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在中医学的整体观理论和“元气一元论”的指导下,用振法治疗骨折,是一种新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能快速愈合。临床治疗24例,22例在7d内达到了临床愈合标准,30d内24例全部达到了骨性愈合标准。它打破了“伤筋动骨100d”的传统观念,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对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骨折 振法 疗效观察
  • 简介:在中医学的整体观理论和“元气一元论”的指导下,用振法治疗骨折,是一种新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能快速愈合。临床治疗24例,22例在7d内达到了临床愈合标准,30d内24例全部达到了骨性愈合标准。它打破了“伤筋动骨100d”的传统观念,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对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骨折 振法 疗效观察 快速愈合
  • 简介:目的观察自拟腰腿痛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5年10月~2006年12月门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9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自拟腰腿痛方内服,对照组给予芬必得胶囊内服,连续治疗1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4%,对照组有效率62.2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证实自拟腰腿痛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疗效明显。

  • 标签: 自拟腰腿痛方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药疗法
  • 简介:前言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方式的变化,人们屈颈机会的增加,颈椎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成为与现代社会相伴随的一种现代病。其中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Myclopathy,简称CSM)由颈椎间盘退变和相关病理变化引起的一种脊髓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中老年脊髓功能障碍的常见类型,约占颈椎病的5%-10%,且致瘫率高,其病理基础是脊萌遭受外部压迫和脊髓血运障碍。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疗效观察 手法治疗 功能障碍性疾病 临床 颈椎间盘退变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活血利水消肿治疗足踝部肿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07年4月到2009年4月足踝部肿胀临床病例资料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中药并甘露醇和单独甘露醇,观察各组患者肿胀消退程度,疼痛缓解程度和治疗时间。结果:中药并甘露醇组疗效明显优于甘露醇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活血利水消肿合并甘露醇治疗术后肢体肿胀有着良好的作用。比单独应用甘露醇有一定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活血利水 足踝肿胀 甘露醇
  • 简介:目的:总结整脊手法、药物热疗治疗颈椎病100例,并对颈椎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机理做初步研究。方法先根据不同类型颈椎病选择整脊手法,手法后施以药物热疗。结果:对100例患者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治愈85例,占85.00%。好转12例,占12.00%。无效3例,占3.00%。总有效率为97.00%,无效者均为脊髓型颈椎病。结论:整脊手法恢复椎间复合关节三维空间内正常位置关系,药物热疗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消炎止痛,二者结合治疗颈椎病,可有效提高治愈率。

  • 标签: 颈椎病 整脊手法 药物热疗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股骨头坏死新疗法”的疗效。方法:自1997年7月至2005年12月随机选取连续治疗四个疗程(三个月一个疗程)以上患者1425例(2559髋),男971例,女163例;年龄17-82岁,平均年龄41.7岁。左髋163例,右髋163例,双髋1135例。采用“股骨头坏死新疗法”治疗。评估患者治疗前后X线评分和临床评分(髋关节活动度评分,髋关节承载能力,髋关节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前后配对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左侧:1、相关系数r=0.646,p〈0.05,2、t=-64.048,双尾检验概率P〈0.05;右侧:1、相关系数r=0.633,p〈0.05,2、t=-63.270,双尾检验概率P〈0.05。对1期、2期、3期、4期治疗效果“优”和“良”的治疗后的评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1期与2期、3期、4期;2期与1期、3期、4期;3期与1期、2期、4期;4期与1期、2期、3期)的均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外伤、激素、酗酒、结构不良、其它原因五种病因治疗效果“优”和“良”的治疗后评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将结构不良组和外伤组分别与其它四种原因组进行逐一比较,结构不良组与其它四组均值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伤组与结构不良组均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其余三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优良率80.50%,有效率94.33%。结论:“股骨头坏死新疗法”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治疗有确切疗效。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与病情轻重及发病原因有密切关系。病情越轻,治疗效果就越好;因结构不良和外伤而致病的患者的疗效,要优于激素、酗酒等原因引起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疗效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新疗法 非手术 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中医整脊调曲法治疗腰痛或腰腿痛的临床疗效与腰椎椎曲的相关性。方法:以理筋、调曲、练功为治疗原则,采用药熨、骨空针刺加普通针刺、推拿调曲、牵引调曲等整脊综合疗法,配合功能锻炼,以恢复患者腰椎的生理曲度为主要治疗目标,观察402例腰痛或腰腿痛患者的疗效与腰椎椎曲恢复情况的相关性。结果:总有效率98.75%,其中治愈+显效率89.55%,椎曲恢复优良(Ⅱ级以上)率73.63%,平均14个月随访优良率91.1%。结论:腰痛或腰腿痛患者的疗效与腰椎椎曲密切相关,坚持功能锻炼能维持良好的疗效

