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电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选取了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期间在我科就诊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接受电针治疗。实验组治疗过程中进行了全面评估,针对个体情况选择穴位和调节电针刺激参数,记录疼痛缓解程度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在疼痛缓解程度和生活质量改善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疼痛缓解程度评分为7.5±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6(P<0.05)。生活质量改善评分为77.1±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1±0.7(P<0.05)。结论:电针治疗在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表现出显著疗效,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电针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制中药“健脾和胃膏”穴位敷贴联合穴位按摩对改善妊娠早期恶阻的实际效果,分析护理措施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3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出现妊娠早期恶阻症状的患者共计5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采取中药“健脾和胃膏”穴位敷贴联合穴位按摩,配合综合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干预效果,对比其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过干预后,治疗组明显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制重要药膏穴位敷贴,配合按摩方法,同时实施高效的护理措施,对改善妊娠早期恶阻收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穴位敷贴 穴位按摩 妊娠早期恶阻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穴位贴敷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5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胸痛、心绞痛、气短、乏力等临床症状。[1]

  • 标签: 穴位贴敷 冠心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发热应用穴位推拿干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100例小儿发热病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穴位推拿干预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小儿病例的治疗效果以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3.2±1.0天)明显短于对照组(4.6±1.7天)。观察组治愈率(80%)和显效率(10%)总和显著高于对照组(70%),有效率(4%)基本相同,无效率(6%)明显低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推拿干预护理在小儿发热中的应用,能短期内快速降低小儿体温,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发热 穴位推拿 干预护理 决策比较 临床推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按摩预防剖宫产术后肠胀气的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收治的行剖宫产术产妇中,随机抽选7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穴位按摩,两组各35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排期或者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肠胀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剖宫产术后,应用穴位按摩,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穴位按摩 剖宫产 肠胀气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老年便秘患者在护理中融入中医穴位按摩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3年1月到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老年便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双色小球法完成分组,参照组60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60例联合中医穴位按摩。观察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的便秘相关症状评分较参照组更低,生活质量评分较参照组更高,护理效果较参照组更好,护理满意度较参照组更高,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便秘患者在护理中融入中医穴位按摩,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排便状态,帮助患者能够顺利的恢复正常排便。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使其可以更快回归正常生活,促使患者的不适症状消退,从而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更为认可,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便秘 老年患者 中医穴位按摩 护理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联合电针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期间选择30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1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观察组1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参照对照组)联合电针疗法,比较疾病治疗效果、干预前后症状积分。结果:疾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更高(P<0.05);症状积分进行组间比较,在干预之后呈现差异,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联合电针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效果理想,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表现,促进病情康复,值得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联合电针疗法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慢乙肝不寐中耳穴埋籽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慢乙肝不寐患者为分析对象,将其依据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应用常规治疗视为参照组,另一组应用耳穴埋籽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视为研究组,各45例。统计相关结果并比较。结果:统计睡眠情况和质量后发现研究组和参照组护理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均得到改善,其中研究组优势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使用耳穴埋籽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慢乙肝不寐患者,可改善其睡眠情况和质量,并获得满意度的效果。

  • 标签: 慢性乙肝不寐 耳穴埋籽 穴位按摩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结合穴位按摩和耳穴压丸对青少年近视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0名青少年近视患者,随机分配到两个等组,每组100人(各涉及145只眼睛)。治疗组组接受穴位按摩与耳穴压丸相结合的治疗,而对照组未接受治疗。结果:治疗组总体治疗效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裸眼视力和屈光度改善也更为显著。结论:穴位按摩配合耳穴压丸是治疗青少年近视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穴位按摩 耳穴压丸 青少年近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穴位按摩技术在护理小儿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将92名小儿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6人。对照组接受常规呼吸道管理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医穴位按摩。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部炎症水平标志物(TNF-α、Hs-CRP、IL-6)表达量,护理效果,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来评估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肺部炎症水平标志物TNF-α、Hs-CRP、IL-6的表达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1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1%。实验组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中医穴位按摩技术在护理小儿呼吸道管理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地减轻小儿呼吸道疾病的症状,加快康复,并短缩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穴位按摩技术 护理小儿呼吸道管理 肺部炎症水平标志物 症状改善时间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刺“四神聪”穴位联合甘麦大枣汤在肝郁型失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7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78例肝郁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针刺“四神聪”穴位联合甘麦大枣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及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四神聪”穴位联合甘麦大枣汤治疗肝郁型失眠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并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穴位按摩护理技术在提高早产儿经口喂养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66例早产儿当作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经口喂养护理,实验组加强实施中医穴位按摩护理技术,对比两组的干预结局。结果:实验组的经口喂养不良事件发生率(3.03%)低于对照组(18.18%),P<0.05。实验组的经口喂养表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穴位按摩护理技术可提高早产儿的经口喂养质量,降低经口喂养的不良事件率。

