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血清葡萄糖(GLU)正常而糖化血清蛋白(FRU)增高的原因分析。方法对64例血清GLU正常而FRU增高的患者进行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总胆固醇(TG)、血清甘油三酯(TC)、糖化血红蛋白(HbAlc)、FRU检测,对照组为35例GLU与FRU正常的健康体检者。结果64例GLU正常而FRU增高的患者血清中TBIL、DBIL、TG、TC、FRU与35例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HbAlc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高脂血症是导致血清GLU正常而FRU增高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糖化血清蛋白 高胆红素血症 高脂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牛血清蛋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血塞通注射液0.4g+5%葡萄糖液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qd,治疗组予小牛血清蛋白注射液0.8g+5%葡萄糖液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qd,两组均14天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8%,观察组总有效率8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小牛血清蛋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患者神经缺损评分明显降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吾尔族、汉族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血清差异蛋白相关通路。方法收集维吾尔族食管鳞癌患者28例、汉族食管鳞癌患者35例,同时收集健康体检者静脉血作为健康对照组,将收集的血标本均提取血清。对食管癌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差异蛋白筛选并导入KEGG数据库,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维吾尔族、汉族食管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对,分别筛选出83、46个差异蛋白,将维吾尔族、汉族食管癌差异表达的血清蛋白导入KEGG数据库后,分别得到127个、36个差异蛋白的KEGG通路,共筛选出肿瘤相关通路4个。结论Toll-likereceptors(TLR)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分别在维吾尔族、汉族食管鳞癌中存在差异,不除外参与肿瘤的发生。

  • 标签: 食管癌 民族 蛋白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牛血清蛋白对放射性皮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研究,64例鼻咽癌患者分实验组(34人)和对照组(30人),实验组从放疗的第l天起至放疗结束每天静脉滴注小牛血清蛋白注射液5mL+0.9%生理盐水100ml,对照组从放疗的第l天起至放疗结束每天静脉滴注0.9%生理盐水100ml。观察两组放射性皮炎出现的时间、程度、愈合的时间、总治疗时间,相关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放疗后15d左右,放射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皮炎,以颈部明显。实验组出现放射性皮炎出现时间较迟,对照组出现放射性皮炎出现时间较早,两组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较短。对照组皮肤创面愈合时间较长。两组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小牛血清蛋白对放射性皮炎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 标签: 小牛血清去蛋白 放疗 放射性皮炎 鼻咽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牛血清蛋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小牛血清蛋白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在不同时间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观察小牛血清蛋白注射液的疗效。结果小牛血清蛋白注射液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小牛血清蛋白注射液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水平。

  • 标签: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 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牛血清蛋白注射液膀胱保留灌注治疗放射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014年我院宫颈癌放化疗后继发放射性膀胱炎患者56例,采用小牛血清蛋白注射液溶液行膀胱灌注治疗放射性膀胱炎,每次灌注100mL,通过变换体位使溶液接触膀胱各壁。观察小牛血清蛋白注射液对放射性膀胱炎的治疗效果。结果3个疗程后放射性膀胱炎治愈率为87.5%(49/56),好转率为12.5%(9/56)结论膀胱灌注小牛血清蛋白注射液是治疗放射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 宫颈癌放化疗后 放射性膀胱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测定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抽选2011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接收糖尿病患者60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人员60例作为对照组,比对两组患者空腹状态下血糖、糖化血清蛋白指标。结果医治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结论临床诊断糖尿病患者中将联合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作为主要指标,安全、可靠,可推广。

