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疏风清止咳方治疗感染后咳嗽风热郁证的效果。方法:将于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感染后咳嗽风热郁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与研究组(接受疏风清止咳方治疗)各25例,评判标准:疗效、中医症候总积分及咳嗽缓解起效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及咳嗽缓解起效时间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风清止咳方治疗感染后咳嗽风热郁临床疗效显著,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尽快缓解,值得推广。

  • 标签: 疏风清肺止咳方 感染 咳嗽 风热郁肺证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急性左心衰合并慢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本次将我院于 2018年 2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 90例急性左心衰合并慢阻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抽样分组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 45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 45例则采取系统护理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 1)经积极护理后,观察组的 Pa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aCO2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 P< 0.05)。( 2)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2.22%,与对照组的 20.00%比较明显更低,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 P< 0.05)。结论 急性左心衰合并慢阻患者采取系统护理方法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所以值得采纳及应用。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慢阻肺 系统护理方法 护理效果
  • 简介:  【摘 要】 目的:研究使用胸腔镜大疱切除术治疗气胸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收治大疱并发气胸患者 98例,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胸手术法,研究组进行胸腔镜切除手术法,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优越,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胸腔镜大疱切除治疗气胸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预后质量。    【关键词】 胸腔镜;大疱切除;气胸    大疱破裂会引发气胸,临床采取手术切除治疗,复发率低 [1]。传统开胸手术对患者身体伤害大、术后康复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随着内镜使用范围扩大,临床采取胸腔镜辅助切除大疱 [2]。本文研究胸腔镜大疱切除手术治疗气胸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选择我院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收治大疱并发气胸患者 98例进行研究,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抽取笔者所在医院胸外科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收治大疱并发气胸患者 9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研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根据患者选择手术方案的结果,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有 49例患者,男性 27例、女性 22例,年龄 21~ 69岁、平均年龄( 44.2±3.8)岁,病情: 1例双侧气胸、 18例左侧气胸、 30例右侧气胸。对照组有 49例患者,男性 24例、女性 25例,年龄 22~ 68岁、平均年龄( 43.9±3.2)岁,病情: 2例双侧气胸、 19例左侧气胸、 28例右侧气胸。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无临床差异( P>0.05),治疗效果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胸手术,患者全麻、健侧气管插管,第四、第五肋间开胸,切除大疱、切口缝合,胸壁撒滑石粉,关闭胸腔,放置引流管。研究组进行胸腔镜切除术,患者全麻、健侧气管插管,分别在:腋中线与第 6肋间、腋前线与第 6肋间、腋后线与第 6肋间制造切口,放置胸腔镜探查,吸除胸腔积液、钝性分离胸膜粘连,切割大疱,固定胸膜、缝合切口。放置胸腔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3]    临床疗效评价指标:显效是临床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是临床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改善;无效是临床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好转或者发生恶化。    并发症:伤口感染、脑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等。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属于回顾性分析,所得实验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 SPSS 22.0处理并统计,计量资料使用均数 ±标准差( x ±s)记录,进行 T检验统计;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 %)记录,进行卡方检验统计。计算结果中, P<0.05提示项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统计    研究组临床有效率 97.06%,对照组临床有效率 75.51%,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优越,两种治疗方案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 4.08%,包括:脑梗死和消化道出血各 1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 16.33%,包括:脑梗死 3例、室性心律失常 2例和消化道出血 3例,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自发性气胸是由于组织或脏层胸膜、组织表面气肿空泡破裂,组织和支气管中气体进入胸腔造成气胸。常见病因之一是大疱破裂,可以进行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临床保守治疗为胸腔引流或穿刺,短期疗效显著,但是复发率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微创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胸腔镜手术在气胸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胸膜腔无黏连属于胸腔镜大疱切除的绝对适应症,与常规的开放手术相比,胸腔镜大疱切除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过去认为胸膜腔粘连的气胸是胸腔镜手术的禁忌症,很多学者认为此类患者不适合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导致胸腔镜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较局限。然而胸膜腔粘连患者在实施常规开放性手术时,为保证胸腔显露充分,需做 15cm以上切口,且术者无法于直视下操作,通常采用盲目的钝性分离,难以看到出血且止血困难。胸腔镜的应用可为手术医师提供清晰的术野,通过调节腔镜可使粘连部位充分暴露,便于术中对粘连进行分离,可有效防止大出血发生,对患者的创伤较小。随着内科镜技术更新和器械精密度提高,临床逐渐使用胸腔镜辅助切除大疱治疗自发性气胸 [4]。    本文对比研究开胸手术和胸腔镜治疗大疱并发气胸的临床效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 97.06%,对照组临床有效率 75.51%,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优越( 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 4.0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 16.33%,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本次研究总结结果与国内相同时间内临床报道一致 [5]。    胸腔镜手术方法避免传统手术开胸对患者身体造成的过大损伤,利于术后康复,减少患者术后感染几率。开胸手术术后容易出现炎症反应,破坏胸膜和肺部周围组织,增加并发症发生率。胸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和预后质量。    综上所述,胸腔镜大疱切除治疗气胸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全 .经电视胸腔镜大疱切除对大疱并发气胸的治疗价值 [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0( 33): 228229.     [2] 滕洪,王述民,曲家骐,等 .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 70例 [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3, 13( 11): 974976.     [3] 许世广,童向东,王述民 .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血气胸 13例临床分析 [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 06( 08): 204205.     [4] 洪英财,陈怀生,林少霖,等 .电视胸腔镜单操作孔方法行大疱切除术治疗气胸临床分析 [J].河北医学, 2015, 21( 10): 15851588.     [5] 刘军,强泽好,郭鹏 .胸腔镜大疱切除治疗气胸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J].当代医学, 2015, 21( 01): 5253.

