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早期的动物实验发现VEGF系统在肾脏疾病中表达上升,阻断VEGF通路可以改善肾功能,推测VEGF系统促进了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但这一结果却与近年来的临床研究结果相驳。对VEGF系统在肾脏中生理功能研究地不断深入发现VEGF系统的生理功能与其种类、局部微环境和剂量相关,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足细胞 内皮细胞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症因子IL-1、IL-6、IL-10在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集54例脓毒症患者,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按入院0、1、2、3、7天测血清IL-1、IL-6、IL-10、PCT并进行APACHEII、SOFA评分。对照组测入组时血清IL-1、IL-6、IL-10、PCT水平。分析炎症因子、PCT对脓毒症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脓毒症患者入院时,IL-1、IL-6、IL-10、PCT均高于对照组,且随治疗均呈下降趋势;脓毒症早期诊断各指标AUC比较,PCT>IL-1>IL-6>IL-10;IL-1、PCT、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水平均高于生存组;各指标预测脓毒症病死率AUC比较,SOFA>PCT>APACHEⅡ>IL-1>IL-10>IL-6。结论IL-1、IL-6、IL-10是辅助脓毒症早期诊断的良好指标,IL-1与脓毒症预后有关,IL-6、IL-10与脓毒症预后无关。

  • 标签: 脓毒症 炎症因子 降钙素原 危重症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小板衍化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产生的作用。结果子宫内膜组织中血小板衍化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阳性率较正常内膜组织高。血小板衍化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血小板衍化内皮生长因子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提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新生血管的形成紧密相关。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免疫组化 血小板衍化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瘢痕疙瘩一直是整形外科治疗的难题,其发病机制还没有统一的见解,目前较多学者比较认可的机制是由内皮血管生长因子(内皮血管生长因子)经过一系列生理作用机制诱导产生的。内皮血管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过表达可能与瘢痕疙瘩侵袭生长有关,异质性肌成纡维细胞异常表达VEGF和VEGF/KDR复合物能通过旁分泌方式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分裂来体现瘢痕疙瘩肿瘤侵袭性生长特性,阻断其生物学作用可能对临床治疗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瘢痕疙瘩 内皮血管生长因子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nail对Hela细胞侵袭的作用。方法采用Hilymax法进行细胞转染,RT-qPCR法检测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SnailmRNA表达下降约72.3%(P<0.01);Snail蛋白水平下降约54.2%(P<0.05)。在24h,48h,72h,干扰组较对照组细胞侵袭能力下降,其抑制率约为17.6%(P<0.05),31.5%(P<0.01),36.1%(P<0.05)。结论Snail下调可显著抑制Hela细胞的侵袭能力。

  • 标签: Snail 宫颈癌 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分型与炎性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针对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归类,同时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炎症因子水平,并进行分析,研究者均收自我院2014年2月到2016年6月间。结果通过比较发现,其临床分类不同,C-蛋白反应以及白介素细胞-8的炎症因子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分型与炎性因子相关性研究发现,患者病情的中医分型不同其炎性因子表达也存在不同,C-蛋白反应以及白介素细胞-8对于其可做出相应分析,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中医辨证分型 炎性因子 相关性
  • 简介:摘要妊娠期糖尿病(gc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是妇女妊娠期特有而又常见的疾病,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出现的不同程度的葡萄糖代谢异常,其发病率约为1%~14%。易造成巨大儿、羊水过多、胎儿畸形、胎儿宫内窘迫、胎死宫内,新生儿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症及低血钙等情况,严重影响着母亲和胎儿的健康。鉴于GDM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本文你针对目前GDM发病的危险因子及其危害性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围产期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胰岛素 围产期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老年心衰患者NT-ProBNP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老年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氟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浆NT-ProBNP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治疗前后水平变化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T-ProBNP、TNF-α、IL-6及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伐他汀应用于老年心衰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氟伐他汀 老年心衰 NT-ProBNP 炎症因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氧疗联合中药外敷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提高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内分泌科从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将5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措施(控制危险因素如血糖、血压、血脂及营养神经、活血化瘀、抗凝、抗感染等治疗。);实验组常规治疗、外敷表皮生长因子及联合伤口局部氧疗。比较两组伤口愈合情况,治愈时间及治愈率。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全面的综合治疗,局部创面的处理换药护理后疗效满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足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治疗病毒性脑炎患者采取双黄连注射液的疗效以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52例患者采取阿昔洛韦作为对照组,另52例患者采取阿昔洛韦结合双黄连注射液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发现研究组各项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病毒性脑炎患者采取双黄连注射液,可有效降低其炎症因子水平,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炎症因子 病毒性脑炎了 双黄连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活血化瘀汤对骨折早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活性的作用。方法选用64只雄性健康SD大鼠为观察对象,所有大鼠以闭合折骨为标准建立骨折模型,并应用髓内针进行固定。随机分成两组(32只/组),对照组术后以生理盐水灌胃,观察组术后以活血化瘀汤灌胃,于术后1、3、7、14d取骨折外周组织,采用TR-PCR技术观察其VEGF表达情况。结果经统计得出,两组大鼠在灌胃后1d其VEGF表达水平比较无明显性差异(P>0.05);但灌胃后3d、7d、14d观察组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灌胃后7d两组大鼠其VEGF表达水平到达峰值,两组比较(P<0.01)。结论血化瘀汤可明显增加骨折早期VEGF活性,对促进血管再生有着积极作用。

