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维超声对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已临床确诊的130例子宫畸形患者,年龄26~42岁,平均年龄33岁。单角和/或残角子宫均经过宫腔镜和/或腹腔镜检查确诊,双子宫、双角子宫、鞍形子宫均经过MRI检查确诊,纵隔子宫经过宫腔镜检查确诊。回顾分析其经阴道二维和维超声图像资料。结果经阴道维超声诊断单角子宫和/或残角子宫11例,双子宫6例,双角子宫7例,纵隔子宫80例,鞍形子宫25例。经阴道二维超声诊断单角子宫和/或残角子宫5例,双子宫6例,双角子宫6例,纵隔子宫73例,鞍形子宫5例。经阴道维超声诊断与宫腔镜结果符合率99.23%,显著高于二维超声诊断73.08%;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经阴道维超声图像可以显示不同子宫畸形的宫腔结构及宫底的外观形态,是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无创性可靠方法之一。

  • 标签: 经阴道三维超声 经阴道二维超声 子宫畸形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应用大直径球头(36mm)Delta陶瓷-陶瓷界面人工髋关节的早期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25例(25髋)采用36mm大直径球头Delta陶瓷.陶瓷界面全髋假体行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IA)治疗髋关节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后随访Harris评分系统和影像学资料进行髋关节功能和假体情况评估,并报告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关节置换后切口均I期愈合,未发生假体脱位、感染。1例患者出现术中陶瓷内衬破裂。25例均获随访,时间12-36月,平均2年3个月。术前Harris评分为(52.5+5.4)分,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为(91.0士7.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患者报告与关节相关的异响。随访期间影像学检查未见假体松动、下沉、移位及碎裂发生,骨溶解。结论大直径球头Delta陶瓷人工髋关节临床应用的早期结果满意,其陶瓷材料性能的改善和使用大头假体可以减少关节假体磨损和脱位的发生率。

  • 标签: 全髋置换术 Delta陶瓷 大直径球头
  • 简介:目的 开辟简便、安全、疗效可靠、无损伤、痛苦小的子宫肌瘤栓塞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PVA加明胶海绵经Cobra4F超滑导管行子宫动脉栓塞。结果 3个月复查肿瘤缩小16.78%,6个月缩小21.40%,一年内缩小25%~5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子宫肌瘤 栓塞 介入性放射学
  • 简介:探索以扩增培养的子宫内膜细胞为种子细胞、以液态胶原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子宫内膜片层的可行性。体外分离并规模化扩增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与基质细胞,以Ⅰ型液态鼠尾胶原为支架,按自然子宫内膜的结构在体外重建具有两层结构的组织工程化子宫内膜,体外培养14天时进行H.E.染色与免疫组化鉴定。H.E.染色与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再造子宫内膜片层在胶原材料中能够较好地维持双层结构,上皮层呈CK18阳性,在某些部位还能够形成极化的柱状上皮。利用体外扩增培养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与基质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化子宫内膜片层具有子宫内膜组织的双层结构与极化上皮特征。

  • 标签: 细胞培养 细胞增殖 子宫内膜 胶原 组织工程
  • 简介: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的微创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21例经腹腔镜和28例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Ⅰ-Ⅱ期子宫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为51.8岁(29~62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及淋巴结切除数目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261.11±130.11)ml,明显少于同期开腹手术者[(933.33±452.57)m1](P〈0.01);腹腔镜组淋巴结切除数为(22.90±6.29)个,优于开腹手术组[(15.73±6.32)个](P〈0.01);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腔镜组为(27.70±9.14)h,开腹手术组为(55.52±15.11)h,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部分病例随访至2006年9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从短期随访看,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可以作为子宫恶性肿瘤,尤其早期病例的治疗方法之一。

