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对产妇预后的影响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对产妇预后的影响对比

罗蓉

罗蓉

(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重庆401331)

【摘要】目的:对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对产妇预后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抽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2000例剖宫产术患者,为剖宫产组,再选取同时期我院收治的2000例自然分娩患者,为自然分娩组,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障碍、体重指数、脂肪、下肢肌肉分布系数等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剖宫产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明显长于自然分娩组,存在明显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除了正常体重、消瘦组、下肢肌肉分布系数外,其他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因此需推荐自然分娩,严格掌控剖宫产手术指征,以缩短患者产后的恢复时间。

【关键词】剖宫产;自然分娩;产妇预后;影响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6-0031-02

自然分娩[1]是指不在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胎儿通过自然分娩方式将胎儿分娩出,属于人类群体繁衍后代的过程;剖宫产术主要是针对产妇在自然分娩中出现的难产与高危妊娠等现象,为保障母婴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而实施的一种生产方式,在难产与高危妊娠患者中发挥很大作用,大大降低了母婴的死亡率。近年来,我国的剖宫产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新生儿死亡率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的下降幅度并不明显,因此对剖宫产术的安全性抱有怀疑态度。笔者随机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4年12月治疗的2000例剖宫产术患者,为剖宫产组,同时选取该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2000例自然分娩患者,为自然分娩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以探讨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对产妇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4年12月救治的2000例剖宫产术患者,为剖宫产组,同时选取统一期间我院收治的2000例自然分娩患者,为自然分娩组,其中剖宫产组患者年龄是22—36岁,平均是(28.9±5.7)岁,孕周在38—41周之间,平均是(39.3±0.9)周,1395例初产妇,605例经产妇;自然分娩组患者年龄最大35岁,最小21岁,平均是(29.6±5.8)岁,孕周是39—42周之间,平均是(40.7±0.7)周,1478例初产妇,522例经产妇,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具备可比性。4000例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2方法指派专人统计患者孕前体重与身高,以对患者孕前体重指数进行计算,分娩前,对患者体重、体重增长等进行测量与计算,并记录分娩后的新生儿体重,观察患者妊娠结局。体重标准:消瘦组:BMI低于18;正常组:18—24;超重组:24—28;肥胖组:超过28。通过型号为MES-01S20的肌肉功能分析仪[2](北京迈达康器械有限公司)对患者运动功能与体成分进行分析与测量。

1.3统计学处理通过软件SPSS17.0统计分析数据资料,计量资料利用(x-±s)的标准差形式表示,开展t检验,计数资料开展x2检验,P<0.05表示两组比较存在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产后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在本次探究过程中发现:剖宫产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明显长于自然分娩组,存在明显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一所示:

表一两组患者产后下床活动时间比较(例数n)

组别例数n<24h24—48h48—72h

剖宫产组200062.5(1250)26(520)11.5(230)

自然分娩组200094(1880)6(120)0(0)

2.2两组患者产后BMI比较剖宫产组患者的产后BMI平均是(26.98±2.1),自然分娩组平均是(25.12±2.7),存在明显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正常体重与消瘦组的人数,差异性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患者的肥胖与超重人数明显高于自然分娩组,存在明显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二所示:

表二两组患者产后BMI比较

组别例数n消瘦正常超重肥胖

剖宫产组200020920840220

自然分娩组200040166026040

2.3两组患者产后运动因素比较两组患者除了下肢肌肉分布系数外,其他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三所示:

表三两组患者产后运动因素比较

3.讨论

剖宫产术主要用于孕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难产、高危妊娠等现象,以降低围产期中母婴的死亡率。在产后并发症与母婴死亡率等方面虽然剖宫产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对于剖宫产术研究的不断扩大,人们对于母婴造成的负面影响的认识大大提高,因此需严格把握剖宫产术的手术指征,根据产妇实际情况选择最为理想的分娩方式。剖宫产患者的全身脂肪明显比自然分娩患者高,主要是因为剖宫产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较晚,且由于腹部切口的影响,患者无法进行剧烈运动,因此全身脂肪较高。

在本次探究过程中,笔者选择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时间段内治疗的2000例剖宫产术患者,同时,抽取我院收治的2000例自然分娩患者,以进行对照分析。两组患者除了正常体重、消瘦组、下肢肌肉分布系数外,其他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与郭利萍[3]等的探究结果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剖宫产术后患者的产后恢复不好,主要是因为剖宫产术后,患者极易出现肥胖,诱发一系列的疾病,且严重影响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剖宫产伴有多种并发症,因此在孕产妇生产时,医务人员严格控制手术指征,以有效控制我国的剖宫产率,推荐自然分娩,以保证患者产后快速恢复。

参考文献

[1]崔锦英,徐海玲,邢军玲.无痛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中外医疗,2014,32(16):166-166,168.

[2]陈小玲.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分娩疼痛预估值与真实值差异的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26(13):32-34.

[3]郭利萍.对比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的临床子宫复旧情况[J].中国卫生产业,2013,42(2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