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颈性头痛的治疗中使用推拿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开展时间为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便利选取该时间段内我科收治的颈性头痛患者共计 84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所有的患者按照 1:1的比例分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n=42例),观察组( n=42例),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法,分别是对照组(单纯针灸治疗)、观察组(推拿联合针灸治疗),使用不同方法治疗后,对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尤其是治疗后患者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NDI)、( VAS)疼痛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等数据要详细记录,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根据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采用推拿联合针灸治疗的观察组和针灸治疗的对照组,比较ROM评分和 VAS评分,观察组相对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此外,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研究表明,在颈性头痛的治疗中使用推拿联合针灸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状况,对治疗效果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颈源性头痛 推拿 针灸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神经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通过尿动力检查,在此期间通过有效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我院在2018年6月到2019年12月,一共收治了60例神经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通过针对性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检查过程中的并发症(上腹疼痛、反酸、呕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28/3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0.0%(21/3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6.7%(2/30),其中上腹疼痛患者有1例,反酸患者有1例,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26.7%(8/30),其中上腹疼痛患者有2例,反酸患者有3例,呕吐患者有3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针对性护理措施应用在神经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的尿动力检查中,可以得到良好的的护理满意度,严格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 尿动力检查 护理效果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心血管性晕厥应用动态心电图( dynamicelectrocardiogram, dECG)或常规心电图( routineelectrocardiogram, rECG)的监测效果,旨在为临床上心血管性晕厥的确诊及预后评估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收治的心血管性晕厥患者 27例,对全部入选者均行 rECG和 dECG监测(分为 rECG组和 dECG组),比较两种心电监测模式的检出率和分析心血管性晕厥诊断结果。结果: dECG组心源性晕厥检出率( 39.62%)和 rECG组( 35.85%)差异不显著( P> 0.05); dECG组心电图诊断结果和 rECG组差异不显著( P> 0.05)。结论:对心血管性晕厥患者进行 dECG监测或 rECG监测在检出率及病因分析方面均存在一定监测价值,并无显著差异,但 dECG的监测效果稍高一些。临床应结合患者实际,考虑患者需求,选择适宜的心电监测方式。

  • 标签: 心血管源性晕厥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肺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治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间收治的慢性肺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例数均为35例。对照组中选用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则选用科学治疗方法。对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1.83%(25例),观察组中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则有97.14%(34例),在对比分析中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冠心病 合并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 70 例 肺阻塞 (PE)患者 应用双双能CT中诊断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 2018 .05 ~ 2020 .02 间收治 70 的疑似 PE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其均行 flash双 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扫描图像在后处理工作站中进行 Lung PBV及 Lung Vessels处理,观察 CTPA、 CTPA+Lung PBV、 CTPA+Lung Vessels对全部栓子的检出效果,并计算 Lung PBV、 Lung Vessels与 CTPA在周围型 PE诊断中的一致性。结果 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慢性肺性心脏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3 月至 2020年 2 月期间诊治的 78 例慢性肺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 ( n=39 )对 慢性肺性心脏病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 ( n=39 )对 慢性肺性心脏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 ,对两组生活质量(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护理满意度 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均 优于对照组 ,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 优于对照组 ,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结论:我院对 慢性肺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等多方面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 优质护理 应用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 12 导联心电图在肺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 。 方法: 此次研究实验中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肺性心脏病患者 70 例作为研究对象,在诊断过程中以 CR 胸片检查结果 为金标准,进行 12 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其在肺性心脏病当中发挥的临床诊断价值。对比评估 患者的诊断结果以及肺性心脏病心电图特点 。 结果: 12 导联心电图诊断下,有 65 例患者确诊, 准确度、敏感性、特异性、阳阴性预测值依次为, ( 65/70 ) 92.85% 、( 61/65 ) 93.84% 、( 4/5 ) 80.00% 、( 61/62 ) 98.38% 。 70 例患者当中,检出异常者有 61 例,类型主要包括心律失常、肺型 P 波、 PtfV1 异常、低电压、电轴偏移、 ST-T 段改变。 结论: 在肺性心脏病诊断过程中应用 12 导联心电图诊断具有显著效果,准确性高、敏感性以及特异性较强,能够为肺性心脏病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对提高患者病情诊断准确性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12 导联心电图 肺源性心脏病 诊断价值   Study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12 lead ECG in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护理的实施,对脑卒中后神经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我院2018年1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120例脑卒中后神经性尿失禁患者,选用随机平行方法分组处理,分为研究组60例、参照组60例。研究组接受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予以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①两组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P<0.05,X²=0.0316)。②两组的残余尿量、膀胱容量进行比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小柴胡汤合宣肺降火汤治疗喉性咳嗽的疗效。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70例喉性咳嗽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小柴胡汤联合宣肺降火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气道阻力。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小柴胡汤 宣肺降火汤 喉源性咳嗽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探讨中西医药的结合治疗的方法对于肺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从2010年8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56例患有肺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采用随机挑选分组的方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的方法,治疗组则采用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制剂生脉注射液以及和黄氏注射液的两种不同的注射液进行联合治疗。最后得出的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效率达到了75.6%,而治疗组最终的总有效率在96.3%,而且治疗组中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是要比参与对照组效果好,(p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脊髓损伤神经性膀胱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于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进行治疗的50例脊髓损伤神经性膀胱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划分对照组(25例,予以康复训练)和观察组(25例,予以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膀胱功能积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膀胱功能积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功能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针灸 康复训练 疗效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线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缓解压力方式及身体感受。方法: 选择 2020 年 1-2 月在珠海市中大五院新冠疫情一线 81 名护士作为 调查 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 ,了解调查对象 在新冠病区 工作时的压力和 身心感受。为重大疫情下如何缓解护士身心不适提供依据和制定可供参考信息的措施 。结果: 在新冠肺炎一线工作护士工作压力来源排在首位的是担心被传染(

