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在脑出血术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将80例经脑出血术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方法,分析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作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为脑出血术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对患者生活水平有着积极改善作用,应大力推广并应用。

  • 标签: 脑出血 术后 肢体功能障碍 延续性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指盆底结构功能障碍所致的异常状态,是一系列疾病的总称,可严重影响健康及日常生活质量。近年来,在PFD的发病机制、临床治疗等方面不断有新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在PFD的康复治疗方面的研究仍相对较少。本文介绍了PDF常见康复治疗措施,以期为PFD的保守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案。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胃肠功能障碍(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GID)是指新生儿胃肠运动功能尚未成熟,在缺氧、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等多种情况下发生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呕吐咖啡色液体或便血等临床表现的新生儿危重症之一,其不仅是发生多器官衰竭的始发因子,也是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早期表现之一。有研究表明[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严重感染是GID的好发因素,其中因窒息引起者约占61.8%,当窒息缺氧发生时,全身灌注以保证重要脏器为主,胃肠道血管收缩,胃肠道黏膜的血供减少,发生缺血缺氧,因低灌注引起GID[2]。早产儿因胎龄小,胃肠功能发育不成熟,胃肠动力的成熟落后于消化和吸收功能,喂养耐受差,喂养不当时也易引起GID[3],中医认为早产儿属于“胎弱”范畴,由于先天不足,易致腑气不通,从而出现腹胀、呕吐等。目前西医治疗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以禁食、胃肠减压、肠外营养为主,对症予以促胃肠动力、改善循环药物等。目前文献报道的相关临床研究偏少,其原因可能与目前GID的诊断无客观检查指标,往往结合患儿临床症状、体征进行诊断,并且GID多伴随出现于严重感染、颅内出血等疾病,容易被忽视。但GID的出现是作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启动因素,提示患儿病情加重且预后不良,值得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4]。且笔者在临床诊疗中发现,在西医常规治疗GID的基础上,结合穴位刺激,包括点揉穴位、捏脊等治疗,可有效缓解患儿腹胀、呕吐等症状。临床上应用的穴位刺激方法多样,但适用于新生儿多采用穴位按压、穴位贴敷等较温和的刺激方式。目前已经有充足的临床证据显示电针、穴位埋线等穴位刺激可以改善成人胃肠道功能,但关于穴位刺激防治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献较少,并未被归纳整理,使其临床应用有局限性。笔者通过查阅整理穴位刺激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相关文献,总结穴位刺激治疗GID的应用现状,以期为临床治疗及后续科研思路提供参考。现总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按摩治疗脑卒中后感觉功能障碍对Lindmark感觉功能评分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研究对象106例,来自本院治疗的脑卒中后感觉功能障碍患者,治疗时间在2022年6月—2023年3月。随机进行分组,均给予常规脑卒中后治疗措施,然后53例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53例分析组实施康复训练、针灸联合按摩。结果:治疗后两组的Lindmark感觉功能评分对比,分析组在深感觉肩—肘评分、腕—指评分、髋—膝评分及浅感觉上臂评分、手掌评分、腿评分、足底评分方面均较高,P<0.05。结论:针灸联合按摩治疗脑卒中后感觉功能障碍对Lindmark感觉功能评分的改善效果明确。

  • 标签: []针灸 按摩 脑卒中 感觉功能障碍 Lindmark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底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1年11月-2022年4月,我院接收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女性患者中抽取40例为试验组,同期非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女性患者40例为对照组,均接受盆底超声检查,统计和比较2组的检查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静息状态)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面积、耻骨内脏肌厚度、肛提肌左右支夹角及相关参数均比对照组大(P

  • 标签: 盆底超声 女性 盆底功能障碍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循环功能障碍治疗仪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8月-2022年8月期间收诊的7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脑循环功能障碍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与两侧踝肱指数。结果:观察组的NIHSS评分与ABI指标低于对照组,FMD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循环功能障碍治疗仪通过改善脑部的血流强度和促进神经细胞的活性,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具有积极的干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与两侧踝肱指数,有助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功能恢复。

  • 标签: 脑循环功能障碍治疗仪 缺血性脑血管病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轻度认知障碍(MCI)是脑梗死患者常见的并发症。MCI的传统治疗主要为患者提供脑细胞活化、东方针灸、康复训练疗法等药物治疗,但这些治疗效果并不十分明显,患者家属往往治疗效果不佳。而且经济负担很大。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一种新技术,经颅磁刺激(TMS),可以控制脑梗塞后认知障碍的发展。本研究将在脑梗死患者中得到证实。

