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全身麻醉和对老年下肢创伤手术后认知和体征产生的影响。 方法:病例为我院 2017 年 5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80 例 70 以上岁老年下肢创伤手术人员,参照双盲法分成两组,各 40 例病人,对照组麻醉方式为全麻,实验组麻醉方式为,对比项为两组的认知及体征变化。 结果:实验组麻醉后 1min 、 10min 、 20min 、 30min 的 HR 、 MAP 变化与对照组间显示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术后两组 MMSE 评分均比术前降低,且实验组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相比于全身麻醉,更适合老年下肢创伤手术患者,其可维持平稳的血流动力学和体征,减轻认知功能损害。

  • 标签: 老年下肢创伤手术 全身麻醉 腰麻 体征 认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池引流合并颅内感染的风险和护理对策 。方法: 2016 年 1 月 -2019 年 10 月本科接诊且行大池引流治疗的病患 110 例,随机均分成 2 组。 A 组接受精心护理, B 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颅内感染发生率,总结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A 组并发症发生率 5.54% ,比 B 组 50.91% 低, P < 0.05 。 110 例病患中, 20 例发生颅内感染,占总比例的 18.18% 。 置管次数、置管前 GCS 评分、引流口脑脊液漏与置管时间等都与颅内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 P < 0.05 。 结论:导致大池引流病患发生颅内感染的因素有许多,需要在围术期中予以患者精心的护理,方可有效预防颅内感染的发生 。

  • 标签: 护理对策 腰大池引流 风险因素 颅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整体康复护理在 军队颈病疗养员护理中的效果 。 方法: 选择本院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期间接收并治疗 军队颈病 患者 100 例,依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整体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 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 P<0.05 )。 结论: 针对疗养院颈病疗养员,采用整体康复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军队 颈腰病 整体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6 月诊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 200 例进行护理,将患者分为 研究组 和对照组各 100 例, 研究组 应用连续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 掌握程度 、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护理前后负面情绪评分。 结果: 经过护理后, 研究组 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掌握程度、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显著提升, P<0.05 ;在护理前两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相似 ( P>0.05 ) ,经过护理干预后, 研究组 患者负面情绪评分显著降低 ,P<0.05 。 结论: 在老年慢性病的护理管理中应用连续护理模式可显著增加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提升自我护理能力,改善负面情绪,值得应用。

  • 标签: 连续护理模式 老年慢性病 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究在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 2014年 1月至 2015年 10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 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结合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不同时间段的尿素氮以及血肌酐水平状况,同时记录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 :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液中的尿素氮以及血肌酐指标均有显著降低,同时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 P< 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10.2% (5/49)和死亡率 14.3% (7/49)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 28.6% (14/49)和死亡率 34.7% (17/49),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 P< 0.05)。结论 : 在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指标状况,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老年 重症急性肾衰竭 疗效观察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连续血液净化所致导管感染的预防效果。 方法:选择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5 月在本院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 120 例肾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且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依据是摸球法,例数则均为 60 例,各实施常规护理、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导管感染发生率其相关情况的差异。 结果:对照组的 CRBSI 持续时间、置管时间、住院时间要长于试验组, CRBSI 发生率、治疗费用要高于试验组,组间差异上具备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连续血液净化所致导管感染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能够帮助患者减轻身心痛苦和经济压力,促进病情康复。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导管感染 集束化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连续性干预模式针对小儿术后疼痛的护理进行详实的分析,并且根据护理结果对母亲焦虑状态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患儿母亲对护理效果的认可度。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在我院就诊的进行手术治疗的患儿,入选的患儿共 100例,根据患儿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用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并针对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患儿疼痛程度上看,观察组患儿的疼痛程度为 (2.44±0.32)分,对照组患儿的疼痛程度评分为 (6.01±0.56)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儿母亲的满意度为( 91.6±5.4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79.4±7.87)分,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结论:采用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小儿术后的疼痛程度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也能减轻母亲的焦虑状态,满意度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连续性护理干预 疼痛 母亲 焦虑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应用助产士连续护理模式,开展初产妇孕期体重管理,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妇产科初检的初产妇 90 例,随机分组,各 45 例,对照组实施孕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助产士连续护理模式与孕期体重管理。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妊娠方式、妊娠并发症、新生儿情况更优, P<0.05 。 结论: 开展孕期体重管理、助产士连续护理,可改善初产妇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安全。

  • 标签: 孕期体重管理 助产士 连续护理模式 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