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一起接种重组乙肝疫苗和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后偶合死亡案例,为今后类似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置提供经验。方法:收集受种方、接种方、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等相关资料,对患儿接种疫苗后死亡事件进行调查。结果:调查诊断专家组结合现场调查、查阅病历资料和现场询问等方式,确定患儿接种疫苗后出现化脓性脑膜炎、严重脓毒症等疾病与预防接种无明确因果关系,属于偶合症。结论:预防接种前准确把握受种者健康状况及接种禁忌筛查,做到充分询问告知,做好“三查七对一验证”等核心制度,确保接种安全;出现预防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时,应及时救治,及时报告,配合调查处理,同时做好与家属、媒体的沟通,减少社会负面影响,使监护人能按照相关法律程序做好事件的救治、调查、取证、鉴定和补偿工作,维持预防接种良好社会氛围。

  • 标签: 疫苗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偶合症 化脓性脑膜炎 严重脓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导致肾内科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应对方法。方法 : 分析 247例肾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围绕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根据单因素分析显示 ,肾内科患者的院内感染与年龄、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人血白蛋白、抗生素种类等因素有关 (P<0. 05)。 结论 : 多种危险因素均可增加肾内科患者院内感染机会 ,本研究表明减少侵入性操作 ,合理减少抗生素使用 ,积极控制基础疾病进 ,有助于减少院内感染。

  • 标签: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节管理在综合ICU病房控制院内感染的作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8年至2019年间收治的综合ICU病房患者总计89例,分为两个实验小组,即实验A组(44例)和实验B组(45例),分别使用常规管理以及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以及调查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实验A组共有8例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情况,其所占比例为18.2%;实验B组共有3例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情况,其所占比例为6.7%,则实验B组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比实验A组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较少。实验A组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态度、专业度、细心度、护理管理、沟通评分低于实验B组。结论:细节管理在本次研究中的作用效果较好,能够减少ICU病房患者院内感染的情况,值得推崇。

  • 标签: 综合ICU病房 控制院内感染 细节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产科患者治疗期间出现院内感染的因素,同时对护理对策进行明确。方法:结合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到我院中妇产科接受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院内感染发生情况以及相关因素进行了解,以此为基础对患者院内感染发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开展本次研究期间,我院妇科之中发生感染院内感染的患者共计35例,感染发生率3.50%,产科之中发生院内感染10例,发生率1.67%。结论:在患者进入妇产科之中接受治疗期间,导致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因素相对比较复杂,期间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对无菌操作进行落实,同时对消毒、隔离等护理服务进行充分落实,同时为患者开展积极的健康宣教以及病房管理,以此来对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科学控制。

  • 标签: 妇产科 院内感染 因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医院必须强化财务管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转,从而达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目的。鉴于此,本文首先概述医院内部控制的财务风险类型,其次提出基于财务风险视角的医院内部控制措施。通过运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对医院经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进行了分析,旨在推动医院健康发展。

  • 标签: 医院 财务风险 内部控制
  • 简介:[摘 要]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等政策的陆续出台,内部控制管理陆续成为公立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公立医院内控建设的重要性、内控建设现状及问题出发,给出具体的内控建设建议。

  • 标签: [] 内部控制 公立医院 业财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海淀区院前急救病例死亡的病种、死亡年龄、死亡原因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海淀区院前急救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海淀区医学救援中心2019年-2021年的2046例院前死亡病例资料,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季节、死因等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9年-2021年救治的2046例院前死亡病例中,男性死亡构成比明显高于女性;院前死亡病例年龄以66-85岁为主,81-85岁构成比最高,其次是86-90岁年龄组;四季死亡构成比无明显差异;死因排名前三名的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内分泌代谢疾病。结论 男性死亡构成比明显高于女性,提示应该关注男性的身心健康,对男性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定期体检,早发现,早预防。院前死亡病例年龄81-85岁构成比最高,死因排名循环系统疾病占首位,提示应加强对高年龄老人,特别是合并慢性疾病的老人进行健康管理,宣传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知识,通过健康宣教普及在家发生突发事件时的自救措施等知识。

