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势抵抗前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0月来院诊治115例去势抵抗前列患者资料,其中58例患者接受单纯西药治疗为对照组;另57例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前列消癥汤治疗,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前列特异性抗原水平、生活质量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SA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PS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水平相对稳定。两组患者活动、日常生活、健康、精神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活动、日常生活、健康、精神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排尿困难、血尿、尿频、尿急、尿痛、骨痛、食欲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前列消癥汤与常规西药内分泌治疗相结合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稳定血清前列特异性抗原水平,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前列消癥汤 内分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泼尼松治疗内分泌治疗失败前列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20例激素抵抗前列患者,给予多西紫杉醇75mg/m2,第1天;泼尼松5mgbid,第1—2l天,21天为1个周期,每例接受化疗4—10个周期不等。结果本组病例随访8—91周,中位56周。其中30%(6/20)完全缓解,40%(8/20)部分缓解,20%(4/20)稳定,2%(2/20)进展。缓解和稳定患者的PSA进展中位时间是51.3周(15—78周)。8例骨痛患者中5例疼痛缓解。中位生存期大于12个月。不良反应可耐受。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泼尼松治疗激素抵抗前列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轻。

  • 标签: 前列腺癌 激素抵抗 化疗 多西紫杉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次前列穿刺活检在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分析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90例转移性前列并行去势治疗无效后诊断为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CRPC)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首次穿刺和二次穿刺时PSA、PSAD、PSATZ水平,并根据二次穿刺结果分为合并前列导管内癌(IDC-P)组(64例)和未合并IDC-P组(26例),比较两组的PSA、PSAD、PSATZ水平。结果二次穿刺时PSA、PSAD、PSATZ水平显著高于首次穿刺(P<0.05);合并IDC-P组的PSA、PSAD、PSATZ水平显著高于未合并IDC-P组(P<0.05)。结论二次前列穿刺活检在CRPC的诊断中有利于明确有无前列成分的变化,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 标签: 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CRPC) 前列腺导管内癌 前列腺穿刺活检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药物去势与手术去势对中晚期前列患者效果及并发症差异。方法2008年5月至2013年3月采用药物去势48例(A组)与手术去势51例(B组)治疗中晚期前列,予以随访观察,分析其症状改善情况、生存时间、并发症及心理的影响等。结果药物去势组和手术去势组都能提高患者总体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相关并发症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药物去势和手术去势对中晚期前列患者的治疗都是有效的,但手术去势存在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所以药物去势治疗应作为中晚期前列的首选治疗。

  • 标签: 中晚期前列腺癌 药物去势 手术去势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切除联合去势的方法对于膀胱出口梗阻的晚期前列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反应,对此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做出科学判断。方法通过对在本医院接受经尿道前列切除联合去势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整理,并且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等。结果50例接受手术的患者中均取得一次性的手术成功,对手术出院之后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2年至5年,患者在出院之后两年之内死亡的共有7例,5年之内死亡的共有5例,38例患者至今仍然处于良好的状态。50例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后排尿效果良好,没有出现尿失禁的情况。对患者的相关评分指标进行对比,前列的症状评分得到显著改善,从手术之前的23至33分,平均水平为27分,改善到手术之后的3至14分,平均7分。最大尿流率也具有显著改善,手术之前为5.7ml/s,手术之后平均为18ml/s。结论经尿道前列切除联合去势的方法对于伴膀胱出口梗阻的晚期前列的治疗效果是明显的,可以延长患者的寿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前列腺癌 经尿道前列腺 去势治疗 膀胱出口梗阻 晚期 前列腺癌
  • 简介:摘要前列一种严重的男性疾病,极大的损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并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外科手术是治疗前列的良好方法,在不同类型、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选择根治性治疗或姑息性治疗。考虑到前列的疾病特点,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有针对性的采取外科治疗方法,寻求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要关注手术的安全性,为患者的治疗恢复提供有力的支持。

  • 标签: 前列腺癌 外科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去势间断联合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晚期前列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在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晚期前列患者,按照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比卡鲁胺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手术联合比卡鲁胺给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晚期前列中,相较于药物联合抗雄激素药物,手术去势间断联合抗雄激素药物的疗效差异不大。

  • 标签: 手术去势间断 晚期前列腺癌 抗雄激素药物
  • 简介:摘要前列患者主要为老年男性,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关于前列诊断和治疗的研究成为泌尿外科的重要研究热点,本文就前列治疗的最新研究近况做一综述。

  • 标签: 前列腺癌 治疗
  • 简介:摘要去势治疗是晚期前列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但术后患者易出现多种并发症特别是心理障碍。护理人员作为与患者接触最为频繁的群体,应了解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问题,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服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文就手术去势治疗后患者易产生的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为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更好的服务患者提供理论帮助。