  • 标签: 微创外科 腹腔镜 子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
  • 简介:目的评价MRI引导下聚焦超声(MRgFUS)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可操作性及近期疗效。方法21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年龄36~47岁,平均年龄42岁;体质量指数(BMI)20.45~27.34,平均BMI23.57。对其进行MRgFUS治疗,在治疗后即刻行子宫肌瘤增强MRI扫描,测量每例肌瘤的无灌注体积(NPV),评价治疗完整性。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随访,统计患者症状改善及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每次随访均进行子宫肌瘤症状-生活质量问卷(UFS-QOL)调查,分析症状严重度评分(SSS),评价患者症状改善程度。结果对21例患者的23个子宫肌瘤进行了MRgFUS治疗,手术成功率100%,平均每例耗时230min,平均每例肌瘤当天治疗后NPV百分比62.86%(25%~99%),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1例患者均接受了6个月的随访。术后6个月平均SSS降低70.63%,由术前的28.87±9.69(9.38~40.63)降至8.48±7.1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gFUS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性高,真正无创,近期疗效确切,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评价。

  • 标签: 磁共振引导 聚焦超声 子宫肌瘤
  • 简介:目的检测Clinprot系统中2种磁珠对于同种样品的蛋白分选能力,初步探讨磁珠选择的步骤、指标。方法分别同时利用Cu^2螫合(IMAC-Cu)磁珠和弱阳离子(WCX)磁珠检测同样30例血清标本,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其他良性卵巢肿物10例,健康人10例。比较2种磁珠分选后的蛋白质谱图基本参数、组内一致性和2种磁珠寻找差异的能力.结果①对于该实验样本,WCX磁珠在蛋白质谱图中总峰数量、峰面积均优于Cu^2+磁珠(P〈0.001)。而在峰高度上.Cu^2+有一定优势;②比较3个组的质谱图组内一致性,WCX与IMAC-Cu均有良好的一致性:③初步了解2种磁珠寻找差异的能力,WCX磁珠与IMAC-Cu磁珠均能区分疾病组与正常组.相对WCX磁珠构建的模型更为稳定。结论在Clinprot实验开始前,选择合适的样本量,综合多个衡量指标,结合多个选择步骤评价不同磁珠抓取蛋白的能力.选择一种磁珠扩大样本量,可以为进一步实验中寻找差异蛋白奠定良好基础。就该实验样品.WCX磁珠更利于扩大样本时应用。

  • 标签: Clinprot 子宫内膜异位症 磁珠
  • 简介: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K2α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6例人子宫内膜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其患者年龄44~67岁,中位年龄57.5岁。子宫内膜腺癌按2000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标准进行临床分期:Ⅰ期19例(其中肌层浸润≤1/2为11例,〉1/2为8例),Ⅱ期9例,Ⅲ、Ⅳ期8例。组织学分级按2000年FIGO子宫内膜腺癌3级分类法:Ⅰ级11例,Ⅱ级15例,Ⅲ级10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组织标本和其癌旁正常组织中CK2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分析CK2α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关系。结果CK2αmRNA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而CK2α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亦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但CK2α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肌层浸润程度无关。结论CK2α表达或活性增加与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密切相关,CK2α可能是治疗子宫内膜腺癌的潜在分子靶点。

  • 标签: CK2α 子宫内膜腺癌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评估宫腔镜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宫腔镜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异常子宫出血患者35例,年龄41~67岁,平均年龄54.4岁。根据肾功能不全分期标准,肾功能不全代偿期18例,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3例,肾衰竭期4例,尿毒症期10例。对所有患者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进行分类,比较治疗前后异常子宫出血改善、贫血纠正情况及对肾功能影响。结果术前、术后患者血清肌酐水平比较[(392.08±357.08)μmol/Lvs(380.31±337.50)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比较[(102.80±23.28)g/Lvs(96.86±19.75)g/L、(30.93±7.29)%vs(29.16±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随访发现,1例患者再次出现异常子宫出血,考虑为合并子宫腺肌症所致;失访4例;其余患者均明显好转。宫腔镜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异常子宫出血好转率为96.77%。结论肾功能处于任何程度,宫腔镜治疗对患者肾功能均无影响。宫腔镜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但对于较为严重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应慎重选择。

