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对产妇分娩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分娩的600例产妇,分为两组,传统模式分娩的300例为对照组,现代护理模式分娩的300例为观察组,对两组分娩方式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进行现代护理模式分娩产妇产后出血、产程时间、产痛、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降低,产妇满意度上升。结论产时心理护理能消除产妇的不良情绪,减轻产痛,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和分娩质量

  • 标签: 孕产妇 心理护理 分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对阴道分娩产妇实施产前心理护理的可行性。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84例阴道分娩产妇纳入研究,随机将产妇等分成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产前护理,观察组增加心理护理,研究2组的产前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第一、二产程时间要显著性短于对照组(P<0.05),而第三产程时间对比相仿(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产后出血量更少,产后抑郁率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阴道分娩产妇产前实施心理护理,对缩短各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与降低产后抑郁有良好效果,适合临床普及。

  • 标签: 产前护理 心理护理 阴道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产妇分娩前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产妇护理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300例初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整体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加强产妇分娩前心理护理干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产程时间、出血量、胎儿窘迫、抑郁评分和满意度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的产程明显缩短、出血量较少、患者满意度较高以及产后发生抑郁较少,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胎儿窘迫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产妇分娩前心理健康护理干预能较好地满足了患者的需求,促进患者身心恢复。

  • 标签: 初产妇 分娩 心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宫产与自然分娩产妇预后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抽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2000例剖宫产术患者,为剖宫产组,再选取同时期我院收治的2000例自然分娩患者,为自然分娩组,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障碍、体重指数、脂肪、下肢肌肉分布系数等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剖宫产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明显长于自然分娩组,存在明显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除了正常体重、消瘦组、下肢肌肉分布系数外,其他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因此需推荐自然分娩,严格掌控剖宫产手术指征,以缩短患者产后的恢复时间。

  • 标签: 剖宫产 自然分娩 产妇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H阴性血型产妇产前、产时、产后观察及护理方法,以保证Rh阴性血型产妇分娩期间母婴的安全。方法回顾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住院并分娩的RH阴性血型孕妇的结局及其发生产后出血处理,探讨如何保障RH阴性血型孕妇分娩期的安全。结果本文中除1例因自然分娩宫缩乏力发生产后出血,因产前备血,及时有效输血,2例为纠正贫血输血外,其他产妇均未输血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安全度过分娩期。结论对Rh阴性血型产妇加强分娩期观察和护理,从而避免RH阴性产妇死于产后出血及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Rh 阴性血型 分娩期 产后出血 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子宫收缩乏力产妇分娩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2月-2014月12月收治的子宫收缩乏力分娩产妇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比较两组心理评分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且第2产程延长、产后出血等分娩结局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收缩乏力产妇予以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产妇负面情绪,有助于其顺利分娩,从而保障母婴安全与健康。

  • 标签: 心理护理 子宫收缩乏力 分娩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设置助产士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分娩产妇158例作为研究对象,产妇自主选择一名助产士全程陪伴,助产士与产妇要建立起信任、和谐、亲密的关系,每个助产士要根据自己负责的产妇的具体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产妇均顺利分娩,其中134例产妇自然分娩,无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所有产妇均与助产士建立良好的关系,对整个护理过程非常满意。结论在分娩过程中设置助产士能够有效地提高分娩质量,保证母婴健康。

  • 标签: 助产士 分娩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妇瑜伽训练对孕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抽取148例孕妇,根据患者意愿分为A组(78例)和B组(70例),A组自愿参加瑜伽训练,B组未参加瑜伽训练。结果两组分娩前BMI差异明显(P<0.05)。A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B组,剖宫产率及巨大儿出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孕产妇行孕妇瑜伽训练,可明显提高自然分娩率,控制体重,疗效确切,值得在孕产妇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孕妇瑜伽训练 孕产妇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临产时胎头高浮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163例初产妇临产时胎头高浮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头高浮的发生率占头位分娩的16.58%,163例胎头高浮的初产妇仅16例顺产,其难产发生率为90.18%。结论初产妇临产时胎头高浮是难产的信号之一,与胎方位异常、骨盆异常、羊水过多、胎盘异常、脐带过短或脐带绕颈,以及巨大胎儿等有关。胎盘异常、脐带异常、胎方位异常及骨盆异常是导致胎头高浮的重要因素。在进行试产的过程中应进行密切观察,采取适宜的分娩方式。