  • 标签: 新冠疫情 一线护士 工作压力 身体感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性心脏病病人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 2018年 2月 -2019年 10月时段内收治的慢性肺性心脏病老年病人共 85例,纳入对照组( 42例)和优质组( 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优质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病人生活质量评分、总满意度。结果:和对照组相比,优质组生活质量评分较佳、总满意度较高,数据比较有意义( P< 0.05)。结论:针对慢性肺性心脏病老年病人,优质护理服务既可改善机体生活质量,还可提高病人总满意度,应加大推广。

  • 标签: 老年病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优质护理 生活质量 总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双Flash CT低剂量扫在肺小结节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方法:收集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期间接受88例肺小结节病灶经皮穿刺活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CG组(常规组),SY组(双Flash CT低剂量组)。结果:CG组CTDIvol、DLP、ED的值均高于SY组,CG组与SY组间比较差距较大(P0.05)。CG组并发症发生率较SY组高,组间比较差距较小(P>0.05)。CG组穿刺成功率较SY组穿刺成功率低,组间比较差距较小(P>0.05);CG组穿刺次数较SY组多,组间比较差距较小(P>0.05)。88例肺结节病灶患者,其中肿瘤72例,占81.82%,良性病变16例,占18.18%,见表6。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整体护理在慢性肺性心脏病合并心衰患者 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在我院就诊的 80 例慢性肺性心脏病合并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0 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整体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应用效果。 结果 研究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应用效果,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整体护理在慢性肺性心脏病合并心衰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非常髙,改善了症状,提髙了康复速度,值得应用。

  • 标签: 整体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心衰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关联性。方法:通过对一定时间区间内在我院工作的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调查,通过制定和研究相关的调查问卷来了解不同科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在重症监护室工作的护理人员与其他科室相比往往,心理健康水平往往不太理想。结论: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往往工作压力比较大,心理健康方面与其他科室护理人员相比不太乐观。

  • 标签: 护理压力 压力源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 88例急性胆性胰腺炎患者参与研究,平均分组成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早期腹腔镜切除手术和常规治疗,比较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 48.65±0.82) h和( 9.52±0.41) d,治疗总有效率为 93.18%,( P< 0.05)。结论:究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应用效果更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普外科手术治疗胆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时机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选取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4月医院收治的 76例胆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 38例。甲组患者行延期手术治疗,乙组患者行早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甲组和乙组的临床效果相比,甲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后引流量都要低于乙组,且甲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8.57%,死亡率为 14.28%,乙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7.14%,没有死亡率,甲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乙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普外科手术治疗胆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时机应该选择早期,能够缩减住院时间和术后引流量,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普外科手术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 治疗时机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围绕 老年慢性肺性心脏病 (CPHD) 患者为研究中心,观察 中医综合护理措施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研究时间为 2019 年 4 月到 2020 年 5 月,老年 CPHD 稳定期心肺气虚患者 100 例 。 以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 / 观察组各 50 例,两组均需要完成常规药物治疗,并完成健康教育、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以此作为前提,另外增加中医综合护理措施,内容包括艾灸、药膳、八段锦练习、心理护理等,以 3 个月为治疗周期。观察内容为症状、体征评分,并予以步行距离 6min 测试,观察对患者实际生活质量的影响。 结果: 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均有所下降, 步行距离 6min 测试有所增加, P < 0.05 差异显著。在观察组中,其无论是症状,还是体征,其整体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在步行距离 6min 测试中,观察组距离比对照组更远, P < 0.05 差异显著。与治疗前相比, QLICD-CPHD 评分均有所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 < 0.05 差异显著。 结论: 针对 老年 CPHD 稳定期心肺气虚患者而言,通过应用中医综合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强化心功能,使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提升,生活质量得以优化。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中医综合护理 情志护理
  • 简介:【 摘 要 】 目的: 分析间歇性导尿脊髓损伤伴神经性膀胱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效果 。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4 月本院收治 的 15 例 间歇性导尿脊髓损伤伴神经性膀胱 患者 , 双盲法将患者纳入研究组与参照组。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针对性护理,对比患者的症状改善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参照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是 71.43% ,研究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是 100% ,研究组的症状改善率较高( p < 0.05 )。研究组患者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整体护理评分均相对较高,与参照组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 间歇性导尿脊髓损伤伴神经性膀胱患者 的症状,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间歇性导尿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针对性护理 护理满意度