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院每天的人流量并不少于步行街、商场的客流量,每天都会从医院获得新生,有的也会去往新的地方。对于庞大的患者信息要做到及时的整理分类,对于档案的管理要清晰明了就需要结合现代化的发展技术实现对病案信息的管理,是信息的检索录入更加方便、快捷、有效,本文主要对目前医院对者档案信息管理的现状浅要分析,就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关于建设病案信息技术管理的对策,为医院的技术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病案管理 信息技术 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进步及社会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教学改革需不断总结和探索,本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背景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课程改革及实验室建设三个方面浅析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本科教学改革方向。

  • 标签: 现代信息技术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电子病案管理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文研究介绍了电子病案的特点,分析了电子病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电子病案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 标签: 计算机信息技术 电子病案 光盘存储 条形码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血液风湿免疫科的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对他们的延续护理尤为重要。传统的延续护理模式主要依赖电话、邮件等沟通方式,这种方式存在沟通不及时、信息传递不准确等问题。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方法:为了提高延续护理的效率和质量,我们引入了信息技术,如远程监测设备、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等。通过这些技术,我们可以实时收集患者的生理数据,进行初步诊断,并给出个性化的护理建议。此外,我们还开发了一套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对患者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方便医护人员查询和跟踪。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首先,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延续护理的效率,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其次,信息技术的引入使我们能更准确地把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提高了护理的精确性。最后,通过远程监测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信息技术在血液风湿免疫科延续护理中的应用与创新,为患者提供了更高效、更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智能化管理系统能够方便医护人员查询和跟踪患者信息,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

  • 标签: 信息技术 血液风湿免疫科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医院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建设的融合,以提高医护人员的思想素质和文化水平,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医院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建设融合的意义与价值,并提出一些策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建设的融合,可以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的思想认同和价值观,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构建和谐人文医院。

  • 标签: 医院 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建设 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病例的库房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联合常规管理对管理质量的影响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自 2017 年 7 月至 2019 年 8 月期间病例资料 90 例入组研究,根据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时间为 2017 年 7 月 ~2018 年 7 月共抽取病例 45 例,开展常规管理,观察组选择时间为 2017 年 8 月 ~2018 年 8 月共抽取病例 45 例,实施常规管理联合信息技术管理,对比两组病例管理质量。 结果: 观察组病例管理质量与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差异明显。 结论: 病例库房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联合常规管理,可提升管理质量,推广价值高。

  • 标签: 库房管理 信息技术 常规管理 管理质量
  • 简介:摘 要: 在继续医学教育中,对于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主要是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强化教育管理工作,以实现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然而,当前进行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管理时,普遍会出现信息化管理认识不足、系统建设尚未完善等问题,需要结合当前继续医学教育现状进行优化。因此,本文主要阐述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应用。

  • 标签: 继续医学教育 信息化管理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然而对于顽固性的腰腿痛反复发作,或伴有足下垂,马尾综合症等神经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考虑手术治疗。目前腰椎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最广泛的标准术式,患者术后腰腿痛症状多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然而大部分病人术后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腰腿痛症状。早期合理有效的术后护理及术后早中期的术后康复指导则直接影响患者术后早期恢复及远期疗效。通过对我院 2017—2019 年进行腰椎融合术的术后护理经验的总结,介绍腰椎融合术术后的预防护理,通过一系列术后护理、康复训练、功能指导锻炼,有效地减少了术后患者并发症,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 腰椎融合术 护理 康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门诊是医院提供服务的首要环境,也是患者了解医院诊疗服务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最重要途径。门诊流程是否合理会影响医院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甚至直接影响患者就诊满意度。因此,在门诊流程中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是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以北京地坛医院为例,以精细化管理的视角探讨信息技术在持续优化门诊就医流程中的实践,希望在多元化门诊流程的推进背景下,持续进行门诊流程的优化,最终实现患者和医院双赢发展。

