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双胍治疗老年2糖尿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9月间服用单一降糖药物血糖控制效果不佳老年人38例,给予吡格列酮+双胍治疗方案,疗程12周,记录服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结果①患者服药12周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②治疗过程中有3(7.9%)例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给予双胍减半处理后症状好转,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单纯服用类、磺脲类药物血糖控制效果不佳的老年人,吡格列酮联合双胍方案是降糖的有效方案。

  • 标签: 2型糖尿病 老年人 吡格列酮 二甲双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糖尿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7例初诊糖尿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组采用双胍治疗组(MET组)、阿卡波糖治疗组(ACAR组)、双胍+阿卡波糖治疗组(MET+ACAR组),并进行3个月的治疗和随访观察,比较各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FINS)、餐后2小时胰岛2HINS)、体重指数(BMI)水平和胰岛抵抗指数(HOMA-IR)、胰岛释放指数(HOMA-β)值。结果MET组23例、ACAR组22例和MET+ACAR组22均完成了治疗3个月的随访评估。三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HbA1C、FINS、2HINS、BMI水平及HOMA-IR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ET+ACAR组显著(P<0.05);HOMA-β高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T组和ACAR组两组各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糖尿安全有效,有明显减轻体重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肥胖 二甲双胍 阿卡波糖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胰岛制剂不断发展的同时,胰岛应用技术亦不断完善,不知挽救了多少糖尿人的生命。遗憾的是糖尿的患病率,特别是2糖尿(T2DM),全世界范围内都在显著增加。预防或者延迟疾病进展的策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胰岛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是2糖尿发病的两个重要环节,IR的变化提示在临床糖尿到来之前,胰岛抵抗持续存在且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即使在临床糖尿发生之后,胰岛抵抗的倾向并未有所缓解,而与此同时,β细胞的胰岛分泌功能却在逐步减退。揭示了2糖尿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胰岛分泌不断恶化的特点1。近年人们逐渐认识到2糖尿人应当早期应用胰岛,只要用之得当,不仅安全,而且益处多多,临床实践证明预混胰岛联合双胍强化治疗能够更好的治疗2糖尿2。现就2糖尿强化胰岛治疗方案的选择与临床应用指征探讨如下。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 胰岛素治疗指征 强化胰岛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胍联合格列剂特缓释片治疗2糖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2糖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双胍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PG、2hPBG及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FPG、2hPBG及HbA1c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FPG、2hPBG及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双胍联合格列剂特缓释片治疗2糖尿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二甲双胍 格列齐特缓释片 2型糖尿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胍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糖尿高血压患者的降压及降糖的效果。方法将86例糖尿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量组,观察组46例给予双胍片、厄贝沙坦片口服;对照组40例给予厄贝沙坦片,服药前及服药12周,后侧定血压和血糖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对照组的降压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对照组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双胍不仅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与厄贝沙坦片联合用药治疗糖尿高血压能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二甲双胍 高血压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和进口胰岛治疗糖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常规降糖药物治疗2糖尿疗效不佳的患者32例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进口胰岛—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预混30R)(诺和诺德)治疗治疗组采用国产胰岛—精蛋白锌胰岛(30R)(江苏万邦)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FPG和2h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和2hPG较治疗前都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的FPG和2hPG较对照组无显著增高。两组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国产和进口胰岛治疗糖尿均可以合理降低FPG和2hPG的水平,起到同等效果,且具有价格优势值得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预混30R)(诺和诺德) 精蛋白锌胰岛素(30R)(江苏万邦) FPG 2 h PG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双胍与达英-35联合对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2例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双胍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双胍与达英-35联合治疗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患者多囊卵巢综合征病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生殖激素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双胍与达英-35联合对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二甲双胍 达英-35 多囊卵巢综合征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2糖尿(T2DM)患者早期短程胰岛强化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T2DM患者53例进行胰岛强化治疗4周。结果4周的强化胰岛治疗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达标并控制。结论早期短期胰岛强化治疗2糖尿患者血糖达理想目标,其低血糖发生率也低,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是值得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 早期强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甘精胰岛联合双胍治疗口服降糖药疗效不佳的2糖尿患者的血糖,HbA1c变化、低血糖发生率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8例口服降糖药疗效不佳的老年2糖尿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联合双胍组和预混胰岛组。甘精胰岛组的方法甘精胰岛每晚睡前皮下注射一次,加三餐前口服双胍(君力达)。预混胰岛组的方法早晚餐前各皮下注射一次,疗程为三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空服血糖(FBG)和餐后2小时血糖(2HBG)、HbA1c下降情况、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糖、HbA1c下降明显。治疗后两组之间对比无显著差异,低血糖发生率甘精胰岛联合双胍组明显低于预混胰岛组。结论两组都具有明显降低FBG、2HBG、HbA1c的作用,且依从性好。低血糖的发生率甘精胰岛组明显低于预混组。

