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儿童烧伤后常伴有心理障碍,笔者按照烧伤治疗过程分3个阶段对烧伤常见心理障碍类型、患病率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为烧伤心理康复的研究及治疗提供参考。综述显示,在入院及重症监护阶段,常见儿童医疗创伤应激、急性应激障碍,推荐以预防及监测为主,包括为烧伤及其父母提供医疗相关信息,鼓励父母陪伴烧伤,并及时筛查这些急性应激障碍;在创面修复阶段,常见儿童医疗创伤应激、急性应激障碍症状持续进展,推荐创伤聚焦的认知行为疗法;在康复及重返社会阶段,常见创伤后应激障碍及焦虑,推荐营地活动、运动等方式。此外,患儿父母也常伴有心理障碍,应关心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父母在患儿心理干预中起关键作用,应在父母的参与及帮助下对患儿进行心理干预。

  • 标签: 烧伤 儿童 心理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重度烧伤实施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72例重度烧伤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后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保障其健康。

  • 标签: 重度烧伤 肠内营养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烧伤父母在患儿烧伤后的心理反应及烧伤后三个不同时期的心理需求,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我科于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烧伤的30例患儿父母进行测验及心理变化调查。结果患儿父母心理反应有自责埋怨心理;焦虑和懊恼心理;孤独寂寞心理;悲观和绝望心理;期待心理。分析根据患儿父母的心理反应及需求,早期进行心理干预,心理咨讯,并给予正确的心理治疗,满足父母的需求,可缓解患儿父母不良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更好的配合患儿治疗的目的。

  • 标签: 烧伤患儿 父母心理 干预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烧伤及其家属在焦虑自我评分方面的差异,探究患儿家属对患儿心理健康的理解情况。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以烧伤收治入院患儿47例,维持常规烧伤综合护理,同时加以心理护理疏导及干预,在患儿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患儿自评,并让其家属使用相同量表对患儿焦虑状态进行评价,将评分结果进行配对研究。结果烧伤及其父母的焦虑自我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上述结果在患儿与其他亲属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烧伤治疗过程中,患儿父母能够充分意识到患儿的焦虑状态,而其他亲属对患儿的心理状况的感知与患儿自我感受存在差异。

  • 标签: 焦虑 儿童 亲属 烧伤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大面积烧伤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科大面积烧伤3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15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干预后病情恢复时间、并发症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大面积烧伤护理中,可促进患儿恢复,减少并发症,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常规护理 重度烧伤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烧伤休克期液体管理护理方式进行调查,并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64例烧伤休克患儿,根据患儿晶体、胶体更替频率将患儿分为两组,1组患儿2h内只进行一次液体交换管理,2组患儿2h平均每小时都进行一次液体交换管理。比较两组患儿的预后效果。结果1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体温与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1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34.4%;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1.8%,两组患儿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1组患儿输液总量为(707.5±45.9)ml;2组患儿输液总量为(543.6±39.8)ml,两组比较P<0.05,t=5.85。结论两种液体交换管理方式均能够帮助患儿平稳度过烧伤休克后第一个24h,但2组患儿风险发生率更低。

  • 标签: 烧伤患儿 休克期 液体管理
  • 简介:摘要烧伤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都会经历疼痛和焦虑,因此,镇痛、镇静治疗需贯穿烧伤的整个治疗过程。由于烧伤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其镇痛、镇静治疗较成年烧伤者复杂。因此,为烧伤提供有效、安全的镇痛、镇静治疗是临床上面临的一个挑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烧伤辅助镇痛、镇静治疗的相关进展,以期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烧伤 儿童 镇痛 镇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重度烧伤的护理要点,为烧伤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通过对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深度镇静能有效减轻或消除烧伤创面换药时的疼痛及躯体不适感,改善患儿焦虑、躁动甚至谵妄,降低患儿的代谢速率,使其处于安静、舒适、配合的状态,有助于换药操作的顺利完成。该文从烧伤中深度镇静的相关概述、实施要点及作用三大方面进行综述,详细介绍了不同给药途径的中深度镇静用药方案及评估与监测内容,并对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管理、中深度镇静实施流程管理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开展烧伤创面换药的中深度镇静提供借鉴。

