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就老年病人74例脑血管造影操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2012年在我院治疗的74例老年病人,男性50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为(632±24)岁,最大年龄为80岁,最小年龄为60岁,对其进行脑血管造影操作。结果本组资料中74例患者全部都实施选择性脑DSA成功,其中7例患者出现了C2段血管痉挛、C1段血管痉挛,由于病情不严重,没有给予较为特殊的处理。8例患者左侧由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狭窄,故没有出现1例造影导管扭曲打结、继发性迷走神经反应、后腹膜血肿、动脉夹层、继发性脑梗死。11例患者在锁骨下动脉造影,这些患者的右侧椎动脉出现过度扭曲。还有2例患者出现了右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再经过间断性按压、加压包扎之后,病情缓和。结论老年患者在脑血管造影操作中很容易出现血栓形成、栓子脱落的问题,这是由于他们大多都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别容易对椎动脉系统造成影响,甚至使得老年患者死亡。

  • 标签: 脑血管造影 老年病人 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以夯实基础护理为切入点,深化内涵,改善服务,促进护理工作,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组织学习,深化工作流程,加强护患沟通等方法加强护理服务工作,根据护理人员结构优化组合。结果开展优质护理的实施,使患者享受了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服务,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服务质量得到普遍认可。结论护士工作由管“事”变为管“人”,从本质上改变了以护士为中心的模式,成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增强了护士心中有“人”的责任感,优质护理实现了从理念到行动的本质改变。

  • 标签: 基础护理 优质护理 造影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肝癌射波刀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肝癌患者(共42个病灶)接受射波刀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对42个病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射波刀治疗前超声造影检查42个病灶表现为:动脉相病灶迅速增强呈高增强方式,门脉相病灶增强程度迅速消退呈等增强或低增强,延迟相病灶呈低增强模式。射波刀治疗后,42个病灶灭活情况:超声造影,完全灭活19个,部分灭活22个,无变化1个;增强CT,完全灭活20个,部分灭活20个,无变化2个;常规彩超,完全灭活32个,部分灭活9个,无变化1个。超声造影在病灶疗效评价中的结果显示与增强CT检查结果基本一致,明显优越于常规彩超检查结果。[结论]超声造影在肝癌患者射波刀治疗前观察瘤体大小测值、病灶数量、病灶供血情况和治疗后疗效评估、发现新生病灶能力等方面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具有广阔的临床需求和应用价值。

  • 标签: 肝癌 射波刀 超声造影 增强CT 彩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服引入20%甘露醇250ml兑水1250ml(250ml×5)配成等渗溶液1500ml的方式达到小肠充盈的方法和采集时间进行扫描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小肠肠道疾病患者,口服阴性等渗甘露醇溶液,分时间段采集小肠造影图像,根据对比剂到达回盲部来评价小肠充盈效果。结果多层CT小肠造影术(MSCTE)清楚地显示了多种小肠疾患的肠内、肠壁、肠外血管、系膜及腹内脏器情况;MSCTE检查与临床诊断相符合。结论MSCTE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实惠、能全方位、多维显示小肠疾病的方法。

  • 标签: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扫描
  • 简介:基金项目泸州医学院青年课题基金项目编号2012QN-11。摘要目的解决术前病人穿刺疼痛,避免二次心理应激。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首台择期手术患者107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方法,不用表面麻醉药。实验组在传统方法基础上,碱化皮肤,使用5%复方利多卡因。对比观察分析两组穿刺成功率、无痛率;静脉穿刺前5min和穿刺时病人的心率、呼吸;视觉类比量表(visualana2loguescale,VAS)及语言评价量表(verbalratingscale,VRS)评分值等多项指标。结果①两组均无局部皮肤反应(有无苍白、红斑、水肿)。②两组在静脉穿刺前5min心率、呼吸等基础指标差异不大(P>005);静脉穿刺时因疼痛刺激出现差异(P<001),穿刺成功率因疼痛刺激、病人配合程度降低受到一定影响。③实验组有效减轻和消除疼痛,无痛率较高,两组VAS、VRS值有明显差异(P<001),与无痛率反向相关。结论应用表面麻醉药有效减轻和消除病人的穿刺疼痛,避免二次心理应激,操作方便,成本经济实惠,具有可行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痛 静脉 输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具有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泛等优点,在补液、静脉营养支持、中心静脉监测及危重患者抢救方面应用广泛。它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效率,还避免了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但在使用时,如护理不当,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管堵塞和感染,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费用,若处理不当还可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持续有效的导管护理是防止导管堵塞、延长置管时间最有效的方法[1]。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摸索脑血管介入穿刺处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科2012年2月~2012年10月所有进行脑血管介入的163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全脑血管造影检查103例,支架60例。结果163例患者总体穿刺处并发症发生率552%,其中以穿刺处血肿为主,共5例,占306%,穿刺处皮下瘀斑2例,占122%,假性动脉瘤2例,占122%。结论做好介入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起到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脑血管造影术 穿刺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作者简介张萍(1979-),女,汉,天津市,本科,硕士,主治医师,从事心血管临床工作。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12月接受PCI的600例患者,比较CIN组48例(8%)和非CIN组552例的资料,分析CIN的危险因素。结果600例患者中,有48例(8%)发生CIN。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与发生CIN相关的危险因素是年龄、糖尿病、肾功能不全、LVEF<40%、3支以上冠状动脉病变、对比剂剂量、服用二甲双胍(P<005)。肾功能不全和糖尿病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CI术后发生CIN的发生率比较高,对具备CIN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应在术前积极做好评估和预防工作。

  • 标签: 造影剂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危险因素Analysis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risk factors of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确诊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以产妇多见,头痛为主要症状,脑脊液压力多增高,影像学检查是CVST确诊的重要手段,13例患者经溶栓、抗凝治疗后痊愈5例,好转7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923%。结论对于临床可疑的CVST患者应及早行头MRI+MRV明确诊断,治疗以溶栓及抗凝为主,早诊断、早治疗是救治关键。

  • 标签: 颅内静脉窦血栓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深静脉置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补液、给药、静脉内营养支持等重要诊疗措施。同时深静脉置管的显著特点是能在短时间内建立安全的血管通路是抢救危重病人的常用措施之一,有效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但如果护理不到位,不仅会影响置管的使用,而且会大大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优质的护理工作对深静脉置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深静脉 置管 护理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