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对80名优秀学生干部和84名普通学生进行测查,分析优秀学生干部的人格特点,了解优秀学生干部的人格结构,为选拔学生干部及更好地开展学生干部的人格培养和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 标签: 优秀学生干部 人格特质 16PF
  • 简介:一般认为,健康人格就是指个人和社会协调发展相吻合的个人气质、性格、智慧、意志、人际交往等心理特征的总和。高师学生健康人格就是高师学生为胜任大学的学习及未来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性格特征、积极的心理倾向、创造性的认知方式、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高尚的道德品质、规范的行为方式等人格特征的综合体,是高师学生与其学习、未来职业协调发展相吻合的心理特征的总和。高师学生健康人格教育,是一种发展高师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和适应学习、未来职业发展需要的人格为目的的教育。一、高师学生健康人格教育是转型期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所谓“转型期”,特指社会发生重大和深刻变革的时期。就全球而言,当代著名哲学家E.拉兹洛曾明确指出:“在20世界的最后10年里,……我们正在向一种新的社会转变。……正在脱离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初、以国家为基础的工业社会,走向在新的技术、新的威胁和新的机遇影响下出现的,相互联系并以信息为基础的全球社会的经济体制。”[1]与这一世界性的“社会转变”相应,中国社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开始了史无前例的结构转型。在这“转型期”中,社会的急剧变革,新旧观念相互撞击,潮流如涌,竞争激烈,信息扑面而来,人类面临各种各样的心...

  • 标签: 高师学生 健康人格教育 必要性
  • 简介:目的:探索女大学生不同人格特质与躯体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艾森克人格简式量表(EPQ-RSC)、贝克焦虑量表(BAI)及自拟躯体健康状况问卷作为测评工具,在山东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4所大学的在校女大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53例调查对象中,艾森克人格简式量表TP的平均分为(48.56±9.48)分,TE的平均分为(50.16±10.29)分,TN的平均分为(49.61±10.62)分,TL的平均分为(50.58±9.62)分,其中神经质、精神质得分低于全国常模,内外向得分高于全国常模,而掩饰性得分与全国常模无显著差异。此外,本次调查对象的贝克焦虑量表(BAI)平均分为(31.10±6.73)分,其中存在焦虑情绪的调查对象有31例(4.7%)。而在健康状态下的女大学生尚存在或多或少的躯体不适,50%以上的调查对象均出现了怕冷、口干、全身疲乏、善太息的躯体不适。经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神经质、内外向、精神质及掩饰性均与BAI的得分及全身烘热、头部沉重、头胀、自汗等躯体不适存在相关性。其中神经质与BAI得分及一些躯体不适呈正相关,而内外向、掩饰性与BAI得分及一些躯体不适呈负相关,精神质与BAI的得分及头胀、自汗、全身烘热、头部沉重等躯体不适呈正相关,与月经周期不规律、大便干燥、耳鸣等躯体不适呈负相关。结论:人格与健康状况存在密切关系,主要体现在不同人格维度均与焦虑情绪以及一些躯体不适均存在相关性。

  • 标签: 女性 健康 心理 躯体 相关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人格特质的健康女性月经周期性激素的变化趋势。方法:选取月经周期规律的健康女性并按照EPQ-RSC量表的三个维度即N(神经质)、P(精神质)、E(内外向)进行分组,连续三个月经周期分别于受试者的月经期、卵泡晚期、黄体中晚期抽取空腹血检测性激素。结果:各激素水平在月经期处于相对稳定低水平,在卵泡晚期波动最大,在黄体中晚期变化急剧;EPQ-RSC量表的三个维度对健康女性月经周期性激素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影响。结论:各激素在三个检测时相内的变化趋势符合现代医学对性激素随月经周期变化趋势的阐述;心境状态对性激素变化存在一定的影响。外向型性格、低精神质状态使女性激素水平变化趋势更符合生理态。

  • 标签: 健康女性 性激素 EPQ-RSC量表评分
  • 简介:护理关怀有其专业性,而在其专业性的基础之上,护理关怀还应有其伦理意义、精神意义与终极意义。试图透过道德哲学反思,探讨当代护理关怀所涉及的意义向度及其相关问题,并由此进一步阐明其与文化、伦理及宗教可能交关的理念思考与实践课题,以彰显护理关怀作为一种生命关怀的真实意义。