  • 标签:
  • 简介:  【摘 要】 目的:研究使用胸腔镜大疱切除术治疗气胸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收治大疱并发气胸患者 98例,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胸手术法,研究组进行胸腔镜切除手术法,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优越,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胸腔镜大疱切除治疗气胸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预后质量。    【关键词】 胸腔镜;大疱切除;气胸    大疱破裂会引发气胸,临床采取手术切除治疗,复发率低 [1]。传统开胸手术对患者身体伤害大、术后康复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随着内镜使用范围扩大,临床采取胸腔镜辅助切除大疱 [2]。本文研究胸腔镜大疱切除手术治疗气胸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选择我院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收治大疱并发气胸患者 98例进行研究,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抽取笔者所在医院胸外科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收治大疱并发气胸患者 9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研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根据患者选择手术方案的结果,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有 49例患者,男性 27例、女性 22例,年龄 21~ 69岁、平均年龄( 44.2±3.8)岁,病情: 1例双侧气胸、 18例左侧气胸、 30例右侧气胸。对照组有 49例患者,男性 24例、女性 25例,年龄 22~ 68岁、平均年龄( 43.9±3.2)岁,病情: 2例双侧气胸、 19例左侧气胸、 28例右侧气胸。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无临床差异( P>0.05),治疗效果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胸手术,患者全麻、健侧气管插管,第四、第五肋间开胸,切除大疱、切口缝合,胸壁撒滑石粉,关闭胸腔,放置引流管。研究组进行胸腔镜切除术,患者全麻、健侧气管插管,分别在:腋中线与第 6肋间、腋前线与第 6肋间、腋后线与第 6肋间制造切口,放置胸腔镜探查,吸除胸腔积液、钝性分离胸膜粘连,切割大疱,固定胸膜、缝合切口。放置胸腔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3]    临床疗效评价指标:显效是临床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是临床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改善;无效是临床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好转或者发生恶化。    并发症:伤口感染、脑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等。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属于回顾性分析,所得实验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 SPSS 22.0处理并统计,计量资料使用均数 ±标准差( x ±s)记录,进行 T检验统计;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 %)记录,进行卡方检验统计。计算结果中, P<0.05提示项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统计    研究组临床有效率 97.06%,对照组临床有效率 75.51%,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优越,两种治疗方案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 4.08%,包括:脑梗死和消化道出血各 1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 16.33%,包括:脑梗死 3例、室性心律失常 2例和消化道出血 3例,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自发性气胸是由于组织或脏层胸膜、组织表面气肿空泡破裂,组织和支气管中气体进入胸腔造成气胸。常见病因之一是大疱破裂,可以进行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临床保守治疗为胸腔引流或穿刺,短期疗效显著,但是复发率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微创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胸腔镜手术在气胸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胸膜腔无黏连属于胸腔镜大疱切除的绝对适应症,与常规的开放手术相比,胸腔镜大疱切除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过去认为胸膜腔粘连的气胸是胸腔镜手术的禁忌症,很多学者认为此类患者不适合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导致胸腔镜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较局限。然而胸膜腔粘连患者在实施常规开放性手术时,为保证胸腔显露充分,需做 15cm以上切口,且术者无法于直视下操作,通常采用盲目的钝性分离,难以看到出血且止血困难。胸腔镜的应用可为手术医师提供清晰的术野,通过调节腔镜可使粘连部位充分暴露,便于术中对粘连进行分离,可有效防止大出血发生,对患者的创伤较小。随着内科镜技术更新和器械精密度提高,临床逐渐使用胸腔镜辅助切除大疱治疗自发性气胸 [4]。    本文对比研究开胸手术和胸腔镜治疗大疱并发气胸的临床效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 97.06%,对照组临床有效率 75.51%,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优越( 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 4.0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 16.33%,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本次研究总结结果与国内相同时间内临床报道一致 [5]。    胸腔镜手术方法避免传统手术开胸对患者身体造成的过大损伤,利于术后康复,减少患者术后感染几率。开胸手术术后容易出现炎症反应,破坏胸膜和肺部周围组织,增加并发症发生率。胸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和预后质量。    综上所述,胸腔镜大疱切除治疗气胸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全 .经电视胸腔镜大疱切除对大疱并发气胸的治疗价值 [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0( 33): 228229.     [2] 滕洪,王述民,曲家骐,等 .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 70例 [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3, 13( 11): 974976.     [3] 许世广,童向东,王述民 .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血气胸 13例临床分析 [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 06( 08): 204205.     [4] 洪英财,陈怀生,林少霖,等 .电视胸腔镜单操作孔方法行大疱切除术治疗气胸临床分析 [J].河北医学, 2015, 21( 10): 15851588.     [5] 刘军,强泽好,郭鹏 .胸腔镜大疱切除治疗气胸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J].当代医学, 2015, 21( 01): 5253.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用CT扫描原发性滑膜肉瘤(PPSS),观察CT特征、临床病理。方法:回顾性对5例PPSS患者CT表现进行分析,仔细对肿瘤大小、边缘等进行观察。组织标本切片并染色,用光镜做好病理观察。结果:全部患者肿瘤位置均在肺部,均是单发肿瘤,其中,周围型4例,中央型1例。全部患者术前CT均被误诊为其他肿瘤。病理检查肿瘤形状多呈团块、团片状,密度不均匀。结论:PPSS是罕见性疾病,以团块、团片状、铸型呈现,密度不均匀,CT特征为轻中度持续均匀强化。

