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口腔种植修复中应用附着龈重建的效果及对修复状况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间采取口腔种植修复的80例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治疗,观察组行附着龈重建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菌斑改良指数、出血指数及探诊深度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第3个月、第6个月,观察组附着龈宽度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牙龈边缘外形及美观度分级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应用附着龈重建术,不仅治疗效果较好,且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修复状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附着龈重建口腔种植修复修复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腭帆提肌重建修复各型腭裂,探讨腭帆提肌重建术操作要领。方法选取我科近两年收治的各型腭裂患者16例,使用腭帆提肌重建术进行修复,观察其术后发音改善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操作的关系。结果16例腭裂患者术后1例发生穿孔,其余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语音清晰度,高鼻音及鼻漏气情况明显改善。结论腭帆提肌重建修复腭裂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 标签: 腭帆提肌重建术 腭裂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患帕金森病的患者进行咬合重建修复,通过观察修复效果,积累临床经验,研究恢复咬合对脑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名来我科就诊的已确诊患帕金森病老年患者,采用分解法进行牙合关系的转移,分次重新建立咬合关系。结果6名患者均恢复自主咬合能力,患者家属表示对口腔修复效果表示满意,反映对修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结论针对患患帕金森病的老年患者通过重建牙合关系,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能否起到康复治疗目的,需进一步科学的、深入的研究。

  • 标签: 帕金森病 咬合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着重的探讨了尿道损伤后,实施尿道重建手术和性功能的密切关系。方法对我院泌尿外科从2014年1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82名尿道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前尿道损伤患者设为观察组,后尿道损伤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术前和术后在性功能方面的关系。结果前尿道损伤的患者在勃起方面术前和术后均优于后尿道损伤治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尿道损伤与重建术与性功能障碍有密切的联系,部分尿道损伤患者术后远期勃起能恢复。

  • 标签: 尿道损伤 修复重建手术 性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老年低位牙齿磨耗或同时伴有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分组治疗,采用不同方法对其进行牙齿关系重建修复,从而探讨老年患者牙齿关系重建修复更为有效的方法,为临床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垫式义齿修复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烤瓷或铸造冠桥修复方法进行治疗。修复前后均对两组患者进行咀嚼能力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修复3个月后以及一年后咀嚼能力测定结果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患者修复前以及修复两年后两组患者咀嚼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进行实际治疗时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修复方法,从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 低位 重建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鳞癌的手术切除及修复重建的疗效。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治疗口腔颌面部鳞癌的患者结合患者的病变程度以及医生给出的治疗建议进行治疗后,追踪随访,通过随访结果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复发2例,没有发现癌细胞转移扩散;6个月后复发1例,癌细胞转移扩散1例;9个月后1例患者出现修复皮瓣部分坏死进行了二次修复;其他患者检查后皮瓣成活,口腔颌面部恢复良好。结论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进行治疗时,根据患者病变程度以及癌症系统分期进行相应的辅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之后根据创伤面积进行相应的修复,术后注意定期复查。治疗效果好,可以有效防止复发、转移等情况发生。

  • 标签: 口腔颌面部鳞癌 手术切除修复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颌面部鳞癌的手术切除以及修复重建的效果予以分析和讨论。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口腔颌面部鳞癌的患者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0名患者采用直接病灶扩大切除,对48名患者采用颈淋巴清扫术,并且对手术切除后的修复重建效果以及术后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经过手术切除后治疗有效率为92.6%,68例患者中出现伤口感染的患者3例,副神经出现损伤2例,皮瓣坏死1例,其它不良反应1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3%。结论对口腔颌面部鳞癌通过手术切除以及修复重建效果十分显著,尽早的治疗可以很好的控制患者的病情,可以很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口腔颌面部鳞癌 手术切除 修复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方法和面部修复重建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36例,均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以及修复重建。结果本组患者中,随访期间33例患者手术后无复发以及转移的情况发生,且术后患者口腔以及颌面部恢复情况良好,有1例上颌窦鳞癌患者在术后2年复发,肿瘤细胞转移至患者颅内导致患者死亡,1例口底鳞癌患者术后3年全身骨性转移导致患者死亡,1例患者术后2年出现脑出血及相关并发症对症治疗无效后患者因脏器功能衰竭死亡。修复重建患者中,2例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后出现边缘性的小部分组织坏死,形成口腔瘘,其他患者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是现临床上治疗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而患者术后进行修复重建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对抵抗病魔的自信心。

