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走失的原因,总结相关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对所选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走失的相关因素,将100例患者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预防走失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年龄、认知障碍、精神状态改变、语言障碍、听力障碍、走失史是老年住院患者走失的重要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走失发生率为2.00%(1/50)远远低于对照组12.00%(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00%(46/5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0.00%(35/50),观察组优势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认知障碍、精神状态改变、语言障碍、听力障碍、走失史是老年住院患者走失的重要影响因素,对老年住院患者实施预防走失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老年患者的走失率,保证患者住院安全,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科 走失 住院患者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护理的推广与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护理质量、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治疗费用及护理成效。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护理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比对照组更短,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成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护理中,应用全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成效、护理满意率,降低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全科护理 推广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感染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在我院内部收治的1986名患者,比较其不同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易感发生部位、耐药菌种类以及耐药菌感染致死率,来探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对人体生命健康的影响。结果根据最终的实验结论可以观察到,多重药物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并且这种感染对于患者的最终致死率也比较高。结论通过探究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来不断提示医务人员要密切监控高危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以有效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从而不断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细节管理用于精神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07月~2018年07月在我院实施医治的精神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2018年01月进行细节管理,探讨实施前后患者冲动意外发生率与护理质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开展细节管理护理后患者的冲动意外发生率显著低于护理前,且护理满意度(91.24±2.1)分较高(P<0.05)。结论对精神护理工作中开展细节管理可降低患者的冲动意外发生率,使得使不良事件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护理质量 细节管理 精神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病员服在精神躁动约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与传统普通病员服的对比。方法选取我住院躁动约束的患者共34人,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7人,然后分别穿上传统病员服与新型病员服,进行满意度比较。结果对照组对病员服的满意率为64.7%,研究组对病员服的满意率为88.2%,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新型病员服相比于传统病员服具有更大的优势。结果精神护理工作是当代护理的重要内容,而病员服作为与病人长期相伴的服装,也是护理的一部分。新型病员服相比于传统病员服具有更加舒适的穿戴感,经济实用,而且在对病人的保护上更加用心,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新型病员服 精神科躁动患者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循证护理在急诊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近3年收治的100例胃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收集整理所有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评分,并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P值均小于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胃出血患者中实施循证护理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满意度,值得在急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急症科 胃出血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当前,服务型理念在现代医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目的探讨呼吸护理管理中应用服务型理念的价值。方法2018年3月-2018年10月的100例呼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引入服务型理念,比较两组的护理纠纷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纠纷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护理管理中采用服务型理念,可有效改善护理质量,控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服务型理念 呼吸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呼吸用药护理中断事件情况及原因,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策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医院呼吸发生的护理中断事件并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护理过程中处理医嘱、配置药物、执行医嘱等环节中出现的护理中断事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来源及处理措施。结果按照影响因素类型分类意外因素占比41.2%,主观因素占比28.6%,损毁因素占比30.2%。按照影响因素的来源分类环境因素占比28.2%,管理因素占比30.4%,患者及家属因素占比26.4%,护理人员自身因素占比15%。结论影响呼吸用药护理中断事件的因素很多且来源较为复杂,因此,要不断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相关培训,重点强调用药护理的必要性,分析其影响因素,以减少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呼吸科 用药护理中断 调查与分析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肾病风湿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与效果。方法纳入我院肾病风湿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就诊编号随机分为研究组(47例)及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心理状况进行评定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肾病风湿中开展优质护理,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负性心理方面均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开展并推广。

  • 标签: 肾病风湿科 优质护理 生活质量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门诊输液病人潜在风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将我院从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98例急诊输液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护理;观察组根据风险因素进行相应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在急诊门诊患者中,以老年人和小孩多见,一般患者均在白天输液,在急诊门诊内大多数病人的情况较为紧急,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多,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具有明显差异。结论经过研究发现,在急诊门诊患者输液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主要包括输液的时间;患者的年龄;患者病情的轻重以及护理人员的输液操作水平等因素。根据这些相关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发现;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