  • 标签: 宫腔镜 慢性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衰竭 异常子宫出血 肾功能 子宫腺肌症
  • 简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是生物医学上一种用来对肿瘤进行放射治疗的粒子加速装置,是肿瘤外照射治疗的主要设备。目前,中国国内进口加速器主要有两种品牌:医科达和瓦里安。笔者主要探讨由瑞典医科达公司生产的医科达Precise机型,该机型在使用过程中以高压不能出束最为常见,此故障多为闸流管触发;随着技术的革新,逆向调强及容积调强技术的普及,多叶光栅(multi-leavecollimators,MLC)运动成为加速器最繁忙的部件.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问题:医科达Precise加速器使用的是行波加速管.加速管较长.加速管真空的建立和维持都有较高要求,出现不少真空故障。笔者就上述医科达Precise机型常见例故障的维修经验作简要分析和归纳。

  • 标签: 直线加速器 闸流管 多叶光栅(MLC) 离子泵
  • 简介:目的 探讨选择性髂内动脉造影及经导管动脉灌注栓塞在子宫、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8例经血管造影证实的子宫、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于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和/或栓塞后1周(平均值)行肿瘤手术切除,并作对比。结果 选择性动脉造影可清楚显示肿瘤的血供特点。双髂内动脉灌注栓塞后手术切除的12例与单纯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后手术切除的6例相比较;术前灌注加栓塞可使肿瘤明显减小,术中出血极少(平均约50ml),手术野更清楚,肿瘤更有可能完全切除。结论 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栓塞在子宫或卵巢恶性肿瘤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子宫癌 卵巢癌 栓塞治疗 介入放射
  • 简介:目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新辅助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子宫颈癌后不同时间肿瘤细胞周期分布状态,探讨放射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贵阳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Ⅱb期-Ⅲb期病理明确诊断为宫颈癌患者90例,中位年龄51岁。治疗方案为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新辅助化疗为TP方案(紫杉醇+顺铂或紫杉醇+洛铂化疗)2周期;同步化疗采用顺铂或洛铂单药;放射治疗采用盆腔调强放射治疗(IMRT)及维适形近距离治疗。分别收集治疗前、2周期化疗后、同期放化疗前5d、开始同期放化疗、开始同期放化疗期间每5d取材1次、同期放化疗结束、同期放化疗结束后10d、同期放化疗结束后30d时DNA倍体分析。DNA倍体分析采用BDFACSCantoⅡ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2周期新辅助化疗后处于高S期细胞所占比率与新辅助化疗前相比较明显升高,分别为42.0%和60.3%(P=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期新辅助化疗后10-15d处于高S期细胞所占比率渐下降,与新辅助化疗前相接近(P=0.1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射治疗至30.6Gy时S期细胞所占比率与新辅助化疗前相比较略有下降,放射治疗结束后处于高S期细胞所占比率进一步下降,明显低于新辅助化疗前(P=0.009)。结论子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细胞再分布的存在提示放射治疗最好在新辅助化疗后10-15d开始。通过DNA倍体分析了解细胞周期,有助于指导放射治疗时间,从而增加放射治疗疗效。

  • 标签: 子宫颈癌 细胞周期 放射治疗 治疗最佳时间 化学治疗
  • 简介:基于真实心脏二尖瓣腱索结构,利用仿生学类比方法提出整体螺旋人工腱索等效替代模型,应用ABAQUS对其进行模拟拉伸测试,并与真实拉伸试验下猪心二尖瓣腱索(边缘腱索、基底腱索与支撑腱索)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验证此等效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螺旋人工腱索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与实际试验中的平均最大应力一致,且相应腱索种类的拉力位移曲线与试验曲线基本相符。本研究提出的螺旋人工腱索结构接近于真实腱索特性,可缓解二尖瓣膜上应力集中现象,为人工腱索材料的结构改进指明了新方向,同时,仿真过程对有限元模拟生物软组织拉伸性能模块提供了参考价值。