  • 标签: 信息化技术 医院门诊 流程优化
  • 简介:【摘要】解破学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基础性课程,鉴于其特殊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多心理细问。在解剖教学中开展教育心理学可增加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形成良好的情感交流模式。针对学生在学习期间出现的各种心理方面的问题进行耐心疏导。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解剖学习氛围,增加直观式教学,使学生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下进行学习,获得良好的教学质量。本文对教育心理学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为提升解剖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教育心理学 解剖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在智慧教育的大背景下,护理专业的混合教学模式正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护理教育逐渐摆脱了传统课堂的束缚,向着更加灵活、高效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混合教学模式,作为智慧教育的重要实践形式之一,不仅能够有效结合线上与线下的教学资源,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促进护理专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本文对智慧教育背景下护理专业混合教学进行综述,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 标签: 智慧教育 护理专业 混合教学 进展
  • 简介:【摘要】病案信息管理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院的各个部门当中,由于病案信息管理技术带来的便捷使得工作人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身的工作效率,网络技术在医院建设中发挥着十分巨大的作用。利用信息数据处理技术努力将医院信息化建设作为突破口进行有效的改革,是医院精细化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是围绕着病案信息管理技术在医院等级评审中的价值进行讨论研究的,希望能够为医院的信息化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 标签: 病案信息管理技术 医院等级评审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以健康教育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肿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 2021年7月实习护士48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专业实践能力、临床综合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以健康教育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肿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提高实习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促进其顺利过渡到临床实际护理工作。

  • 标签: 肿瘤 护理教学 健康教育 临床综合能力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头颈部 头颈部 3D-CTA与 DSA影像融合技术在神经介入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4 月收治的头颈 CTA 检查诊断为血管疾病患者 4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0 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 , 病变血管进行 3D-DSA 检查 , 并将患者 3D-CTA 图像融合于血管造影机中 , 分别将 2D-DSA 和 3D-DSA 图像进行融合对比 , 验证 CTA 与 DSA 图像位置准确度、血管直径、病变大小的差别。对照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将头颈 3D-CTA 融于血管机,利用 3D-CTA 实时引导并完成介入治疗相关操作结果: 观察组患者头颈 CTA 与 DSA 影像融合与 2D 、 3D-DSA 影像的匹配度准确。对照组患者例头颈 CTA 图像可以成功的应用于神经介入操作过程中 3D 路图的实时引导 , 准确完成介入手术。两组患者造影剂使用量分别为 (66.3±5.8)ml 和 (105.7±11.4)ml, 接受射线照射剂量分别为 (925.1±97.8)mGy 和 (1780.0±305.4)mGy 。结论:   3D-CTA 影像融合技术对脑血管病的临床诊治的准确度高;并且影像融合技术能够引导神经介入操作。在提高医师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射线辐射量和造影剂使用量 , 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医学中心(UNMC)进行为期六个月的“高等教育教学法” 访学研修,对 UNMC 公共卫生学院开设的相关课程进行了的教学观摩,同时也对中美两国的高校教育环境、资源和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和反思,因此,本文分析我国本科高校,特别是中医类院校的传染病学课程的改革及建议。

  • 标签: 传染病学 教学方式 中医药院校 反思与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脊柱骨折病患采用有效治疗方案 - 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 诊疗时间 201 6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选择我院罹患 脊柱骨折 的病例 78 例,数字表法分组,参照组 39 例予以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观察组 39 例予以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 治疗 。 结果: 对比参照组,观察组VAS评分情况、临床治疗情况、临床疗效均更加理想, P < 0.05 。 结论: 脊柱骨折病患采用有效治疗方案 - 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疗效确切。

