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9 个结果
  • 简介:对80例成人离体心脏结动脉起点位置、行程、管径和支数以及之间吻合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并结合临床应用进行了讨论.

  • 标签: 窦房结动脉 解剖学 心脏外科
  • 简介:教研室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因而我们加强了以下工作:(一)思想建设一更新教育思想,树立新的人才质量观。新世纪将是一个现代化建设高科技发展世纪,原有人才模式发展社会需要是不相适应,21世纪所需人才须有更强开拓进取精神、社会参与意识,强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性等,故我们教育思想不能停顿于过去,应打破旧教育观念,树立跨世纪人才所要求质量全新思想,从而保证教改进行,才能培养出跨世纪新人。(二)业务素质提高一不断更新业务知识、积极进行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保证。老师们不断地学习获取新知识并适当将新信息、新技术、新理论、新成果引入课堂,扩大学生知识、启动学生思维、跟上时代步伐,提高了教学质量。(三)教学文件建设。不断修订补充新编和完善各种教学文件,保持其先进性适应性,包括教学计划、大纲、进度、实验指导、专业外语单词、光电镜图册、七年制英文讲课提要“OuthneofHistlogy”、胚胎学“Embryology”讲义及研究生班“组织学进展”、“医学发育生物学”,试题库(套题、卡片、光盘)及“学生自我评估系统等编写翻译等。(四)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胚胎学标本陈列室建立;电镜照片复习及其考试方法?

  • 标签: 教研室工作 学科建设 教学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屈肌亚部划分,为临床应用屈肌提供解剖学形态资料。方法大体解剖法、肌构筑法、改良Sihler’s染色法。结果依屈肌肌内腱板和神经分布,把屈肌分为胫侧亚部和腓侧亚部。结论1屈肌可分为胫侧亚部和腓侧亚部;2屈肌胫侧亚部产生肌力大于腓侧亚部。

  • 标签: 长屈肌 肌构筑 肌内神经 肌亚部
  • 简介: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优势在于能得到极为清晰美观组织形态,其中修复待检测物质抗原性(抗原修复)是一个关键步骤。抗原修复效果直接影响到最终染色结果。用pH值6.0枸橼酸(柠檬酸)缓冲液进行微波修复或高压修复目前使用最广,是国内外绝大多数实验室首选方法。该方法能有效修复大多数物质抗原性,得到阳性强、结果美观图像,重复性好,颇受广大实验工作者欢迎。但经过长期实践和总结发现枸橼酸缓冲液用于抗原修复有一个比较隐蔽缺陷:它能使某些膜受体阳性分布区域向细胞质内扩大。比如NMDA-R2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脑内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免疫电镜显示它应当分布在神经细胞突触后膜上。但使用枸橼酸缓冲液对大鼠中脑石蜡切片进行抗原修复后,阳性结果分布于神经细胞整个胞质(图113);这与NMI)A-R2A实际分布有明显出入。由于细胞质阳性图像比较美观,并且这种阳性成因也有解释余地,因此常常被实验人员误认为是正常。我们尝试了其它一些修复方法,综合比较后认为乙二胺四乙酸(EDTA)溶液对于NMDA-R2A这类膜受体检测是一种更好抗原修复液,并对其使用方法和效果探讨如下。

