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统计并分析 2017 年上高县居民的死亡原因。 方法 :收集 2017 年上高县居民的死亡数据,使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死亡率、预期寿命等指标,结合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上高县居民 2017 年死亡率为 6.06‰ ,死亡原因前三位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年龄结构随年龄增长呈现逐步上升趋势,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死亡率。 结论 : 2017 年上高县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是慢性病,可以通过对不同人群的不同死亡原因进行有针对的干预,达到降低死亡率的目的。

  • 标签: 慢性病 死因 死亡率 上高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进行常规 12导联心电图及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检测,对比其检查结果,并分析起搏器功能异常以及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结果 动态心电图能较好检测起搏器起搏、感知功能及其相关心律失常,是植入起搏器术后随访的重要手段。

  • 标签: 起搏器 术后监测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应用多导睡眠监测在呼吸内科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 2018年 8月~ 2019年 8月在呼吸内科接收的患者一共 7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39例患者采取常规心电生命体征监测,干预组 39例患者在基础上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两组进行护理效果对比。结果:干预组的患者患者满意度远远大于对照组,且通过多导睡眠监测,可以检测区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疾病。结论:呼吸内科应用多导睡眠监测护理可以极大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提高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检出率,降低风险,提升患者的生存几率,推荐在临床上进行使用。

  • 标签: 呼吸内科 多导睡眠监测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监测腔镜器械清洗的效果。 方法 :选取医院需要清洗的 368 件腔镜器械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 n=184 )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对清洗效果进行监测,对照组( n=184 )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清洗效果监测,对比两组腔镜器械清洗效果。 结果 :研究组腔镜清洗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在监测腔镜清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提升清洗质量,促进清洗效率的提升,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 腔镜器械 清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单纯产前母亲因素高危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评价社区高危儿管理效果。方法:收集无锡梁溪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7年出生管理的存在产前母亲因素高危儿 56人,随访跟踪至 24月龄,测量其身高、体重,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及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对于生长偏离的高危儿进行营养干预。结论:产前母亲因素高危儿生长发育 3月龄体重有明显的追赶性生长,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儿肥胖超重发生率升高。经社区高危儿管理干预,对高危儿生长偏离有显著的预防效果。

  • 标签: 产前母亲因素,高危儿,生长发育监测,社区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小板功能监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抗血小板的治疗中的意义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取 2018年 10月 ~2019年 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15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对象按照平均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75人,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小板功能监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缩短率 、总有效率都比对照组高,血小板聚集率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结论:进行血小板功能监测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抗血小板的治疗效果明显,在临床治疗中应该被更加重视,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小板功能监测 急性心肌梗死 抗血小板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脑卒中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随着医学发展,脑卒中急性期病死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该病致残率有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给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尽管对脑卒中症状的认识以及及时就诊系统不断完善,脑卒中治疗手段不断发展,但仍然只有极少数人在脑卒中急性期能够得到溶栓或更进一步的介入治疗,而他们之中仍有很多人遗留各种功能障碍。因此,有效的脑卒中康复仍然是脑卒中后续治疗的重要部分。本文就脑卒中康复治疗技术发展史展开探讨。

  • 标签: 脑卒中 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国内外的各种商检、检疫以及疾病预防控制等样品越来越多,涉及产品质量仲裁和突发性化学污染事件案例时有发生,对检验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客户对检验结果提出投诉时,检测人员一定要有质量意识、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要能够证明检验结果准确可靠,因此,做好理化实验室的质量保证工作成为实验室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简要论述实验室质量保证技术的基础上,阐述了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的手段和方法,检测人员熟练运用适宜的质量保证技术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必要的技术手段。

  • 标签:  检测结果 质量保证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穴位敷贴治疗长期卧床病人腹胀便秘护理技术。方法:选取 62例我院于 2018年 4月 -2019年 3月收治的长期卧床并伴有腹胀便秘的病人,在对以上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应用穴位敷贴进行长期治疗,治疗完成后对比患者治疗前后每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以及 1周内排便次数。结果:经穴位敷贴治疗后发现,患者的排便情况有了明显改善,排便时间、间隔时间及次数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 P< 0.05)。 结论:在对长期卧床并伴有腹胀便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穴位敷贴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便秘,改善其排便能力。

