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淤积性皮炎又名静脉曲张性湿疹~([1]),一般起病缓慢,患者小腿足靴区皮肤逐渐出现淡褐色色素沉着,伴小腿沉胀不适,逐渐可在小腿胫前出现可凹性水肿,初起把腿放平或休息后可消退,劳累、久站或久坐即又出现,或伴有下肢静脉曲张,进而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逐渐加深,皮肤变薄、干燥、粗糙、脱屑,自觉瘙痒,搔抓后可有不同程度的糜烂、渗出,呈"湿疹样变";日久可因进行性纤维化而呈瘢痕疙瘩样硬度.

  • 标签: 淤积性皮炎 中医证候 辨治 动态演变
  • 简介:目的:分析消化内科医生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的方法。方法:选择2015~2016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306例消化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措施。结果: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的措施包括改善就医环境、把握好适应证、注重护理人员的培养、加强与相关科室的协作、注重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等。结论:消化内科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是一项复杂、繁重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才能促进医疗服务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 标签: 消化内科 防范 处理 医疗纠纷
  • 简介:杜怀棠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第三届首都国医名师,北京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项目指导老师。杜教授从事临床工作50余年来,在外感热病、内伤杂病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呼吸热病、脾胃病、老年病的诊治尤颇为擅长。杜教授在治疗中重视调和脾胃、调畅气机,精于辨证,临床疗效颇佳。现将其治疗暑季发热验1则与大家分享。

  • 标签: 暑季发热 暑湿感冒 清利湿热 调和脾胃 验案 杜怀棠
  • 简介:耳廓假性囊肿多因机械性刺激、挤压造成局部微循环障碍引起组织间的无菌性炎性渗出而发病,或与机体局部自身免疫相关,属于中医耳廓痰包范畴,病机多为脾胃功能失调,痰浊内生,复受风邪外袭,夹痰浊上窜耳窍,痰浊凝滞,困结于耳。治疗常以祛痰散结,疏风通络为治则,笔者根据病情,结合患者体质及耳廓局部辨证,在祛痰散结,疏风通络基础上加用清热散结化瘀药物,达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囊内渗出,促进囊壁愈合的目的。

  • 标签: 耳廓假性囊肿 耳廓痰包 中医药 经验方
  • 简介:目的:剖析加强西药房管理力度对减少药患纠纷发生风险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2月医院接诊的病患400例,将之利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200例。观察组采取加强西药房管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房管理措施。综合分析两组药患纠纷的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药患纠纷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积极采取加强西药房管理力度的方式对西药房进行管理,可降低药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建议采纳和使用。

  • 标签: 药患纠纷 对策 西药房管理 满意度
  • 简介:子宫发育不良是临床常见妇科疾病,以月经量少、不孕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月经过少”“不孕症”等范畴。在祖国医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医药辨证治疗该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独特的优势。介绍中医药治疗子宫发育不良验一则,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以及症状体征辨证为脾肾亏虚导致子宫失于滋养温煦而发育不良。以温阳养血为治疗原则,方选附子汤合八珍汤加减,使得肾气充盛,气化有源,精血充足,胞络得以滋养温煦,从而促进子宫恢复。

  • 标签: 子宫发育不良 不孕 温阳养血 阴阳气血
  • 简介:慢性鼻-鼻窦炎在临床中是青少年人群的常见慢性病种之一,也是中医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者甚至扰乱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对青少年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及预防逐渐引起了各大中、西医院临床工作者的关注。而针药并治青少年慢性鼻-鼻窦炎,其疗法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从而越来越备受社会各界的推崇,也对今后临床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慢性鼻-鼻窦炎 针药并用 火针
  • 简介:从王永炎教授防治中风复发及智能损伤验察长达10年的验察入手,介绍了王教授根据病人病情和自身特点制定诊疗策略与方案,不同发展阶段病情演变、诊疗重点调整和巩固取得疗效的方法等,总结出取得成功的经验,即整体系统观下的个体化、中西医融通及科学人文、医疗康复护理协同等。特别关注到叙事医学理念的践行、医生与病人情感共同体的形成在长达10年的合作及取得防治中风复发和智能损伤显著疗效中的价值。

  • 标签: 防治 复中风 智能损伤 经验 叙事医学
  • 简介:既往中医治疗高血压病,主要从肝肾二脏入手,然近年来笔者临床时常遇见高血压病伴各种消化道症状者,从调理脾胃入手后,血压可随消化道症状缓解而降低。金华等[1,2]曾通过分析高血压病西医研究现状以及高血压病与消化系统疾病的联系,结合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认为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与其相关的多种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均与脾胃密切相关,并指出气机升降异常是高血压病的病机关键。近十余年来笔者通过阅读国家级名老中医连建伟教授主编的《连建伟中医传薪录》《连建伟中医传薪录2》等书籍,结合亲临现场观摩其门诊诊治过程及其授课讲座和网络视频,并经个人反复临床实践,从而学习其运用平脉辨证法为主诊治各种疑难杂病,提高了临床诊治疗效[3-5]。现择笔者近年来运用“平脉辨证”法从脾胃挽治高血压病误介绍如下。

  • 标签: 平脉辨证 误治 验案 高血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