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院积极响应卫生部关于“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2012年3月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急诊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是医院工作的第一线,而且是急危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复杂、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满意的服务能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服务态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声誉,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改观,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 标签: 急诊科 优质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检验结果出现危急值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因此若危急值出现,就必须立即通知主管医生,否则将会出现难以挽回的损失。所以对危急值的项目及报告制度的规范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检验结果 危急值 管理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病房安全质量管理。方法1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2护理人员的合理排班,加强安全检查。3加强节假日期间的安全管理。4严格执行查房及交接班制度。5病人的组织管理。结果使病房管理井然有序,为患者提供整洁、舒适、安全、安静的住院环境,同时有利于病人的尽早恢复。结论通过管理营造了一个和谐的住院氛围,住院环境得到改善。

  • 标签: 精神科病房 安全管理 措施
  • 简介:摘要放射护理管理为医院护理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放射在医疗技术、护理服务带动下,逐渐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自身的管理模式,使放射护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本文重点研究放射护理管理模式。

  • 标签: 放射科 护理 管理
  • 简介:摘要对精神病患者实行开放式管理,是提高治疗和康复的有效方式,可减少社会功能残疾。让患者自由活动与有组织的活动相结合,营造患者社会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并且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病人及家属对住院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精神开放病房人住的病人越来越多,但由于病房环境的特殊性、陪护家属等原因,使病房安全管理难度增加,精神开放式病房属于高风险病区,现将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 标签: 患者 开放管理 精神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消化住院的400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0例,对照组将常规护理工作采用口头宣教的管理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病情特点给予护理标识管理,对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评价。结果护理标识应用管理后实验组病人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护士被表扬次数增加,而护理不良意见明显减少(P<0.05)。结论使用护理标识可突出护理重点,强化护士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提升护士价值,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理标识 服务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为探索增强中医“温病学”相关理论在传染病治疗上的应用强度,以提高传染病的临床疗效,同时,为促进“温病学”发展创造条件提供理论性建议。

  • 标签: 温病学 必要性 可行性 工作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医疗不良事件状况,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发生的医疗不良事件109起,采用SH9分类法进行分级评价,分析事件类型。结果治疗错误事件发生率(34.86%)>设备使用事件发生率(24.77%)>医患沟通事件发生率(21.10%)>信息传递错误事件发生率(10.09%)>医疗事故检查事件发生率(4.59%)>其他事件发生率(2.75%)>导管事件发生率(1.83%),Ⅲ级未造成后果事件发生率(75.23%)>Ⅳ级隐患事件发生率(15.60%)>Ⅰ级警告事件发生率(5.50%)>Ⅱ级不良后果事件发生率(3.67%)。结论放射医疗不良事件的防控形势较为严峻,应当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要求医师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责任心,转变理念,及时开展医患沟通和培训。

  • 标签: 放射科 医疗不良事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及对策,以此加强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感染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20名护理人员实施加强护理培训和教育,分析20名护理人员实施培训后的效果。结果对护理人员增加护理风险管理和安全教育、专业技术学习等培训,对感染易发生的安全隐患采取有预见性的预防措施,对护理人员护理行为进一步规范,减少了护理风险,感染疾病传播得到有效的控制,保护了护理人员的健康与安全。结论通过分析感染的护理工作可能面临的风险,将加强护理预见性的干预措施应用于感染护理工作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保护了护理人员的健康,避免了护理人员与患者间的疾病传播与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感染科 护理工作 护理风险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科健康教育评价在结核的应用情况,为优化结核科健康教育实施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我院结核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实施健康教育优化前后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评价得分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制定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实施结核科健康教育评价表,并持续对健康教育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等一系列干预措施,结核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评价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由过去的79.5%提升至100%,改善效果显著。结论在结核采取全新的健康教育路径,推行实施和评价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评价得分明显提高,有助于提升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护理满意率。

  • 标签: 健康教育评价 结核 护理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院药剂作为医院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职责是为医院的各个科室提供药品,并将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的药物情况进行协调,为临床药学研究、用药安全等方面提供相关信息。目前我国各大医院,在对药剂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其水平有着稳步的提升,如果对这一成果不满意,想要更进一步的加强管理,就需要结合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促进药品管理的科学有效性与规范性。本篇文章着重针对医院药剂进行管理时的具体措施,寻找未来发展方向,帮助医院提升管理力度。

  • 标签: 医院 药剂科 发展情况 管理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有效做好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不断加强科室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更好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从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使用中的消毒剂、诊室环境设置、器械清洗消毒流程等方面开展具体工作。结果逐渐提高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的质量,规范口腔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减少交叉感染,保证医疗安全。结论口腔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的要求。

  • 标签: 门诊 口腔科 医院感染管理 消毒与灭菌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护士对职业伤害的认识,加强自我防护意识,认识职业暴露对自身带来的危害,达到有效预防的目的。方法提通过近3年皮肤护士针刺伤的调查分析原因。结果护理人员防护意识淡薄,缺乏标准预防知识,缺乏相应防护措施,操作流程不规范,对废弃物处理不当,工作年限短,社会心理因素,针对以上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暴露规章制度。结论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心理辅导,提高适应能力,年轻护士对针刺伤的感染危险性的认识不深,认为没什么,临床部分护士对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掌握不够,加强年轻护士的培训。定期开展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教育的培训,贴宣传海报、发放小册子等形式,使护理人员护理人员深刻认识到血源性传染疾病职业暴露的危害,提高防护技能和意识,减少锐器伤。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精神病人药物治疗中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IPROS评分为(55.1±3.2)分;而对照组的IPROS评分为(80.3±2.2),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精神病人时,再给予针对性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增强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治疗的顺利有序进行。

  • 标签: 精神科 药物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院血液透析的医院感染监测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从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份两个阶段来调查某院血液透析的医院感染情况,并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第一阶段,84例透析患者感染26例,感染率30.95%。经针对性防控措施后进行第二阶段监测,59例透析患者感染10例,感染率11.24%。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共发生36例医院感染,其中19例呼吸道感染,占52.78%,9例血管通道感染,占25.00%,5例泌尿道感染,占13.89%,3例其他部位感染,占8.33%。结论该院血液透析的医院感染常见呼吸道感染和血管通道感染,感染率较高,经针对性防控后,感染率明显降低。

  • 标签: 血液透析科 医院感染 监测
  • 简介:摘要优质护理服务是真正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新模式,特别是在医疗改革的新形势下,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是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专业护士在病人整个住院过程中的一系列教育工作,使病人了解有关自己疾病病理知识和康复保健知识。通过一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采用集体和个体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对病人的康复起到了有益、有效的作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教育 特色服务 专业护士
  • 简介:摘要由于精神病人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易出现冲动伤人、毁物、自伤、自杀、走失等异常行为,如管理不当,就可能出现意外事故,乃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精神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不安全护理因素主要涉及病人自身及病人家属、医院设施、护理人员、医护配合、管理体制等因素。因此,做好精神病房的安全管理,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尤为重要。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安全 措施
  • 简介:摘要急诊是医院的最前线,对病人24小时开放,病人多、病情急、处理快、风险大的特点,使急诊护士承受非同一般的工作压力。国外对职业工作疲溃压力的研究证明,各种职业中护士压力最大1。现对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 标签: 急诊科护士 工作压力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