  • 标签: 穴位敷贴 长期卧床 腹胀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病理检验中实施快速石蜡切片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2017年 3月 -2018年 12月 ,在我院进行病理诊断的手术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冷冻切片技术)和观察组(快速石蜡切片技术),每组各 48例,观察切片制作时间及质量。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切片制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高质量切片占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病理检验中应用快速石蜡切片技术,能够有效缩短切片制作时间,提高切片质量。因此,该方法具有被推广使用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 病理检验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中医护理技术在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观察 32例恶性肿瘤晚期患者进行不同方式护理的疗效。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各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中医护理技术能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中医护理技术 恶性肿瘤晚期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 6S管理在护理技术强化训练中的应用效果予以探究。方法 选取本院 2014级护生 253名在实训教学中予以常规管理作为对照组, 2015级护生 230名在实训教学中予以 6S管理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护生护理技术实训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综合素质自我评定优良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护生护理技术实训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生教学满意度 83.48%,高于对照组的 55.34%( P<0.05);除人际沟通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外,观察组护生其他项目综合素质自我评价优良例数均高于对照组( P<0.0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6S管理在护理技术强化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6S管理 护理技术强化训练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住院的老年患者中,约 70%的患者深受睡眠障碍的困扰。优质睡眠对于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效果等都起到正向作用,也能避免患者产生烦躁、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希望通过总结近年来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中医护理干预方面取得的进展,提出有可针对性的干预方法,为准确并有效地改善老年住院患者的睡眠状况提供参考。

  • 标签: [ ] 老年病区 睡眠障碍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造影技术在甲状腺微波消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8月期间我院行甲状腺微波消融手术患者 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 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不使用造影技术,观察组患者护理中护士使用造影技术,对比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观察组造影成功率。 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造影技术在甲状腺微波消融手术中的应用,能够缩短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是保证治疗的关键。

  • 标签: 超声造影 经皮穿刺微波消融 甲状腺肿瘤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骨科康复护理技术,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方法: 将本院自 2017 年 3 月至 2019 年 1 月之间收治的 96 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甲组应用骨科康复护理,乙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 Harris 髋关节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术后进食及下床活动时间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 乙组患者 Harris 髋关节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较甲组均更低, P<0.05 ;乙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较甲组均更长, P<0.05 。 结论: 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护理中应用骨科康复护理技术,不仅能有效提高髋关节功能和护理满意度,还能进一步缩短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进食时间,有利于促进病情恢复,值得重视。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骨科康复护理技术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对小儿龋齿的治疗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 2017年 4月— 2018年 3月小儿龋齿患儿 90例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 47例和观察组 43例。对照组进行创伤性充填技术,观察组进行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比较两组疗效和配合度 ;患儿填充的总时间 ;手术前后患儿龋齿疼痛评分、牙齿咀嚼功能评分、生活质量 ;手术并发症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填充的总时间( 34.21±3.21) min优于对照组( 46.62±11.59)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723, P<0.05) ;手术后观察组龋齿疼痛评分、牙齿咀嚼功能评分、生活质量( 1.24±0.23)分、( 92.15±5.12)分、( 95.67±3.21)分优于对照组( 2.45±0.56)分、( 81.21±5.021)分、( 80.45±2.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923、 7.013、 6.931, 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率 4例( 9.30%)低于对照组 13例( 2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939, P<0.05)。观察组疗效 42例( 97.67%)高于对照组 34例( 72.34%)( χ2=10.972, P<0.05)。結论 小儿龋齿患儿行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疗效明显,可更好改善龋齿疼痛评分、牙齿咀嚼功能评分、生活质量,加速康复。     [关键词 ] 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 ;小儿龋齿 ;治疗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自行研发的 专利多功能保留灌肠器即 新型保留灌肠技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 灌肠治疗中的应 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9 月在我院收治的 60 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灌肠技术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30 例。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方案相同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传统灌肠技术进行保留灌肠,实验组使用本项目的专利多功能保留灌肠器即新型灌肠技术进行保留灌肠,每周进行疗效评价一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膀胱压、腹围、肠鸣音恢复时间)、实验室指标(血钙浓度、 CRP 、血淀粉酶)。 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观察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 0.05 );治疗后,两组的膀胱压、腹围均较治疗前降低,实验组降低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新型保留灌肠技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 灌肠治疗中 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症状,降低血清淀粉酶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新型灌肠技术 保留灌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