  • 标签: 滑膜肉瘤 CT特征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联合高流量氧疗(HFNC)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时间范围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高流量氧疗治疗)和观察组(高流量氧疗+康复),各30例。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FVC、PEF、FEV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上述指标差异较小(P>0.05)。结论:康复联合高流量氧疗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康复效果显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肺康复 高流量氧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慢阻患者合用盐酸氨溴索治疗与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并观察对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同期观察组患者则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与康复训练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30%,对照组86.49%,P<0.05;2组治疗前FEV1、FVC、FEV1/FVC对比中P>0.05;经治疗观察组FEV1、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慢阻患者合用盐酸氨溴索与康复训练能够获得理想疗效,并有效改善功能。

  • 标签: 慢阻肺 盐酸氨溴索 康复训练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阻患者临床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入慢阻患者 66例入组,选取时间为 2018年 1 月至 2019年 1 月,随机自愿原则下分组各 33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主,观察组以协同护理模式为主,对比两组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功能改善情况与护理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使慢阻患者的功能有效改善,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慢阻肺 协同护理模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老年慢阻肺病人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期间筛选出62例慢阻患者,依据随机数值表法分为2组。其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护理质量。结果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慢阻肺病人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老年慢阻肺 临床护理路径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盐酸氨溴索在慢阻合并肺部感染疾病治疗中所发挥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2019年12月接收的慢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90例进行治疗,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1.11%,组间数据比较有差异,P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慢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2018年 11月到 2019年 11月这一时段内在我院治疗的慢阻患者 84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 95.35%,高于对照组的 79.07%,两组数据差异显著(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应用于慢阻患者临床护理中,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慢阻肺患者 临床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慢阻急性发作中的效果。 方法:本课题抽取我院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8 月诊疗的 88 例慢阻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纳入参照组( 44 例)和路径组( 44 例)。即参照组为传统护理模式,路径组为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模式,对比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功能指标。 结果:参照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较差于路径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治疗后患者功能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但路径组改善幅度较高于参照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针对慢阻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模式,不仅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医疗负担,还可增强患者功能,改善护患关系,应予以重视。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慢阻肺 急性发作期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于慢阻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特布他林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9年9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96例慢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使用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和特布他林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FEV1、FVC、FEV1/FVC各功能指标方面其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联用糖皮质激素与特布他林治疗慢阻患者可获得较优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功能。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特布他林 慢阻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苏子降气汤加减治疗慢阻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慢阻急性加重期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参照组开展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开展苏子降气汤加减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aO2、pH值显著高于参照组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