  • 标签: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抗原修复液 EDTA 枸橼酸缓冲液 石蜡片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简介:目的测量国人寰椎骨,为寰椎螺钉设计和内固定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测量55例干燥成人寰椎标本相关参数,包括寰椎侧块长度、侧块中间宽度、侧块中间厚度、侧块外侧缘中点高度、侧块内侧缘中点高度、寰椎侧块内倾角、寰椎侧块上倾角、侧块后下缘宽度和高度、寰椎前弓侧块交接处高度和厚度;横突孔前后径和左右径;椎动脉沟宽度和高度;椎动脉沟底骨质最薄处宽度和高度等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寰椎侧块(23.29±1.47)mm,侧块中间宽(11.13±1.17)mm,侧块中间厚(13.33±1.40)mm,侧块外侧缘中点高(19.18±1.61)mm,侧块内侧缘中点高(10.45士1.46)mm;寰椎侧块内倾角(19.95±3.32)。寰椎侧块上倾角(24.53±2.31)。;侧块后下缘宽(9.64±0.94)mm,侧块后下缘高(4.275=0.63)mm;前弓侧块交接处高(11.05±1.12)mm,前弓侧块交接处厚(4.82±0.65)mm;横突孔前后径(7.30±0.89)mm,横突孔左右径(5.90±0.78)mm椎动脉沟宽(8.40±0.58)mm,椎动脉沟高(6.38±0.79)mm椎动脉沟底骨质最薄处宽(7.25±1.27)mm,椎动脉沟底骨质最薄处高(4.16±0.83)mm。以上数据左、右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测得55例寰椎骨数据,寰椎侧块和寰椎椎弓根具备实行内固定条件。

  • 标签: 寰椎 测量 应用解剖
  • 简介:贵要静脉变异较少而且血源充分,临床上在贵要静脉穿刺意义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对贵要静脉进行了解剖观测,以期为临床应用,尤其是护理学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

  • 标签: 贵要静脉 应用解剖 静脉穿刺 护理
  • 简介:下颌前突或后缩、小下颌畸形和下颌角及嚼肌肥大均需要行截骨术进行矫正.自Obwegeser1957年首次报道口内进路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以来[1],国内、外学者已探讨出多种截骨术式治疗下颌骨畸形[2~5].然而,针对下颌骨截骨术骨学测量尚不多见[7~8],对下颌骨有关数据测量,以往主要是偏重于一般的人类学资料积累[9],不能满足整形美容方面的需要.为此,本文对下颌骨截骨术相关数据进行测量,旨在减少下颌骨截骨术时并发症发生.

  • 标签: 下颌骨测量 下颌骨畸形 截骨术 下颌角肥大
  • 简介: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实施新版《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和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背景下,基于现行有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注册技术审评经验和企业研发生产经验,对正压面罩技术要求、风险分析、临床要求和常见不良事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 标签: 正压面罩 技术要求 睡眠呼吸暂停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TORCH感染率,为临床指导优生优育提供更多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捕获ELISA法对样本进行检测。结果TORCH特异性IGM抗体总阳性率为0.82%,其中TOX未查见阳性,RV占0.11%,CMV占0.35%,HSV占0.35%。发病季节,RV主要在冬季,CMV主要在秋冬两季,HSV发病季节主要在春秋冬季。结论尽管遂宁地区TORCH感染率较低,但严格执行预防和控制TORCH系列病原体感染仍是优生优育一项重要措施。

  • 标签: 孕妇 TORCH 捕获ELISA 优生优育
  • 简介:目的了解股骨形态学特征,对于股骨损伤后治疗康复等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也可以为人类学研究积累资料.方法本文测量了250例(男性109,女性141)在成都地区收集到成人股骨各个部位径线、扭转角和颈干角,并计算出股骨形态相关指数.结果(1)男性股骨各径线均大于女性.(2)男、女性股骨各径线指标绝大多数均无明显侧别差异.(3)男女性股骨均为扁形和正形居多.(4)男、女股骨扭转角均为正值,无性别差异,其中,男性有侧别差异(p<0.05)均为左侧大于右侧.(5)男、女股骨颈干角无性别差异,但均有明显侧别差异(p<0.01).