  • 标签: 院前急救 死亡病例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旨在探讨院内延伸护理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 2018年 11月 -2019年 11月所接治的 78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 39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院内延伸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生存质量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院内延伸护理在肿瘤放化疗患者护理工作之中能够发挥显著作用,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临床价值突出,可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院内延伸护理 恶性肿瘤 放化疗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医疗水平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对于基层医院来说,因考虑到控制成本和病源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和大型医院一样对科室进行比较细的划分,并且,在内科住院患者当中,中老年人占据着一个比较重的比例,由于中老年患者在心里及生理等方面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特别是对于心脑等系统疾病患者来说,其病情往往比较严重,且还具备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等特点,使得患者在住院期间比较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从而导致其安全管理方面出现了不少的隐患。对此,临床还应针对基层医院内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其作出详细分析,并由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显著提升临床内科安全管理的效果,减少意外事故发生概率。此研究,笔者将着重分析基层医院内科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防范对策。

  • 标签: 基层医院内科 安全管理 存在的问题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便携式呼吸机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我院急诊收治的52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院内转运中采用的呼吸支持手段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在转运过程中使用简易呼吸器,观察组在转运过程中使用便携式呼吸机,比较两组的转运效果。结果两组转运前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转运前、中、后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运前、中、后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运中、后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心率和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转运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转运科室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简易呼吸器,将便携式呼吸机应用于急诊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有利于稳定其生命体征,保障转运安全,减少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急诊 危重 院内转运 便携式呼吸机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口腔科无菌技术操作对院内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口腔科2021年1月-6月期间收治的50例患者纳入研究A组,给予科室常规管理干预。将2021年7月-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患者纳入研究B组,给予口腔科无菌技术操作管理干预。将两组管理效果进行组间对照分析。结果 B组较A组院内感染事件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科无菌技术操作可有效降低口腔科院内感染发生概率,并取得患者更高的认可度,具备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口腔科 无菌技术操作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体外膜肺氧合心肺复苏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选取我院近一年内的患者,其中时间约为从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患者数量为41例。结果:本次研究41例患者中共有失败患者18例,失败率为43.90%。结果表明在失败组院外心脏骤停点、心脏骤停持续时间以及常规复苏至体外膜肺氧合创建完成时间均高于成功组,P(

  • 标签: 心脏 体外膜肺氧合 心肺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法应用在骨科手术院内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展开研究工作,工作的开展时间为2019年7月——2020年7月,选取此期间在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人数为100,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的为对照组,给予手术室护理管理的为试验组,对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0%,数据差异显著,P

  • 标签: 手术室护理管理 骨科手术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新冠肺炎发生于2019年12月,病源地位于武汉,这是首次发现的一种新型传染病,其病情传播力极强,所有人群都容易受到该病的侵袭。该病自发现至今,尚未研究出特效药物。要想有效抵御新冠肺炎疾病的侵袭,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是当今能够做到的最有效的措施。定点医院以及发热门诊是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重要场所,普通病房并不适用于接诊传染病患者,其防护措施比较简陋,如果将病人收治到普通病房可能会引起更大程度的感染现象。基于严重的疫情,本文以医务工作者管理、病人管理以及病区管理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了普通病房新冠肺炎的防控措施。

  • 标签: 普通病区 新冠肺炎 感染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本市孕产妇死亡的死因分布特点,进一步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干预策略,维护妇女的生殖健康。【方法】:根据《福建省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对我县近10年内孕产妇死亡病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十二格法”,进行评审分析。【结果】:2013-2023年内9例孕产妇死亡,高龄孕产妇5例;7例早建册并比较规律的产检;8例为高危孕产妇;6例死亡时间为分娩后;6例评审为不可避免死亡。【结论】:发挥基层网底,强化宣传,提高孕产妇保健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建立多学科诊疗团队,提升危重症抢救能力;严格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落实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保障母婴健康。

  • 标签: 孕产妇死亡 分析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麻醉恢复室病患院内转运安全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麻醉恢复室病患共计66例,时间分布界限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通过随机数字分组处理,将33例归入参照组,执行常规院内转运护理模式,把另外33例纳入实验组,执行院内转运安全护理,对两组意外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与参照组(24.24%%、27.27%、21.21%、24.24%、21.21%)相互对比,实验组的医疗文书书写不全发生概率3.03%、生命体征不稳发生概率6.06%、精神状态不正常发生概率3.03%、镇痛效果不满意发生概率0.00%、恶心呕吐发生概率0.00%明显偏低,差异对比P<0.05。结论:对麻醉恢复室病患实施院内转运安全护理,能够提高转运的安全性,顺利完成院内转运工作。

  • 标签: 麻醉恢复室 院内转运 安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