  • 标签: 口腔颌面部鳞癌 手术切除 修复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皮瓣在面部创面美容修复与功能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到我院就诊的45例面部创面美容修复患者,均采用局部皮瓣修复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皮瓣修复成功率95.56%,经(15.84±2.96)个月的随访,43例患者治疗后面部视觉效果理想,局部皮瓣修复部位的毛发、光泽均保持良好,2例形成切口瘢痕。结论局部皮瓣在面部创面美容修复与功能重建中具有较为明显效果,可明显修复患者面部创面,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局部皮瓣 面部创面 美容修复 功能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显微外科修复对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作用。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8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显微外科修复,随访治疗效果。结果18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均接受治疗,全部获得随访,本次治疗优良率达到94.44%;18例患者取得94.4%的手术治疗满意度。结论显微外科修复对足部软组织缺损修复治疗效果较好,操作简单,适合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足部 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修复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部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22例足部皮肤缺损患者进行治疗,分别采用足底内皮瓣转移手术、足背皮瓣修复、内踝上皮瓣转移、脚踝部带血神经蒂岛状皮瓣转移手术等,皮瓣切取最小面积为6×4cm,切取最大面积为12×10cm。结果22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并恢复了良好的神经修复功能,在经过24个月的随访工作后,对患者的足部恢复情况进行评价,其中优20例,占90.91%;良2例,占9.91%;差0,优良率达100%。结论对患者进行足底外侧皮瓣、足外侧皮瓣、足背皮瓣、游离骨外侧皮瓣修复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足部 组织缺损 外侧皮瓣 修复效果
  • 简介:摘要负责肝脏主要供血的门静脉系统存在多种类型的变异,清楚认识这些变异对于肝脏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近年来以二维图像为基础数据的三维重建技术弥补了二维图像的不足,可以重现肝内门脉系统解剖结构,解决了二维图像门脉重叠、不直观的缺点。本综述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对门静脉右支的解剖变异进行描述,旨在为肝胆外科医师准确地进行术前评估、减少出血量等提供指导和帮助,推动肝脏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

  • 标签: 三维重建技术 门静脉右支变异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康复护理在关节镜下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修复重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300例,制定术后康复护理计划,出院后提供康复训练指导,对上述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进行随访。于手术前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显示,患者术后1、3、6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除3例活动后略感疼痛之外,其余病例均膝关节活动正常,膝关节活动度均>95°,平均110°。结论加强术后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关节镜下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

  • 标签: 关节镜检查 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显微外科技术与多种皮瓣修复跟腱外露创面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足外科近几年来46名修复跟腱外露创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采用常规修复,研究组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多种皮瓣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和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修复成功率为100.00%,常规组为78.26%,两组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组未发生感染,常规组的感染率为17.39%,P<0.05。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与多种皮瓣修复跟腱外露创面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显微外科技术 皮瓣修复 跟腱外露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移植修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分析。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1月~2012年12月,123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病例,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移植修复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方法。术前与术后6个月分别根据IKDC2000评分标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估。结论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移植修复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术后随访其膝关节活动度、稳定性及临床疗效满意,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手部皮肤与肌腱缺损患者应用显微外科术一期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手部皮肤与肌腱缺损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显微外科术一期修复治疗,回顾性分析11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10例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术一期修复治疗后,手部移植皮瓣成活者106例,成活率为96.36%,皮肤覆盖区质地柔然、平整、颜色与正常皮肤颜色相同,皮瓣区的温觉、触觉与触觉均以恢复良好。结论手部皮肤及肌腱缺损患者应用显微外科术一期修复治疗,皮瓣区成活率高,皮瓣功能恢复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显微外科术 一期修复 手部皮肤 肌腱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同时修复重建前交叉韧带合并半月板损伤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前交叉韧带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分成对照组(41例,行单纯修复半月板)和观察组(41例,同时修复重建前交叉韧带合并半月板损伤)。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变化及半月板愈合率。结果术后,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半月板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关节镜下同时修复重建前交叉韧带合并半月板损伤能有效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半月板愈合率,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合并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功能 半月板愈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层螺旋CT(MSCT)后重建技术在颌面部外伤复杂骨折以及整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核心研究。方法选取我院80例颌面骨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多层螺旋CT扫描以及三维重建后处理,采用三种处理办法,分别为MPR(多平面重建)SSD(表面阴影显示),以及VR(容积再现),然后根据三种处理重建后的图像显示,分析反映骨折线、断裂程度,以及病变情况的效果。结果MPR重建处理中,可以显示多个鼻窦骨折情况,可以清楚的观察到裂缝、骨折周围组织的关系。使用SSD与VR,在观察复杂游离骨片时,产生的空间关系更明确,立体感强。结论在颌面骨诊断中,使用MSCT轴位图像,可以起到基础作用,同时运用三维重建图像在粉碎性骨折检查中产生了较大的优势作用,可以起到较高的评估价值。

  • 标签: 多层螺旋CT 重建技术 颌面骨外伤 复杂骨折 整形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新修复全口义齿修复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3月我院进行重新修复全口义齿修复体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分析,总结全口义齿修复经验,提升修复质量。结果所有患者中重新制度的8例,其中5例患者对新义齿非常满意,3例基本满意;其他42例患者均是修复修复后非常满意17例,基本满意25例。结果表明,此次重新修复全口义齿修复体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全口义齿修复时,在常规检查诊断的后,根据具体原因对应处理,提升修复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修复时选用生物相容性好且有抗菌效果的材料,牙周牙槽骨缺损严重患者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植骨,选择效果好的精密附着体,改善患者咀嚼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重新修复 全口义齿修复体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RPI修复法和RPA修复法对游离缺失托牙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86例游离缺失托牙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研究组采用RPI修复法治疗,对比组采用RPA修复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指数差异。结果研究组修复成功率95.35%,对比组修复成功率为93.02%,研究组菌斑、结石、炎症、龈沟深度、活动度指数与对比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修复方法对游离缺失托牙的治疗效果均十分明显,能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游离缺失托牙 RPI修复法 RPA修复法 治疗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