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5093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方法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2月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在出生42天后接受听力复筛,可疑者转至我院听力诊断中心采用听性脑干反应进行诊断性检查。结果筛查率91.4%;初筛通过4242例,未通过851例,初筛通过率83.29%;复筛率93.88%,复筛通过758例占94.86%,未通过41例,35例接受3月龄左右采用听性脑干反应进行诊断性检查,6例失访。最终12例确诊为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我市广大群众中已深入人心。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呈明显的逐年下降趋势。加强围产保健工作与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管理减少与新生儿听力障碍有关的高危因素可使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进一步下降。

  • 标签: 新生儿 听力筛查 耳声发射 听力损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早产儿听力筛查结果,以期早发现听力障碍早产儿,及早干预,改善预后。方法采用耳声发射(OAE)听力筛查仪,对396例早产儿在生后3~7d进行听力初筛,对于未通过的新生儿,采取1个月后复查,仍未通过者则实施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BAEP)以确诊。结果初筛通过320例,初筛通过率80.81%;复筛通过58例,通过率76.32%;复筛未通过早产儿18例,经上级医院确诊,11例异常,异常率为2.78%。结论早产儿听力障碍发病率高,早产儿应被列为听力监测的重点对象,及早干预治疗。

  • 标签: 早产儿 听力筛查 耳声发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的临床特点与听力改善方法和效果。方法观察慢性中耳炎患者60例60耳的临床特点,所有患者都采用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有耳流脓史及渐进性听力下降,主诉耳鸣患者30例,眩晕患者7例,耳痛患者20例;经过手术治疗后,本组患者优良率为83.3%,同时术后的气骨导差有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当前患者对于听力改善的要求越来越高,慢性中耳炎多有听力下降,鼓室成形术结合听骨赝复物的应用可有效改善听力状况。

  • 标签: 慢性中耳炎 听力 鼓室成形术 听骨赝复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靖江市城镇新生儿的听力发育情况,研究新生儿听力的筛查方法及听力筛查仪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初筛、复筛、确诊,为真正做到新生儿听力障碍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如何进一步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质量。方法采用美国GSI(格雷斯-斯塔德勒公司)生产的GSI70自动耳声发射听力筛查分析仪筛查结果分析,其检查速度快,携带方便,筛查准确率高,无创伤和不适,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儿,早期采取干预治疗和康复措施。结论提高早期听力筛查工作质量,是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根本。

  • 标签: 新生儿 听力筛查 分析
  • 简介:摘要女大学生月经期存在很多困惑,本文分析了引起这些困惑的原因,根据实际提出了预防措施,从而达到促进其身心健康的目的。

  • 标签: 女大学生 月经 健康教育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为获得当代大学生性观念、性知识及性行为等方面的资料,发现当代大学生性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特点。方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结果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889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350名(占39.37%),女生539名(占60.63%)。被调查者中男生约38.57%、女生约34.69%认为大学生谈恋爱很正常;男生赞成同居的比例高于女生(36.67%>24.28%),对于婚前性行为,“可以接受的”男生占25.6%,女生占18.5%。结论加强在大学生中开展性健康教育,普及性知识。

  • 标签: 大学生 性道德 性行为 性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存在问题及生成原因,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处理对策。方法运用校园心协网对职大大一新生进行个性问卷UPI测试,随机抽取1500份问卷进行分析。结果432名(28.8%)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即A类和B类)。结论通过加强大学生心理干预,提高大学生德商、情商,应用阅读疗法,开展体育教育等多种途径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 标签: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问卷调查法 大学生 心理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青少年性观念的日益开放,大学生正逐渐成为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本报告针对大学生艾滋病预防教育问题,以问卷调查的定量分析、卷宗整理的定性剖析和文献资料的索引为主要方法,在对问卷、卷宗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汇总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进行分析研究,为高校艾滋病的预防提出自己的拙见。

  • 标签: 艾滋病 教育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对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现状、获取途径及学习需求。方法随机抽取武汉工业学院非医学专业学生625名,对常见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获取途径及学习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对急救知识的普及率较高,总知晓率为65.61%。但对技能的掌握和主动运用能力严重不足,总知晓率为14.06%,与急救知识的总知晓率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仅有7.68%(48人)的调查对象表示能使用曾学过的急救知识。急救知识的主要获得来源是媒体,家人朋友居第二位。大学生有着广泛的急救学习需求。结论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较好,但急救技术普及情况差,实践能力薄弱,缺乏处置急症的主动运用能力,急救普及需要重视技能的培训。