  • 标签: 烧伤 儿童 中深度镇静 创面换药
  • 简介:大面积烧伤的静脉穿刺,是一项比较困难的护理技术操作。如果患儿烧伤后不能及时就诊,其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会越来越低。对于后期病人因其可供穿刺的部位受限,成功率也不高。现将其失败的原因总结如下。

  • 标签: 大面积烧伤 患儿 静脉穿刺失败 成功率 就诊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度烧伤休克期临床补液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了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8例重度烧伤休克期患儿,其中男性76例,女性42例,年龄为0.8-12.1岁,平均年龄为(8.6±3.1)岁。上述患儿烧伤面积在31%-60%之间,50例为II度烧伤,68例为III度烧伤。对其临床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08例(91.53%)痊愈出院,10例(8.47%)患者由于脏器衰竭而死亡。结论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补液计划,能够有效提高治疗重度烧伤合并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重度烧伤补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烧伤恐惧心理特征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度我院收治的22例烧伤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其恐惧心理特征以及总结护理对策。结果根据患儿心理特点进行分型,其中I型4例、II型8例、III型10例,针对患者心理特点实施对应护理,患儿在护理后其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烧伤者恐惧心理原因主要为忽然遇到意外伤害的惊吓以及对医疗操纵和环境的恐惧,根据患儿心理特征实施针对护理对策后患儿不良心理情绪显著改善。

  • 标签: 烧伤 儿童 恐惧心理 护理对策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适合0~3岁烧伤家庭护理质量的评价体系。方法以层次分析法(AHP)为理论构建模型,通过文献分析、德尔菲法专家函询,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相关指标的权重。结果共计两轮专家咨询,回收率分别为100%、95%,权威系数分别为0.868、0.886;重要指数分别为0.249、0.339;Cronbach α系数均≥0.752,确立0~3岁烧伤家庭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一级指标3项(结构、过程、结果),权重分别为:0.639 3、0.273 7、0.086 9,权重排名第一的是结果;二级指标6项(人力资源、制度、上门随访相关事项、健康指导相关事项、患儿护理结局、家庭照顾者随访结局),权重排名第一的是健康指导相关事项;三级指标17项(家庭护士与护理的比例、烧伤护士岗位合格率、各项规章制度是否齐全、各项规章制度考核通过率、家庭制度知晓率、患儿护理需求评估、烧伤体格检查、创面护理、瘢痕预防、功能锻炼、心理康复、意外伤害预防、肺部感染发生率、脓毒症发生率、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水平,以家庭照顾者健康教育水平权重最高)。结论构建的0~3岁烧伤家庭护理质量的评价体系直观、全面,为国内0~3岁烧伤家庭护理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 标签: 护理质量 评价体系 烧伤患儿 家庭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22例烧伤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经验与护理措施。采用留置针接5ML注射器边穿刺助手边抽回血的方法,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烧伤患儿 留置针 护理
  • 简介:摘要小儿是发生烧伤的高危人群,烧伤疼痛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疼痛。由于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对疼痛的认知能力及行为反应存在差异,故针对小儿进行有效疼痛评估尤为困难。了解患儿的疼痛,明确疼痛的不良反应,及时有效地评估及采取合适的疼痛干预措施对于医护人员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小儿烧伤疼痛的不同评估方法及非药物干预相关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烧伤 儿童 疼痛 管理
  • 简介:摘要总结1例误服氢氧化钠烧伤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做好抢救准备,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烧伤的胃肠道保护,提供足量的营养,做好伤口护理及感染预防。通过积极治疗和护理,患儿病情好转度过了危险期。

  • 标签: 氢氧化钠 烧伤 护理
  • 简介:目的探究对中度烧伤家属应用分阶段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3月本院烧伤科收治的60例烧伤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对照组患儿家属在入院后即刻进行宣教,观察组患儿家属则在2h内完成,后续教育则根据患儿的病情进行安排与调整,比较2组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的覆盖率、依从性、对健康教育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的宣教内容覆盖率(96.6%)和家属依从性(93.1%)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重复宣教率则远远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关于病房规定、安全须知、物品准备、病房设施、创面保护和医护知晓的掌握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达98.3%,远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阶段健康教育可以使患儿家属更好地掌握健康教育的内容,同时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健康教育 烧伤 依从性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