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形成非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66例非手术患者,各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院患者治愈率为32.5%,好转率为59.7%。为了使疾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护理上应重视患肢的护理,加强用药观察,做好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非手术治疗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形成(DVT)非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措施与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8例患者下肢静脉非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方法。结果出院患者治愈率为33%,好转率为62.5%,为了使患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护理上应重视患肢的护理,加强用药观察,做好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非手术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置管溶栓在治疗急性下肢静脉形成(DVT)的具体疗效。方法近年来本院收治了数十例急性DVT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除少部分采用药物治疗外,其他人员均采用溶栓治疗。观察分析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57例患者中,痊愈有23人,显效有14人,有效有11人,无效有9人。治疗总有效率为84.21%,住院时间为7-11d。随访半年后,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仅9例血栓复发。结论静脉置管溶栓疗法安全、可靠,是治疗急性DVT的最佳选择。

  • 标签: DVT 胫后静脉 腔静脉滤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继发下肢静脉(lowerextremitydeepvenousthrombosis,LEDVT)的成因和防治。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1480例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病人,其中7例术后出现LEDVT(发生率0.47%)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LEDVT患者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部分行置管溶栓+尿激酶治疗,出院3—6个月后行双功彩超复查,其中治愈5例,好转2例。结论LEDVT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特别强调预防的重要性。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干预在脑血栓下肢静脉形成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血栓下肢静脉形成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接受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患者消肿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到脑血栓下肢静脉形成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能够有效缩短患者血栓的消肿时间,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脑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形成、预防。方法住院期间密切观察有无静脉及肺栓塞的症状及体征,观察时间12~35d。结论静脉壁损伤、血液流动缓慢、血液呈高凝状态是造成下肢静脉(DVT)的三大因素,对于偏瘫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较高,绝大多数发生在瘫痪的下肢,其中60%以上为膝下DVT,有症状的DVT发生比例不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形成的致病因素、诊断及溶栓治疗效果。方法低分子量肝素抗凝,低分子右旋糖酐祛聚,丹参注射液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疗法。结果28例经药物治疗,随访6个月,26例完全治愈,其中2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行药物治疗,随访6个月,效果满意。4例下肢仍有不同程度水肿。结论非手术溶栓治疗下肢静脉形成,早发现、早溶栓,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深静脉 血栓形成 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新的溶栓护理方法,减少因栓子脱落所致的肺栓塞(PE)。方法采取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及静脉插管溶栓护理。结果30例急性中央及混合型下肢静脉患者,经过采取以上护理方法,均顺利完成溶栓治疗,无PE发生。结论通过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及插管溶栓护理,溶栓效果好,PE发生率低,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静脉血栓 腔静脉滤器 插管溶栓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的临床特点、预防与护理。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本科室收治性下肢静脉患者进行病例分析与总结。术前、术后实施心理护理、预防措施、饮食护理、机械护理和药物护理。结果通过对5例下肢静脉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有效地减少了静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下肢静脉是具有多重危险并发症,采用基本预防、药物预防结合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减低DVT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了4例新生儿发生下肢静脉的护理,护理重点包括病情的观察,患者血供的观察及护理,用药及并发症的护理。

  • 标签: 新生儿 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形成原因以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下肢静脉形成的80例患者进行分析讨论,对于此组病例患者进行总结下肢静脉形成的原因,并给予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结果此组患者经密切的临床观察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均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采取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下肢静脉的形成并给予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能够减少静脉的并发症发生,提高临床疾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瘤术后不同护理措施预防下肢静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脑肿瘤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四肢按摩和关节被动活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经典型临床表现和彩超确诊为下肢静脉的有7例,发生率为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7,P<0.05)。结论行脑瘤术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四肢按摩和关节被动活动,可以有效预防下肢静脉的形成,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脑瘤 下肢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气压泵(IPC)对静脉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2月期间外科术后卧床患者124例进行分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按摩、翻身和双下肢按摩;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IPC进行预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静脉栓子直径;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在护理之前,两组患者静脉栓子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静脉栓子直径显著比常规组小,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IPC对DVT的预防效果确切,可有效缩小静脉栓子直径,预防DVT发生,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气压泵(IPC)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剖析右下肢静脉患者诊断医治的不同方法及其所得到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时间段为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研究对象为在我院展开医治的31例右下肢静脉患者,从中任意选择16例患者采用西医综合医治为实验组,其余15例患者采用西医常规医治为参考组。结果数据显示,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显著比参考组高,P<0.05。结论将西医综合医治法应用在右下肢静脉的医治当中,所获得的治疗效果整体较为理想。

  • 标签: 右下肢深静脉血栓 治疗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收治静脉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提高护理质量的水平。方法对57例静脉患者的治疗方法、护理重点和预后做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57例患者临床治愈出院,无1例肺栓塞发生。结论下肢静脉采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综合治疗、适宜的护理、正确的康复措施,不仅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及效果,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患者下肢静脉的预防措施和方法。方法在ICU科选取40例患者分两组采取不同预防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入组第7d和第14d未出现阳性,对照组分别出现3例和4例阳性。结论在ICU患者下肢静脉预防性治疗中,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并结合低分子肝素钙等抗凝药物进行预防治疗,能有效降低改变的形成。

  • 标签: ICU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并发下肢静脉形成及预防。方法对本组128例高危孕妇产后并发下肢静脉的预防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论对高危孕产妇进行早期干预,是降低产后并发下肢静脉形成的关键。

  • 标签: 产后 下肢 深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将早期护理用于DVT的防治中,探讨其对DVT护理的作用。方法选择病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不同分别护理,比较二者护理后的疗效。结果研究组病人护理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下肢浮肿率和DVT发生率明显较低。结论早期护理能提高DVT的护理疗效,和满意度,且能更好地预防DVT的形成,对医学临床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DVT 早期护理 下肢浮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诊断下肢静脉形成的价值。方法对30例下肢静脉形成病例进行常规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观察血栓形成的部位,大小,栓塞程度。结果单左侧20例,单右侧6例,双侧4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方法对下肢静脉检形成的诊断具有高度敏感性。

  • 标签: 血栓形成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后下肢静脉的发生原因及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后下肢静脉产妇62例,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31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系统护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一疗程后疗效比较,观察组治愈率与平均住院时均优于常规组,即*P<0.05,**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护理对下肢静脉的治疗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对剖宫产后下肢静脉的发生也有一定的预作用。

  • 标签: 剖宫产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