  • 标签: 初产妇 胎头高浮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士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将69例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给予助产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正常产的比率高于对照组,其新生儿窒息比率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总产程较短,产后出血量较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助产护理,可提高分娩质量,正常产率高,产程较短,出血量少,同时可减少新生儿窒息。

  • 标签: 产妇 分娩 助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在分娩过程中的影响。方法通过对80例孕产妇在围产期间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干预,以孕产妇为中心,运用现代护理心理学手段,对孕产妇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并观察在分娩中的临床指标变化。结果实施有效的以心理干预为主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对孕产妇分娩过虑情绪,其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新生儿阿氏评分等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差异。结论实施心理干预能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缩短阴道分娩产程,减少产后出血率。

  • 标签: 心理干预 分娩 分娩方式 产程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妇分娩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月在我院接受分娩的的产妇24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2例产妇。对观察组产妇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进行护理工作,对照组产妇妇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产妇分娩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的概率为84.4%,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的概率为67.2%,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的概率、总产程的时间以及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产妇分娩过程中运用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对产妇进行护理,可以提高自然分娩的概率,缩短产妇的总产程,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出血量,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常规护理 产妇 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产妇分娩过程中行宫底按压助产法的效果及护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产妇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分娩方式,观察组孕妇产采用宫底按压助产法以及护理。对两组孕妇的分娩时间、并发症、新生儿窒息、阴道撕裂、护理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为70.00%,对照组为42.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总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2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孕妇的分娩时间少于对照组,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孕妇的阴道撕裂发生率为7.50%,对照组为37.5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为82.5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实施宫底按压助产法以及有效的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自然分娩率,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分娩质量,降低阴道撕裂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可以将宫底按压助产法和护理在妇产科,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妇 分娩 宫底按压助产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的服务模式对自然临产阴道分娩产妇进行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将自然临产阴道分娩的200例产妇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按产科护理常规实施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预先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母乳喂养率、护理新生儿的能力、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质量达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自然临产阴道分娩产妇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降低住院时间和费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自然临产阴道分娩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阴道分娩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阴道分娩的50例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初产妇,再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阴道分娩的未发生产后出血的2800例初产妇,对这两组患者进行问卷统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有关的相关危险因素,并且针对这些因素制定出对应的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流产次数较多、第三产程时间较长、贫血、妊娠高血压性疾病是阴道分娩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而母婴早接触吮吸是其保护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导致阴道分娩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并且研究分析对应的预防措施,对于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自然分娩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影响因素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初产妇分娩前后焦虑及抑郁状况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初产妇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产科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2组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变化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且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初产妇分娩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初产妇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妇分娩时心理状态变化并采取护理干预手段,探讨对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3年间妇产科待产妇1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采取常规产科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焦虑恐惧、急躁等)的评分。结果对照组顺产39例,占70.9%,多与观察组的47.2%,且对照组心理焦虑急躁等不良状态分值均小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产妇分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改善产妇不良心理情绪的同时可提高分娩质量,降低剖宫率,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妇 心理状态 分娩质量 心理护理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拉玛泽呼吸及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观察组50例产妇产程中应用拉玛泽呼吸法及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协助分娩;对照组50例产妇采取常规体位分娩,产程中未使用分娩球及呼吸技巧,2组产妇均无内外科并发症及绝对剖宫产指征,均有自然分娩意向。结果针对两组产妇产痛、妇总产程、活跃期的加速期、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以及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玛泽呼吸法及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能稳定产妇情绪,有效减轻产时疼痛,缩短产程,增加胎儿氧的供给量,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减少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

  • 标签: 拉玛泽呼吸法 分娩球 自由体位 产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