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0.5%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都采取,对照组应用0.75%的罗哌卡因,观察组应用0.5%的罗哌卡因和5μg舒芬太尼。比较麻醉相关指标和麻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1.58±0.56分钟)短,麻醉维持时间(138.56±11.25分钟)长,麻黄素用量(12.14±4.34mg)低,多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0.5%的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高于0.75%的罗哌卡因。

  • 标签: 罗哌卡因 剖宫产手术 腰麻 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宫腔镜手术中应用喉罩全麻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6例宫腔镜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全麻组(喉罩全麻)与组(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每组28例。比较两组不同时点MAP、HR,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舒适度评分及不良反应率。结果麻醉前、麻醉后5min、手术开始即刻两组MAP、HR均无显著差异(P>0.05);全麻组术后舒适度评分高于组,差异显著(P<0.05);全麻组肛门排气时间与下床活动时间及不良反应率均低于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喉罩全麻应用在宫腔镜手术中,和一样均可维持血压与心率平稳,但喉罩全麻下无牵拉不适,醒后舒适度更高,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更少,值得应用。

  • 标签: 宫腔镜手术 喉罩全麻 蛛网膜下腔阻滞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比卡因轻比重液、重比重液在老年人下肢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6月,随机选择收治的老年下肢手术患者75例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0例。采用布比卡因重比重液为对照组,布比卡因轻比重液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和MAP、HR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97.50%与对照组的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后5~10min的MAP水平降低、HR水平保持稳定,与对照组MAP、HR水平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比对照组的34.29%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人接受下肢手术时,采用布比卡因轻比重液的麻醉安全性更高,对患者体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不良反应低。

  • 标签: 老年人 下肢手术 布比卡因 比重液 腰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在剖宫产硬膜外联合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接受硬膜外联合麻醉+TAP阻滞麻醉,观察组40例接受硬膜外联合麻醉+超声引导TAP阻滞麻醉,比较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切皮后、娩出胎儿后、腹腔清理时、手术完成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4、8、16、24、36小时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牵拉反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2.50%、10%,低于对照组57.50%、32.50%,观察组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首次下地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的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硬膜外联合麻醉中能够获得更高的成功率,术后有良好持续镇痛效果。

  • 标签: 超声引导 腹横肌平面阻滞 剖宫产 腰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
  • 简介:摘要方肌阻滞(quadratuslumborumblock,QLB)是一种新型的躯干神经阻滞技术,目前主要被用于腹部手术及下肢手术的术后镇痛。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使得QLB在临床镇痛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综述方肌阻滞的临床应用进展。

  • 标签: 腰方肌 周围神经阻滞 超声 文献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杏石甘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入院治疗的肺炎患儿11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其中对照组开展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开展杏石甘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通过杏石甘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通过阿奇霉素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儿各类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炎患儿开展杏石甘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不仅疗效显著,而且能快速改善患儿症状、体征,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成本,因此建议在临床应用该种治疗方法。

  • 标签: 麻杏石甘汤 西药 肺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骨科患者-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间接收的60例老年骨科患者,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对比组、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比组采取常规硬膜外麻醉方法,实验组采取-硬联合麻醉方法,对比两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明显快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患者的麻醉药物使用量少于对比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骨科患者麻醉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缩减麻醉起效时间,降低药物用量,且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 标签: 老年骨科 腰-硬联合麻醉 麻醉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评价采用6号小针进行腰俞穴位麻醉穿刺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肛肠科自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200例行腰俞穴位麻醉穿刺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8号针穿刺,研究组采用6号小针穿刺,对比两组患者穿刺过程中和术中的疼痛评分、穿刺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穿刺过程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疼痛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选择6号小针进行腰俞穴位麻醉穿刺,不仅能降低患者穿刺中的疼痛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还能实现确切的麻醉镇痛效果。

  • 标签: 6号小针 腰俞穴位 麻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评价采用6号小针进行腰俞穴位麻醉穿刺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肛肠科自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200例行腰俞穴位麻醉穿刺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8号针穿刺,研究组采用6号小针穿刺,对比两组患者穿刺过程中和术中的疼痛评分、穿刺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穿刺过程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疼痛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选择6号小针进行腰俞穴位麻醉穿刺,不仅能降低患者穿刺中的疼痛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还能实现确切的麻醉镇痛效果。

  • 标签: 6号小针 腰俞穴位 麻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联合麻醉在产妇的分娩镇痛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100例产妇分为50例一组。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镇痛分娩,观察组产妇使用硬联合麻醉进行镇痛分娩。对比分娩镇痛满意度和VA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产妇相比,观察组产妇的分娩镇痛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产妇的分娩镇痛过程中应用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产程 分娩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电图(EMG)检查在骶神经根压迫性损伤中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8月收入我院的72例骶神经根压迫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腰椎CT与MRI检查,研究组加用EMG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定位损伤诊断。结果研究组定位准确率94.44%高于对照组83.33%,研究组除了L3-L4神经根损伤外,其他检测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图检查对于骶神经根压迫性损伤患者定位诊断的准确率较高。

