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一种炎症指标,对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超敏 C反应蛋白(CRP)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灵敏度高等优点,可用于评估炎症状态。随着炎症-疾病关系的不断深入,超敏 CRP检测的临床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测定结果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现如今,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与技术持续进步,促使国民对于快速测定C反应蛋白的方法与质量需求等不断提升。因为C反应蛋白是重要的炎症标志物,对于诸多疾病的诊断与指标有着显著的作用。因此,要重视质量工作的开展,确保C反应蛋白的检测的质量。本文以快速测定C反应蛋白的结果分析和质量控制研究进展为例,分析检测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保证检测的结果,为国民诊断和救治提供依据,维护国民的身心健康。

  • 标签: 结果分析 C反应蛋白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成人细菌性肺炎诊断中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疑是细菌性肺炎患者,就诊时间2022年1月-2023年12月,设为观察组。同期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CRP、血常规指标[中性粒细胞比例(N)、白细胞计数(WBC)]等进行检测和比较,并以病原学检测作为金标准,计算CRP、N、WBC联合检测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CRP、N、WBC水平更高(P<0.05)。联合检测准确度为90.00%(36/40),灵敏度为90.63%(29/32),特异度87.50%(7/8)。结论:在成人细菌性肺炎诊断中CRP、血常规联合检测具有更高诊断价值。

  • 标签: 细菌性肺炎 诊断 CRP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22年3月到2023年5月,选取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临床研究,设为脑梗死组、健康体检组,均配合临床采集血样完成血清胱抑素C(Cys-c)、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检验。结果:脑梗死组患者的Cys-c、FIB、D-D高于健康体检组患者(P<0.05),脑梗死组患者的PT短于健康体检组患者(P<0.05);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Cys-c、FIB、D-D高于完全性脑梗死患者(P<0.05),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PT短于完全性脑梗死患者(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可在急性脑梗死临床诊疗中发挥显著作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清胱抑素C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时间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检验价值。方法:选取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8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血清胱抑素C水平。结果:实验组的凝血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和凝血功能具有检验价值。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清胱抑素C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小儿手足口病中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期间,选取62例研究对象,其中包括32例已经确诊小儿手足口病的患儿和32例健康小儿,分别纳入至观察组、对照组,而且均符合实验参与条件。同时,均对其进行免疫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并进行数据比较。结果:从数据分析看,两组研究对象的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健康小儿和已确诊手足口病的患儿在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与白蛋白(ALB)比值(CAR)对老年食管鳞癌放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乐山市人民医院肿瘤科2016年1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老年食管鳞癌放疗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ROC曲线确定临界值,分为高CAR和低CAR组,分别为84、36例,对比两组生存期差异,以及CAR与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ROC曲线确定CAR临界值为0.072,分为低CAR组(<0.072)36例和高CAR组(≥0.072)84例。全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71.25%,3年生存率为30.56%,5年生存率为19.01%;低CAR组患者1、3、5年生存率为84.25%、50.08%、35.64%,高CAR组患者1、3、5年生存率为58.24%、21.03%、10.37%,高CAR组患者指标水平显著低于低CAR组(P=0.001)。CAR与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部位、淋巴结转移、处方剂量等无关(P>0.05);与T分期、临床分期、前白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有关(P<0.05)。结论:CAR是影响老年食管鳞癌放疗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能够最为预测生存指标。

  • 标签: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 老年食管鳞癌 放射治疗 预后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抽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绵阳市某三甲综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及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观察组、对照组形式展开,每组各30例,均实施血清胱抑素C(CysC)及凝血功能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后,入院时凝血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指标方面,观察组出院时相关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入院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临床检验价值明显,可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及调整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清胱抑素C 凝血功能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穴位贴敷在眩晕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VSS-C评分影响。方法:选取2022.12——2023.12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眩晕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0例(增加中药穴位贴敷)。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6.67%(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VSS-C评分均较护理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眩晕症患者护理中应用中药穴位贴敷,能缩短患者症状持续时间降低VSS-C评分,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中药穴位贴敷 眩晕患者 护理 应用效果 VSS-C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开始于2021年12月、结束于2023年12月,随机从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抽取25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将其列为观察组,同时取在此期间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2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Cys C和FIB水平明显较高,PT、TT、APTT明显较低;从不同类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完全型患者的Cys C和FIB水平显著高于进展型患者,PT、TT、APTT显著低于进展型患者。结论:临床中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能够准确检出患者的疾病及严重程度,以便于及时确定后续的治疗措施,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清胱抑素C 凝血功能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脓毒症患者行血清降钙素原(PCT)、快速C反应蛋白(CRP)检测的效果。方法:数据取自我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5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组,另择取同期收治50例非脓毒症患者为参照组,均行PCT、CRP检测,分析两组诊断结果。结果:较参照组,研究组PCT、CRP指标更高;联合检测的灵敏度(88.75%)、特异度(90.38%)、阳性预测值(92.54%)及阴性预测值(86.32%)均高于单一PCT检测(80.13%)、(76.34%)、(79.26%)、(72.14%),也高于单一CRP检测(68.62%)、(65.21%)、(70.38%)、(64.27%),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PCT、CRP检测可提高脓毒症的诊断准确性,明确病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可为疾病诊治提供参考,值得推崇。