  • 标签: 股骨 形态学特征 临床意义 解剖学
  • 简介:目的探究大鼠脊髓损伤后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1(PEBP1)表达和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105只Sprague-Dawley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实验组。采用Allen’s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EBP1在脊髓中定位变达,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PEBP1mRNA和蛋白在脊髓中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EBP1在正常脊髓后角神经胶质细胞胞浆和胞核中表达,在脊髓损伤后sham组相比PEBP1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此外,实时定量PCR显示PEBP1mRNA在大鼠脊髓损伤后12h,1d,3d,7d,14d和28d表达量明显降低,sham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印迹实验显示,sham组相比,PEBP1蛋白在大鼠脊髓损伤后7d,14d和28d表达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PEBP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在脊髓后角表达明显减少。提示脊髓损伤后PEBP1可能参与调控神经胶质细胞存活和凋亡,进一步影响脊髓损伤后感觉功能。

  • 标签: 脊髓损伤 PEBP1
  • 简介:对山东地区50套成人椎骨第3颈椎到1胸椎进行观察和测量,主要结果为:颈椎横突脊柱水平面间角度从上到下依次递增,其横突下倾角C3为10.82±2.18°,C7为134.12±12.43°。中位椎间孔垂直轴线脊柱正中矢状面之间角度较小,而上下位角度较大,本文结合临床及颈椎X线摄片方法进行了讨论。

  • 标签: 颈椎 横突 椎间孔 测量 临床意义
  • 简介:对考试成绩和试卷进行科学化分析评估,可以反馈教与学信息,改进和提高教学过程中命题、组卷、考试实施,以实现考试科学化。本文对我院94级、95级生殖医学大专班人体解剖学期末考试试卷进行分析。对四个班共203份考试卷做了下述十项指标的统计:参考人数、及格人次、及格率、满分率(>go分)、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标准差、平均难度均区分度本次试卷分析发现我院解剖学试题总体质量尚佳,平均区分度达队493;但试题存在着总体编易倾向,平均难度达0.803。经以试题为绝位难度区分度数值分布统计,发现有个别试题难度低且区分度不显著,应予淘汰。对考试评估中常用指标进行讨论,对这些指标在日常教学中应用进行探讨。更多还原

  • 标签: 解剖学 考试 评估
  • 简介:本文报告1116例学龄前儿童(2-7岁)眼部内毗间距,外眦间距、瞳孔间距、眼裂宽度等4项指标的活体测量均数、性差及年龄发育特点。外眦间距、瞳孔间距在多个年龄段中男大于女,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内眦间距和眼裂宽度男女性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生长发育特点见头3项指标生长发育曲线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并有1-2个高峰;另一条曲线随年龄增长上升平缓,在3-4岁间出现一次交叉,提示该年龄段女性发育快于男性。本文为临床提供2-7岁10个年龄段不同性别眼距正常值及生长发育特点。

  • 标签: 人体测量 眼距 幼儿 学龄前儿童
  • 简介:临床上各种纵裂间手术入路和手术过程中常损伤上矢状窦旁桥静脉,桥静脉损伤后可引起和加重不同程度手术后并发症,为了减轻和避免手术后并发症必须熟悉和了解上矢状窦旁桥静脉显微解剖,从而在手术入路和手术过程中避免损伤桥静脉或损伤桥静脉后进行桥静脉重建。在脑静脉系统血栓发生中,约70%发生于上矢状窦。病因和发病机制多种多样,但目前尚有1/3患者找不到确切病因。由于脑静脉血栓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而准确和及时诊断对于脑静脉血栓预后具有决定性作用。桥静脉为脑静脉注入硬脑膜窦终末部分,硬脑膜窦关系密切,桥静脉内血流状态改变可以引起上矢状窦内血流变化,而桥静脉解剖学观察可以为影像学观察提供形态学依据,有利于脑静脉血栓准确和及时诊断。为此,本文对上述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上矢状窦旁 脑桥静脉 临床意义 桥静脉损伤 手术后并发症 脑静脉血栓
  • 简介:目的为给大腿部创伤修复及肌瓣移植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解剖剥离测量方法,对25具(共50侧)成人下肢标本坐骨神经肌支进行自身比例定位研究。结果①坐骨神经发出各肌支主要以多支型出现率最多;②坐骨神经发出各肌支主要集中于下肢3段;③坐骨神经发出各肌支进入各肌门区位,均有倾向于以神经干为轴心近距离分布规律。结论确定了坐骨神经肌支危险区段和危险区位,以及开展带神经血管蒂肌瓣移植肌支类型。

  • 标签: 坐骨神经 肌支 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