  • 标签: 脑梗死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针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采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9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患者随机设置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生物反馈疗法+电刺激和盆底肌力康复训练。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根据观察者患者的痊愈情况对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29例患者疾病治疗痊愈、有效、无效占比72.41%(21/29)、17.24%(5/29)、10.34%(3/29)显著高于对照组29例患者疾病治疗痊愈、有效、无效占比31.03%(9/29)、41.38%(12/29)、27.59%(8/29),(P

  • 标签: 电刺激 生物反馈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治疗效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辅助凯格尔盆底肌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 选取76例本院所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入院就诊时间为2022年2月至2022年8月。为方便对比研究,将所有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即抽取38例作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余下38例患者作为优质护理组(研究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凯格尔盆底肌训练,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盆底功能及盆底肌肉张力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显效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盆底功能及盆底肌肉张力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有提升,研究组分值较高(P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产后护理 产伤恢复
  • 简介:[摘要]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由遗传因素所引起的以铜离子代谢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常染色体变异性疾病,祖国医学对此并无专病专方,本案完整报道了一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及治疗结果,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采用调阴和阳针刺法,结合现代针刺基础研究及神经内科学理论为指导,在整体施治的前提下,辅以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详细病理学阐述及针对性取穴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在目前中西医结合康复的背景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 肝豆状核变性 神经系统 功能障碍 神经内科 针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时机盆底康复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62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在产后3-5个月进行盆底康复治疗,观察组在产后42d-3个月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功能指标和治疗情况。结果:在盆底功能指标方面,观察组患者的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Ⅱ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盆底静息压和盆底收缩压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夜尿次数和漏尿症状消失明显少于对照组,阴道肌电压和阴道肌张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不同时机 盆底康复治疗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后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效果。方法:选择90例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例)和对照组(n=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个性化护理。对两组肩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率、出院时疼痛程度(VAS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两组肩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率用𝑥 进行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率更低。出院时观察组VAS评分为2.16±0.46,对照组为3.27±0.59,用t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的手外伤患者行个性化护理,可显著降低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并有效降低出院时的疼痛程度。

  • 标签: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 手外伤 肩关节功能障碍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就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研究围绕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展开,择取时间始于2020年12月止于2022年11月,对其实施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结果:早期肢体功能锻炼落实后,患者患侧肢体功能康复较好,NIHSS评分呈良好趋势,进一步提高了其护理满意度。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而言,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的实施,有利于加快其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缩短病程,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肢体功能锻炼 脑卒中 康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地夸磷索钠联合强脉冲光(IPL)对屈光术后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160眼屈光术后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均为40例80眼,对照组采取玻璃酸钠+ IPL治疗,观察组采取地夸磷索钠+IPL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睑板腺功能评分、干眼主观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屈光术后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可以采取地夸磷索钠+IPL进行治疗,从而改善患者干眼症状,可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地夸磷索钠 强脉冲光 屈光手术 睑板腺功能障碍 干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阶段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偏瘫病人在肢体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抽取医院2023年2月至2023年4月收入的40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以数字表随机法进行分组,划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将常规康复护理与阶段康复护理应用在两组患者中,对双方肢体功能与生活能力等项目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无论在肢体功能抑或生活能力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脑卒中患病群体中出现偏瘫的患者,其肢体功能出现障碍,无法进行日常生活活动。以阶段康复护理作为改善此类患者肢体功能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肢体功能改善的效果极为明显,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 标签: 老年脑卒中 阶段康复护理 偏瘫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数据。结果:实验组的肢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早期康复护理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早期综合康复护理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用于脑卒中偏瘫临床护理效果确切。

  • 标签: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患者 肢体运动 神经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系统化康复管理对其神经和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 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总人数共8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

  • 标签: 系统化康复管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 神经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做好效果观察和比较。方法:通过选取治疗时间在2022年4月—2023年4月老年脑梗死患者,共计80例,通过进行分组(对照组、实验组),分别采用常规管理方法、早期康复护理,做好满意度、相关障碍评分以及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做好效果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治疗前、后评分分别为 71.89±2.25、92.46±2.46,实验组患者明显改善(t=0.013、5.256)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实验组者的疼痛症状、运动障碍、活动受限以及感觉障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调节阴阳,并起到舒筋活络的效果,整体情况较好。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训练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