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制并评价综合一体式防护额灯装置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对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0年11月在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鼻咽部检查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综合一体式防护额灯新装置应用前患者88例作为对照组,新装置应用后患者88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医护人员对防护用物使用满意度。 结果 对照组医护人员对传统防护用具使用满意率为54.55%,观察组医护人员对新装置使用满意率为9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9259,P<0.05)。结论 综合一体式防护额灯装置佩戴舒适度、便携性、易清洁性、防护效果好,明显提高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护人员对防护用物使用满意度,适宜推广应用。

  • 标签: 耳鼻咽喉 防护用物 设备设计
  • 简介:摘要:护理学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实习要注重实习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并把实践教学和实习生职业胜任力的培养放在突出位置,使实习生具备护理学专业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凸显出护理学专业为促进人类健康服务的特质。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阶段,由于疫情特殊原因2020年春季高校学生不能及时返校。全力贯彻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政策,为保障每个学生在家能接受知识,护理学院教师团队积极展开线上教学,利用第三方教学平台实施教学,课后学习的跟踪管理,并对教学进行思考。现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汇报,在此和大家分享。

  • 标签: 特殊时期 护理学专业线上教学 实践与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专业口腔护理培训在根管治疗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接受根管治疗的患者,本次实验在2019年5月初开始实施,正式结束时间为2021年9月,实验对象人数为70例。随机编号结果的奇偶性为本次实验的分组依据,对照组患者根管治疗中护理人员接受常规培训,实验组患者根管治疗中护理人员接受专业口腔护理培训,对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满意度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64.4±8.7)分钟及(82.7±8.6)分钟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时间,组间数据相比后者较长,差异较为凸显,(p<0.05);对本次实验进行全面的分析,97.14%及74.29%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满意度,组间数据相比后者较低,差异较为凸显,(p<0.05)。结论:在根管治疗过程中专业口腔护理培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在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作用较为突出。

  • 标签: 根管治疗 专业口腔护理培训 治疗时间 满意度
  • 简介:摘要:高职药学专业的课程标准建设与实际药学领域的发展与建设有十分密切的关联,为了使得高职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够与实际的药学领域岗位发展相适应,有关教育研究者尝试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进行高职药学专业有关课程的建设。本文将以《药品检验技术》这一课程为例来对现阶段高职药学专业课程标准改进与完善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能够使得高职药学专业的日常课程设置更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向。

  • 标签: 高职药学 检验技术 课程标准 调研分析
  • 简介:摘要:规范药学专业实习生带教工作,对加速实习生向专业岗位角色过渡的进程有着积极意义。但影响带教成效的因素较多,还需在岗前培训手段与在岗带教方式等方面加强创新,使其快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得心应手的展开岗位工作。

  • 标签: 规范 药学专业 实习生 带教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药学专业带教中的教学效果。方法:研究以40名药学专业中专实习生为观察对象,于研究期2019年1月-2020年1月实习生实习期间,通过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将该40名实习生进行分组,一组20名实习生实施常规带教(对照组),一组20名实习生实施多元化教学(观察组),对不同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实习生教学考核理论知识得分与操作技巧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习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给予人工气道集束化护理的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于我院ICU病房2019年12月份到2020年12月份入院的机械通气患者中选取80例,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针对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针对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人工气道集束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38例(97.50%)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32例(80.00%)。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11.54±1.46)d,ICU治疗时间(18.30±2.12)d,满意度(78.30±3.24)分。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8.10±1.21)d,ICU治疗时间(14.62±1.95)d,满意度(91.22±2.05)分。对照组VAP6例(15.00%),肺部感染3例(7.50%),意外脱管1例(2.50),合计10例(25.00%)。观察组VAP1例(2.50%),肺部感染1例(2.50%),意外脱管0例(0%),合计2例(5.00%)。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ICU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更有利于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发症的出现,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和ICU治疗的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机械通气治疗 人工气道 集束化护理 治疗时间 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ICU机械通气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取本院2017年1月-12月就诊的88例ICU机械通气者观察如下。病者入院48h行电脑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差异。结果 观察组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一次性脱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机械通气配合早期康复护理可控相关性肺炎发病,助益脱机。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ICU机械通气 相关性肺炎 脱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使用右美托咪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8例行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回顾临床资料。将使用咪达唑仑的2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使用右美托咪啶的2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用药后的炎症因子指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ARDS 机械通气 右美托咪啶 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反应指标 效果
  • 简介:摘要: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是培养全面型人才,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保障。劳动教育在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磨砺学生品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文章以“立德树人”为基本目标,在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新劳动教育的融入路径,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下面就对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进行分析,为高职人才培养提供可靠支持。

