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液体疗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监测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临床广泛应用。神经外科临床上对重型颅脑损伤液体疗法的概念和具体方法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液体疗法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就颅脑损伤患者液体治疗中主要液体的选择上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 标签: 颅脑损伤液体治疗主要液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肝移植患者液体管理期间开展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T)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肝移植术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处理方案的差异分组为观察组(15例)以及对照组(1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处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方案。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容量相关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移植患者的液体管理中实施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利于术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肝移植术 液体管理 负平衡 并发症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而手背静脉是输液常用的部位,手背末梢浅静脉靠近掌指关节处,静脉血管短、表浅、细小、弯曲,进针后不易固定或固定不当导致穿刺失败。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方便护理人员操作,提高穿刺成功率,我们对手背远端静脉血管的输液穿刺方向、进针及固定方法都做了一些改进,经临床试用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 标签: 手背远端静脉 逆行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插胃管法和液体石蜡诱导快速插胃管法对提高插管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将80例需要插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插胃管法,观察组采用在传统插胃管法的基础上液体石蜡诱导快速插胃管法,比较两种效果。结果两种插胃管一次性成功率、插管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液体石蜡诱导快速插胃管法能缩短插管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

  • 标签: 液体石蜡 插胃管 有效方法
  • 简介:摘要儿科液体疗法是教学的难重点,传统的授课方法效果往往欠佳。为提升教学活动的质量,以腹泻时液体疗法为例,推荐从明确液体疗法的目的出发,理解21液的由来,并以其为中心阐示临床所需液体的配制,同时贯穿“三三制”补液方法及补碱的活用。这种教学方法能拉近理论与临床的距离,使学生做到在理解基础上记忆并有助于灵活地临床应用,可供借鉴。

  • 标签: 小儿 液体疗法 教学 思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液体敷料在减少皮肤机械损伤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老年病一科住院且安置深静脉管的病员共67例,按病员入院先后顺序排单双号,双号为对照组,单号为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液体敷料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无人发生皮肤损伤,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体敷料能减少皮肤机械损伤的效果确切,能明显改善病员皮肤发红和疼痛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液体敷料 护理 皮肤机械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烧伤患儿休克期液体管理护理方式进行调查,并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64例烧伤休克患儿,根据患儿晶体、胶体更替频率将患儿分为两组,1组患儿2h内只进行一次液体交换管理,2组患儿2h平均每小时都进行一次液体交换管理。比较两组患儿的预后效果。结果1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体温与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1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34.4%;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1.8%,两组患儿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1组患儿输液总量为(707.5±45.9)ml;2组患儿输液总量为(543.6±39.8)ml,两组比较P<0.05,t=5.85。结论两种液体交换管理方式均能够帮助患儿平稳度过烧伤休克后第一个24h,但2组患儿风险发生率更低。

  • 标签: 烧伤患儿 休克期 液体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应性鼻炎(NAR)与应性鼻炎(AR)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鼻炎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抽血做变应原筛查,分析检测结果并对AR与NAR予以区分,而后采用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AR患者。结果160例患者中AR有105例,NAR为55例;使用安脱达屋尘螨变应原制剂治疗52例观察组AR患者总有效率为96.2%,与使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AR的60.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鼻炎患者临床应重视开展变应原检查,以明确诊断患者鼻炎类型。而对于AR患者则推荐使用特异性免疫疗法,临床效果显著,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非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 临床特点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输液瓶口贴用于已开启液体瓶的消毒效果。方法将2010年5~11月住院病人静脉滴注液体中随机抽取200瓶分为A、B组,每组100瓶。A组100瓶液体加药后使用输液瓶口贴消毒,B组100瓶液体加药后使用碘附棉球行瓶口消毒,分别在使用后10、30和60min于瓶口开启处采样做细菌培养,比较两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同时计算比较两种消毒方法耗材和护士操作耗时。结果两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与B组比较,A组耗材、护士操作耗时明显降低,差异显著性(P<O.05)。结论输液瓶口贴应用于已开启液体瓶消毒效果安全可靠,且操作简便,耗材少,明显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 标签: 输液瓶口贴 输液 静脉内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限制性液体复苏和常规液体复苏对各种原因所致低血容量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救治的88例低血容量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照组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复苏指标和患者死亡率、ARDS、MODS发生率以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复苏24h后血乳酸水平(1.75±0.62)mmol/Lvs(3.20±1.30)mmol/L、碱剩余(-0.81±2.07)mmol/Lvs(-4.61±1.90)mmol/L、凝血酶原时间(PT)13.37±1.87vs16.70±2.59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愈率(91.01%vs79.50%)、ARDS发生率(4.54%vs9.19%)、MODS发生率(11.36%vs18.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可以显著改善各种原因所致低血容量休克患者的休克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 标签: 限制性液体复苏 休克 疗效
  • 简介:摘要液体活检技术近年来飞速发展,为肿瘤早期诊断、疗效监测、预后评估和精准治疗等方面提供了一种无创、实时、准确的解决方案。本文对以ctDNA、CTC、外泌体为代表的液体活检技术在肺癌分子诊断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促进液体活检技术在肺癌临床诊治中的应用。

  • 标签: CTC ctDNA外泌体 肺癌 分子诊断
  • 简介:摘要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应性鼻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成为一种世界范围性的疾病,极大地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现探讨一下治疗应性鼻炎的药物。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探讨大肠黑病的病因以及大肠黑病与肿瘤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本院通过肠镜检查和病理确诊的53例大肠黑病。结果大肠黑病的致病因素为长期便秘,服用泻药,合并结肠癌2例。结伦大肠黑病与长期便秘服用泻药关系密切,与结肠癌有一定关系。

  • 标签: 大肠黑变病 色素沉着
  • 简介:摘要应性鼻炎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治疗的方法从使用一、二代组胺H1受体拮抗剂、缩血管剂到局部抗炎、选择性白三烯受体拮抗体对症治疗、再到原特异性免疫对因治疗,因小儿个体原因,不提倡使用副作用大的内服药治疗,也不应手术或激光治疗,所以应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地治疗小儿应性鼻炎。

  • 标签: 小儿 应变性鼻炎 对症治疗 对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