  • 标签: 穴位按摩 早产儿 经口喂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醒脾疏肝针法结合穴位埋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筛选我院接收的8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入选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为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添加醒脾疏肝针法结合穴位埋针治疗,将两组获得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最终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中添加醒脾疏肝针法结合穴位埋针方案,尽早改善患者的腹泻症状,提高疾病治愈效率。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醒脾疏肝针法 穴位埋针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口服“清肺汤”联合穴位贴对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分析其科学护理措施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2023年4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0例、治疗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疗法(抗生素+抗病毒等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采取抗感染治疗+“清肺汤”口服+穴位贴。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两组患儿住院时间。结果:经过治疗护理干预,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药“清肺汤”联合穴位贴对于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具有明显的优势,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配合科学护理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清肺汤 穴位敷贴 小儿支气管肺炎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产后轻中度膀胱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产科2023年7月至2024年1月产后42天确诊的产后轻度和中度膀胱脱垂患者80例为对象,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治疗组(观察组)和盆底康复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机子原编程方案,神经肌肉治疗仪仅连接盆底肌肉治疗头置于阴道内进行仿生物电刺激加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自行改良编程方案,神经肌肉治疗仪不仅能连接盆底肌肉治疗头置于阴道内进行仿生物电刺激加生物反馈治疗,还可同时增加6片5厘米×9厘米电极片贴在选取的穴位上连接神经肌肉治疗仪进行电刺激,经皮穴位电刺激选取曲骨穴、中极穴、关元穴、石门穴、气海穴、神阙穴、足三里、八髎穴、会阳穴,运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模仿中医针灸及中医经络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产后膀胱脱垂。治疗6周后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盆底肌肌力、脱垂定量 ( POP-Q)等来观察病情变化情况。 结果:经 ICI-Q-SF量表评估,2 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盆底肌力评级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脱垂评级低于对照组。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产后轻、中度膀胱脱垂 疗效满意,较单一方案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后轻中度膀胱脱垂 经皮穴位电刺激 盆底康复 盆底肌力 脱垂评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联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4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共计5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配合实施针灸联合穴位贴敷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对比其临床指标。结果:经过采取差异化的治疗方式,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针灸联合穴位贴敷疗法有助于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腹水缓解较快,腰围体重下降明显,患者康复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灸 穴位贴敷 肝硬化 肝腹水
  • 简介:【摘要】目的:为剖宫产后产妇提供按摩推拿方案,具体为手法穴位按摩+经穴推拿。为产妇予以方案干预期间,观察其泌乳量变化,同时评估其母乳喂养率变化。方法: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共有100例产妇选择在本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经信息筛选后发现100例产妇均符合本次研究要求,随即为患者安排抽签,抽到黄色签的患者被列入研究组样本、抽到蓝色签的患者被列入参照组样本。为两组样本同时提供手法穴位按摩,研究组另附经穴推拿,在此期间观察并记录各组别产妇的临床参数,包括泌乳始动时间与催乳素水平变化、泌乳量变化,通过观察产妇喂养方式对其母乳喂养率进行评定,组间临床参数变化对比P<0.05表示差异具有突出性。结果:组间临床参数变化对比差异突出(P<0.05),研究组泌乳量、母乳喂养率高于参照组,且母乳喂养率相比参照组更高。结论:为剖宫产产妇提供手法穴位按摩的基础上,联合经穴推拿可有效提升其泌乳量、母乳喂养率水平。

  • 标签: 剖宫产 泌乳量 母乳喂养 手法穴位按摩 经穴推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穴位贴敷联合抗阻训练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2023年1~12月收治的70例诊断为慢性心力衰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 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心室重塑指标、心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LVEDd、LVESd、LVEF、SV、6-MWT、MLHFQ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LVEDd、LVESd、MLHFQ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LVEF、SV、6-MW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穴位贴敷联合抗阻训练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左心室重塑指标、同时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缓慢性心律失常 穴位贴敷 抗阻训练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情绪释放技术联合低频脉冲治疗在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术期快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0例前列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LRP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情绪释放技术联合低频脉冲治疗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围手术期的恢复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VAS、HAMA、HAMD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首次进流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情绪释放技术联合低频脉冲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程度,改善心理状态、围手术期的恢复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前列腺癌根治术 腹腔镜 情绪释放 低频脉冲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中药熏洗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体质改善的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时间在2022年7月—2024年4月。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对照组42例(控制血糖+口服依帕司他片)、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中药熏洗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及舌脉象变化。结果 观察组疗效较高(P<0.05),治疗前中医症候评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舌苔脉象情况较好(P<0.05)。结论 中药熏洗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气虚血瘀型DPN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气虚血瘀症状,促进患者疾病恢复。

  • 标签: 气虚血瘀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药熏洗 穴位贴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