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痛泻方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过滤空气皮下注射和1%角叉菜胶囊内注射制备大鼠背部气囊炎症模型预防性灌胃用药,用放免法检测炎性渗出液中IL-6和PGE2,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渗出液中NO,用化学发光法分析药物血清对多形核白细胞(PMN)活性的影响。用MTT染色法分析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s)的增殖情况。结果:痛泻方和氢化可的松均能显著降低大鼠气囊炎症渗出液中IL-6水平,降低大鼠气囊炎症渗出液中NO含量。痛泻方药物血清、10^-4-10^-6mol/L芍药苷能显著降低PMN的活性,且10^-4mol/L芍药苷的作用与氢化可的松相当,痛泻方药物血清对PMN活性的影响明显强于正常大鼠血清。痛泻方药物血清和正常大鼠血清皆能明显促进IELs增殖。结论:痛泻方具有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包括降低炎症渗出液中IL-6、NO水平,抑制PMN活性,促进肠道IELs的增殖。

  • 标签: 痛泻要方 白细胞介素-6 一氧化氮 多形核白细胞 肠上皮内淋巴细胞
  • 简介:目的:建立蒙药尼安嘎日那-10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DikmaTechnologies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1∶89);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38nm。结果:栀子苷在6.00~60.00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7.85%,RSD为1.2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蒙药尼安嘎日那-10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

  • 标签: 尼安嘎日那格-10 栀子 栀子苷 HPLC
  • 简介:目的:采用LC-MS/MS法测定毛蕊花糖苷单次、多次给药后在大鼠和比犬血浆中的浓度,并对其在两种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进行比较。方法:SD大鼠单次、多次灌胃给予毛蕊花糖苷40mg·kg-1和静脉注射10mg·kg-1,比犬单次、多次灌胃给予毛蕊花糖苷20mg·kg-1和静脉注射5mg·kg-1后,于不同时间点采血,用DAS2.0软件拟合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毛蕊花糖苷在大鼠和比犬体内吸收符合一级动力学,比犬的达峰时间和最大血药浓度是大鼠的两倍多,比犬吸收的速率和清除率明显小于大鼠;表观分布容积结果表明毛蕊花糖苷在大鼠某一脏器组织有特异性分布,在比犬体内无特异性分布;比犬血药浓度一药时曲线下面积较大鼠的高,表明毛蕊花糖苷在比犬体内吸收程度较高,药物滞留时间也较长。结论:毛蕊花糖苷在大鼠和比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差异较大。

  • 标签: 毛蕊花糖苷 大鼠 比格犬 单次给药、多次给药 比较
  • 简介:目的:建立痛泻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化合物-靶点-通路”的网络,研究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为基础查找痛泻方的化学成分,利用DrugBank数据库检索作用靶点,构建药物-成分-靶点数据库;在PubMedGene数据库中检索疾病相关基因,通过KyotoEncyclopediaofGenesandGenomes(KEGG)数据库对获取的靶点进行相关通路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痛泄方的“化合物-靶点-通路-疾病”网络图。结果:获得痛泻方中有效成分42种,相关作用靶点18个,涉及35条信号通路。结论:痛泻方可能通过作用于免疫、炎症、内分泌系统的相关蛋白靶点及通路,起到治疗IBS的作用。

  • 标签: 痛泻要方 肠易激综合征 系统药理学 作用机制
  • 简介:乳癖多由肝、脾、肾等脏腑的生理功能异常,进而引起气滞、痰凝、血瘀等病理变化所致。主要可分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痰瘀互结、冲任失调等证型。临床上各证型多相互转化,病理变化相互掺杂,须分析证型,审慎用药。

  • 标签: 乳癖 辨证论治
  • 简介:中国经过2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其成就举世瞩目,但纵观我国经济发展,基本上仍是速度效益型,表现为高投入、低效率、波动明显的特征。经济的增长依赖于大量的资本投入,而资本的产出率却相对较低,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是以消耗大量的资源和投入大量资金为代价,呈现所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当前宏观经济通货紧缩,经济增长指数回落,资金短缺失业率增加。现实已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问题怎样提高中国的资本产出率?作为社会经济细胞的中药工业企业应如何提高资本运作的效率?本文试图从企业角度出发,探索企业投资、融资、兼

  • 标签: 企业资本运营 资本市场深化 改革的启示 药工 国有中 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