  • 标签: 三螺旋结构 人工腱索 ABAQUS有限元分析 心脏腱索拉伸试验
  • 简介:根据螺旋CT二维图像,建立可供有限元结构仿真分析的人股骨维有限元模型。应用螺旋CT对人股骨进行扫描,对扫描图像应用AdobePhotoshop9.0提取密质骨、松质骨的边缘,形成坐标数据库后,再应用UGSNX3.0调用坐标数据建立人股骨上段维几何模型和网格划分。通过UGSNX3.0剖切和隐藏技术分别显示人股骨密质骨、松质骨和骨髓腔以及各结构间的界面的维几何形态和有限元模型。利用CT、Photoshop、UGS、数据库等工具和方法,能方便地和较真实地重建复杂的骨骼维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

  • 标签: 股骨 密质骨、松质骨 骨髓腔 三维重建 有限元分析 螺旋CT
  • 简介:应用小波转换的维频谱分析技术,对40只兔心电QRS波进行分析,观察其维心电频谱的特征。结果显示:正常兔心电QRS波的维频谱形态呈双侧对称的山坡状,频谱宽度约为240Hz,高频成分主要分布在QRS波的中部,能幅随频率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100—1000Hz与60—100Hz的能量比约为10,150—250Hz与60—100Hz的能量比约为035,并证明性别和体重对心电QRS波维频谱各参数不产生严重影响。

  • 标签: 小波转换 三维频谱 QRS波
  • 简介:届上海足踝运动损伤高级论坛将于2016年9月7日-9日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东院举行。本次论坛将以"足踝运动医学"为主题,关注足踝运动损伤的精确诊断、微创治疗及个体化康复等方面的临床最新进展,重点讨论踝关节不稳定、踝关节骨软骨损伤及跟腱损伤等运动医学关节镜微创外科及足踝外科领域中的大难点和热点。诚挚地希望和您相聚在上海,携手共进,共同学习和探索足踝运动医学的未知领域,促进中国运动医学与足踝外科发展!

  • 标签: 运动损伤 足踝外科 运动医学 华山医院 微创外科 关节骨
  • 简介:据ShenBW(Blood,2007Oct26;Epubaheadofprint)报道,凝血因子Ⅷ结构域有5个,并明确了维结构的形态。Ⅷ因子(Ⅷ)是一种血清蛋白,当血管受损时,在激活的血小板表面构建膜结合蛋白复合物,参与凝血过程。血友病A的病因是Ⅷ因子基因发生多种突变所致,需要纯化的蛋白进行替代治疗。

  • 标签: 凝血因子Ⅷ 三维结构 结构域 Ⅷ因子基因 血清蛋白 蛋白复合物
  • 简介: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60~80%为轻度移位和无移位,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良好效果.但对不稳定的和难以复位的、四部分骨折需要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是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我院从99年至今应用改良叶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15例,获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改良三叶钢板 治疗 粉碎性肱骨外科颈骨折 疗效观察 肱骨近端骨折
  • 简介:建立坐骨神经损伤维有限元模型,以维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吻合口处应力和位移,为坐骨神经损伤移植提供生物力学实验基础。建立5、10、15、20mm坐骨神经损伤以自体神经移植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对各受力模型施加10N拉伸载荷,以有限元软件(PROE5.0)计算吻合口周围各测点的应力和位移值。在相同载荷作用下模拟坐骨神经损伤以自体神经5mm移植组最大应力大于以自体神经移植10、15、20mm移植组。在10kf作用下,模拟坐骨神经损伤以自体神经20mm移植模型组最大位移大于以自体神经15、10、5mm移植组。以维有限元法对坐骨经损伤模型进行数值计算是可行的。

  • 标签: 坐骨神经损伤 自体神经移植 三维有限元模型 应力 位移 数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