  • 标签: 前列腺癌 去势治疗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MaximalAndrogenBlockade,MAB)和间歇内分泌治疗(Intermittentandrogenblockade,IAB)对前列患者认知功能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诊断为前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MAB组和IAB组。定期随访并于内分泌治疗前、治疗后第6个月及第12个月3个时间点对所有患者进行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cognitiveassessment,MoCA)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vescale,SDS)评分并检测血清前列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6个月的血清PSA水平、MoCA评分、SDS评分、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2个月的血清PS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AB组治疗后第12月的MoCA评分高于MAB组,而SDS评分、SAS评分低于M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6、12个月的血清PSA水平、MoCA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SDS评分、SA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2个月的MoCA评分显著低于该组治疗后第6个月,在I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AB组在治疗后第12个月的SDS评分、SAS评分较治疗后第6个月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AB组在治疗后第12个月的SDS评分、SAS评分较治疗后第6个月进一步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分泌治疗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并引起患者焦虑、抑郁,而间歇内分泌治疗可能延缓认知功能损坏,且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 标签: 前列腺癌 间歇内分泌治疗 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 认知功能障碍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列的螺旋CT征像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前列CT征像,18例行平扫和增强,3例仅行平扫,扫描层厚和间距均为5mm。结果21例前列中,前列边缘隆起者占91%,局限性前列密度减低或不均匀者占90%,治疗前准确率达85%。结论前列边缘结节状隆起和边缘毛糙;前列局限性密度减低是CT诊断前列的主要征象;膀胱精囊角消失、精囊腺增大、膀胱侵犯、盆腔淋巴结肿大是其间接征象。

  • 标签: 前列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2002年世界肿瘤综合网站(IARC)报道,中国年龄标准化前列死亡率与发病率的比值高于亚洲的平均值(MR﹕IR﹦0.57)和北美洲的均值(MR﹕IR﹦0.13)。这些数据显示中国前列是晚期诊治,患者的生存时间很短。就我们中国前列诊治现状,究竟如何实现前列的早期诊治呢?探讨以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理念为基础,诸如,国医治未病的理论经验与方法;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开展中国前列早期诊治。以期在我国实现前列早期诊治,改变我国前列是晚期诊治、患者生存时间短的现状,从而改变我国前列患者早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前列腺癌 国医治未病 中西医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前列特异抗原(PSA)在诊断前列中诊断价值。方法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74例前列增生患者与48例前列患者的PSA进行测定、分析比较。结果前列患者的PSA水平显著高于前列增生组。结论PSA检测对前列的诊断较为敏感,便于与前列增生的鉴别诊断。

  • 标签: 前列腺特异抗原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前列经手术去势间断联合抗雄激素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晚期前列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去势间断联合抗雄激素药物治疗,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2014年1月前收治的20例晚期前列患者进行对照,作为对照组,给予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PSA(前列特异性抗原)水平、生活质量评分、PFStime(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Ostime(总生存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①Ostime、PFStime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分值为(86.53±6.94)分,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③观察组治疗后的PSA水平为(3.26±1.19)ng/L,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性欲缺乏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20.00%、60.00%,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晚期前列患者采用手术去势间断联合抗雄激素药物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晚期前列腺癌 抗雄激素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直肠前列的超声检查诊断。方法30例前列患者经直肠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均经直肠部超声检查,21例前列肿大,形态不规则,包膜不完整,可见不规则的低回声结节,直径小于2cm者,周边界限不清,可呈毛刺样改变。CDFI显示血流多位于节结周边或伸入其内,血流信号集中,呈枝条状或簇丛状。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前列首选的影像学方法,超声诊断可对前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其优势。

  • 标签: 前列腺癌 超声诊断 经直肠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在前列前列增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前列13例、前列增生18例进行MRI和MRS分析。结果MRS显示PCa的Cit峰降低,Cho峰升高,(Cho+Cre)/Cit值升高。结论MRS有助于前列的鉴别。

  • 标签: 磁共振波谱学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列细胞和前列相关成纤维细胞对破骨细胞活性和分化能力的影响,为前列骨转移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分离纯化并鉴定人原代前列细胞和前列相关成纤维细胞,与体外诱导的人破骨细胞共培养,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的分化能力,MTT法分析破骨细胞的增殖活性变化,qRT-PCR检测miR-214的表达。结果前列细胞和前列相关成纤维细胞能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增强破骨细胞的增殖能力,提高miR-214的表达水平。结论前列细胞和前列相关成纤维细胞能提高破骨细胞的活性,增强骨吸收能力,有助于前列骨转移,因此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具有治疗前列骨转移的潜在应用前景。

  • 标签: 前列腺癌 骨转移 破骨细胞 共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直肠前列超声造影在前列活检诊断前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接收的可疑前列患者4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400例患者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穿刺活检,研究组50例患者应用超声造影活检,对比两组患者检测阳性率及穿刺针数。结果对照组阳性检出率30.00%低于研究组的42.00%(P<0.05);研究组穿刺针数少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前列活检诊断前列中应用经直肠前列超声造影可提高穿刺检测阳性率,可在不增加穿刺针数的前提下推广应用。

  • 标签: 直肠 超声造影 前列腺癌 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前列的阳性声像图表现,提高前列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36例前列患者的经直肠超声(TRUS)声像图,总结二维及彩色多普勒(CDFI)阳性特点。结果(1)70.6%病例可见结节,(2)90.6%结节病例的为低回声,(3)病例大部分可发现前列左右不对称及包膜改变,(4)病例大部分可发现血流信号增加。结论外腺出现低回声结节、左右对称性及包膜的改变、血流信号增多是可靠的阳性指标。

  • 标签: 经直肠超声 前列腺癌 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