  • 标签: 护理关怀 专业伦理 终极关怀 灵性照护 缓和护理
  • 简介:诸暨市中医院建院于1983年6月,1996年通过二级甲等中医院验收,获得“全国示范中医院”称号。1997年门、急诊量20.98万人次,业务收3157万元,固定资产5000多万元,医疗设备总值达1000余万元。几年来,我院以争创省级文明单位为目标,以“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为主题,以医院“全方位满意工程”为载体,紧紧围绕提高优质服务和医疗质量这一中心,抓好职业道德建设工作,

  • 标签: 职业道德建设 中医院 诸暨市 医院管理
  • 简介:了解大学生手机成瘾者的应对方式、情绪以及人格特质的状况。通过手机成瘾倾向量表筛选出126名手机成瘾者与120名非手机成瘾者,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正负情绪量表对成瘾组和对照组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学生手机成瘾者的消极应对、负性情绪以及神经质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大学生手机成瘾者倾向于使用消极应对方式、更易产生负性情绪以及具有高神经质人格特质。

  • 标签: 大学生 手机成瘾 应对方式 情绪 人格特质
  • 简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是我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纲要》的实施,是我国全面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的重大举措,对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

  • 标签: 公民道德建设 高校 素质教育
  • 简介:摘要医德是医护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中必须具备的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习惯,是调节医护人员与病人之间、医护人员之间、医护人员与社会之间关系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护理职业道德是指在护理专业特定范围内的职业道德,是护理社会价值和护士理想价值的具体体现。本文从分析当前新护士的时代性,提出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社会意义以及创新性建议。

  • 标签: 护理 职业道德教育 护理管理
  • 简介: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开设的'两课'课程之一,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认知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系

  • 标签: 大学生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 教学改革 课程内容 讨论式教学 教学方法
  • 简介:系到我国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和思想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也成为时代趋势.

  • 标签: 网络 大学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 简介:医学伦理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感,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高等中医药人才教育教学实践中创新医学伦理学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医学生积极进取、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

  • 标签: 创新 医学伦理学 教学模式 职业道德素质
  • 简介:为探讨道德认同、乐观主义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采用方便取样并使用道德认同量表、大学生乐观问卷和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对260名大学生施测。结果发现:相关分析显示,道德认同、乐观主义与网络利他行为总分得分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与Bootstrap检验结果显示,道德认同对网络利他行为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乐观在道德认同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0.81%。认为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塑造不但可以通过提高个体道德认同水平,也可以通过增强个体乐观人格特质来实现。

  • 标签: 道德认同 乐观主义 网络利他行为 中介作用
  • 简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医学院校'基础'课专题化教学模式仍不能体现专题的特点。文章提出医学院校应设计符合医学生特点的'基础'课专题模块,并在实践中注意不脱离原有教材、加强管理并优化考核方式来保障'基础'课专题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 标签: 医学院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专题化教学
  • 简介:《中国中医药报》2016年1月20日讯:2016年1月18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学风道德建设专家座谈会在京召开,全国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医药学术道德规范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会上,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洪净指出,中医药学术道德规范建设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要建立制度、成立学术监督委员会,并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监督,规范科研人员的学术行为,让中医药教科研工作者自觉维护学术环境的纯洁性,为中国中医药学术的发展与繁荣作出贡献。

  • 标签: 中华中医药学会 道德建设 学风 中医药学术 道德规范 专家学者
  • 简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课程之一。本文围绕如何更好地针对中医院校大学生教授这门课程的主题进行分析阐述,探讨了通过结合相关专业案例法,更能激发学生兴趣,拉进学生距离,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

  • 标签: 中医院校 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基础 教学法
  • 简介: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全国高校公共必修课程,如何在新形势下改革创新,增强特色,发挥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且能够突破自身局限,实现外在发展,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创新思政课教学理念与思路、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实践创新等几方面进行分析与探究,以期能为新形势下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提供一些探索的路径和发展的经验。

  • 标签: 思政课 基础课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