  • 标签: 甘精胰岛素预混胰岛素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对60例新诊断2糖尿随机分CSII治疗组及其它方式治疗组,追综观察1—4年,观察HBA1C、C肽、及用药量。结果观察项目CSII治疗组明显优于其它方式治疗组。结论初诊2糖尿早期长时间(>1月)CSII强化降糖治疗能更好的控制血糖、改善β细胞功能。

  • 标签: 胰岛素泵 新诊断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冬胰岛与人普通胰岛在老年2糖尿胰岛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9月~2012年9月入住我院的100例老年2糖尿患者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0例。对照组持续皮下泵输注人普通胰岛,观察组多次泵注门冬胰岛,比较两组FGP、2hPG、胰岛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并餐前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是时间、餐后血糖平均浓度、基础率(%)、餐前率(%)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对T2DM围术期血糖的控制具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以及顺应性等优点,胰岛泵是T2DM围术期胰岛最佳的输注方式。

  • 标签: 门冬胰岛素 普通胰岛素 胰岛素泵 血糖
  • 简介:摘要基于泵、筛结构和性能,建构“泵筛”理论。根据人体大量生理功能,揭示机体物质转运均依托“泵筛”合理化精细分工,说明人体生命运行机制是“泵筛”代谢效应有机集合体,探究2糖尿胰岛抵抗产生机制,系内环境代谢调节运行机制“泵—筛”失衡。

  • 标签: 生理功能 &ldquo 泵&mdash 筛&rdquo 效应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胰岛泵(CSII)与胰岛多次皮下注射(MSII)治疗新发2糖尿患者远期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初诊T2DM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SII组与MSII组,每组33例。CSII组用胰岛泵持续皮下注射重组人胰岛优必林R,MSII组予三餐前优必林R,睡前注射长秀霖;治疗2周后,改为门诊口服降血糖药物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空腹血糖、空腹血清C一肽(C.P)、餐后2h血清C一肽(C-P2h)、HbA1C。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住院治疗2周、门诊治疗6个月后两组HbA1c均下降(P<0.05),空腹血清C—P、C—P2h均升高(P均<0.O5);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P<0.05。结论胰岛泵(CSII)与胰岛多次皮下注射(MSII)均可改善新发2糖尿患者胰岛功能,但两者相比较,早期应用CSII能更好的解除高糖毒性,使受损的胰岛B细胞功能逆转,减轻胰岛抵抗,对患者残余胰岛功能尽早起到保护作用,延缓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新发 胰岛素泵 强化治疗 远期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胰岛治疗对初诊2糖尿患者的血糖控制及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对80例新诊断2糖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胰岛治疗组40例(A组)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组40例(B组),进行为期2-3周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胰岛测定,并测定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抵抗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都可以使患者血糖达到良好控制;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治疗后A、B两组均有明显改善,但A组较B组改善明显,差异有显(P<0.05);HOMA-IR治疗前后治疗后A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B组虽有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初诊的2糖尿患者,早期使用胰岛治疗可快速有效控制血糖,其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比口服降糖药物的作用显著,并可获得良好的血糖预后。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 胰岛&beta 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格列美脲联合胰岛治疗2糖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2糖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仅用格列美脲治疗。结果实验组经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BMI、糖化血红蛋白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治疗2糖尿可有效控制血糖,效果稳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格列美脲 胰岛素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甘精胰岛胰岛治疗HbA1C>9%的初诊超重或肥胖2糖尿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新诊断2糖尿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甘精胰岛联合双胍、阿卡波糖)和对照组(胰岛泵)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糖,胰岛、C肽水平。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胰岛抵抗指数(HOMA—IR)、血糖曲线下面积(AUCG)、胰岛曲线下面积(AUCI)。比较各项指标的变化,观察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PPG、AUCGHOMA-IR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INS、C肽、Homa-β、AUCI较治疗前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甘精胰岛治疗初诊2糖尿胰岛泵强化治疗血糖控制水平和改善胰岛细胞功能的作用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胰岛素泵 2型糖尿病 胰岛细胞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初诊的2糖尿患者短期胰岛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初诊的2糖尿患者70例随机分为胰岛强化组(治疗组)35例和口服降糖药物组(对照组)35例,疗程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FINS)、胰岛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分泌指数(HOMA-β)。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胰岛抵抗指数和胰岛分泌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FPG下降指数和FINS、HOMA-β升高指数较对照组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糖尿患者给予短程胰岛强化治疗比常规口服降糖药物能更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强化治疗 口服降糖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胰岛泵进行连续皮下胰岛输注(CSII)和常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MSII)治疗2糖尿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将60例2糖尿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胰岛泵连续皮下胰岛输注组(观察组)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比分析两组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血糖达标后胰岛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血糖达标后胰岛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胰岛泵连续皮下胰岛注射比常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治疗2糖尿合并肺部感染,具有见效快,胰岛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疗效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胰岛素泵 2型糖尿病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近年来,糖尿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其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胰岛相对于其他药副作用小,常采用皮下注射,因此,医护人员要做好患者的护理和出院指导。

  • 标签: 胰岛素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