因来对比分析三组产妇的麻醉效果、改良Bromage评分、麻醉平面、不良反应、并发症以及新生儿在第1min,5min的Apgar评分。结果改良BromaAge评分2级A组90%,3级B组95%、C组100%(P<0.05);麻醉平面A组T8-T6低于B组和C组﹥T4(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A组比B组和C组低(P<0.05),在麻醉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在第1min,5min的Apgar评分各方面三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4.5mg用于剖宫产CSEA临床效果好,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腰麻 剂量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局麻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5年3月~2015年6月共收治56例局麻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的护理。结果56例患者中,术后声嘶完全消失51例,声嘶明显改善者5例,所有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可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增强病人和家属的满意程度。

  • 标签: 支撑喉镜 声带息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磷化铝(蚰子药)中毒患者实施救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2例磷化铝(蚰子药)中毒患者分为吸入组和口服组,其中吸入组6例,口服组36例。采用洗胃、血液灌流、血液净化等综合疗法对两组患者实施救治,总结救治结果。结果口服组患者中存活3例,其余患者全部死亡;吸入组患者6例全部存活。结论磷化铝(蚰子药)中毒在临床上死亡率较高,口服患者很难救治成功,吸入患者经积极救治全部治愈出院、随访无后遗症。

  • 标签: 磷化铝 蚰子药 中毒 救治 植物油洗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brainstimulation,DBS)治疗帕金森患者手术局麻阶段的护理干预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完成DBS手术的20例帕金森患者作为此次研究调查对象,对DBS病人在手术局麻阶段采用个性专科化护理干预,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帕金森评分量表(UPDRS)Ⅲ为评价工具,观察其术后疗效。结果术后20例患者的震颤、僵直、运动不能等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并发症方面,术后仅出现2例缄默,经治疗后有所好转;术后采用HAMD与UPDRSⅢ等工具调查发现,20例患者的评分结果均优于手术前,前后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采取DBS治疗的帕金森患者在局麻阶段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的抑郁程度,主动配合手术治疗,促使患者的肢体功能有效恢复,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脑深部电刺激术 帕金森病 局麻阶段 护理干预 术后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