  • 标签: 腰痛 腰腿痛 临床疗效 椎曲 相关性
  • 简介: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神经根受刺激或压迫所引起的综合症。临床表现为颈肩部定位性疼痛,并向一侧或双侧上肢放射,患肢酸沉无力或手指麻木。笔者对1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手法整复配合牵引治疗。分析认为通过以上整套疗法即可以解除颈肩部的肌肉痉挛,缓解疼痛,疏通气血,化瘀消肿,并且又能够刺激臂丛神经、尺桡神经等,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消除手指麻木症状,还能够除颈部功能障碍,纠正小关节紊乱,使关节突关节对称,加宽椎间隙,扩大狭窄的椎间孔恢复正常椎间关系,使关节突关节对称,加宽椎间隙,扩大狭窄的椎间孔恢复正常椎间关系,使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正常,从而松解了神经根的粘连,消除或改善神经根及周围软组织的刺激和压迫引起的症状。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整脊复位手法 牵引治疗 疗效
  • 简介:我们从1995年开始对韦以宗教授首创的拱桥式小夹板外固定方法进行改进,并用于治疗四肢新鲜开放性骨折和关节脱位,累计病例巳逾50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仅就2006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四肢长骨干开放性骨折和大关节脱位92例,总结报告于下:

  • 标签: 开放性骨折脱位 拱桥式小夹板 四肢长骨干 外固定治疗 疗效观察 临床
  • 简介:目的:观察采用骨栓结合多钢板框架结构治疗胫骨平台严重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用Y形切口显露骨折处,将骨块复位后,用骨栓骨栓、塑形的普通钢板或L形钢板加以固定,形成稳定的框架结构。结果:随访1-7年,优良率92%。结论:严重胫骨平台骨折应采取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暴露是良好复位的关键,固定一定要可靠,术后要做到早活动、晚负重。

  • 标签: 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复合框架式内固定治疗 骨栓 钢板 手术治疗
  • 简介:颈椎病是一种因颈椎间盘退行病及其继发行改变,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根,脊髓,预交感神经,影响椎动脉供血所致临床综合征。该病以中老年人为多见。近年来青年人发病率亦有上升趋势。几年来,笔者以推拿加针刺治疗颈椎病20例,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针刺治疗 颈椎病 临床分析 推拿 临床综合征 颈椎间盘
  • 简介:第三腰椎后关节错缝为腰部常见的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也是难治愈的腰痛病之一。其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般治疗方法难于奏效,近年来,笔者应用四维牵引整脊配合枕垫治疗第三腰椎后关节错缝67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四维牵引 整脊 枕垫 第三腰椎后关节错缝
  • 简介:整脊旋扳手法是笔者在家传武林正骨经验的启迪下与内蒙古医学院翟佳滨副教授经10余年临床探索研究共同总结的独创手法,临床应用此手法治疗2000余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满意,现对其中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有病历记载的100例患者进行临床总结,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00例患者均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多为久治不愈后做CT和核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经手术治疗后复发者19例,经其它方法治疗后无效者,81例,,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38.5岁。2.诊断方法:患者有明显的腰疼痛,及活动受限病史等,临床症状检查,

  • 标签: 正脊旋扳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目的:通过整骨理筋法结合中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以补益脾肾兼用疏筋活血通络之法,达到培补固元,使病人达到自身修复,治愈疾病的目的。方法;观察组采用整骨推拿、手法复位术(定点旋提复位法等)、颈椎牵引法及结合中药内服法,对120例脊髓型颈椎病在临床上治疗观察;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40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整骨推拿结合中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疗效确切,操作方便,低风险性,可重复性等优点。总有效率91.67%;随访1年未再复发。结论:整骨推拿结合中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旨在科学客观地评价、进一步验证此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优越性。确定其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有据可依,验证其法的治疗效果,整骨复位的角度、力度、方向,证明此法安全有效便于推广。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整骨推拿 手法复位术 中药内服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颇为常见,治疗方法很多,但疗程一般较长,对患者的生活和经济负担都有较大的影响。笔者回顾2000年以来,采用中医整脊手法加牵引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56例,在疗程1月时的痊愈好转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现将相关资料介绍如下,以期对本病如何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有所帮助。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分析 理疗治疗 整脊手法 牵引 治疗方法
  • 简介: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内的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病症。本病可分原发性、继发性和反射性三种类型。原发性者是坐骨神经本身的病变,多与感染因素有关,受寒冷常为诱发因素,如风湿或体内感染病灶(扁桃体炎、牙病)等。主要引起坐骨神经的间质炎,常与肌炎,及纤维组织炎伴同发生,继发性者,是因该神经通路的邻近组织病变所引起,如(1)骨与关节疾病;腰椎间盘脱出是引起根性坐骨神经痛最常见的原因。此外,增生性脊柱风湿性关节炎,也可引起坐骨神经痛。(2)椎管内病变压迫,如马尾肿瘤,硬脊膜外转移癌等。(3)盆腔内病变压迫(子宫肿瘤等)。(4)中毒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等。反射性者,是由于背部的某些组织遭受外伤或炎症的刺激,冲动传入中枢,反射性的引起坐骨神经痛。主要临床表现:多见于一侧,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其疼痛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背等处发生放散性,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可在大腿以上而不至小腿和足。

  • 标签: 坐骨神经痛 针刺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