  • 标签: 急诊科门诊 潜在风险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心力衰竭病患进行全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解放军第252医院进行治疗的心力衰竭病患共8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病患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病患进行全治疗,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再住院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患治疗后再住院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患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病患进行全治疗可有效改善病患病情,临床治疗效果良好且安全性较高,降低病患治疗后再住院率。

  • 标签: 心力衰竭 全科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现代医学的进步。在呼吸重症监护室中,由于护理工作繁重,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业务水平,以提高重症监护室的抢救成功率。目前,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受各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较多的护理问题,主要是因为部分护理人员未能及时地处理好突发情况,不重视对患者的严密观察,在照护方面不够细心,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降低了重症监护室护理的安全性,影响了护理服务的质量,还降低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结合现代医学“以人为本”医疗服务理念,重视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中的重要地位,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服务态度,优化服务质量,建立护理安全文化,促进护理学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呼吸科 重症监护室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的科技发展十分迅速,但现阶段传统的常规呼吸道基础护理已经无法为患者呼吸道疾病的治愈提供保障,其中为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避免出现护理不当导致患者健康甚至是生命受到威胁的现象发生,因此可以通过加强研究和实际研究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治愈时间,为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为优质的保障,同时也能够为医院自身的信誉和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呼吸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护理关键环节管理流程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从2017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158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把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n=79)和实验组(n=79),给予常规组一般护理模式护理,给予实验组关键环节管理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护理差错次数和接诊时间、护理完整记录数和护患纠纷次数进行观察。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7.47%,要远远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护理差错次数为1次,概率为1.27%,实验组接诊时间分别为(1.4±0.3),要远远好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护理完整记录数为78,概率为98.73%,实验组护患纠纷次数为1次,概率为1.27%,均要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急诊患者,给予护理关键环境管理流程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满意率和患者就诊率,降低医院纠纷事件的出现概率,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急诊科护理 关键环节 管理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追踪检查法在提升老年护理质量的同质性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在实际工作时注重对追踪检查法的利用,对医护人员及患者进行追踪,统计并记录医护人员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本实验应进行6个月。结果根据本次实验可以得出,相比前三个月医护人员护理质量,后三个月医护人员护理质量较高,前后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追踪检查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能够及时发现医护人员工作时存在的不足,并采取适当的对策进行应对,大幅提高了医院老年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追踪检查法 老年科护理质量 同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检验血液标本检测中常见的误差原因与改善措施。方法 纳入的106例出现误差标本都来自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检验,把血液检验误差标本反馈到有关科室中,要求科室工作人员对出现误差原因进行总结与统计分析,并对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106例血液样本误差原因分析结果标本采集、标本检测、患者自身与标本送检分别占19.81%(其中抽血时间较长、血液量较少分别占8.49%、11.32%)、16.98%(其中标本处理不合理、抗凝管应用不当、没有及时检测分别占5.66%、3.77%、7.55%)、24.53%(其中没有提前禁食、处在月经期分别占16.04%、8.49%)、38.68%(其中送检时间太长、标本和申请单不符合、标本剧烈震荡分别占29.25%、5.66%、3.77%)。结论 检验血液标本检测主要在标本采集、检测、送检以及患者自身方面出现误差率较高,对检测的各个环节加强重视,可使血液检测误差率有效降低。

  • 标签: 检验科血液标本检测 常见误差原因及相应改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药剂参与用药管理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方法本次调查,共选取74例在本科室进行手术治疗并无术前感染病例进行对比和分析,本次调查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9月。以随机的方式将参与本次调查的病例分为两组,对比组和实验组,每组分得37例。对比组采用了常规抗菌治疗。实验组在药剂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合理率和对比组相对比,实验组合理率较高,经对比结果证实,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且P值小于0.05。结论药剂工作人员可参与到临床抗菌类药物处方开具工作中,可有效的降低抗菌类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改善病例经济压力,缩短住院时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抗菌药物 药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