  • 标签: 肌电图 腰骶神经损伤 定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采用剖宫产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布比卡因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小剂量舒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1)在给药10分钟及30分钟时,观察组动脉压、心率较对照组更为稳定(P<0.05);(2)观察组0级寒颤84.4%显著优于对照组44.4%,(P<0.05);(3)观察组VAS视觉评分(2.0±0.5)分,对照组VAS视觉评分(5.0±0.6)分(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硬联合麻醉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剂量 舒芬太尼 剖宫产 腰硬联合麻醉
  • 简介:摘要以做好ICU重症患者护理工作为前提,对重症患者开展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护理配合重要作用进行简要分析。以此为根据,综合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结合多个权威文献报道内容,对ICU重症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方法进行综述,目的在于为临床提供更多现实可行的护理配合方法,促进连续性血液净化操作安全性与有效性的提高。

  • 标签: ICU 重症患者 连续性血液净化 ICU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去氧肾上腺素在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00例,将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50例与参照组50例,参照组开展硬联合麻醉复合麻黄碱,研究组开展硬联合麻醉复合去氧肾上腺素,比对两组患者仰卧位综合征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呕吐、恶心、低血压等仰卧位综合征发生率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氧肾上腺素在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应用,可以有效减少患者仰卧位综合征发生率,安全性较高,改善预后。

  • 标签: 去氧肾上腺素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比-硬联合麻醉时不同注药速度对剖宫产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11月收治的12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40例。三组均采用-硬联合麻醉,经穿针注入0.5%罗哌卡因2mL注入蛛网膜下腔,注药速度分别为A组1mL/5s,B组1mL/10s,C组1mL/15s,后予以硬膜外麻醉。观察对比各组患者疼痛感觉阻滞平面、改良Bromage评分、最低血压(MAP)变化和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各组比较,A组T10阻滞出现时间明显早于B组和C组,最高阻滞平面明显低于B、C两组,蛛网膜下腔注药后的5min、10minMAP明显低于B、C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B、C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多项指标评定,0.5%罗哌卡因注入速度为1mL/10s时硬联合阻滞麻醉行剖宫产,安全性高,效果最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腰硬联合阻滞 注药速度 罗哌卡因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杏石甘汤联合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我院接治的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杏石甘汤联合银翘散加减治疗、杏石甘汤治疗。分析两组疗效以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啰音消失时间为(6.69±1.18)d,止咳停喘时间为(6.35±1.03)d,退热时间为(3.26±0.54)d,相比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 标签: 麻杏石甘汤 银翘散 支气管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股骨上段骨折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股骨上段骨折手术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联合阻滞组和常规麻醉组。常规麻醉组50例,进行常规麻醉;联合阻滞组50例,实施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联合阻滞组术后24h之内的镇痛效果显著比常规麻醉组高,差异显著(P<0.05);而在48h之后,组间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上段骨折手术患者应用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效果,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提高镇痛效果。

  • 标签: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 股骨上段骨折手术 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形中药枕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0例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采用环形中药枕干预,观察其疼痛、舒适度、脊柱骨折复位情况。结果观察组使用环形中药枕疼痛、舒适度、脊柱骨折复位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改善率及对脊柱骨折情况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保守治疗使用环形中药枕后疼痛评分、舒适度、脊柱骨折复位情况均获得改善。

  • 标签: 腰椎压缩性骨折 环形中药腰枕 保守治疗 舒适度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形中药枕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0例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采用环形中药枕干预,观察其疼痛、舒适度、脊柱骨折复位情况。结果观察组使用环形中药枕疼痛、舒适度、脊柱骨折复位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改善率及对脊柱骨折情况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保守治疗使用环形中药枕后疼痛评分、舒适度、脊柱骨折复位情况均获得改善。

  • 标签: 腰椎压缩性骨折 环形中药腰枕 保守治疗 舒适度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行脊柱腰椎段骨折患者62例,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特点。结果患者在经过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以后,椎体前后缘高度和楔变指数发生明显的提高,后凸Cobb角也发生了明显的降低,治疗前后患者机体的各项指标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中仅有两例发生断钉,并发症发生率3.23%,在后期更换螺钉后,其恢复较好。结论临床在治疗脊柱胸段骨折,应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的效果更为显著,而且可以达到满意的骨折复位效果,帮助骨性愈合。

  • 标签: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 脊柱胸腰段骨折 临床疗效 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