  • 标签: 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 脊柱骨折 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肠癌患者化疗护理管理中融合精细化干预的效果。方法 于 2018年 1月— 2019年 2月选取该院肠癌化疗患者 5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研究组(精细化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 27例,比较癌因性疲乏程度、生活质量与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较对照组行为严重程度、情感、感觉与认知及情绪的评分均低,总分较对照组低,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研究组护理效果( 96.29%)高于对照组( 7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肠癌化疗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能降低癌因性疲乏程度评分,提高生活质量且改善预后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关键词 ] 肠癌 ;化疗 ;护理管理 ;精细化干预 ;临床效果     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系统恶性肿瘤是肠癌,诱导因素是暴饮暴食或饮食搭配不当等,具有较高发生率,治疗手段是以手术或化疗为主,后者治疗期间患者易发生恶性呕吐等不良反应,导致其易产生负面情绪,机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或营养缺乏,使得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癌症患者存在严重心理应激反应造成病情康复欠佳,因此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切实配合对症护理干预手段是很重要的,缓解心理应激反应,便于提高化疗效果 [1]。该院于 2018年 1月— 2019年 2月选取收治的 54例肠癌化疗患者展开研究,分析肠癌患者化疗护理管理中融合精细化干预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肠癌化疗患者 54例,研究组( n=27):男 16例、女 11例 ;年龄 18~ 69岁,平均年龄( 45.68±7.04)岁 ;病程 1~ 4年,平均( 2.29±1.03)年。对照组( n=27):男 17例,女 10例 ;年龄 19~ 70岁,平均年龄( 45.73±7.18)岁 ;病程 1~ 5年,平均( 2.34±1.09)年。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检查符合肠癌的诊断标准 [2];均采用化疗治疗措施 ;自愿参与该研究 ;符合伦理委员会审核。     排除标准:意识障碍 ;合并严重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 ;凝血功能障碍 ;病例资料不全。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时监测患者病情,给予对症的饮食指导、心理指导与健康宣教等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联合精细化护理干预。①成立护理小组:根据消化科规章制度在护士长带领下成立专业性护理小组,给予组内成员精细化管理措施,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包含护理内容与重点,将科室人员排班进行精细化管理,将夜间值班、办公室值班与责任组排班等工作落实至实处,定期指导患者掌握护理问题,每个月总结护理期间存在的问题,便于后期能提出改进措施。②心理指导与环境护理: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定期向其及其家属展开宣教工作,详细阐述目前病情恢复情况、化疗药物与注意事项等内容,主动与患者沟通,鼓励阐述内心想法,采用呐喊或倾诉等方式缓解心理负担,切实掌握其产生负面情绪的因素,便于提出针对性处理办法,同时营造舒适且安静的病房环境,将温度与湿度均調节至合理范围,避免外界因素对化疗结果产生直接影响,定期开窗通风并做好室内清洁消毒工作,夜间减少巡视次数避免影响睡眠质量 [3]。③饮食与药物指导:化疗期间实时观察患者各生命体征,发生异常及时上报处理,切实掌握其各项基础资料,明确是否具有化疗药物外渗史或药物过敏等既往病史,便于根据病情实际情况合理用药,向患者与家属详细阐述药物剂量与使用方法,告知遵医嘱按时且按量服用药物,禁忌发生随意停药或调整药量等情况,发生不良反应给予持续性改进措施,避免患者发生不良心理状态影响化疗效果,同时待患者病情稳定给予营养均衡指导,采取清淡易消化饮食缓解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增加维生素与高蛋白摄入量满足机体实际所需营养需求,保持禁烟禁酒且养成规律性生活习惯,禁忌食用辛辣与刺激性较强食物,适度开展有氧运动提高抵抗力,将运动强度与振幅设置在合理范围,避免过度锻炼对病情康复产生直接影响,为化疗护理管理的时效性提供可靠性保障 [4]。     1.4  观察指标     癌因性疲乏程度:参考 Piper疲乏修订量表 [5],评估行为严重程度、情感、感觉与认知及情绪的分值, 0~ 10分代表不同程度疲乏评分, 10分表示严重影响,分值越低说明护理干预措施越显著。     生活质量:参考 SF-36健康问卷调查量表评估 [6],包含躯体限制、生理状态、情感限制与生命活力的分值。     护理效果:显效:不适症状消失且各体征恢复正常 ;好转:不适症状改善明显且各体征基本恢复 ;无效:与上述条件不符,有效率(显效率 +好转率)越高则干预措施越显著 [7]。     1.5  统计方法     使用 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不良情绪与生活质量)以( x±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行 t检验。计数资料 [n( %) ]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行 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癌因性疲乏程度     研究组较对照组行为严重程度、情感、感觉与认知及情绪的评分均低,总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生活质量     研究组较对照组躯体限制、生理状态、情感限制与生命活力的分值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3  护理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PBL 结合 SP 的教育模式在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运用。 方法 :选取 2018 级 68 例临床专业学生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34 ),一组采用 PBL 教学(对照组),另一组在此基础上结合 SP 进行教学(研究组),对比两组带教结果。 结果 :研究组成绩优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学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 PBL 结合 SP 的教育模式在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提升学生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PLB SP 内科 见习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 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在产前诊断应用过程中,孕妇对 CMA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方法,现场录音,并以Colaizzi分析法对资料整理归纳和分析。 结果 根据受访者对CMA在产前诊断中的认知,提炼出以下主题包括:对 CMA产前检测相关知识缺乏,期望获得 CMA产前检测相关知识的需求,理想的决策援助方式;对目前价格的接受情况和报告查询途径的需求不一。 结论 孕妇对CMA产前检测相关知识缺乏,期望从 医院获得专业的健康指导,重点关注的是检测结果对胎儿、妊娠结局的影响;与获得的临床价值比较,检测价格等服务模式的需求,并不是影响孕妇对 CMA接受度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孕妇 产前诊断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芯片 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