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和其自身的体征不典型并且并发症还有危重症相对较多,其自身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一致都处于高位。心力衰竭其自身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血流动力学障碍还有神经内分泌系统产生异常被激活使其出现液体潴留。针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去制定适合的容量管理方案,对于血流动力学与减轻体液潴留心力衰竭能够提供有效的治疗基础,主要在出入量管理和利尿以及药物治疗还有血液超滤等几个方面去进行入手。

  • 标签: 急性人 心力衰竭 容量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大容量肺灌洗术治疗尘肺患者过程当中护理配合的意义。方法回首性总结不同期30例大容量肺灌洗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人员的体会。结果肺灌洗后病情好转,灌洗后各项指标PaO2、PaCO2、SaO2值较灌洗前明显好转结论细致周密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血容量休克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措施,从而为临床相关病例的诊治提供借鉴参考。方法对我院2013年5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48例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低血容量休克患者成功治愈46例,死亡2例,治愈率达到95.92%。结论积极的去除病因,保证呼吸道通畅及止血有效,并快速建立起静脉输液通道给予补液,精心的护理,能有效提高低血容量休克患者的抢救质量,降低死亡率。

  • 标签: 低血容量休克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专科护理实践能力对心衰患者的容量评估及护理的影响。方法将104例慢性心衰患者纳入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观察组52例。对照组由低年资护士,采用内科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具有专科护理实践能力的高年资护士通过细心观察、评判思维,整体评估心衰患者的容量状态,实施个性化整体护理。结果3天后比对患者的心功能,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医患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具有护理专科实践能力的高年资护士,适时确当地评估心衰患者的容量,及时向医生提供可靠的信息,针对性实施救护措施,达到了提前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医患满意度的目的。

  • 标签: 专科护理实践能力 心力衰竭 容量评估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特重度烧伤合并休克的护理体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对特重度烧伤合并休克的38例患者的护理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结果38例中痊愈37例,死亡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良好护理措施,可提高特重度烧伤合并休克患者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 标签: 特重度烧伤 休克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妇和家属对生育期望值的提升。面对不断攀升的剖宫产率,很多生育过的妇女(妈妈、奶奶们、也包括我们这些助产士)在心中常常纠结一个问题,现在的女人连生孩子都不会生了吗?难道真是生活好了,孩子超大了吗?剖宫产照样有足月小样儿的孩子。难道是我们产科的服务模式出现了偏差?五年前我院接受了陪产技术(导乐分娩)的理念并逐步应用于临床实践,成效显著。在实践的过程中又发现一些存在的不足,提出来与同仁们共享。

  • 标签: 助产士 陪产技术 优势 不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在治疗早期尘肺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早期尘肺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双侧同期以及单肺分期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并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结束后肺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VC以及FEV1/FVC%升高更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尘肺可以通过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改善肺功能,且双侧同期治疗的比单肺分期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疗效更好。

  • 标签: 早期尘肺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用大容量肺灌洗对尘肺患者肺功能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尘肺患者84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手段,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大容量肺灌洗。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研究组患者肺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大容量肺灌洗能够有效改善尘肺患者临床疗效,提高患者肺功能,值得推广会运用。

  • 标签: 大容量肺灌洗 尘肺患者 肺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限制性液体复苏和常规液体复苏对各种原因所致低血容量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救治的88例低血容量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照组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复苏指标和患者死亡率、ARDS、MODS发生率以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复苏24h后血乳酸水平(1.75±0.62)mmol/Lvs(3.20±1.30)mmol/L、碱剩余(-0.81±2.07)mmol/Lvs(-4.61±1.90)mmol/L、凝血酶原时间(PT)13.37±1.87vs16.70±2.59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愈率(91.01%vs79.50%)、ARDS发生率(4.54%vs9.19%)、MODS发生率(11.36%vs18.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可以显著改善各种原因所致低血容量休克患者的休克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 标签: 限制性液体复苏 休克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下行大容量肺泡灌洗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5例患者行肺泡灌洗术护理进行总结。结果15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肺泡灌洗术,疗效满意。结论对15例的患者行肺泡灌洗术,术后患者均好转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术中的规范操作,重视术后的病情观察是降低并发症的关键环节。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前训练、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的密切观察、配合,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能保证肺泡灌洗术的顺利进行且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全麻 大容量肺泡灌洗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英国《自然·通讯》在线发表的一项神经科学研究证实,剥夺人类睡眠确实会导致大脑连接发生变化。这种理论一直难以在人类身上测试,但是这次的新研究使用间接测量方法分析了大脑的连接变化。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34期
  • 机构:《英国医学杂志》周刊刊登的一项新的研究成果显示,世界各地的“由于身体活动不足导致的慢病负担急剧上升,运动不足被认为是一种全球‘流行病’,并且成为当下威胁大众健康的重要原因。”美国“运动是良医”咨询委员会主席罗伯特•萨利斯表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早期液体复苏作为脓毒症休克(Septicshock)现阶段临床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明显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与转归,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是在盲目地、大剂量地补液会诱发肺水肿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耽误治疗时机。近年来,以高晶-高胶渗透压混合溶液(HHS)为代表的小容量复苏方案的确立得到方面医师的一致认可,对于进一步完善脓毒症休克的液体复苏治疗至关重要。本文中将对于小容量复苏的发展演变以及临床应用情况等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体液复苏 脓毒症休克(Septic shock) 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联机血容量测定观察不同超滤模式透析对血容量及血压的影响,防止透析性低血压的发生。方法选择40例既往有血透症状性低血压的透析患者,采用标准超滤模式0(UF0超滤率恒定)、超滤模式1(UF1超滤率呈线性递减,超滤率为匀速超滤的1.33倍,线性降低至透析结束)、超滤模式2(UF2阶梯式超滤下降,透析前1/3时间超滤率为匀速超滤的1.5倍,中间1/3时间超滤率等同于匀速超滤,后1/3时间超滤率为匀速超滤的0.5倍)各进行10次,在线监测透析过程中相对血容量(RBV)及发生症状性低血压的次数。结果①透析1小时、2小时、3小时UF1和UF2相对血容量低于UF0(P<0.05);透析1、2小时UF2低于UF1(P<0.05);②UF0和UF1模式透析时,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的次数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UF2模式透析出现低血压、肌肉痉挛次数多于UF0和UF1(P<0.05)。结论阶梯式超滤模式透析,透析早期脱水速度过快,血容量变化大,易引起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容量 透析超滤模式 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并探讨临床诊断原因及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09年6月至2012年8月收取怀疑为冠心病患者100例进行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诊断。结果心电图正常30例,异常70例,在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后,都异常30例,都正常20例,37例正常的静息心电图但却是冠心病患者,13例异常静息心电图且阴性动脉造影。结论研究分析这100例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可知,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不单单由冠心病引发,也存在其他病因。

  • 标签: 冠状动脉 供血不足 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