  • 标签: 大学生 急救 普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索惠州市2010-2011年生产性噪声环境对工人听力影响以及相关护理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惠州市工厂的布机工100人,焊管工60人,电机工100人为研究对象。使用ND一2型精密声级计进行噪声的测定,按《工业企业噪声检测规范》进行相关测定。使用丹麦产MDS电测听进行听力的测定,按仪器所要求的工作环境中对脱岗12小时的上述研究对象做听力测定。后经年龄修正后,按《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诊断研究对象的听力情况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检测结果布机间生产性噪声的强度最大,焊管间次之,而电机房最低。从质谱分析看,布机间以125Hz-2000Hz为主,2000Hz为峰值。而电机房则以250Hz至2kHz为主,峰值2Kh,焊管车间范围,250Hz至8kHz为主,电机房以65Hz至1kHz为主。三组工人中听力损伤率最高的是布机工,最低的是电机工。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发现,工厂工人需要加强自身的防范意识,来降低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 标签: 噪声 危害 护理
  • 简介:摘要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其健康状况关系着民族的命运,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对其健康状况和与健康相关的行为进行探索和研究是一项势在必行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健康现状和影响其健康的相关行为,提出了有益于其健康的对策。

  • 标签: 大学生 健康 相关行为
  • 简介:摘要PPT(Powerpoint)教学是当前高校课堂教学的主流方式。然而,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严重的PPT依赖问题,如盲目使用PPT、照屏宣科、过分看重技术而本末倒置等,本文就如何从PPT依赖转化为驾驭PPT、更好地对课堂进行掌控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

  • 标签: PPT 教学 高等教育 青年教师
  • 简介:摘要护理英语是护理学专业所开设的一门特色英语课程,是培养护理专业学生英语的运用能力特别是护理学术语及护理学特有语言转换能力的必修课程。作者针对目前护理英语教学的现状,联系工作实际,就护理学英语教程的重要性、教学方式和内容以及教材的选定等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 标签: 护理学 专业英语 教学
  • 简介:摘要由学会独立设计教学标本,到亲自动手制作完成并应用于教学上的全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发挥其创新精神,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为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做了有意义的探索。

  • 标签: 实践 创新能力 解剖学 教学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高校是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的摇篮,帮助大学生科学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中医药院校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从提高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意义的认识、克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知晓大学四年每年规划的重点、告知学生人生成就的三大资源进行了论述,对于从事中医药教育的教师和每个大学生均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 标签: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思想教育 重要内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自我肯定意识的影响。方法整群抽取天津市3所大学大1~大4学生263名,采用生活习惯问卷和自我肯定意识量表进行测试。结果①不同生活习惯的被试分布情况显示,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睡懒觉、不吃早餐、饮食无规律的大学生占16.0%以上,缺乏锻炼者占26.6%。②生活习惯与自我肯定意识的相关分析显示,自我接纳、自我实现、自我充实和自我表露4项积极自我肯定意识越高,生活习惯越良好,自我封闭和对人紧张2项消极自我肯定意识越低;③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生活习惯和“家庭经济状况”、“年级”、“独生与否”是自我肯定意识的影响因素,而运动指数的预测力大于其他变量。结论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自我肯定意识,积极的自我肯定意识可以抑制不良的生活习惯。

  • 标签: 生活习惯 自我肯定意识 运动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高校女大学生的乳房保健知识与重视程度,及健康教育需求情况,为高等院校开展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合肥市某医学高校18~25岁的医学与非医学专业本科女大学生各658人和223人,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按要求填写后当场收回,原始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录入与分析。结果女大学生中进行乳房自查(BSE)的仅占19.2%,不知道方法的达40.34%,未意识到重要性的高达43.28%。掌握BSE最佳时间和频率的分别为11.1%和2.4%。不知道乳房清洁使用温水占21.57%。采取乳房保健措施中,晚上睡觉不戴胸罩的占56%。是否为医学专业、是否为独生子女、年级、中学有无学习生理卫生课程的学生对乳房保健知识掌握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大学生乳房保健知识来源依次为电视报刊(55.2%)、网络(53.2%)、亲友(40.5%)、专业人员(18.3%)、讲座(12.5%)、其他(20.4%)。其中87.9%的女生希望能了解乳房保健知识。结论女大学生乳房保健知识认知度普遍较低,其中医学生较非医学生认知稍全面,但仍存在不足。女大学生缺乏BSE的意识与知识,学校应开设相关课程对女生进行乳房保健的普及教育,进行BSE的指导,以满足女大学生的知识需求。

  • 标签: 女大学生 医学生 非医学生 乳房认知 乳房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