  • 标签: 劳动教育 高职护理 人才培养 培养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机械通气需院内转运的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转运时间与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转运时间短于对照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安全转运 预见性护理 转运时间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机械振动排痰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重症肺炎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入重症肺炎患者总计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纤维支气管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SpO2高于对照组,PaCO2指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发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CPI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5d、14d,观察组CPI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重症肺炎采取机械振动排痰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氧合指标,缩短病程并控制感染,减少抗生素,值得应用。

  • 标签: 机械振动排痰 纤维支气管镜 重症肺炎 临床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机械振动排痰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重症肺炎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入重症肺炎患者总计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纤维支气管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SpO2高于对照组,PaCO2指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发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CPI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5d、14d,观察组CPI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重症肺炎采取机械振动排痰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氧合指标,缩短病程并控制感染,减少抗生素,值得应用。

  • 标签: 机械振动排痰 纤维支气管镜 重症肺炎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施行ICU体位护理对减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的效果。方法:对于重症监护病房(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搜集87名,2020年4月到2021年4月期间,随机分组,针对所行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的41例常规组病例样本与所行方案为体位护理的46例体外组病例样本,通过病原菌、X线片、临床症状观察确定VAP发生率,行以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护理满意度调查评估的比较。结果:两组经过不同护理方式后,体位组VAP发生率、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与护理满意度评估结果,同比于常规组,呈现出更优趋势(P<0.05)。结论:在ICU对机械通气患者施行ICU体位护理可减少VAP的发生,同时可提高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ICU体位护理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 发病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根据呼吸过滤器作用及机械通气原理,研究呼吸过滤器在机械通气治疗中放置不同位置对患者呼吸道状况的影响;方法 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随机选取我院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10月于本院重症监护病房内接受呼吸机治疗的危重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常规将过滤器放置气管导管与呼吸机螺纹管连接处,观察组将过滤器放置呼吸机呼气出口端与呼吸回路间。通过放置不同的位置,在第2天、第5天、第8天对过滤器过滤膜的细菌培养、痰液细菌培养、CPIS(临床肺部感染)评分相关的VAP(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的研究分析,探寻呼吸过滤器放置的合理位置。结果 观察组第2天,第5天及第8天过滤膜及痰液细菌培养阴性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第8天培养结果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第2天,第5天及第8天CPI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呼吸机呼气出口端与呼吸回路间放置过滤器能起到较好的临床效果,避免呼吸回路受污染,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呼吸过滤器 机械通气 不同位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发展性照顾联合无创机械通气应用在早产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5月--2021年4月的早产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号随机分为一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方式)和二组(采用发展性照顾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护理方式)。结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内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2016 年 10 月 ~ 2019 年 4 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消化内科轮转的50位内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为对照组( n = 25) 和观察组( n = 25) ,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应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在文献阅读及检索能力、医学英语水平、学习积极性和临床思维能力的提升优于对照组。结论: 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可提高内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效果及质量。

  • 标签: 循证医学 研究生教育 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创伤相关肺损伤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 80例入组对象均筛选自本院收治的创伤相关肺损伤患者,研究时间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将患者随机双盲法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分析治疗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呼吸困难感受、不舒适感受、口渴感受评分较对照组低,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创伤相关肺损伤 经鼻高流量氧疗 无创机械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