  • 标签: 活血化瘀汤 骨折早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治疗老年患者恶性胸腹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45例中至大量恶性胸腹腔积液老年患者,排尽恶性积液后,腔内注入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200万单位加生理盐水20ml,一周两次,连续2周。治疗后1月观察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4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5例(33.3%),部分缓解(PR)20例(46.6%),稳定(SD)4例(6.6%),疾病进展(PD)6例(13.3%),总有效率(ORR)35例(77.7%),临床获益率(CBR)39例(86.6%)。生活质量提高者37例。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及局部疼痛。结论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腔内灌注治疗老年患者恶性胸腹腔积液疗效确定,高效安全,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恶性胸腹腔积液 腔内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康复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上半年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1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加用运动疗法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物理因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助运动疗法,对比两组干预效果以及膝关节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总有效率为95.31%;对照组患者干预总有效率为82.69%;观察组患者干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物理因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评分较干预前具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观察组提高更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物理因子辅以运动疗法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膝关节评分明显提高,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康复治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TNF-α、IL-6及IL-8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出现肺炎患者102例,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化痰、扩张气道及营养支持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临床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TNF-α、IL-6及IL-8含量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其血清TNF-α、IL-6及IL-8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治疗两个疗程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含量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研究组与常规组血清TNF-α、IL-6及IL-8含量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P<0.01);常规组临床治疗显效率为70.59%,研究组临床治疗显效率90.2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老年肺炎疗效明显,显著改善SAP发生后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升高情况,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脑梗死 肺炎 老年 热毒宁注射液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神经细胞生长因子作用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将2014年12月—2015年9月间确诊并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展开研究,采用双盲法将83例患儿分为观察组(n=42)及对照组(n=41);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入神经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结果经治疗,两组患儿在疗效、NBNA(神经行为测定)评分、DQ(发展量表)评分上对比观察组均明显占优(P<0.05)。结论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治疗中加入神经细胞生长因子,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该方法值得借鉴。

  • 标签: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神经细胞生长因子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V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是一种蛋白酪氨酸激酶(PTK),肿瘤的发生、进展以及预后均与VEGFR表达异常有着密切的联系,VEGFR表达异常会引发多种与癌症有关的疾病。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以VEGFR为靶点的治疗,成为广大临床医护人员广泛关注的内容。本文笔者主要针对VEGFR抑制剂的抗肿瘤效果展开了综述。

  • 标签: 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受体抑制剂 抗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炎症因子和免疫球蛋白与2型糖尿病肾病病情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观察组)和健康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肾功能(Scr和BUN)、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和IL-10)和免疫功能(IgG、IgA和IgM)差异,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Scr、BUN、hs-CRP、TNF-α和IL-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均P<0.05),IL-10、IgG、IgA和Ig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均P<0.05)。对本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与肾功能相关性分析,hs-CRP、TNF-α和IL-6与Scr和BUN均呈正相关(均rs>0,P<0.05),IL-10、IgG、IgA和IgM与Scr和BUN均呈负相关(均rs<0,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显著异常于正常健康人,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与其病情显著相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肾病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病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早期干预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住院的6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3(IL-13)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清中的IL-4、IL-6及IL-13含量水平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血清中的IL-4、IL-13含量水平较前升高,IL-6含量水平较前降低,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早期干预通过提高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抗炎性细胞因子IL-4、IL-13的表达水平,降低炎症因子IL-6的表达水平,保护脑组织。

  • 标签: 出血性脑卒中 中医综合治疗 相关抗炎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阿米卡星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方法采用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抗炎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常规抗炎加阿米卡星雾化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7天血清白介素与各项炎症因子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炎性物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IL-8、TNF-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阿米卡星雾化治疗相关性肺炎效果最佳,降低炎症因子产生、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相关性肺炎 炎症因子 雾化吸入 阿米卡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