  • 标签: 空腹血糖 糖化血清蛋白 糖尿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小牛血清蛋白注射液对脑细胞缺血缺氧的保护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3月~2013年6月本院接诊的132例脑细胞缺血缺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基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小牛血清蛋白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右旋糖酐、胞二磷胆碱和丹参治疗的传统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方面均有所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观察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患者出现心慌、恶心者5例(7.6%)。结论小牛血清蛋白注射液应用于临床治疗脑细胞缺血缺氧症状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康复,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脑细胞 缺血缺氧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脑卒中患者采取小牛血清蛋白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结合小牛血清蛋白注射液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NFA评分、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对比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F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牛血清蛋白注射液治疗脑卒中,能够有效的提高细胞内的氧含量,从而使细胞对葡萄糖的提取率增高,改善神经递质的利用率,从而提高神经功能,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中高丰度大分子蛋白质的去除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的乙腈-异丙醇处理血清,采用凝胶电泳和二维液相结合MAILDTOF/TOF-MS鉴定蛋白。结果乙腈-异丙醇沉淀可去除血清中绝大大部分高丰度大分子蛋白质,但蛋白质和多肽丢失失较多,初步的质谱鉴定得出26种蛋白。结论乙腈-异丙醇处理血清有可能为血清蛋白质组学提供简单有效的分析某些蛋白的方法。

  • 标签: 乙腈 异丙醇 血清 2D LC-MS/MS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脑梗死患者接受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选取64例脑梗死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并按随机非盲法标准划分组别,Ⅰ组32例接受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Ⅱ组32例在常规处理下接受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用药,连续治疗20d后,对该两种方案的临床实施情况做评估。结果Ⅱ组患者在接受方案给药后,治愈率、总有效率各达到46.9%和96.9%,相比Ⅰ组的治愈率(18.8%)与总有效率(81.3%)均显著提高,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两组在治疗期间接受三大常规、肝肾功能与电解质等检查,结果均提示正常。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方案安全、高效,患者依从性较好,值得加强推广。

  • 标签: 脑梗死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治疗角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眼科门诊收治的88例角膜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抽签法进行随机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进行治疗,持续治疗2周。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68.18%,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比较,对角膜病患者采取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治疗效果更明显,不良反应情况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 角膜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b)动态变化与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28例初发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cTnI、Mb水平进行动态监测。结果hs-CRP在发病后不断上升,在48h前后达到高峰(15.22±7.01)mg/L,1周后基本降至正常水平;Mb在12h前后达到高峰(230.3±70.2)ug/L,48h基本降至正常;cTnI在24h达到高峰(16.35±4.12)ug/L,1周后检测仍然较正常水平偏高。结论动态监测血清hs-CRP、cTnI、Mb血清水平对判断病情及评估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和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发病一周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疗程10-14d;治疗组予小牛血去蛋白水解物、舒血宁注射液静滴,10-14d为一疗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比单用舒血宁疗效更显著。

  • 标签: 舒血宁注射液 小牛血去蛋白水解物注射液 脑梗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88例肝癌、30例慢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及7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SAA、α1酸性糖蛋白(α1-AG)表达,同时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及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结果肝癌组血清SAA较肝硬化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α1-AG较肝硬化组比较亦明显升高(P<0.05);肝硬化组血清SAA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而α1-AG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SAA对诊断肝细胞肝癌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肝癌诊断血清学标志物。

  • 标签: 肝细胞肝癌 淀粉样蛋白A 甲胎蛋白 &alpha 1酸性糖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自配总蛋白试剂测定血清蛋白含量在开放检测系统中的性能验证和实验方法。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系列文件和相关文献1,结合实际工作,设计实验方案2。对在Roche公司的ModularP的开放检测系统中测定血清蛋白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回收试验等进行性能验证3。结果自配总蛋白试剂在检测低、高浓度质控血清的变异系数均符合原配试剂的相关标准;准确度试验结果在允许范围内;线性范围试验中实测值与理论值呈高度相关;回收率在90%~110%范围内。结论在Roche公司的ModularP中利用开放检测系统使用自配总蛋白试剂测定血清蛋白含量达到质量要求的标准,对降低检测成本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自配总蛋白试剂 开放检测系统 性能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蛋白(Alb)、总胆汁酸(TBA)和脂蛋白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笔者医院191例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法分为A、B、C三级,同时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清晨空腹采集血清标本,在贝克曼库尔特DXC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标本中Alb、TB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结果肝硬化A级、B级和C级组患者血清TBA浓度依次增高,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A级、B级和C级组患者血清Alb、HDL-C、LDL-C水平依次降低,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TBA水平与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血清Alb、LDL-C和HDL-C水平均与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联合检测Alb、TBA、LDL-C和HDL-C对于肝硬化的诊治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白蛋白 总胆汁酸 脂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