  • 标签: 降钙素原 快速C反应蛋白 脓毒症 诊断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中心在围绕手术器械管理全程积极引入3C护理服务所取得的作用状况。方法:自不同节点展开分析,2022年1月至6月落实常规护理期间,抽选手术器械共计300件计入对照组,2022年7月至12月贯彻3C护理服务期间,抽选手术器械共计300件,将相关数据计入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经干预方案落实,在管理质量展开的综合评估方面,各值均居于更高(P<0.05)。器械的消毒灭菌合格率精确分析,结果为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将3C护理服务运用全程,对消毒供应中心而言,可使其手术器械管理得以整体质量提升,并予以消毒灭菌效果的进一步优化。

  • 标签: 3C护理服务 消毒供应中心 手术器械管理 管理质量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免疫功能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07月-2023年12月到本院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患者共80例作为观察对象(重症患儿40例,轻症患儿40例),选取同期入院接受健康检查的小儿40例,运用免疫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小儿支原体肺炎,分析检验价值。结果:重症组IgA水平最低,IgM水平、IgG水平最高,P<0.05;重症组C3水平、C4水平最低,Hs-CPR最高,P<0.05。结论:运用免疫功能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方式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检验,检出价值较高,可为临床疾病诊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运用。

  • 标签: 免疫功能 超敏C反应蛋白 小儿支原体肺炎 Hs-CPR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评价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经口进食肠内营养护理及对C-反应蛋白影响。方法:抽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院内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依据,人数共90例,采用系统抽样法进行分组安排,A组(n=45):给予常规干预策略,B组(n=45):给予早期经口进食肠内营养优质护理,随之对疗效展开比对。结果:评估过后,不同干预策略的应用实施,均对患者作用积极,但研究组的各项表现则更显优异(P<0.05),均可见于:营养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结论:对比发现,早期经口进食肠内营养护理方案的应用实施,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还可对C-反应蛋白等血清学指标起积极影响作用,值得引用。

  • 标签: 重症胰腺炎 早期经口进食 肠内营养护理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髋关节置换术 (hip replacement, HR) 患者术后感染诊断中应用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盘锦市中心医院接受HR的64例髋关节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感染发生状况分为感染组(n=9)和未感染组(n=55),均行PCT、IL-6、CRP检测,比较两组的术前、术后1d、术后3d、术后7d时PCT、IL-6、CRP水平,并分析PCT、IL-6、CRP单一检测与三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术前、术后1d,两组患者的PCT、IL-6、CRP水平比较(P>0.05);术后3d、术后7d,感染组患者的PCT、IL-6、CRP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患者(P<0.05)。联合检测灵敏度、准确度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PCT、IL-6、CRP联合检测诊断HR后感染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 降钙素原 白介素-6 C反应蛋白 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张力带拉力螺钉固定改良技术的髌骨AO分型34-C型横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60例为对象,根据内固定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30例,用克氏针内固定术)和观察组(n=30例,用张力带拉力螺钉固定改良技术)。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张力带拉力螺钉固定改良技术可提高髌骨AO分型34-C型横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对身体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能有效降低手术风险。

  • 标签: 髌骨AO分型34-C型横行骨折 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张力带拉力螺钉固定改良技术
  • 简介:【摘要】: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高发群体是儿童,主要与儿童群体机体免疫能力较差这一因素有关。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诊断方法,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对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并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对其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并进行如下综述。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血常规检验 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降钙素原(PCT)联合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8月100例疑为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入选患者均行CRP、IL-6、PCT检测,以实验室培养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单一指标检测与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本次研究中100例患者实验室培养阳性56例,阴性44例;CRP、IL-6、PCT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单一CRP、单一IL-6、单一PCT检测,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CRP、IL-6、PCT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在细菌性血流感染筛查中推广应用。

  • 标签: CRP IL-6 PCT 细菌性血流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